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简单的:讲学稿为载体,“先学后教”式的教学模式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2:07:39

讲学稿为载体,“先学后教”式的教学模式

西葛中学数学组

我校实施以“讲学稿”为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数学集体备课模式的具体运行程序是:(1)有教师主备。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置教学程序。将备写好的“讲学稿”草稿交给备课组长进行初审。讲学稿草稿尽量用电子文档形式。(2)在主备的基础上集体备课。每周星期一主备教师将备写的讲学稿交给备课组成员进行讨论,经过集体的评议对其中不妥之处进行修改。主备教师最后将备课组讨论通过的讲学稿交打印。(3)对学生预习活动的反思: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在预习指导课上通过预习完成一部分内容,上课前教师评阅讲学稿,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哪些是学生能学懂得,哪些是难点,教师做到课前心中有数,课上有效的做点拨和指导。增强教学的效果。(4)师生教(学)反思:上课时师生共用这份讲学稿,课后师生通过教(学)后在讲学稿安排的地方写课后记。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纪录以备在教研会上提出讨论。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持续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以讲学稿为载体,“先学后教”式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分层教学、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各组分工不同,目标不同,主动地进行学习,彻底达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大胆地进行了“学前准备—探究新知—例题练笔—基础演练—总结评价—目标检测”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卓有成效。

一、学前准备,发现疑难。

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这是“学前准备—探究新知—例题练笔—基础演练—总结评价—目标检测”教学模式的基础,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刚开始预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照本宣科,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份学前预习作业,并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分A、B、C三组),学生分工明确,课前由小组长或教师评阅。讲学稿中有些类型的题目学生会解决,有些类型的题目学生无法解决,要求学生在不懂之处做上标记,有待课上解决。

这样学生在进行预习时,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由于学生在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准备,因此对本节知识内容已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了解,对学习本节知识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巩固预习,探究新知。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根据各组的教学的目标,现场指导学生自学,A组只完成例题和一些简单练习(根据难易程度而定),使各组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快速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快车道。在“巩固预习”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提问、检查预习作业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为“探究新知”作好准备。同时教师也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

三、例题练笔,合作交流。

 1、学生板演、师生发现问题。

学生自学过程中不是任何新知识、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的,板演可以充分暴露各层次学生在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对于学生做的练习一般不要求很难,但是要很典型,各组学生都有表现机会,教师的例题应具有典型性,而板演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巡视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的点名。

2、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回答问题或板演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自学后对知识有了初步理解,这时要通过学生自由交流,让学生的自学成果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交流,使C、B两组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也使A组学生达到解惑的目的。

在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信息能够多向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个人兴趣,激发主动探究的精神,真正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讨论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他们会把预习与自学中自己发现的困难和自己的想法拿出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充分利用合作讨论的过程让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之中,为所有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自我改变的机会,同时让不同的思维方式相互沟通,这样便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讨论中主动去探索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一种主动质疑的能力。

四、基础演练。(根据课堂实际安排时间)。

当然学生自学不是任何新知识都能轻松地接受,任何新问题都能轻易地理解并解决的。教师对学生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进行监控,即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自学议论情况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控。

教师点拨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分组进行的,是各层次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即C、B、A逐次互教,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与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防止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五、总结评价:

学生谈收获、困难及自我评价(要求学生真实、客观地自我释放)

六、目标检测,及时反馈。(各组分工要明确)

“目标检测”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0分钟,A、B、C分组练习,题的难度教师要把握适当,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学生当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停巡视,及时发现问题、错误。及时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达到巩固的效果。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创造过程,不存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是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和思维方法,又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学前准备—探究新知—例题练笔—基础演练—总结评价—目标检测”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学、探究,因材施教,师生合作学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分层是关键,学生是主角,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体现在:“诱”学生思维,“导”学生探究,变课堂为学生探索、发现、创造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主体,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