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朗自动精英:上海教育-咨询热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23:30:06
 

  2005年,本市3岁儿童新入园人数继续增长,托幼园所以接纳学前三年儿童为主,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主要通过指导家庭科学育儿进行,入托儿童数逐年下降。

   一、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情况现状

  2005年,“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课题研究进入总结阶段。通过五年的研究、实践,课题研究试验区与试验园为面上推进0-3岁婴幼儿的早教指导工作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经验,并于2005年初和年底相继召开了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0-3岁早教指导的工作进一步开展。

  (一)形成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工作管理体制与服务平台

  1、整合管理网络。

  将对0-3岁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与对家长或看护人员提供早教指导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这种公共服务的提供应建立在以政府牵头的公共管理网络上。本市早教指导管理网络建立在区县政府托幼领导小组、托幼联席会议制度,以及社区服务功能基础之上。在分管教育的区(县)长的牵头下,教育、卫生、民政、计生委、街道、乡镇、妇联等部门联手,共商推进的政策,把这项工作与学习型社区的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的实施、优生优育目标的实现紧密结合,实现资源整合共享,逐步构建起多方参与的社区科学育儿指导工作的管理网络,明确各自的职责。

  全市有16个区相继成立了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管理全区的早教工作,主要负责协调、指导、研究、培训等。区早教指导中心一般为独立建制单位,有独立场所、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也有依托在幼儿园内 的。

  2、形成网格化服务平台。

  试验区根据区域内0-3岁婴幼儿的人数以及分布特点,发挥区域内的托幼园所离婴幼儿的居住地近、有活动场所、有懂早期教养的人指导和便于沟通的优势,进行网格化的布点,逐步建立起遍布区域的早教服务网络,以满足市民就近接受指导的要求,使早期教养指导服务得到普及。几年来,本市逐步构建起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向家庭辐射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的早教服务平台。

  (二)各区县构建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模式与指导内容

  1、组合式早教指导方式的实践。

  面向家庭的早教指导最初采用的是亲子学苑的方式。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试验区根据家长需求总结出传授式和互动式指导方式,让家长和看护人员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育儿。

  传授式指导采取父母学校、亲子学苑、资料宣传等方式。学前教育工作者向儿童家长宣传、指导科学育儿的内容、方法,帮助解决育儿过程中困惑。

  互动式指导有送教上门、妈妈育儿沙龙、辨析式讨论、社区儿童活动中心、网上查询、热线电话等方式。学前教育工作人员与儿童家长之间互相探讨育儿中的问题,其优点能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能帮助家长急于想解决的个性问题,由于有感性认识,操作性强。在实际工作中,早教机构常常采用传授式和互动式相结合的组合式系列指导活动。

  2、多样化早教模式的探索。

  (1)适合社区特点的早教服务模式

  利用社会教育场所开展早教指导。充分利用社区内成人教育基地,如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学院,或村综合活动中心等,把早期教养指导作为成人教育的部分内容。

  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开展早教指导。针对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和祖辈带养幼儿等因素,采取早教指导服务与风俗习惯相结合的办法。

  结合人群特点开展早教指导。针对不同的社区婴幼儿带养者的主体的不同,组织不同的指导活动。

  适合地域特点开展早教指导。对分布地域广,婴幼儿家庭居地较为分散的社区,特别是农村,采用“快乐大篷车”,送教下乡、下社区等方式。

  (2)适合个性化需求的早教服务模式。

  早教指导机构还提供了一种有选择的个性化的早教指导服务,供家长挑选:有双休日的早教指导服务,有周一到周五每天来园的亲子游戏,也有定期预约的上门指导等。

  (3)开展早教指导服务宣传。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的普及还需建立推广机制,使早期教育重要性、早期教育的正确理念、早期教育的内容方法等能得到广泛宣传。早教服务借助现有的社区网络,如拉线广播、社区宣传栏、社区小报开展广泛宣传;借助市场机制,编周期性的报刊《03母婴生活》;利用信息网络开设“0-3早教”专栏,构建免费宣传、指导的平台。

  3、科学早教指导内容的研究。

  对婴幼儿的早教指导内容的研究建立在集体教养机构对婴幼儿教养特点的研究与把握的基础上。我们梳理和总结了本市托儿所的教养实践,提出让婴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在宽松的氛围里,“开心、开口、开窍”的教养目标;确定了进一步实践与研究的内容,包括婴幼儿的发展规律与教养特点、婴幼儿教育、健康保育工作、家园合作、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等,为科学育儿提供操作依据;在修订和颁布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中,提出了2-3岁儿童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要求、教育策略等,这些都为婴幼儿的早期教养和家园衔接、托幼衔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三)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队伍培训。

  2005年完成了“育婴师”职业培训的研发。在得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和支持的情况下,集中儿科医生、护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等有关早期教养领域的专业人员,共同开发“育婴师”职业培训项目。包括制订《上海市育婴师职业标准》、《上海市育婴师培训计划》、《上海市育婴师培训大纲》、编写《上海市育婴师培训教材》、建立“育婴师”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和题库、编写《上海市育婴师职业资格鉴定手册》以及《上海市育婴师培训鉴定工作手册》等7个技术文本。该项目通过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认可,已进入培训程序。2005年暑期,本市已开始向社会招生开展“育婴师”培训工作。

  (四)逐步完善对0-3岁早期教养指导工作的政策。

  在总结区县、托幼园所经验的基础上,市教委逐步制订相应的政策,以完善对早教指导服务工作的管理。2005年先后制订了《上海市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上海市民办早期教育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和《上海市0-3岁早期教养机构装备标准》(除《上海市0-3岁早期教养机构装备标准》拟与《幼儿园装备标准》整合颁发外,其余均以文件形式下发)。这些文件对早教指导服务场所、设施设备、设置条件、工作人员的基本条件与人员配备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各区县0-3岁婴幼儿早教工作规范有序地推进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0-3岁早期教养指导工作的成效。

  据2005年3月的统计,本市7个试验区2004年居住6个月以上的常住0-3岁家长数为92525人,接受一年4次以上、有质量、有记录的指导人数为75703人,受指导率在81.82%。0-3岁婴幼儿受教育率66.13%。其余区县家长和看护人员的受指导率大多在60%以上。

  二、0-3岁婴幼儿早教工作的思考

  (一)0-3岁早教服务工作需要得到更大的支持。

  0-3岁早教服务工作作为一种普及性的公共服务,目前,这种服务大多是由在职幼儿园教师利用双休日园舍、设施设备的空闲完成的,带有义务性质。如要长期坚持下去,必须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研究与管理,设施设备也需更符合小年龄儿童特点,教师的付出也应有相应的报酬。建议:每个早教基地增加1个人员编制;给一年接受过四次有质量指导记录在案的婴幼儿每年60元生均公用经费补贴;明确公办园所面向社区提供个性化早教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

  (二)加强对0-3岁早教指导内容的研究。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相对3-6岁儿童的教育,我们对教育对象还缺乏深入的研究,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而早教基地人员的配置,有利于区县早教指导中心将他们组织起来,开展专题研究,指导面上工作,让幼儿园的教师和志愿者更多地去执行指导计划。

  (三)开展早教机构的评估与管理。

  对多种早教指导机构在积极支持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依据《上海市民办早教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开展机构申报、评审工作,并要加强对早教工作办学理念的指导。

  (四)加快早教指导人员的培养。

   逐步完善面向社会的育婴师培养工作,努力构建一支早教指导人员队伍,并探索市场机制下育婴师的待遇问题和工作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