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刀少年 百度网盘:观人·识人·用人26法 [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5:39:19
 观人·识人·用人26法 [4]  21、监督之,而观其行
    他都采取哪些行动?通过监督的方式,在实践工作中对其详加观察,就可以全面地掌握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到知情的地步。“监督之,而观其行”,是指对所要考察的对象说明其某项具体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并完全指派给他,然后从中进行监督,通过观察其行动方向、行动过程和行动结果等,来逐步掌握其处事方法、任务进程、行为趋向等重要关联因素,再确定其是否有可以长期担任重要职务或委派其完成多项重大任务的可能。凡能知人者,多以实践察人,必有所根据,而其中以知情最要紧。只有掌握其人的第一手材科,全面了解其人,并据此作出分析,才能对其人有正确的认识。不然,则不可能知其人的根本。
 知情始能料人。对一个人要做到知情,就必须掌握其人的全部言行,如果只根据其一言一行就下结论,必然会失之偏颇。只有通过了解其全部情况,才可以从其过去知其现在,也可根据现在所作所为预料其发展的趋向和后果。一个被任用的人是否真的有德、才、能,就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才能得以证实。以知人而能知情者,当属管仲。管仲在辅佐齐桓公之时,发现桓公身边的侍臣易牙、开方、竖刁等人,他们以“杀子”、“背亲”、“自阉”等献媚行为在极力讨好桓公,是不近人情之举,如此这般自我牺牲当必有所图,因此得出“难用”的结论,遂向桓公进谏,桓公不听,反而认为他们是忠于自己的侍臣,视之为心腹,结果是自取其祸。这证明管仲通过知情而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观察其人的行动是否合乎道义,是衡量人的标准之一,也是一种知人的良方。
知心方能任贤。孟于说:“人之相处,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俗话说,知人难,知人心更难。不知人,是因为缺少对人必要的观察;不知心,是因为缺少人与人之间必要的沟通与交流。沟通,基本的就是要思想通畅,最重要的就是要坦诚相待、真心相对。古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这就是说,若不是有先主刘备三顾茅庐之行,天下间谁又能认识隐居茅庐的“卧龙”诸葛亮。刘备不辞辛苦,三顾茅庐,足见其诚:得见孔明,表明真意,足见其挚;倾力邀请,足见其爱。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挚、爱深深感动,遂以《隆中对》预见天下三分,阐明了天下大势,摆明了刘备的位置和未来的取向,并答应跟随他辅佐其共同完成建立蜀国的政权。不辞辛劳,三顾茅庐以真心换取真心,充分反映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愿;极力邀请,委以重任,则充分反映了刘备对诸葛亮知心的结果。事实证明,诸葛亮也的确是一个千古贤相。
 知能才能善用。知人不仅仅要知情、知心,还必须做到知能。在知人而知能方面,当属刘备为长。刘备之所以知人,主要是因为会看其人在实践中的表现如何。他选将用人也据此而定。刘备破格提拔魏延镇守汉中,是根据魏延在战争实战中的表现决定的。魏延出身于行伍,他是从实战中打出来的,他学到打仗的本领是来自实践,他是以其卓越的战功获得刘备的赏识的。实践证明,以实战表现如何来衡量人是否有真本事,这是知人的根本方法。刘备赏识魏延是经得起考验的。魏延在刘备去世后,仍有卓越贡献。刘禅继位,封都亭侯。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任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诸葛亮派延领兵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魏延战于阳奚谷,延大破郭淮等,被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刘备破格提拔魏延,刘备可称知人。在刘备去世后,可惜诸葛亮用兵谨慎,不敢冒险,也就不能用廷的奇计。《魏略》记载延向亮所献之策较详细:“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诸葛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候楙年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借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州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余日,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此为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田,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当然,用兵是要立足于万全之计,以稳操胜券为上,但如果过于谨慎,有可冒之险而不冒,则不能用奇计建奇功。夏侯楙喜读兵书而缺乏实战经验,“怯而无谋”。诸葛亮如听魏延之策,取长安大有希望。虽然孤军深入有危险,但邓艾正因冒险偷渡阴平灭蜀而建盖世战功,听延之策也许有邓艾之功。诸葛亮正因为行事过于谨慎,本有可冒之险而不敢冒,至六出祁山,虽“安从坦道”而无功。刘备在时,从无立锥之地到取荆、益二州,称帝西蜀;及诸葛亮执政只能“以攻为守”而已,这与诸葛亮知人善任不如刘备有关。
        22、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他是否真有志向?以激将法的方式去刺激要考察的对象,会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有可能起到出人意料的结果。“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这是诸葛亮提出的了解、识别人的方法之一。了解、识别人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些方法也是比较特别的。采用搬弄是非并通过挑拨离间来了解其立场、识别其志向,这种方法就是比较特殊的。但是,这种方法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无事生非、无中生有,在张某面前说李某某的不是、在李某某的面前又反过来说张某的不是,却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我们谈到的这种方法,它是一种激将法。什么是激将法呢?简单地说,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反面的话激励别人,使之痛下决心去做成什么事,从而起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一般来说,激将法有几种不同方式,如运用自如将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一是“明激法”。就是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直截了当地给以贬低,用否定的语言加以刺激,刺他痛处,激怒他,使他“跳起来”,而我们也即可以从这激将的过程中来观察识别出他的真正志气和志向。《三国演义》中,周瑜企图假借曹操之手杀掉孔明的时候,孔明依然采用激将法,揭穿周瑜的诡计。当孔明欣然同意接受周瑜布置的劫曹操粮草的命令时,对鲁肃说:“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公等人于陆地能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水战,不能陆战。”鲁肃将此言告知周瑜,周瑜愤怒地说:“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粮道。”鲁肃又将此言告知孔明,孔明将问题挑明,并从抗曹大局出发,笑对鲁肃说:“公瑾令我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我耳。”这里,孔明正是利用周瑜的自尊心,好胜心强,不甘落后的虚荣心故意夸耀自己,贬低周瑜,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是“暗激法”。就是不直接地就事论事,而采取隐晦、旁敲侧击的方法去激励下属,刺激下属,或有意褒扬在场的其他人,暗中贬低对方,激起下属下定决心去超过其他被褒扬过的人,从而达到促使下属努力工作,完成任务的目的。
 三是“自激法“。就是一味地褒扬对方光荣的过去的状况而不提及其现在,无形中就否定了下属现在的工作,从而激励起对方改变现伏的决心。
 四是“导激法”。激将法不能只采取简单的否定或贬低,而要做到“贬中有导”,既能激励他的意志,又要指明其奋斗方向。
 在识人的过程中,采用“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因为“反话”容易使人泄气,并使自己受“害”,所以,采用这一识人方法时一定要慎重,出发点一定要正确。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整人去挑拨是非,而是为了选拔人才。用是变非,非变主要是去激发被考察者的志向变化,观其在是非曲折中能否承受住这样的考验。如果受了一点委屈,被误解后就破罐子破摔,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材的。大将才,应该气度不凡、宽宏大量,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23、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他勇敢吗?告诉其祸难,我们就可以观察出他是否真的勇敢。“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就是告诉其面临严重局面考察其是否临危不惧。古语说得好:路不险,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无以知人之才。岁不寒,无以知松拍;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势不危,无以知英雄。确定、识别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人才和英雄,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能够检验出来。
 “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三国征战中,勇将无数,然惟有赵子龙单骑救主,勇冠当世。《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记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何北真定南)人。本在公孙赞麾下,后随刘备。曹操南下取荆州,刘备兵败于当阳长阪,弃妻与子南走。正凄惶时,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也!”刘备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张飞曰:“他今见我势穷力尽,或者反投曹操,以图富贵耳!”刘备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糜芳曰:“我亲见他投西北去了。”张飞曰:“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刘备曰:“休错疑了。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却说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撕杀,往来冲突,杀至天明,寻不见刘备,又失了刘备的妻儿。云自思:主公将甘、糜二夫人和小主人阿斗托付给我,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公?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都要寻到甘、糜二夫人和小主人的下落!于是,只带三四十骑兵,杀向曹军。沿长阪坡一路下来,经多次询问,得知糜夫人和小主人尚在乱军之中,云便往返寻觅,正走之间,忽见曹军一将手提铁枪,背负一口宝剑,带十数骑兵而来,云不答话,只一回合就将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刺死于马下,夺了宝剑。此时云身边已无一人随从,只剩下自己一人。云继续寻觅,终于在一破墙内寻得糜夫人和小主人,云急下马伏地而拜。糜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亲,妾虽死无恨!”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不是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说罢,将阿斗托付给赵云,白己投井而死。后人对糜夫人有诗赞叹曰:“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赵云见糜夫人已死,推倒墙将糜夫人尸体隐藏后,将幼主阿斗藏护在自己的怀中护心镜内,绰枪上马,直透重围,早有曹军众将尾追拦截,将赵云围在中央,云乃拔出宝剑一顿乱砍,手起剑到处,衣甲平过,血如泉涌。杀退众将军,冲出重围。却说曹操正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挡。急问左右:“此人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要捉活的。”因此赵云才能脱得此难。这一场拼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曹军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后人对此有诗曰:“血染战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24、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他擅长辞辩和善于应变吗?接连不断地向其提问,就可以在他的回答中发现其是否真的具有这方面的才能。“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通过穷追不舍的提问方式,向被考察的对象提出一连串难以回答的问题要求其立即回答,以此考验观察其应变的能力。这是诸葛亮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并运用的识人和用人的方法。据《三国志·蜀书·邓芝传》记载,诸葛亮正因此而赏识秦宓之才而重用之。
 当刘备伐吴时,秦宓就指出:此非伐吴之时,如伐之,必将不利。后果如其言,此显示他有才智。邓芝与吴连和后,吴派张温来蜀,温回时,诸葛亮设宴与之送行。酒至半酣之际,张温喜笑自若,颇有傲慢之意,自高自大之态甚显,言语中多有贬低蜀中人士的意思。当他得知秦宓是益州学士之后,他与秦宓谈话,一开头便轻蔑地问:“名称学士,未知胸中曾学事否?”宓正色而言曰:“蜀中三尺小童,尚皆就学,何况于我?”温曰:“公何所学?”宓答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温嘲笑曰:“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问:“头在何方?”毖答:“在西方。《诗》云:‘乃脊西顾。’以此推之,天在西方也。”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答:“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温又问:“天有姓乎?”宓说:“岂得无姓!”温问:“何姓?”宓答说:“姓刘。”温问:“何以知之?”宓答:“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又问说:“日生于东乎?”宓对答说:“虽生于东,而没于西。”此番对话,且非诸离亮有意“穷之以辞辩”,但张温提出一连串难题,且步步追问,而秦宓不假思索,就可顺口而出,对答如流,且言辞妙绝,满座皆惊。非有超人才智,哪能如此。秦宓前有预见刘备出师不利之明,今又能随机应变妙绝应对。如此,诸葛亮深佩其才,便将他从益州别驾调到中央枢纽升任大司农。
善辩明变之才,绝非诡辩狡诈之才。善辩明辩之才,必当腹有才学、胸有韬略、脑有乾坤,以言理正,名亦顺,义必重,天下先,惟贤是举方能为众人所折服,并为明君所赏识。这般人才,当属诸葛亮东吴舌战群儒为表也。诡辩狡诈之才,只是腹中滥学,胸藏奸邪脑灌私欲,以言乖巧,名假借顺,义取轻,私利先,陷害忠良,蒙蔽昏君。这般人物,当属王莽篡逆、秦侩害忠之流也。
        25、咨之以计谋而现其识
    他真有学识吗?通过询问其计谋,就可以了解到一个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也可以了解到他是否具有真正的见识。“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说的是通过询问计谋而了解其学识。学识的多寡对识人关系极大。有识,才能看准方向,预见正确,提出的建议合理合情,拿出的方案切实可行,不会走大的弯路或走错路,以免除误入歧途、陷入困境。无识,就会看错方向,视线模糊,思想困惑,感情起伏不定,根本就提不出好的建议,也拿不出好的方案,甚或就是能够提出合理合情的建议并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也不能被顺利地采用、有效地实行,这样,等待他的只能是听天由命、自哀其怜,或者是一味地蛮干瞎闯,造成其频频地失败后而无所适从,无甚成就。
 考察一个人有识与无识,是十分重要的。对此,许多著名的学者均有过精妙的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说:“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像一个水手走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就不能肯定他究竟在往哪里走。”这里实际上讲得就是“识”的重要性。达·芬奇把无识而又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比做划无舵之船的人,这样的人,又怎样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而真正地成为人才呢?科学家牛顿也说过,“无智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弗朗西斯·培根讲得更透彻:“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现在政治生活领城中的认识,应包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清晰认识,善于驾驭各种环境,不致为各种人生道路上的风浪所埋没,丧失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才华横溢的人,一个是贾谊,一个是苏东坡。这两个人的个人遭遇差不多,苏为宋人,贾为汉人,所以生于后的苏东坡一方面对贾谊的早逝表示惋惜,一方面又可以对贾谊的得失评论一番。苏东坡在其所若《贾谊论》中认为,贾谊的主要缺点和失败之处在于“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为什么这样讲呢?历史记载,贾谊20岁就受到汉文帝的赏识和重用。可是“高处不胜寒”、“高标而见嫉”,文帝周围的一些大臣开始说他的坏话了。文帝听信了一些议论后,就将贾谊贬出京城。遭贬之后,贾谊抑郁寡欢,32岁就忧愤而死。苏东坡评论道:如果贾谊善于团结绛侯、灌婴等老臣宿将,争取他们的支持,他的那套改革措施,就比较容易顺利地通过了。这是贾谊缺少见识的主要反映。
 政治家有其识,就会洞悉历史的发展规律,真切了解人民的意志和人心的向背。1881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致伦敦斯拉夫大会的贺词中,就预见了俄国革命运动不可避免地将导致“俄罗斯公社的建立”。1887年,恩格斯又天才地预见了德意志当时进行的战争将导致世界大战;那时将有800万以至2000万个士兵互相撕杀,而把整个欧洲吃得干干净净,饥荒遍地,瘟疫横行,一打打的王冠滚落到街道上来,从而造成工人阶级最终胜利的条件。历史完全证明了恩格斯预见的正确性。
 科学家有其识,就会掌握自然规律和预见科学发展的方向。中世纪思想家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他被判处火刑。当被问到他要去哪里时,他说:“到威尼斯去,到罗马去!最顽固最反动的宗教堡垒还在那里。只有在最凶恶的敌人面前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的真理的殷堂。”这一点,充分表现了他为追求证实科学真理而敢于献身的卓越胆识。
 企业家有其识,就会熟知企业自身的全况和能够顺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比尔·盖茨从小就喜欢电脑,他与伙伴深入其中,完全忘我,终于在他们共同的合作与努力下,取得了令世人惊叹和折服的成果,他们也就此坚定了长期做下去的信念和信心。随着比尔·盖茨的长大成人,他渐渐十分清晰地认识到:高速传递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技术成果将会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人民的使用,而我本人和我所经营的微软公司也必将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瞩目。
 造福于民,造福社会,造福国家,造福全天下,这些都是那些具有远大人生理想抱负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所终其一生的目标与愿望。那么,要想成为一个对人类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仅凭其有志向和心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勇于坚持真理的远见卓识。事实证明也惟有如此,方才能够展现出这些人类精英们——那些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和与日月同辉的光彩。
        26、托之以后事而观其德
    他能够操守住德行吗?将后续之事全盘交出托付给他,以此可以检验出其是否能够真正地操守住德行。“托之以后事而观其德”,是诸葛亮在知人之道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就是说,要考察一个人是否是贤才,可以采取对所考察的对象瞩托其接续后事的办法,以此来观察其是否操守德行。人心易变,世事难料。天地之大,不愁没有才能的人,而愁不能长期地操守住自己的德行,君有君德,君德大可恩泽四海;臣有臣德,臣德大可上下同心、国盛民强;君臣之间,贵在同心同德。刘备对刘璋(东汉末益州牧,曾出降迎刘备入成都)待如宾客之礼,将重要任务委托给诸葛亮,信而不疑,人君之德,以刘备为最美。孔明是命世之奇才,以其“隆中策”预见天下三分,显示其大才;以其“鞠躬尽瘁”尽忠汉室,显示其大德。诸葛亮其人如此,其择官也以德才兼备为准则。
人虽有才,而德不足,斯人亦不能委以重用、常任也;人虽有德,而才不备,斯人亦不能救国、救民也;人德行满,才智足,其人乃济世为民旷世之贤良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刘禅上疏,即《前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桓帝、灵帝是东汉末年的皇帝,先后兴起第一次、第二次“党锢之祸”,大肆杀戮敢于直言的李膺等贤臣;二人都信任宦官,使宦官得权专横,朝政腐败。桓帝禁锢善类,祟信宦官,封单超等五宦官为侯,任其专横跋扈、胡作非为。灵帝深信宦官曹节等奸人,公开标价卖官,敛财私藏,上梁不正下梁歪,贪污腐化,世风日下,民不聊生,致使社会动荡不安,终于激起黄巾造反。自此之后群雄攻战,从而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在上《前出师表》时,刘备已去世,刘备于白帝城托孤与诸葛亮,由他执政辅佐刘禅,故诸葛亮在出征前总结了先汉与后汉兴亡的经验教训,谆谆告诫刘禅,不要学后汉桓、灵二帝“亲小人,远贤臣”,要学先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蜀国兴隆,以复兴汉室。
 诸葛亮还在《便宜十六策》里提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因此,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特别重视选拔德才兼备之士。诸葛亮在北征伐魏之前,就已经为治理蜀国安排好了接续的贤才。他推荐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重兵,负责宫中之事。在亮北伐之后,董允真的不负亮所托,显出其德。刘禅常欲增加后宫嫔妃,董允认为古时天子后妃之数不超过20人,今已足数,不应增加。刘禅宠信宦官黄皓,皓为人奸佞,想干预政事,允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黄皓,允任时,黄皓不敢胡为。蒋琬、费祎、姜维都是诸葛亮精心选拔为他理政、治军的接班人。蒋琬初入蜀国时任干都县长,刘备下去巡视,适见蒋琬饮醉,不理事,大怒要杀他。诸葛亮深知其人,为之说情:“蒋琬,社搜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敬重亮,听其言,才不加罪。后亮提拔琬为承相府长史,亮屡次出征,琬都是食足兵以相供给。亮常赞琬为人“忠雅”,可与他辅佐蜀汉王业。亮死前,密表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亮死,琬执政,其人大公无私,胸怀广阔,能团结人,明知时势,做到国治民安。蒋琬病.荐费祎代之,祎为人明断事,善理事,知军事,他在任时边境无虞,魏人不敢正窥西蜀。姜维继承诸葛亮复兴汉室之志,屡次北伐,虽无大胜,但魏兵也不能入侵。及司马昭派大军伐蜀,刘禅昏庸不听姜维派兵扼守阴平之议,邓艾得以偷渡而直捣成都,刘禅出降,并令姜维降,姜维拟假降待机杀钟会以复兴蜀汉,其宿愿虽不能实现,足见其人忠烈。
 魏、蜀、吴三国鼎立,在蜀国刘备死后,有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蒋琬、费祎、姜维等辅佐,刘禅这昏庸之主才得以安坐帝位达41年之久。而魏武王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篡汉始建魏国,魏立国虽有45年,但早在17年前司马懿就发动政变夺取曹爽的军权,魏政权已归司马氏,魏已名存实亡,魏政权存在实际只有28年。吴国孙权死后,孙亮立为吴帝,内部不和,国势日弱,遂被晋灭,孙权后人掌权只有27年,三国相比,惟有蜀汉政权较稳固,无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之事,这是因为有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这样德才兼备的贤臣相继辅佐之故。
综上26法所述,国家社稷的安稳,领导者的为治之道,无不决定于对人才的英明鉴识和妥当任用。所以,孔子说:“人有五类: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能够鉴别这五类人,就可以算是掌握治人之道了。”
 所谓“庸人”,指的是心中既无慎终追远的大志,口中又吐不出有教养的言语,既不能选择贤主去投靠托身,又不能靠自己的努力以自立,知小体而不识大局,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随波逐流总拿不定主意。这样的人就是庸人。
 所谓“士人”,指的是心中有主意,行动有计划,虽说还不能穷尽道术之本,但也能讲出个名堂来;虽不能遍行百善之美,但至少能发挥一种善行。所以智不必多贪,但所知道的道理一定要弄明白;言不必多讲,但所说的话一定要抓住要点;行也不必多贪,但一举一动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道理既明,言语抓住要点、行动也知其所以然,则一个人的心性思想、言语举止,就可以坚定不移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样的人就是士人。
 所谓”君子”,指的是“言必忠信而心不忌怨,仁义在身而面无夸耀之色,明情达礼而说话谦和,言必信而行必果,自强不息。看起来超过他们很容易,而实际上却终不可及。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所谓”贤者”,其德不离礼法,其行皆符合规矩,其言之正确可以让天下效法,其道之圆满足可以开化百姓。让天下入富裕,天下人也不因此积财;让天下人都施舍,天下人也不因此而忧贫。这样的人就是贤人。
 所谓“圣者”,其道德与天地相合,变化无穷,可以究察万事之终始,可以协和万物顺其自然。让大道通行于天下,使万事万物各遂其情性。其光明可与日月相比,其道化推行起来有如神助,下面都不知道受了他的恩德,而见过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是住在隔壁的邻居。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铃经》上说:“一个人若其德足可以怀柔安远,其信足可以便不同观点的人达到统一,其识足可以借鉴古人的历史经验,其才足可以冠绝当世,这样的人是‘人中之英’;一个人若是法足可以成教化,其行足可以修节义,共仁足可以得众心,其明足可以以上照下,这样的人是‘人中之俊’;一个人若其身足可以为人师表,其智足可以辩嫌决疑,其节操足可以鞭贪厉鄙,其信足可以使异俗之人安定,这样的人是‘人中之豪’;一个人若守节不屈.处义不怒,见到可疑之处不轻易放过,见到利益不轻易占取,这样的人是‘人中之杰’。”
 “从前的英明君王尽知天下豪杰之名。既知其名,又知晓他们的实际才能。于是英明的君王就礼贤下士去邀请他们,赐官加爵来尊崇他们,任用他们,这样天下就可以有效地治理了。”《孔子家语》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全文完

 

                                                                                                                作者:建源
作者注:

对此文的26法的3点说明:一是,1、近使之而观其敬;2、远使之而观其忠;3、烦使之而观其能;4、卒能问焉而观其知;5、急与之期而观其信;6、委之以财而观共仁;7、告之以危而观其节;8、醉之以酒而观其志;9、杂之以处而观其色;11、观其好恶而知短长;12、观其交游而知贤肖;15、举其所美,观其所终;16、废其所恶,计其所穷。这13法是庄子提出的。二是,10、促膝交谈而观共心;13、观共穿戴而知雅俗;14、观其用度而知奢俭;17、推其所主,观其所度;18、闲聊之,而观其闻;19、旁问之,而观其评;20、教导之,而观其学;21、监督之,而观其行。这8法是笔者提出的。三是,22、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3、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24、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25、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26、托之以后事而观其德。这5法是诸葛亮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