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分类记忆:历史书热卖文史生却难找工作 怎样学习是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3:57:28
来源: 广州日报
选好课本:古代史书有现场感
国学教育
许多年来,历史名著畅销不衰,而如今,老百姓也好,公司经理也好,政府官员也好,他们处理现实问题,需要参考历史经验时,一般文化水平的,很愿意去翻《三国演义》等书;文化水平较高的,则很愿意去翻《史记》、《资政通鉴》等书。
可是,大学历史系却冷落无比。学生们普遍不愿报考历史系;用人单位对于历史系的毕业生,都有近乎歧视的冷淡。笔者身为大专院校历史教师,深深了解到:大学历史系所教,不是社会所需;社会所需,大学历史系又不教。
学习历史,是为了站得高,看得远,尽量减少人生的决策错误,尤其是那些“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绝非仅靠十几年或几十年的阅历就能济事的,这需要更加熟悉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这就决定了历史作品,必须合乎“实录”的标准,这是一切决策产生的根本背景。
为此,古人专门建立了史官制度。史官们都是跟着皇帝走,任何重大国事活动,都得做现场记录,这些记录的材料,就叫做“起居注”。后人写史,就凭借这一类的实录,写出来的作品,不仅时间、地点等因素不能出差错,尤其重要的,是连气氛也不能出差错,必须有“现场感”。这样的史书,后人一展读,就可很自然地设身处地地体会历史人物的各种用心。
看一看我们今天的大学历史教科书,则都是枯燥沉闷的议论,堵死了人们进入历史角色的可能。
我们进入不了历史角色,怎么有可能理解古人的用心呢?不能理解古人的用心,则古人所做的或成或败的一切决策,我们也就永远都找不到真正的根源了。现在的历史系毕业生,一旦离校,脑袋里就只剩下几个历史名词了,怎么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呢?
怎样学习:全班承包一部《史记》
中国的经史典籍,浩如烟海,怎么导读呢?一种方法是选读。在这本书上摘一段,在那本书上摘一段,上下五千年,每位名人都照顾到,这种方法,就如一个演员学戏,这个剧本学几句,那个剧本学几句,到最后,似乎是什么戏都能唱一下,其实呢,什么戏都不能唱。
每人承包两三章
因此,要把一部史书读完整、读透彻。对于师范类历史系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史记》,中国的正史,是二十四史;而二十四史中,以《史记》写得最好。
学好这部书,“学用结合”是关键。先说读史:《史记》一书,除少数几篇专门知识太多的文章,绝大部分本纪、世家、列传,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看懂字面意思。
像笔者所教的班级,一般是50个学生,只要每人“承包”两到三篇文章,《史记》就承包完了,谁承包到哪几篇文章,就要求把这几篇文章详细注释、翻译出来,并用楷书黑字抄一行、空一行的誊好,贴到教室里,然后发动其他学生,进行复查、核对。
《史记》里130篇文章的文字多是重复使用的,同学们分头查找工具书时,这些重复使用的生字、生词,往往大家都查了。而互相复查、核对的工作,只要各自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就可以进行。老师也要注释、翻译几篇文章,一方面给学生做示范,另一方面,也要接受学生的审查、核对。
这样,全班师生努力一两个月,一部《史记》的“师资力量”就在班里产生了。
具体实践:在班上建史官制度
怎么去应用呢?这就必须练习写史,笔者设想在班里建立史官制度,每一天班里所发生的比较重要的事情,“史官们”都要做现场实录,如同“起居注”;寝室也要设立史官,做同样的记录;每一个学生,都要写日记,成为一批“野史”。
每隔一、两个星期,班里就要对前一段时间的史实加以整理:模仿“本纪”,按时间顺序编出一个大事记;模仿“书”,记录各种规章制度的订立和执行情况,以及班里的官制设置、职责范围和任免情况;模仿“列传”,记录有意义、有特色的个人事迹;每一寝室的历史,也要在同一时间内整理出来,送到“班史馆”,这就相当于“世家”或“地方志”;还编一个表格,使年、月、日、事,一目了然;再学一学“太史公曰”,试做一些历史评论。
写史的难关,在于坚持“不溢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尤其是“不隐恶”。一个学生的不良言行,如果记录到班史上,就白纸黑字,一直摆在那里,的确很难为情,但写史的意义,也正在这里:人们为善,便因为历史的记载而倍加鼓舞,更为努力;人们作恶,便因为历史的记载而心怀恐惧,极力收敛。
学史功夫日深,也就是修身功夫日深,便可以通达司马迁之心;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通达了司马迁之心,也就通达了一切人之心。这时候,不仅读《左传》、《汉书》、《资治通鉴》等书,可以无所不通,就是改行去从政、经商、治军、学艺,也可以无所不通了。
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近代以来就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毛泽东等人。(文/湖南 贺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