英雄联盟中单胜率:了解英国,从了解英国人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2:30:18
 了解英国,从了解英国人开始作者:维舟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英]凯特·福克斯 著,姚芸竹 译,三联书店2010年10月第一版

尽管有些学者认为用文化整体的论调来描述某种“集体性格”是一种令人遗憾的失误,但人们对所谓“国民性”的剖析和批判,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作为一个人类学家,凯特·福克斯在踏入这片有着激烈争议的雷区时,采取了这样一种视角:向英国人平时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社会言行规则提出质问(话又说回来,真正主宰人行为的规则,都是被人们早已完全接受并视为理所当然的),从而揭示出那些其背后的真正涵义。在她看来,了解这一套跨越阶级、年龄、性别、区域、亚文化和其他社会界限的行为密码,也就是了解了英国人的文化性格,从而也就理解了英国。

最古怪最奇特的部落文化

英国最著名的特产当然是英国绅士——实际上外人了解的“英国人”形象,通常是由这一小群人来代表的。虽然世人现在也知道了著名的英国足球流氓,并由此知道了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极大差别,但看来英国绅士的某些特性仍然渗透到了全体英国人的言行规则之中。照本书的观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交拘泥症”。

所谓“社交拘泥症”是指这样一种风格……嗯,这么说吧,就像约翰·肯尼迪(虽然他是美国总统,但他的风格却是典型英国式的):在他访问爱尔兰接受人群狂热欢呼时,他的反应是忸怩地拉拉领带,把它理理直。这种场合让他有点不自在,他几乎从不激动,更别说陷入狂热了,但在经受很大困难和压力时也从不畏缩。凯特·福克斯断言,这是英国性格最主要的核心。虽然这看起来导致了连续不断的社交限制、繁文缛节、摆脱不了的拐弯抹角作风、无法与人直接坦率交流的天生无能、甚至具有某些自闭症症状,但英国人许多引以为豪的特点也出自于此。

作为一个英国人,作者本人也无法避开这一规则——她的这项研究要求她不断地挑战和冒犯英国人全体遵守的隐性规则,例如公然插队、假装撞人,但她又深知虽然对方仍然彬彬有礼,但内心会十分鄙视她。因此她要内心痛苦地斗争许久,才能以“为了学术”为名说服自己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本身也显示出规则对社会成员的极大约束力量。作为一个“本土人类学家”,她不无抱怨地说,她不理解为何非要不远万里去一些遥远角落了解一些古怪神秘的部落文化,既然“最古怪最奇特的部落文化恰恰就在我们身边”。

“最古怪最奇特”和“绅士风度”,实际上不如说是一体之两面。英国人在文化个性上远不像南欧地中海区域的人们那样热烈、奔放、坦率,相反,他们的典型作风是不擅社交,而且一个无可挑剔的英国人必须在这些公众场合显得拘谨、笨拙、生硬和尴尬,即使对某个女性很感兴趣,英国男人“通常也不会以任何明确或直白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兴趣”。不仅如此,这其中的分寸还十分微妙,因为“太正式未免尴尬,但是过度随意未免同样令人难堪。”因此,英国人看上去似乎总是彬彬有礼,但却又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让人觉得不易亲近——他们绝不会一见面就推心置腹,要榨出他们的基本个人信息,这个过程犹如拔牙,会遭到人们强烈的本能防御和反击。

这种风格的人,往好里说是雍容有礼、处变不惊,既不容易激动,也不容易慌张;往坏里说则是平淡乏味,看上去就只比死人多口气,甚至连对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自己努力想卖出去的东西,都毫无热情。不难理解,这样的国民性格的结果,更有可能导致对绅士风度的推崇,却很难陷入群体性狂热或暴力革命。英国人极其遵守排队秩序(就算只有一个英国人,也会乖乖排成一个人的队伍)和推崇妥协思维,这不是偶然的,这才能使这些君子们在公平之下体面地相处。作者讽刺说,典型的英国式抗议中,人们振聋发聩的呼喊,无非是在以下两条:“我们要什么?渐进改革!我们要什么改变?按部就班!”

除了足球以外,大概很难有什么能让英国人激动的。事实上他们比中国人更“中庸”——根据“轻描淡写规则”,在地中海文化中会被人给予热烈赞誉的事物,英国人常常就以一个“好”字淡然打发。一个困惑的到访者发现,英国人讲的“不坏”其实意思是“绝对棒极了”或“极其优秀”;而“有点烦人”意思是灾难、创伤、可怕。当然,这种人在中国也并非没有,有些人是“把比较级当最高级来用的”,他们说的“不错”是“很好”之意;而另一些人则“把最高级当比较级来用的”,他们说的“太棒了”,只能打个折理解为“还行”。只不过中国人似乎还没有像英国人那样把这提到全民集体性格的程度。

个性与共性

英国人的许多文化特征,无疑是极具个性的(否则“英国绅士”也不会这么出名了),虽然有些事物并非英国所独有,但确实发展出了一种典型的英国式风格。世界上所有文化中都有幽默,但只有在英国,幽默才发展成为一种主导谈话的、无所不在的规则,它事实上是英式谈话的灵魂。这或许也是“社交拘泥症”的必然产物:因为幽默可以缓解拘谨气氛,通过自嘲来化解成功和地位带来的尴尬几乎是一种英国传统。

同样地,阶级也不是英国社会的特有产物,但却几乎没有哪个社会,阶级在生活和文化中的渗透如此之强。不同阶级甚至讲的是不同的英语:发音和词汇都不同。同样是称呼午餐,上层阶级会说lunch,而下层阶级则通常讲dinner。喝茶加糖,哪怕只加一匙,都是百分之百较低阶级的标志;若超过两匙,更是不折不扣的下层阶级。某些很有身份的上层社交圈中,任何时尚的打扮都是低俗的标志,外表必须保持单调乏味、过时落伍。连他们的花园也有区别:上层阶级的花园一般更随意、自然,色彩上较暗淡柔和;而较低阶级人士的花园则整齐而艳丽。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社会最上层和最底层的阶级,往往倒具有更多的相似性。例如英国贵族和最底层阶层一样,都坚定地反对知识、喜欢运动和赌博;一辆极度整洁的车多半属于中产阶级中层,而“大量的垃圾、苹果核、饼干屑、一团团的废纸和整体的不洁状态,表明车主要么是社会顶层,要么是社会下层”。这种悖论的原因大概是:最高和最低的阶层都蔑视社会礼节,也不在乎“邻居会怎么想”。正如书中所言,“英国最古怪最有名气的一帮人,大多数都来自于最高等或最低等的阶层,可能正是这个道理”。

不过这种“最高和最低的马蹄铁式相似性”,其实倒不只在英国如此。按《格调:社会等级和生活品味》一书的分析,在美国社会中同样如此,这倒不如说是一种阶级社会的共性。包括“英国人往往会厌恶紧邻其下的那个阶级,甚至比对最低阶级的厌恶还深”也是全世界的通则,人们最排斥的,往往倒是和自己差别较小的那个人群,而且常常只有排斥他们,才能确立自己,最终人们就陶醉在细小差别所构成的优越感之中。

在某些地方,英国人看起来甚至和中国人也并不太大差别——例如女人谈话时常常对别人的恭维来个自我否定,而男人则不断贬低对方、不与陌生人谈话、家就是自己的城堡、主动上门兜售者都不可信。只不过,有些规则现在国人似乎这些年已经变了:如果说传统社会的中国人也像英国人一样耻于谈钱,认为那粗俗不堪,必须淡化自己的发财历史、作出愧对财富的样子,那么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感觉“致富光荣”,甚至“炫富光荣”。

有时候,为了了解本国,先得了解世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比较来发现:究竟有哪些才是本国所独有的特性。借用吉卜林的名言:“那些只了解英国的人,对英国又了解多少呢?”

载2011-1-20《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