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工资怎么样: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机遇抓不住优势就递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7:09:54
张秋波:特别注重环境优先,抬高资金进入的门槛,不符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求的企业,坚决不准进入。张秋波:两大战略在东营重叠融合,让东营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至于东营自身独特的优势,也非常明显。#TRS_AUTOADD_1297819544609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297819544609 P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297819544609 TD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297819544609 DIV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TRS_AUTOADD_1297819544609 LI {LINE-HEIGHT: 1.5; MARGIN-TOP: 0px; FONT-FAMILY: 宋体; MARGIN-BOTTOM: 0px; FONT-SIZE: 12pt}/**---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省人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邱志强 摄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后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与此有关的话题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作为两大战略的融合交汇之地,特别是作为黄三角开发的主战场,东营未来的发展走向无疑具有符号性意义。

  “两大战略带来的是机遇,更是巨大的责任,面对这么好的机遇再发展不好,我们实在无法交代。”今年省两会期间,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省人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张秋波坦言目前的压力不小,“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尽快确立在区域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不然优势会递减,机遇也会逐步丧失。”

  本报记者 李文鹏

  国家战略效应已开始显现

  记者:尽管“蓝色战略”刚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久,但“黄色战略”进入国家战略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对东营在这一年中的发展您是不是感受很深?

  张秋波:感受非常深,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对东营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我们的压力也明显了,想方设法地为国家战略实施进行准备,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机场改建、港口建设等配套建设陆续进行。国家战略无疑是个无形的招商广告,前来考察投资的国外财团络绎不绝,可以说是应接不暇,一些大型新兴项目也已经落户东营,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记者:在面临史无前例的机遇的同时,东营有没有碰到新的困难与问题?

  张秋波: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有利条件同在。东营首先面对的就是在区域竞争中,如何才能尽快确立自己的战略地位,占领发展的制高点,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会在发展中被轻视,应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现有的优势也会递减,机遇也会逐步丧失。

  眼光再放长远一点,全国有26个国家战略区域,各地都在借此加快发展自己,国家给的是牌子和广告,如何以此吸引国内外资金、项目和人才,也考验着各地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因此,东营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问题。

  现在我们还面临解决人才、科技瓶颈的难题,东营的人口少,人才总量也少,高端人才更少,这个挑战现在很严峻。谁有人才,谁能实现科技创新,谁就能发展,东营必须招才引智,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兴办职业教育。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现在产业工人和技术团队已明显不足,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话,肯定会制约东营今后的开发和建设。

  另外,如何实现金融机制创新,也是东营面临的难题之一,大规模开发建设光靠自己是不行的 “黄蓝融合”特别注重环境优先

  记者:在根据自己的区域和资源优势确定了发展战略后,东营的发展目标又是什么呢?

  张秋波:有了战略,也意味着巨大的责任。有了两大战略,东营还搞不上去,只能说明我们无能,所以我们的压力特别大。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压力变成动力,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一个目标,这就是“三个率先发展”。

  “三个率先发展”,具体就是东营要在黄河三角洲实现率先发展,在山东半岛地区实现率先发展,在环渤海地区实现率先发展。我们也清楚这个目标和标准很高,但只有先树立高远的目标,把标准提上去,才能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我们市里“十二五”的各项指标,要比省里的高出2—3个百分点,争取五年之内,再造一个新东营。

  记者:在东营,两大国家战略完全重合,对于实现这两个战略的融合,东营有没有具体的安排和打算?

  张秋波:在东营,“黄”“蓝”确实是一体的,两者难以分割开来。对于两大战略的实施,和省里及其他地方一样,东营本来也是有着两个规划,但我们打算出台一个关于推进两大战略融合的实施意见,这应该说是我们的一个创造。

  对于东营而言,无论是“黄”还是“蓝”,其实是同一个战略目标,因而两者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一体化的;在今后的发展战略布局上,两者也是不能分割的,产业布局和城乡布局都是一致的;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东营的“黄办”和“蓝办”是一套班子,土地政策、金融创新、科教人才等方面,对两者也是同时考虑和适用的。

  记者:在实现两个战略融合的过程中,东营特别注重的是什么?

  张秋波:特别注重环境优先,抬高资金进入的门槛,不符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求的企业,坚决不准进入。对内,我们也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我们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环保行动,治理水气污染,争取让区域内的所有河流水域达标,保证空气质量,争取有氧量在85%以上。

  搞好环保行动,不能让污水排进渤海湾,事关民族的利益和蓝色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这点做不到,别的也就没了意义,所以,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避免同质竞争,打造特色品牌

  记者:作为“黄”“蓝”两大战略唯一完全重叠的城市,与其他“黄”“蓝”地区相比,东营有着哪些自己独特的优势?

  张秋波:两大战略在东营重叠融合,让东营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至于东营自身独特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从南到北,东营有着413公里的海岸线,占了全省的1/8,6000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更是非常宝贵;在陆地上,东营有着近500万亩未利用荒地,为海陆统筹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也是难得的经济发展腹地,这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东营的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地热资源、盐卤资源都很可观,仅石油的开采每年就在2700万吨以上。

  另外,东营还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153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居全国六大保护区中。东营还有东营港和广利港两大港口,这对于统筹海陆发展、实现以港兴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广利港,是距离省会济南最近的出海

  口。

  记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覆盖了6市19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也覆盖了7市51个县,各市由于区域、资源等较为接近,容易出现同质竞争、同类发展的问题,难以彼此借力发力。东营今后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张秋波:东营必须根据自己的区域、资源特点,来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突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路子,实现统筹协调发展。两大战略不仅是搞工业办工厂,更为注重的是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协调。

  避免与其他地区出现同质竞争、同类发展,在一二三产业上,都应该有具体体现。以第一产业为例,我们搞的是高效绿色、蓝色农业,有着现代生态渔业和现代畜牧业两大优势产业。其中现代生态渔业方面,我们有着黄河口大闸蟹和海参养殖两个品牌。

  在河海交汇处,养殖着160万亩的黄河口大闸蟹,无污染的绿色环境,保证了这个品牌的品质。大面积的海参养殖也已经形成规模,仅垦利就在两年半的时间中形成了10万亩的规模,占地66平方公里,河口和利津还要发展近300平方公里的规模。这些都是根据我们的区域和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