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朗改装:荒凉、清凉、苍凉的农村现状缩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4:43:23

转播到腾讯微博

 

2月6日,宋庄的一名儿童自己在玩耍。当地外出打工者很多,而一些农民在公路边建了新房,旧村逐渐变得冷清。本报记者 涂重航 摄

故乡地 河南邓州

家乡话

按图纸规划,新村都是公路边的二层小楼。要完全形成实物,估计要到30年后。这是个希望,农村生活终究还是要越来越好。——村副主任梁秀中

自打去年种上麦后,一直就没下过雨。

大年初四下午,张村镇大街上尘土飞扬,一阵微风,就能掠起一片细灰。走亲戚的乡亲们开着三轮车或是两轮摩托,在灰尘中穿行。

宋庄就靠在马路边,挨在张村镇的北边。

这里距离县城40多公里,160多户,人口1200多人。宋庄与另外两个村合起来才算是一个行政村,名为崔坡。

去年,作家梁鸿以家乡事写了一本书《中国在梁庄》,引发“非虚构文学”热,也引发了对中国农村现状的关注。书中梁庄的原型,就是宋庄。里面的事,也是宋庄的事。

宋庄就坐落在我的家乡邓州市,距离我家20公里。它是我们河南,甚至中原大地上千万个村庄的缩影。

【现状】

春节里冷清的村落

宋庄姓杂。大姓有三个:宋、梁、杜。

宋庄自古以来人多地少,人均最多时亩把地。宋庄历史上也没出过名人,从解放前到现在,村里最有名的大官,还是国民党时期邓县兵役科科长宋文阁。

一到青黄不接,宋庄的人就到县城找宋文阁。只要是家乡人,宋文阁都管三天饭,临走再送袋麦子。

75岁的梁明岑,曾在宋庄当了37年的村支书。他说,至1990年,宋庄才结束温饱不济的时代。

这一方面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村里人外出打工挣钱。

如今,村里70%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最年长的打工者是60岁的梁兴美,他在北京洗车。最小的只有15岁。

大年初二走舅家,大年初三去姑家,大年初四是新女婿或新媳妇回家走亲戚的日子。

以往的这个时期,村里的宴席也是最隆重的。中午的宴席,一般到下午五六点钟才结束。

到这个时候,乡间小道上骑自行车东倒西歪的乡亲络绎不绝。歪倒在田埂上、树窝旁的醉汉,也比比皆是。

如今,这种场景很少见了。村里面也很少听到吆五喝六的酒令声。

初四下午的宋庄,甚至不能用“冷清”来形容。沿宋庄东北向西南走,东北一片村庄,除了两三户家里能看到院子里晾晒着衣服外,其他院子都上着锁,村里连一声狗叫也没有。

北边向南,十多家的土坯房歪斜倾倒,院内长满荒草。有的只剩了一边山墙,用木桩抵着。

若不是每家房门上新贴的对联,这里看不到群居生活的气息。

在村里转悠半小时,迎面碰到的村民不到十个。除了一名年轻男子外,其他的全是年长的妇女带着小孩。

宋庄的冷清,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外打工的村民嫌花销大,没回家过年。例如梁明岑的三儿子,在河北邢台打工,已有十年没有回家过年。

二是,打工挣到钱的人家,纷纷在公路两旁盖起二层小楼,村里的老宅没人再住。那些撂荒的宅院,就是如此。村里这种情况的有几十户。

【留守】

爷爷奶奶带孙子上学

宋庄原本不挨公路。

1995年,新修的内邓国道(内乡—邓州)从宋庄村旁边经过。宋庄到国道间,新修了一条水泥路,路的两旁原是一个坑塘,现在被路分成两个。左边的坑已经填平,新修的两层小楼地基就在坑中间,右边是《中国在梁庄》书中提及的“梁庄小学”,实名为宋庄小学。

学生越来越少,宋庄小学十年前与张村镇小学合并,如今留下一栋三层楼房和一个大院子。

刚合并时,村民们提议留下一至三年级。最终镇上只同意设一个育红班(学前班)。

后来,村里利用这栋教学楼建养猪场,一楼育红班上课,二楼和三楼则是猪满地跑。

村里有人实在看不下去,到上面反映,最后猪场撤了,但育红班也撤了。

如今,宋庄小学的大门上还有“宋庄猪场”四个大字,对称旁边“教书育人”四个字,形成一副滑稽的对联。

提起这件事,梁明岑气不打一处来。

他说,以前小学设在村里,宋庄的学风很正。宋家和梁家那时考上大学的人很多。现在小学离得远了,加上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着,管不住,宋庄孩子的教育也一天不如一天。

宋庄六成多的家庭,是爷爷奶奶在家带孙子,有些爷爷奶奶最多领三个孙子上学。

而今孩子们不正经上学,且不说爷爷奶奶没力气管,他们甚至也不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