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多少钱:气血足,则百病不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6:42:22
    1.是不是有面色苍白或比较暗淡,以及疲倦无力、头晕耳鸣、皮肤干燥、头发脱落、指甲易裂等情况发生。

    2.是不是觉得说话有气无力或中气不足,经常觉得疲累,不想说话。

    3.是不是出现经常性的心悸、胸闷,或阵发性的心胸疼痛,唇色暗淡,舌头发紫。

    4.是不是肢体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脚总是发冷或莫名其妙地发热。

    5.是不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嘴角皲裂的情况。

    6.女性是不是有月经过多过少甚至闭经的情况。

    7.男性是不是有小腹、会阴、睾丸坠胀不适的感觉。

    如果你的身体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上面这些症状,那你就要注意了,因为身体已经提示:你气血不调了!

    此时,疏通气血、补足气血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调整饮食,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气血恢复。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等;血虚者需补血、养血、生血,补血的药物有当归、阿胶、熟地、桑葚子等;气滞者需通气,通气的食物有山楂、玫瑰花等;血淤者需活血,活血的食物有藕节等。  通补五脏气血,方法各有不同:“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所以,我们要从肝开始调理。中药四逆散、四君子汤、四物汤、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养肝护肝的效果都非常好。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肝经气血不调的毛病,我还建议他们平时多吃酸味、甜味的东西来补肝养血,比如,枸杞、高粱、牛肉、枣等。

    我们常说,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构*体的基本物质,它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人到老年,肾气逐渐衰微,精不足则化气无源,无力温煦、激发、推动脏腑之气;精不化血或阴血不足,还会导致气血阴阳亏损,然后诸脏腑、四肢、百骸失其濡养,造成多个脏器的功能损害。所以很多老年人容易有思维迟钝、言语多误、健忘痴呆,或多虑多疑、淡漠孤僻、急躁易怒的情况,这些都是肾气衰的表现。为此,我常常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进行辨证治疗。同时,我还建议肾功能出现问题的老人,不要久行久立,避免伤筋动骨,注意保暖避寒,防止寒燥伤肾。在饮食上可多吃点核桃、山药、芡实等补肾的食物。

    中医还认为,脾胃在机体的生长壮老过程中不断摄取自然界的营养物质,维持人体的正常发育及功能活动,人步入老年之后,作为后天之本的脾胃也会变得虚弱,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能力开始不足,很多疾病因此产生了。针对脾胃虚弱的问题,我通常使用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等,健脾补气升阳。对于此类中老年患者,我的建议是多吃粗食淡饭,以米粥、薏苡仁粥、茯苓夹饼、大枣等健脾养胃之品为主,少吃油腻等不好消化的东西,以免伤及脾胃。

    心脏的作用更是不能小看,它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负责气血的总调配。同时,它又是精神、意志、思维活动的总指挥,在人体中,居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如今,心脑血管疾病也成为中老年人最多发,也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因此养心必须提上日程。最通用的方法是吃些莲子、桂圆、红枣、西洋参、柏子仁、麦冬等能保养心脏的食物。

    肺是人体的娇脏,在五脏中的位置最高,它很容易被寒热邪气所侵袭。肺气不调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问题,咳嗽、哮喘都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疾病,所以适当地吃一些银耳、百合、雪梨等古往今来都公认的润肺食物,才是最佳的保养之道。

    五脏都需要气血的滋养,才能正常地工作;而充足的气血则有赖于健康的五脏来提供。如此说来,你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心悸:用充盈的气血找回失散的“心神悸是心动的意思;如今最权威的辞典《辞海》释义:“悸”乃“心跳”,指不因惊吓,自己感觉心中跳动不安的一种症状。心悸作为一种疾病出现在医学典籍中,是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始的。张仲景第一个把“心悸”纳入医典,告诉我们心悸是指心跳——一种不正常的心跳,不因惊吓而自己无法控制的心神不宁的心跳。西医把它叫做“早搏”如果发生心悸,就用右手拇指稍稍用力按压左手臂上的郄门穴,然后左手腕向内转动45度再返回,一分钟重复30次,做完后,症状就能有所缓解。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郄穴,具有宁心、理气、活血的功效。在针灸学上,被称为郄穴的穴位一般都是对付急症的高手,能够快速缓解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症状。所以,心悸时我们只要稍按压一会儿郄门穴,症状就会缓解。当然,平常没事我们也可以按一按这个穴位,对于预防心悸很有帮助。

    我还要提醒大家一下,郄门穴虽然两个手臂上都有,但消除心悸有效的是左前臂上的,医学上称这种时作时停、不发作时如常人的心悸为“惊悸”。顾名思义,心悸的问题在于“心”。“心”藏魂魄,主神明,由气血养护。如果气血充盈,心和心包就会坚固,心神不会轻易受到外界滋扰、刺激,即便“泰山崩于后,麋鹿戏于前”,也可以做到不动心。但如果气血不足,心失所养,那么碰到劳累、心情恶劣、饮食刺激等情况,就可能扰动心神,出现悸动。 心悸是临床的常见病,如果心悸恶化到一定程度,出现了自己感觉心跳突然停顿等心跳不规律,心律不齐的毛病,就不仅仅是心悸,而是中医学上所说的“忡怔”。

    怔,是指心跳和脉搏出现间歇、停顿,比如平时我们所说的愣怔、发呆;忡,是突然启动、加快的意思,比如“忧心忡忡”就是指这种急切、冲动的心情。怔忡两个字同用,一正一反,心跳忽快忽慢、忽起忽落,正是典型的心神散乱的表现,属于危重症“喜怒忧思悲恐惊”中,以“惊”最容易导致“怔”,“忧”最容易导致“忡”。

    对于已经出现怔忡的病人,在调理其情志的同时,还要通过食疗来辅助安定心神。在这里我推荐茯苓饼。茯苓饼的主要原料就是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菌类植物,它性味甘淡,可以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对心悸、气短、神衰、失眠有很好的作用。

    当然,有人会问,我这里没有茯苓饼卖怎么办?没关系,大家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我们把买来的茯苓细粉、精白面粉、白糖,按2∶2∶1的比例搭配,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然后用微火在平锅里摊成薄饼即可。

    如果有人不喜欢吃饼,我们还可以换换花样,比如蒸馒头、包子等面食时,在面粉中加入茯苓粉,一起和面;或者用茯苓泡酒,每天喝5~10毫升,同样具有宁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健忘,心脾气虚、心肾不交、肝郁血淤等脏腑不调都有可能引发健忘,但我认为,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一点——气血方面出了问题。因此,调理也必须从通补气血入手动手指头治健忘,又提神来又醒脑。

    怕我不明白,老人还拿出一根绳子来演示,随手系了一个拴蹄扣,拆掉后,又系了一个翻花扣。十指翻飞,灵巧无比。

    老人的这一招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大有学问。我们的十指连心,两手的指端是人体六条经络的起始点,心经、肺经、大肠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都源自这里。而且,十指的指尖都是穴位,中医叫做“十宣穴”,最能开窍醒神。动动手指头,不仅刺激了手上的众多经络穴位,而且也刺激了我们身体的气血运行,将淤滞在体内的垃圾统统带走,促进新陈代谢。

    因此,我们没事的时候,就要多动动手指。方法很多,除了系绳头,还可以剪纸、转核桃、织毛衣等,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心脾两虚的,平时多吃平补气血的食物,如糯米、大枣、龙眼肉等;心肾不交的,宜吃滋补类的食物,如白木耳、蜂乳等;痰淤闭阻者,宜吃化痰祛淤类的食物,如海带、萝卜、橘子等;年老神衰的,宜吃温补类食物,如羊肉、虾、核桃仁、黑芝麻等。只要按照以上食谱,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你的记忆力一定会有所改善。

    中医也有“吃什么补什么”“以形补形”的说法,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吃猪脑、鱼脑、鸭脑等动物的脑,能达到健脑益智的目的。核桃的外壳很像脑的结构,它也是补脑的良药,超市的芝麻核桃羹一直受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青睐。每当考试,爷爷奶奶等长辈也总爱捧出一堆核桃,在门缝里挤得嘎嘎响,为的是让孙子吃了能考100分! 失眠:一碗好粥,一晚好眠一把小米,一味叫半夏的中药,放在一起煮粥,每天睡前喝一小碗。一两个月下来,睡眠质量就能得到根本的改善;睡眠好了,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神经衰弱症也逐渐消失,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我对小米和半夏重新进行研究配伍:用小米30克,清半夏2克(注意半夏一定要温水下锅),煮成粥让病人每晚服用,如此连续一个月,失眠症状多数可以根除。留意周围经常喝小米粥的人,你也会发现他们之中很少有睡眠不好的。清半夏治失眠的效果最好,煮粥一定要买清半夏。小米与清半夏合用煮粥睡前喝,一般有一两个月失眠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当然,如果喝粥的时候适量加入少许白糖,则催眠效果更好。
    不同类型失眠的食疗方

    症状 配料

    心烦郁闷型失眠 小米100克,甘草10克,红枣20克

    劳心伤神、心血亏虚型失眠 小米200克,合欢花15克,黑豆50 克

    脾胃虚弱、气血虚损型失眠 小米200克,红枣、桂圆各30克,五味子10克

    阴虚、五心烦热型失眠 小米、糯米各100克,红枣、山药各5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

    高血压失眠 小米200克,黑豆50克,黑芝麻10克,生地黄、地骨皮各10克

    更年期失眠 小米200克,芹菜、山楂各50克-------盗汗:补心血,  单纯的盗汗喝一些补气排骨汤和滋阴牡蛎汤,就很有效。如果盗汗时间比较长,已经有了心悸的症状,那就得咨询医生,再搭配我的“甜蜜”药——乌梅大枣汤。 “盗汗”这个词很有意思。盗者,偷也,盗汗就是说“汗被偷了”。这个毛病白天不会出现,只有在夜晚睡着的时候,才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冒出来,让人出一身大汗,等一醒来,汗又没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盗汗它的根源在于身体的气血不调。一方面是因为肺气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劳累过度,阴虚火旺,精血亏损。《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肺主皮毛,司卫气。如果肺气不足,我们体表的皮肤就会疏松。这时候如果身体过度地劳累,损耗了我们的精血,就会产生虚火,而火是要消耗水液的,这样它又会耗干我们身体的津液,而体表的皮肤疏松,不能有效地固摄住津液,结果就是出现盗汗的现象。盗汗时间一长,必然还会伴有心气虚的毛病。如果盗汗才出现不久,仅仅表现为睡中出汗、醒后即止、少寐多梦、神疲乏力、易患感冒、形体消瘦、手脚心发热等,则盗汗还只是停留在肺气不固、阴虚火旺的阶段,那么平时要多喝补气排骨汤和滋阴牡蛎汤。

    所谓补气排骨汤,是取白果2克、生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与排骨半斤共同炖煮而成的。其中黄芪、白术能补益肺气,白果能润肺化痰,对于肺气不固引起的盗汗特别有效。

    滋阴牡蛎汤要取牡蛎50克与地骨皮5克、银柴胡5克、生姜3片、红枣3个一起来煮。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皮,它和银柴胡都是味甘性寒之物,能凉血降火、清退虚热;牡蛎清热、滋阴、补血,补中有清;生姜、红枣也都是补虚养血的圣品,这个汤最适合阴虚有热而发生盗汗的人服用。如果盗汗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时不时地还感觉心悸气短,那么你的情况很可能是已经伤到心脏,引起心血不足了。这时可以咨询医生吃点归脾丸,一个月下来,甚至用不了一个月,症状就会有所改善。下面我给大家推荐的乌梅茶就是,它可是一种既“甜蜜”又简单的方法。在超市买来乌梅和大枣,每天取一些来泡茶就好。乌梅生津、大枣补血,这个茶连喝一周,就能看到效果    最后再特别提醒一句,觉得自己出汗后,千万不能用冷湿毛巾去擦,更不能马上洗澡,否则很可能会雪上加霜,让自己感冒的  肺是专门负责呼吸的器官,它每时每刻都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进清气,呼出浊气,吐故纳新。要是哪天它怠工了,也就是你的身体“气虚”了,那健康非出问题不可。

    咳嗽:止咳良药,甘甜代苦口作为一名医生,我努力寻求用最简单的办法治疗最隐晦的伤痛,尽量用甘美的膳食代替苦口的良药我的方案很简单——烘烤金橘、白萝卜饴、川贝雪梨盅。   说起咳嗽,我相信这是除感冒之外,人们最容易得的一种疾病。它的病因和表现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是受凉、有的人是过敏、有的人是偶尔咳嗽几声、有的人是一咳起来就没完没了。 第一味:烘烤金橘

    把金橘放在火上烤,烤到橘皮变黑,然后放凉些,将皮剥掉,把烤好的橘子瓣挤成汁。或者家里有电烤箱的,直接把金橘放入烤箱中烤15~20分钟,取出后,剥皮取汁。

    一般3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一个金橘,一天吃两次,有个两三天就会好。大一些的孩子,一次多吃一些,吃两三个都没有问题。我一个病人的孩子在幼儿园传染了感冒,用这个办法,两天就又生龙活虎了。

    如果不习惯烤金橘的话,就将金橘洗净,用牙签戳三个洞,加水煮沸,再加入冰糖,用小火熬烂,晾凉后给孩子吃,效果也很好。

    第二味:白萝卜饴

    将白萝卜切成1厘米大的小丁,放入干燥、干净的容器中,加满蜂蜜,盖紧;浸渍3天左右,白萝卜会渗出水分与蜂蜜混合,一起放入冰箱保存;每次舀出少许加温开水饮用,止咳效果非常好。若临时要喝没有时间浸渍,也可将白萝卜磨碎,加相当于萝卜1/3量的蜂蜜拌匀,再加温水饮用。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要是家里有人经常咳嗽,这个白萝卜饴不妨常备一些。

    第三味:川贝雪梨盅

    把去皮去核的新鲜雪梨加川贝粉3克,用瓷碗盖好,放在锅中隔水蒸软,略微放凉一些食用。也可将新鲜的雪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川贝味甘苦、性凉、入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散结的功效。雪梨性寒凉,《本草通玄》称它“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生食去实火,熟食去虚火。

    这时,可能很多人要问了:你给的三种食疗方法,我觉得都不错,咳嗽的时候我到底该选哪一种使用呢?选用哪一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只要按照你自己的口味来选择,自己喜欢吃就好 。--哮喘:手上就有通肺气的良药。 哮喘发作的时候,应区别寒哮和热哮进行治疗,寒哮当温化散痰,热哮当清热祛痰,千万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通常意义上说,哮喘是比较温和的,只需简单的治疗即可,即使是严重的,经过认真调养,也比较容易治愈。

    哮喘最忌讳的是延误治疗,一旦延误就有可能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严重的甚至死亡。另外,哮喘病人身边应该随时都有人照顾,否则也容易发生不测。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不足,致使体内的津液凝聚成了“宿痰”,潜藏在我们的肺里。如果此时碰到点儿风吹草动,比如外感风寒暑湿等邪气、疲劳过度或者吃了什么不合适的食物等,这些潜伏在我们体内、不甘寂寞的“宿痰”,就会找机会一涌而出,阻塞我们的肺气,导致哮喘发作。

    也就是说,哮喘的主要病因是“宿痰内伏”,正如《症因脉治?哮病》所记载:“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中医认为,肺朝百脉,对血的运行有推动作用。哮喘病人如果肺功能不好,则可导致血淤;哮喘时间长了,肺气也会被损耗,气虚血运无力也会导致血淤;痰淤再和它相互纠结,就会使得哮喘反复发作。因此,肺脾肾三脏气血失调、经络淤阻是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

    从类型上看,哮喘有寒哮和热哮之分,如果把二者混淆了,治疗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加重病情。小姑娘一见到我就带着哭腔说:“医生医生,快看看我爷爷,他喘得不行了!”一边安慰小女孩,一边为老人望闻问切:老人舌苔白滑,脉象浮紧,咳出的痰也是清稀白色的,这是典型的寒性哮喘的症状。我问小女孩给爷爷吃过什么药没有,她说吃了定喘片。那时她爷爷的备用药正好用完了,爸爸妈妈又不在家,她便自告奋勇地跑去药店买药,售药员一听是治哮喘,二话没说就给了她定喘片。听完这些,我一下子明白了老人为什么喘得那么厉害了,原来是药不对症。《百病不生》 第一部分 第三章 肺是“气之本”,它的任务就是制造…    我当场给老人灸了脖子后面的大椎穴和定喘穴,并让他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半小时后,老人不再那么怕冷,咳喘也没那么厉害了。

    所以啊,我们在针对哮喘用药时,还是应该区别好寒哮和热哮,寒哮当温化散痰,热哮当清热祛痰,千万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你该怎么区别它们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如果病人咳出的痰是色淡清稀的,并且有怕冷的症状,那么就是寒哮,应该用射干麻黄丸;如果痰是黄稠或白黏的,并且伴有身体发烫、面红耳赤,那就是热哮,要用止咳定喘口服液。当然到底是寒哮还是热哮,该吃什么药,你最好还是去医院让医生辨证诊断一下。

    很多哮喘病人还会问,如果我们也像那位老大爷一样,手头的药刚好吃完,哮喘又发作了,该怎么办呢?

    我教大家一个应急的方法,就是按揉我们手掌上治疗哮喘的特效穴位——咳喘点。咳喘点位于食指、中指分叉处的手掌上约1厘米处,哮喘发作时只要我们用手指用力按一按这个穴位,哮喘便会减轻。如果家里有艾条,你还可以用艾条来灸。感到烫时,把艾条从穴位上方移开,隔一会儿,再灸一次,灸到症状减轻。如果不习惯用艾条,你也可以把四五根牙签捆成束,刺激这个穴位。

    另外,三间穴和肺点对平喘也很有效。哮喘发作时,你可以在点按咳喘点的同时,刺激这两个穴位。

    当然,在你平常空闲的时候,也要时不时地按压、揉搓一下这几个穴位,它们不仅能在哮喘突然发作的时候紧急帮你平喘,更能有效预防哮喘。虽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怎么也不如你防患于未然。----    鼻炎:补足肺气就能好,  鼻炎并不是什么大病,但却是一件很难缠的事,《黄帝内经》中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如果肺脏很健康,肺气很充足,肺的肃降功能很强大,鼻子对外界的刺激就会很敏感。否则,肺气虚弱,浊气无法下降,清气不能上升,鼻子得不到肺气的温煦,就会出现嗅觉障碍。而鼻子不通畅的话,肺的功能也会受影响,时间长了,难免出现病变。因而,想要鼻子通畅必须首先保持肺气的升降通畅。这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用我们的双手就能做到。先将两手的食指外侧互相摩擦,到有热感时,用食指外侧沿着鼻翼两侧由上至下按摩30次左右,到鼻子也有微微发热的感觉为止。然后,再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每天不拘时间地按摩3~4遍,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应对鼻炎了。坚持揉按鼻子,不仅鼻炎不再犯了,而且平时也很少伤风感冒了。并且他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几位同样患有鼻炎的同事、朋友,他们用了以后,效果也都非常明显。
    除了揉鼻子这一招之外,患有鼻炎的朋友还可以喝辛夷花粥来辅助治疗。到药店买一些辛夷花,每次取5克与2两大米一起煮粥。鼻炎严重时连续喝几天,平时症状不明显,就隔三差五地喝。

    中医认为,辛夷花性味辛温,入肺、胃经,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是治疗鼻子问题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鼻塞等病症的首选之药。《本草纲目》都称赞它“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去面目鼻之病”。曾经有一位鼻炎患者,坚持服用辛夷花粥并按摩鼻翼,鼻炎不久便痊愈了。

    鼻炎是一种慢性病,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慢慢地治,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半途而废。----- “肾主纳气”表面上看,肾和气血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肾负责的是更深层次的呼吸,它能把肺吸进来的清气潜藏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肾就好比一个储存气的仓库。------ 尿结石:疏通气血,荡尽“河道沉沙”正确的办法是改变结石生长的环境,补足亏虚的肾气,只有这样才能是治标又治本,彻底排结石。
  尿结石,在中医学上被称为“石淋”,由于体内气血淤滞、下焦湿热、毒素堆积而成。该病的多发人群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是因为人过40岁,先天肾气便会不足,气血郁滞,邪气凝结,慢慢化为沙石,才会阻塞尿道。
    对于尿结石,我主要是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方法。常给病人开的药物是石韦散加减,中成药有排石冲剂、石淋通片、金钱草冲剂等。
我让他把金银花、车前草冲水当成茶喝,多吃葡萄、喝大麦姜茶。这个人总共在我这里治了半年多,尿结石的症状就基本消失。你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治疗尿结石。

    在我们的脚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一个穴位——昆仑穴,它就是我们对付尿结石的“有力武器”。每当小腹疼痛时,你就用大拇指用力按这个穴位,按压时这里会出现疼痛感,你一定要忍耐,坚持按下去。只要你能这样持续按摩10分钟,就可以解除尿道的紧张感,缓解疼痛,并抑制以后尿结石的发作。

    曾经有位患者,每次上厕所的时候,都会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我把按揉昆仑穴的方法教给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揉,他疼痛的感觉缓解了大半。类似的病例还有很多很多。-------- 尿频:根在脾肾,治用药膳
  尿频这个毛病,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都不以为然,拖久之后引起其他症状,才觉得是个问题,但那时已经不好解决了。其实,从一开始就注意调理,每天做做甩手功、喝点儿芡实糯米粥,很容易就能治好。

    有次我去朋友家做客,碰到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女士。她一听说我是医生,便迫不及待地请我帮她看看困扰她好几年的尿频,因为她每天晚上至少要起夜两三次,起来后再次入睡就特别困难,所以在她印象里几年来几乎就没睡过一次好觉。最讨厌的还是出差,坐飞机也就罢了,若是坐火车卧铺,越担心尿频,小便就越多,恨不得背个厕所跟着。她开玩笑说,因为晚上总起夜,所以几年来总让丈夫睡床里边,搞得老公总嘟囔,哪有男人睡床里边的!

    我问她有没有看过医生,她很老实地说没有。因为她觉得尿频不是一种病,为这点事去看医生,好像犯不着。“我倒是吃了不少补肾的药,人家都说尿频是因为肾虚,我以前做过人流,所以可能是肾虚的缘故吧。”

    这位女士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尿频跟肾虚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等号。的确,有些人的尿频跟肾虚有一定的关系,但你不能认为尿频的原因就一定是肾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尿频都与肾虚有关。

    中医认为,尿频多是因为阴盛阳衰,摄纳无权,并且脾虚气弱、血行淤滞。《黄帝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气化则能出矣。”要是膀胱的气化功能失调,那么人体的水道就跟着出问题,导致小便频急,淋漓不尽。而脾是气血化生的源头,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膀胱的气化功能才能得以正常发挥;脾虚则气虚下陷,以致膀胱的固摄能力减弱,约束无力,小便就频繁而量少。因此,如果能够疏通气血的阻滞,就会有利于缓解尿频。正所谓“气血乃一身之本,淤滞则百病丛生,畅通就病疾自去”。

    这位女士告诉我,她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我又看了看她的舌苔,淡而薄白,脉象缓弱,面色也不太好,这都是脾气不足的症状。   针对她的情况,我现场教了她一套甩手功,让她每天做两次,每次10分钟以上。具体做法:将头摆正,身体站直,双手自然下垂,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眼平视,自然呼吸。然后两手同时向前向后甩动,身体也随着双手自然地前后摆动。向后甩时,大脚趾用力抓地,力发于腰,作用于手,落于脚跟,人的重心也随着身体的摆动而在脚底前后移动。

    这手甩、身摇、气鼓荡等有节律的运动,可以将手脚的经脉都调动起来,促进气血在体内的运行,达到通经脉、活气血、强五脏、壮筋骨、平阴阳的目的,最终缓解尿频的状况。

    告诉她甩手功的同时,我还让她每天喝一些芡实糯米粥,把芡实和糯米按1∶2的比例搭配,要是可以的话,一天三顿地喝。芡实味甘性平,入脾、肾、胃经,具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泻、益肾止渴、开胃进食、助气培元的功效;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效用。

    两周之后,我接到这位女士的电话,她说好像尿频全好了,问我还要不要再吃下去。我对她说,你可以把每天的量减一些,但不要停,最好再过来看看。第二天这位女士就神清气爽地来了,她说:“医生,我觉得我的病好像都好了,我来找你不是看病的,而是来感谢你的。”看见这位女士如此的好心情,我打心眼里替她高兴。

    可是没想到才几天,这位女士的电话又来了:“王医生,怎么搞的,我前几天出差,尿频的毛病又犯了。”我问她是不是特别紧张,尤其是睡觉之前老想着晚上还会不会起夜,于是小便就真的来了。她说:“是啊是啊,我一直想证实自己的病是不是真好了,结果反而越来越糟。”这就对了,我跟她说,尿频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精神紧张或环境改变,也会造成尿频,睡觉之前的心理暗示,就是她尿频的主要原因。

    这位女士听从我的劝告,再也不去想其他,还是每天做甩手功、尽量多喝芡实糯米粥,两个多月,她那尿频的毛病再也没犯过,经常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而且到了后来,她竟然迷上了芡实糯米粥,每天不喝就像少了什么似的,

    后来这位女士碰到我,我们又聊到了这个话题,我告诉她,幸亏她开始治疗得早,才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对于尿频这个毛病,很多人一开始都不以为然,久拖之后引起其他症状,比如一些妇科病等,才想起去治。但那些人尿频很多年,症状虚实夹杂,病因也十分复杂,可能吃再多的汤药都不能根治了。

    再回过头来说这药膳芡实糯米粥,它不仅可以治疗尿频,长期服用,还可以起到健脾养肾的作用。肾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性福生活”,因此把肾养好了,也就是把你的自信养足了。

    骨质疏松:“肾气足,骨骼坚”,养肾就相当于养骨 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人,我常常会给他们开一些调理脾胃、促进吸收的药物,同时建议他们多喝牛奶,禁烟戒酒,积极参与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我给他开了滋阴、补肝肾的熟地、龟板、山萸肉、菟丝子、白芍和温阳益精、养筋润燥的锁阳、鹿胶,以及泻火清热的黄柏、知母,强腰膝、健筋骨的牛膝,外加温中健脾的山药、陈皮、干姜和益精明目的枸杞等药物。并且叮嘱他要合理安排饮食,多吃一些含钙、磷、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另外还要适当参加运动,锻炼身体,调节全身代谢,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
脾,是血的制造者。因此脾才是血液的真正制造者。同时,脾还控制着血液的运行,让它时刻沿着规定的路线走。所以,凡是莫名其妙的出血症状,十有*都是脾出了问题。

    便秘:红薯补气,一通百通  体虚便秘是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一种便秘,一般要通过补气的方法来处理,肺气虚的补肺气,肝气虚的补肝气,肾气虚的补肾气。要是你分不清是哪里气虚也不要紧,因为这里有一种五脏之气均能补的神效食物——红薯。

    便秘说起来可是一种富贵病。数十年前的粗茶淡饭时代,只是听说有人腹泻,很少听到有人便秘,如今大家的生活都是锦衣玉食了,不用再担心下一顿吃什么,而解决排泄的问题,则成了很多人的心头之痛。
  我推荐你喝红薯粥,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吃红薯,这里面是有讲究的。因为粥本身也是一味“药”。它既能润肠通便、扶正固本,又易于消化,不加重肠道负担。煮粥的主料是大米或糯米。大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能益脾和胃;糯米甘温,入脾胃肺经,补虚、调血、润肺、暖胃、健脾。因此这粥不仅是我们餐桌上的必备之品,更是老天赐给我们的一款绝佳良药。  另外,吃烦了红薯粥,还可以换着喝紫苏杏仁粥。去药店买紫苏子和甜杏仁,每次各取一些捣烂,加水调成汁,去掉渣滓后,与10倍量的大米一起煮成稀粥,一天内喝掉,也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紫苏子性味辛温,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效。甜杏仁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功效是润肠通便、消肺化痰。这款粥还特别适用于产妇和病后体质虚弱之人的大便不通。

    腹泻:我有一手能让它“急刹车”的绝活。  腹泻,在中医里面被称为“泄泻”,它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大便稀薄的称“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的称“泻”。
但是对于泄泻,也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就是那种“如水倾注”的“泻”,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如何能让它紧急刹车,延缓时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大肠经的原穴,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的“大、小肠皆属于胃”。大肠经与胃经相接,那么按揉合谷穴,就能调和胃肠,治疗胃肠道疾病。《杂病杂法歌》里也说:“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须兼中膂。”

    找到合谷穴也很容易,只要用右手的拇指按住左手的虎口,并将右手紧握,靠住左手手掌,右手拇指所按住之处,就是合谷穴所在的位置了。 虽说腹泻不必下猛药,但是适当的调养还是需要的。病人由于突然间排出大量水分,很容易脱水,所以需要采用合理的辨证食疗,尤其是多喝一些粥,不仅容易消化,而且可以补充因腹泻丧失的津液,有利于康复。对于前面所说的伤食引起的腹泻,有条件的可以喝一些神曲茯苓粥,去药店买一些神曲、茯苓,把它们和粳米一起按1∶1∶3的比例放在一起煮粥,每天吃一次,连着吃三四天,就能起到消食导滞止泻的作用。

    总体来说,泄泻的发作,是风、寒、湿、热等外邪内犯胃肠,饮食不节,脾胃内伤,以及肾阳衰微所致。对于寒湿泻泄,可以吃些干姜、红枣、粳米一起熬制的干姜粥,以起温中健脾、散寒止泻的作用。对于湿热泄泻,可以吃车前草、茯苓、粳米一起熬制的车前草粥,以清热利湿止泻;另外青蒿绿豆汤也很不错。

    那么如何区分寒湿证和何为湿热证呢?这也简单,就是看大便的颜色。寒湿证一般是大便清稀、腹痛肠鸣,而湿热证则是大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黄赤。

    其实,如果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多数人是不太在意的,他们认为借助人体自愈功能,就能达到不治而愈;而有些病人,则要谨小慎微,精心治疗,他们基本是脏腑娇嫩的小孩以及身体虚弱的老人。

    湿疹:根源在脾胃,吃吃喝喝就能祛顽疾

    湿疹刚刚出现时,每天用苦参汁涂抹患处,排出体内的湿毒,三五天就能见效。若是比较严重的,就采取内外夹击的方法,外涂苦参汁,配合刮痧,内服薏米绿豆粥,同样是健脾祛湿,只要你能坚持,湿疹就会被你的耐心所打败。

    如同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干燥一样,在北方生活惯了的人,一到南方,就会感到一股浊重湿热的气流扑面而来,尤其是夏天,那股气又湿又重,弄得人昏头涨脑的,浑身不舒服。“湿”可是一种说不清的东西,不像寒和热那么具体,但是却比寒和热更加可怕难缠,凡是因湿而起的病,都是缠绵不去,迁延难愈的,湿疹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湿疹,得过这种病的人第一感觉都是恨得牙痒痒,因为它所引起的那种痒,让人坐立难安,恨不得用火把那块肉烧了,拿刀把那块皮剜了,或者把那个地方割开,把血放干净了!

    疹,是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湿疹,顾名思义,就是由湿邪引起的皮肤上的红色小疙瘩。发病初期,皮肤上会发痒,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皮肤上的疙瘩会渗出脓水,甚至成片糜烂。这种疾病不仅会反复发作,还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现代医学认为,得湿疹是因为血液感染了毒素,对付它的办法就是通过吃药、打抗生素把血液里的毒素清除干净,而中医则会追究更深层次的问题:细菌和毒素为什么侵入血液?那是因为脏腑器官先出现了问题,毒邪才能趁机侵入。 在中医看来,湿疹虽然是皮肤病,但根源却在脏腑。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主气血生化,能推动气血在五脏和经络里运行。脾胃功能正常,则五脏和经络的气血充盈。脾脏喜燥恶湿,因此湿毒是它的最大敌人,湿毒过盛容易伤害到脾,导致气血生化受阻,经络气血不能达到体表,时间稍长,皮肤表面就会长湿疹。其实,湿疹就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警报,提醒我们体内湿毒过多,该排毒了。
每天喝薏米绿豆粥。把买来的绿豆、薏米按1∶1的比例放到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熬煮成粥就可以了。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健脾、清热、排脓的功效;绿豆性凉味甘,入心、胃二经,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水的功用。因此,薏米绿豆粥在清热利湿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功效。  朋友们,如果某天你突然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密集的红色丘疹、水疱,同时还渗出水来,并且是成片成片的,伴随剧烈瘙痒,那么很可能你是得了湿疹了。不过还好,这时湿毒刚刚入侵,趁着它还没有深入腠理,赶快祛风清热,用苦参汁每天涂抹患处,利用它的药性,将湿毒排出体外,一般患者三五天就能见效。

    如果很不幸,你的湿疹已经到了中晚期,皮肤被抓烂,并且有了鳞屑,痒得让人恨不得食之肉寝其皮,那么就应该从补脾虚开始,内外夹攻,外用苦参汁涂抹患处,配以刮痧,内服薏米绿豆粥,健脾利湿、祛风止痒。这个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患者要有耐心,不能刚刚见效就停药,否则很容易复发,往后的治疗会更加困难。所以,对于此种病症,耐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功与否。---------  糖尿病:首要任务是“涵养”身体里的“水源”。
    消渴总是让我联想起国内流行的水景建筑。一个建筑师朋友曾经对我说,中国搞水景建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买房,房子卖出去之后,“水景”就成了废池子。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水景的维护成本高,二是因为国内的水景很少考虑到“水源涵养”。“水源涵养”是什么意思?打个比方,如果水景池里什么都没有,那么水很快就会蒸发掉,如果里面种了水草,那么水草就能把水涵养住大半,不需要人工再往里面灌多少水;如果水草高出水面很多,那么需要引入的水就更少了。

    隔行不隔理,万事万物,触类旁通。其实消渴症就是另一种“水源涵养”问题。情志不调、饮食不节或劳欲过度等原因,导致我们的肺、胃、肾等脏腑阴虚或燥热,也就是说涵养津液的功能下降,或者水谷津液输布失常,体内谷津损耗较大,也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身体失去水分,自然会变得消瘦;而谷津输布损耗太大,自然也就会整天疲惫不堪
    人体内的津液水谷输布,由肾、肺、脾三脏共同参与完成,三者之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可能引起水谷津液输布失常。而肺主气,调通水道,输布津液,肺气郁结则水道不畅,体内的津液也会大量损耗。我把他曾教我的“水源涵养”理论反赠回他,他恍然大悟:“这么说我得改善我身体里的水源涵养系统。”

    说得没错,治疗消渴就是要改善津液输布环境,以消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准则。《医学心悟》中提出,“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已经为“疏通河道,涵养水源”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他的上消证自然要以清肺去热为主。

    于是,我为他开了专门对付上消证的中成药——玉泉丸。好在朋友发病不久,尚未形成血脉淤滞、阴损及阳的病变,也没有并发疮疡、痈疽、眼疾等,吃了一个月的玉泉丸,病情就有了很大的改善,首先没那么口渴了,也不用起夜太多了。他感慨地说:“这玉泉丸真是玉泉啊!”

    玉泉丸能够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不仅能治多饮多尿的上消证,对多食易饥、胃热炽盛的中消证也有疗效,而对肾阴亏虚的下消证就不灵光了。除了玉泉丸,治疗中消证还有一服常用的方药叫“*煎”;而对于下消证,则可以根据阴虚的症状,服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不论是玉泉丸、*煎还是知柏地黄丸等,都属于中药,你最好别自己在家用,还是咨询一下医生,让医生根据你的体质来辨证开方更保险一些。你要真想自己动手“涵养水源”,还是用下面这治疗糖尿病的“四大金刚穴”——胰俞、鱼际、内庭和太溪,更为安全。

    胰俞是经外奇穴,它是治疗消渴(糖尿病)的经验效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上,在这个穴位按揉可以有效地刺激胰岛素分泌;鱼际是肺经的荥穴,按揉它可以滋阴降火;太溪在五行中属水,肺为金,按揉太溪就是取“金生水,金水互生”之意,而且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补肾阴也就意味着补肺阴;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它最善祛热邪。

    刺激这几个穴位最好是在晚上9点左右。每天晚上,先按揉双手鱼际穴3分钟,然后按揉两侧胰俞穴2分钟,最后按揉内庭和太溪各3分钟。一般来说,3个月后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降糖效果。

    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不少糖尿病患者,在配合服用降糖药的同时,都使用这个方法,也基本上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由脾制造出来的血液并不是马上被全部利用起来,有一部分是要贮藏的,以备人体不时之需。这些暂时不用的血液就是在肝中贮藏着。
    银屑病:内外兼治,各有一方

    谁都知道牛皮癣很难治,所以市面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偏方。有一次歪打正着,我用大蒜治好了牛皮癣,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其实奇迹不奇,稍微解释一下,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话虽如此,我还是更推崇温和无害的食疗方式,比如花生赤豆粥。

    银屑病就是牛皮癣。前者是“象形”,说的是这个红斑或丘疹上面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的鳞屑;后者是“会意”,说的是这种皮肤病像牛皮一样,病程长,时轻时重,不易根治。

    记得我学医之初,观察到一位看门的大爷,没事就见他蹲在门口,眼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手却在脚上做着小动作,仔细一看,是在抠脚上的一个牛皮癣。这牛皮癣也真是牛皮,顽固得很,于是好几个夏天,都见他以同一个姿势蹲在那儿。

    谁都知道牛皮癣很难治,有的甚至是伴其一生。有次和一个同行聊天,说起他父亲得了牛皮癣,几十年反复发作,至今还备受煎熬。正好我有一个治癣的妙方便告诉了他。一个月后,这位同行忽然打电话来谢我,原来,我的治癣妙方真的缓解了他父亲多年的牛皮癣。

    很多人肯定会好奇,到底是什么治癣妙方?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我们平时吃的大蒜捣成蒜泥,敷在牛皮癣的上面,用胶布固定,每天换一次新蒜泥,一般半月左右,牛皮癣就会减轻。

    为什么大蒜泥能治牛皮癣呢?稍懂药理的人就知道,大蒜药性辛温,入脾、胃、肺经,可行滞、暖胃、解毒、杀虫,大蒜中的挥发性物质,如大蒜素,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甚至某些耐药菌和真菌也有抑制和杀灭的作用,可称为植物抗菌素。大蒜治牛皮癣,用的就是它的这一药性。

    从中医学理上说,牛皮癣是起于营血亏损、化燥生风、肌肤失养,所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养血,才是治疗的根本。中医治疗牛皮癣时,属血热型的,经常选用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散、牛黄清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来清热凉血解毒;属血燥型的,选用润肤丸、秦艽丸、龟苓膏等来养血润肤;属血淤型的,选用皮肤病血毒丸等来活血化淤。

    用药需要辨证,所以对于普通读者难度很大,那我现在就告诉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治癣穴位——足三里。它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可以调理脾胃、疏通经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对于这个穴位,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刺激。一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如果觉得艾灸麻烦,你也可以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10分钟。按压时,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两种方法你任选其一,只要坚持2~3个月,各种类型的牛皮癣都会慢慢减轻。

    牛皮癣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食疗的方式来调理身体,比如平素注意多吃一些有活血凉血功效的食物,就能从内在清理血液里的废物,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让牛皮癣之类的皮肤病,完全失去生存的土壤。花生赤豆粥就是这样的一剂食疗良方-------肝藏血”,暂时不用的血都在这里…  用带衣花生仁90克,赤小豆、红枣各50克,薏苡仁90克,一起洗净煮粥,早晚分服,5~7天为一个疗程。四味合用可养血活血、清热利湿,常服有利于牛皮癣的恢复。我到过广西以长寿著称的巴马县,那里的百岁老人都精神矍铄,皮肤也非常有光泽,很少有患皮肤病的,原因就是他们经常喝点小酒,把花生、豆类、薏苡仁、红枣等活血养血之物当成家常零食来吃。

    此外,乌梅膏可以收敛生津、祛风止痒;橄榄茶清热利咽、凉血止痒。这些都是很好的养生食物,也是治牛皮癣的不错食疗方。当然,我也听说过有人用香蕉皮治好了30多年的牛皮癣,这也许是一个奇迹,但是奇迹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
中风:把无形之风化解于无形----  半身不遂,多是由于气虚血淤、经脉阻滞,如同台风地震等灾难过后,道路往往阻塞,只有打通这些道路,才能使生活恢复正常,因此益气、活血、通络才是当务之急,补阳还五汤可担此重任。半身不遂也可能是由于阴虚阳亢、脉络淤阻,这种情况则要平肝潜阳、息风通络,镇肝息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是不错的选择。

    言语不利,一般是由于风痰阻络或肾虚精亏,可用解语丹祛风化痰、宣窍通络,或用地黄饮滋阴补肾。如果病人只是单纯的口眼歪斜,那多由风痰阻络所致,治法以祛风除痰、活血通络为主,可用牵正散加减治疗。

    凡是用药都需要辨证,切不可盲目自主,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除了药物外,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都要回家疗养,这时一些操作简单的保健方法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是很有帮助的。

    中风患者的肢体长期得不到锻炼,因此,为了防止患侧肢体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我建议家属每天都要帮助患者进行一些经络推拿和穴位点揉,对肢体进行经常性的刺激。首选当然是阳明经——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也就是常说的“治痿独取阳明”,疏通阳经的经气,然后点揉一些重要的穴位——太冲、丰隆、足三里、梁丘、合谷、手三里、曲池和肩井穴,然后再点一些其他经和阴经中较重要的穴位——风池、三阴交、阴陵泉、血海,每穴每次点揉两三分钟即可。

    饮食上,患者每天尽量以清淡为主,别吃得太咸、太腻,最好适当吃些瘦肉、鱼肉,保证营养。在这里,我推荐中风患者每周吃一两次独活黑豆瘦肉汤。

    这个汤我们自己在家里都能做。去药店买些独活,将它与黑豆按1∶5的比例配好,稍稍浸泡一下,和切成块的猪瘦肉一起煮一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独活,《名医别录》说它“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本草通玄》认为它“治失音不语,手足不随,口眼歪斜”;黑豆可以活血、养血。因而,这个汤主要是具有祛风止痛、通经络、活血脉的功效,对于辅助治疗中风后肢体瘫痪、活动不灵、语言障碍很有帮助。

    中风真正地体现了“风声鹤唳”,而佛家认为“风随心动”,如果心不动,风也就不能作怪,所以你还是要保持一颗沉静平和的心,病来养病,无病养生,把无形之风化解于无形之中。
女人如花,怎能没有气血的浇灌。告诉她们去药店买一些中成药外,我更强调以一种食疗的温和方式,达到标本兼治。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长时间不来月经的病人找我,对我讲述她的痛苦,我把 “阿胶糯米粥”推荐给她,也就是把阿胶10克、红糖10克、糯米50克,一起加水熬煮,每天吃1次,3~4天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下来,恰遇这位妇女再来月经。从那以后,我向不少月经不调的病人推荐“阿胶糯米粥”食疗法,绝大多数都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考虑到在校学生的条件有限,只能采用简单的食疗方式,因此我给她们推荐了金橘水疗法。金橘在市场上都能买到,价格也是学生能够承受的。买上两斤金橘,最好挑那些没有斑纹的。用水把它们洗干净,每天晚上扔到暖瓶中三五个,泡上一夜,第二天把这些水都喝掉,也就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月经不调的毛病都能改善。

    女人是很娇贵的,月经也是非常娇贵的生理症候。因此在月经期间,女士们切记要把住自己的嘴,不要贪吃那些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免耗伤阴血,或者让燥热迫使血液下行,导致月经先期、经血量过多;也不要吃太多的雪糕、冷饮之类寒凉的食物,以免“寒博于血”,让寒气把血冻住,运行不畅,而导致月经后期或量少。 黄褐斑:喝桃花酒,每个女人都能面如桃花

    桃花酒能行气活血,气流了,血动了,脸上的斑斑点点自然就不见了。而且,每天的好心情也相当于一款免费美白保湿霜。有了这两样的双剑合璧,还有谁能挡住你越来越年轻的步伐。

    现在,女士们聚会谈论的话题,除了彼此的老公孩子,就是美容养颜了。也许是因为保养得好的缘故,很多人都说我母亲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五六岁,因此每次聚会回来,她都会向我炫耀她的朋友是怎么夸她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巧混进了女士们的队伍,这下糟了,所有的女士向我万炮齐发,追问我是不是给自己母亲用了什么秘方,上帝作证,我母亲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天生丽质难自弃,我虽然是一个医生,但从来没给她用过什么养颜方子。可女士们不依不饶,尤其是一位脸上有些黄褐斑的女士,非向我讨要祛斑秘方。说来也巧,我这儿还真有个能祛黄褐斑的方子。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睡眠不足、肝肾阴虚等导致的气血不调是面部皮肤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其中特别是长期性的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体内气血不足,最令面部皮肤失去滋养,鼻梁两侧、两颊和前额就会出现深褐色成片斑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黄褐斑。

    一般来说,月经不调的女士非常容易在颜面上留下痕迹,有些在月经前更加明显,其实这都是气滞血淤造成的。这类女士平时要喝桃仁蜜饮,把从药店买来的桃仁、红花、当归、川芎、郁金、白芷、赤芍、白僵蚕各10克,放在一起加水煎汁,然后调一些蜂蜜,当茶来喝。

    我刚刚把方子说完,女士们就一哄而起:“得买那么多的药材,太麻烦了,能不能说一点简单的!”

    简单的也有,那就是喝桃花酒。听听,这名字说起来都很浪漫。春天的时候,取盛开的桃花洗净阴干,放到酒里浸泡,最好是米酒,以酒面高出桃花为准,15天后就能喝了,每天一小杯。桃花酒在很多的医典美容秘方里都有记载,这种酒可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不仅可以消除黄褐斑,对那些因为肝气郁结而导致的脾气急躁、面色萎黄等情况,也有很好的疗效。

    我认识一位女士,她喝桃花酒已经有五六年了,很多人都称赞她皮肤好,一点都不显老,让人羡慕得不行,然后纷纷向她打听用的什么化妆品。其实再好的化妆品,也只能起到“遮丑”的作用,真正从皮肤里透出来的、那桃花一般的红润,是桃花酒给她的。

    这时,那位长黄褐斑的女士又问了:“我这脸上的斑,是怀孕时长的,现在喝桃花酒还行不行啊?”行,太行了!孕妇脸上长斑,那是怀孕期间,气血运行相对紊乱所致。孩子生下来后,气血恢复正常,黄褐斑会有一些改善,但仅靠人体自然的调节能力,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而长期服用桃花酒,则可以帮助行气活血,不仅能美容,还对其他很多问题的改善有效果。

    在喝桃花酒的同时,如果能够敲敲后背的俞穴和胸腹部的天突、中脘和关元穴,那祛斑的效果会更好。因为背俞穴可以振奋阳气,排毒祛湿,温经通络,舒肝解郁,促进代谢;而天突、中脘、关元穴能激发经气,疏通脏腑经络,使各经脉的气血运行通畅。

    如果身体内的气血畅通了,经脉打通了,气血充足到一定的程度,在头面部的循环更加通畅了之后,面部的黄气、色斑就会自然消失。中医认为,人体的肥胖多数是由气滞血淤造成的。气血运行不畅又造成了我们身体的脏腑功能紊乱,体内的垃圾没有办法被运送出去,久而久之,积聚在体内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大量的赘肉出现了,于是人也变得越来越胖。

    既然是气滞血淤造成了我们身体的肥胖,那我们该明白如何清走身体里的垃圾了吧。答案很简单,就是打通气血。只要气血畅通了,经络就会跟着畅通,脏腑功能就会恢复,身体里的垃圾就会被带走,那肥胖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气血该如何来打通呢?我推荐使用刮痧的方法。刮痧时,我们要首先准备好刮痧板和润滑油。然后我们在背部膀胱经(主要是肺俞、脾俞、肾俞穴一线),胸腹部任脉(主要是膻中、中脘、关元穴一线),上肢肺经(孔最至列缺穴一线)、大肠经(曲池穴附近),下肢胃经(丰隆穴附近)和脾经(三阴交穴附近)等部位以及我们身体肥胖的局部进行刮痧。每天刮1~2次,力度要适中,若力度大、刮拭时间长,必须涂刮痧润滑剂保护皮肤。膀胱经是公认的人体排毒通道,其他几个部位都是赘肉比较多的地方,通过刮拭,疏通局部的气血,促进毒素排出,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一次,一位朋友带着他体重超标的女儿来找我,让我帮他女儿减肥。这个女孩身高虽只有165厘米,但体重却达到了160多斤,属于严重超标的那种。我就给她进行了刮痧治疗,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女孩减掉了20多斤。

    刮痧之外,最好还要配合一下食疗,这里我推荐菱角。菱角是我国著名的特产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中医典籍《备急千金要方》里提到,菱角性味甘平、无毒,可以“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这里所说的轻身,就是指菱角有减肥健美的作用。而且菱角具有补益五脏六腑的作用,食用后能快速补充因刮痧而泻掉的精气,不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菱角的食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最简单的是放到沸水中煮熟,直接吃果肉,或是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搭配。但我要提醒大家一下,菱角不能和猪肉一起吃,吃了会引起肚子疼。而且菱角性凉,一次千万不能吃太多,吃多了会损伤阳气,造成体内湿气增加。

    如果菱角不太好买,也可以选竹笋、冬瓜、黄瓜、柚子、山药、魔芋、西瓜、猕猴桃、茯苓、百合、萝卜等,它们都有不错的减肥瘦身功效,各位可以根据喜好自己选择。
  在我看来,更年期的调理最重要的是调气血,让身体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我推荐用鲜枸杞榨汁,每次喝一杯,隔三差五地喝。中医认为,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精气、坚筋骨、滋肝肾的功能,对于肾气亏虚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特别有效更年期的病人还可以多吃点能调理气血的食物,比如枣、核桃、荔枝、桂圆。

    枣自古以来被列为养生健身的上品之果,营养价值比其他水果要高,同时还具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滋补身体的特殊功效;核桃素有“长寿果”之称,中医学对它的养生作用早有记载,认为它有补肾固精、补气养血、通润血脉、温肺润肠、固牙黑发等功效;荔枝是民间一向喜用的滋补果品,有生津补气的作用;桂圆,也称龙眼,可说与荔枝齐名。明代医家李时珍曾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滋益则龙眼为良。”清代名医王士雄赞赏其为“果中神品,老弱宜之”。龙眼有开胃益脾、补虚、长智勇的功效,对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等症有疗效。

    更年期综合征的病人,如果有头昏、失眠、情绪不稳等症状,还要注意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小米、麦片、豆类、瘦肉、牛奶等;如果月经频繁、经血量多,甚至已经引起贫血的人,则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豆类等,平时还应多吃一些猪肝、蔬菜和水果;如果饮食不好、讨厌油腻,则要用红枣、桂圆加红糖做成红枣桂圆汤饮用,或用红枣、红小豆煮粥,都可以起到健脾补血的功效。

    当然,除了吃滋补的食物外,还可以通过揉按穴位来调理气血。你可以按揉以下几个穴位:肾俞、三阴交、神门和足三里。如果是烦躁易怒者,加上太冲穴;精神疲乏者,加上关元穴;心悸失眠者,加上内关穴;头晕耳鸣者,加上风池、听会穴;五心烦热者,加上太溪穴;莫名汗出者,加上合谷、复溜穴。

    其实,患了更年期综合征的病人,不仅需要医药等方面的调理,她们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关心,这才是治疗该病最好的一剂良药。

    一位妇女,在她五十岁生日的那天,一个人悄悄来到一个酒吧感时伤怀,这时候她的丈夫突然手捧玫瑰出现,众目睽睽下*她的面颊对她说:“结婚这么多年来,我感觉你今天是最美的。”其实那天那位妇人面容憔悴,精神萎靡,但丈夫的关爱和鼓励,让她感觉到衰老的路上并不是那么可怕。

    在国外,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国外很多孩子,在母亲更年期期间,他们都变得比平时更加懂事,这在中国的教育里非常欠缺。

    现在,在西方一些国家,如同咱们国内开设的孕前班、育儿班一样,他们会专门针对更年期综合征开设培训课程。当一个家庭的母亲即将进入更年期,或者出现更年期症状的时候,父亲会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开会,商量如何关心母亲,让母亲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的办法。

    家有一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如同有一个宝。如果全家人一体努力,把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了,就能使家庭更加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