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闸蟹泛滥:灵宝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6:24:48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积极应对挑战,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异常困难的局面,我们充分发挥政府调节经济、促进发展的职能作用,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坚持多策并举,科学应对,着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坚持凝聚共识,协调发展,着力营造齐心协力破危局的社会氛围,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应对危机中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工作的重大胜利,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3亿元,增长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8亿元,增长48.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6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77亿元,增长11%;完成财政总支出19.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5.8亿元,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7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4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270元,增长15%。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万元GDP能耗降低5.8%,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
(二)实施项目带动,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着力点,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市项目建设呈现出开工数量多、投资规模大、进展速度快的良好态势。全市新建、续建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个,总投资238.2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5亿元以上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82.62亿元,建成投产32个,新上项目开工率、投资规模、项目投产个数均居三门峡市首位。黄金股份公司含砷矿处理改造、万吨高档铜箔、金源公司金银精炼扩建、预还原金属化球团等16个多金属综合冶炼项目,6个建成投产,10个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金色庄园4万吨果酱等3个果蔬生产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两大新型工业基地不断壮大。杜仲加工、金城水泥粉磨站、豫西轴承扩建等19个项目进展顺利,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深入实施企业服务年活动。实行四大班子领导一对一帮扶企业联系制度和市直职能部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采取领导包干、限期办结、挂牌督办等措施,为企业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战胜危机、走出困境。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全市各金融机构为重点项目增加授信4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6亿元;引进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域外金融机构为企业增加授信24亿元,发放贷款18.9亿元。切实加强工业运行调度管理,严密监测主要工业品及原料价格走势,科学分析市场形势,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适时组织销售,增强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提高效益。规模以上工业自去年3月份扭转下滑趋势以来,增速逐月加快,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2亿元,增长13.5%;实现利税80.3亿元,增长15.9%。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向上争取与吸引外来资金并重,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年组织申报项目193个,批复下达投资计划58个,争取到位扶持资金3.54亿元。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十余次大型招商活动,共签约对外合作项目30个,投资总额达133.5亿元。全年引进外来资金33.1亿元,外商直接投资286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8390万美元。成功引进湖北宜化集团,完成了鑫农化工改制,企业832名职工全部妥善安置,投资1亿元的一期技改工程顺利完成并实现了扭亏增盈。
(三)突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总产量达2.14亿公斤,总产、单产再创历史新高。继续扶持林果业发展,财政补贴600万元,新发展苹果5.7万亩,新栽大枣1.5万亩、核桃5万亩、杜仲1万亩;财政奖补100万元,扶持建设50万袋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3个,带动全市建成规模化食用菌生产基地43个,总规模达3618万袋;新发展养殖小区4个,新建改建规模养殖场43个;烟叶种植面积5.2万亩,产量、产值、税收、亩均产值、户均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蔬菜面积稳定在10.8万亩,芦笋面积达3.5万亩,主导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6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7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培育发展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6个,辐射带动农户5万户。果品、食用菌、蔬菜等15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国家苹果技术研究中心精品果生产基地落户我市,灵宝苹果电子交易中心、优质果品交易中心、永辉果业果品出口公司相继成立,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灵宝苹果被评为“中国十大名优苹果”和“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荣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灵宝苹果”品牌价值38.12亿元,为全国果品生产县级之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窄口、芦家坟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白虎潭水库开工建设;实施了窄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5个水利项目,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5万亩,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市。新发展沼气池6103个,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10处,总数达2.88万个。继续实施搬迁扶贫计划,解决了6个贫困村172户667人的生产生活困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2.4公里,硬化通村公路101.3公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林业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完成林业生态建设工程22.3万亩,新创建林业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100个,被确定为省级林业生态市。城郊大环境绿化累计投资3600万元,栽植苗木1200万株,完成造林5.7万亩,生态景观效应初步显现。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继续实行市四大班子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制度和市直单位驻村帮扶制度,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完成村庄绿化2000余亩,新建卫生公厕114个,垃圾池122个,硬化村内巷道400余公里。启动了尹庄镇思平村、故县镇河西村等8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示范点建设,完成投资2.43亿元,建成高标准住宅49座,安居楼22栋,住宅小院296座,入住农户736户。
(四)坚持建管并重,城市现代气息初步显现。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多渠道筹措资金3.22亿元,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步伐。城市北区,新建续建基础工程14项,建成7项,文化活动中心“四馆一院”主体已竣工,黄金股份公司研发中心、时代广场等社会单体工程进展顺利,风情园、路园建成开放,在建的城市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占全三门峡市的50%。弘农涧河两岸建成集文化欣赏、观光休闲、健身养生为一体的五大游园,安装LED七彩节能灯1.5万米,城市现代气息日益显现。黄河路、环城南路改造顺利完成,城市西出口、北出口改造有序推进。积极实施城市垂直绿化、街头绿化工程,新栽苗木28万株,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坚持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执法,突出流动摊点、店外经营、乱停乱放治理,集中开展城区违章建筑查处行动,落实门前“五包”、“一扫全保”环卫保洁制,市容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五)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总投资2.3亿元的函谷关景区扩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5060万元,河道治理项目全面完成;成功举办了千人诵读《道德经》和“函谷论道”活动,函谷关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景区。“灵宝·金谷”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建设,汉山开发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亚武山景区开发快速推进,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获得批复,历史文化游、黄金文化游、生态果乡游初具规模。商贸服务业壮大提升。全市开工建设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商贸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8.77亿元。中心商业区项目基本建成,部分商业项目已开始试营业;购丰生活广场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商贸建材城项目完成投资9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商业面积50万平方米,增加就业岗位2.5万个。消费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63.5亿元,增长19.1%。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8个,申报专利170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市、第二批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县市。金源矿业“多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结转项目,获得专项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全市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科技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5个,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8%。多金属氧化矿选冶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氧气顶吹炼铅工艺世界领先。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我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获得国家转移支付资金1.06亿元;申报节能减排项目30个,争取国家扶持资金4182万元。深入开展黄金“三小”、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河流、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有效改善了河流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全面加强土地管理,完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面积4600亩,盘活存量土地698亩,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六)着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和谐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省、三门峡市及我市确定的为群众所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925人,下岗再就业1769人。加强社会保障,城市低保标准由165元提高到205元,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180.3万元、医保补助资金6080万元、医疗救助资金360万元、离退休职工养老金8255万元。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资金7977.06万元。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163例,被评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完成了社会救助中心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对故县、大王等5所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46%。建成经济适用房216套、廉租房593套,并同步开展租售工作,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9处,解决了9个乡镇34个行政村5.9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规范化村级卫生所160个,农村就医环境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年为农民群众送戏300场、送电影1000场,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顺利实施,人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事业协调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8000万元,完成了21所寄宿制学校建设及45所农村学校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市第三小学主体完工,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启动了灵宝职专和华苑职高改扩建工程,全面加快职教攻坚步伐,被评为河南省职教强市、职教攻坚先进单位。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验收。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甲流防控形势基本稳定。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三到位”,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深入推进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外贸公司、医药公司改制基本完成。扎实开展“化解信访积案,争创四无县市”活动,坚持信访突出问题周会审、领导包案和群众工作日制度,全市信访形势总体平稳,被评为全省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9件、政协委员提案151件,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政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保持了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扎实开展。发展改革、统计、审计、体育、气象、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纷繁复杂,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60年一遇的旱灾挑战严峻,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来自各方的不利影响给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面对异常困难的局面,我们始终紧盯既定目标不放松,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始终依靠全市人民不懈怠,顽强拼搏,共克时艰,保持了经济企稳回升、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其不易。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的一年;是排除干扰、负重奋进的一年;是转型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是收获经验、积蓄力量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在外工作的灵宝同乡,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灵宝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危机中凸显,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土地供给的矛盾仍然突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任务繁重;民生改善和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任务更为迫切;个别部门、单位大局意识不强,一些干部工作标准低、作风不扎实、艰苦创业精神不强,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与主要预期目标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夺取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综合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2010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是充满希望、孕育突破的一年。从不利影响看,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仍未消退,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基础还不牢固,影响经济全面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可过于乐观。我市自身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面临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双重任务与压力。从有利因素看,中央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政策效应已经显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市场信心明显增强。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提质量、调结构、增活力,更加注重扩消费、稳外需、惠民生,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会减弱;加快形成陇海铁路沿线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已被列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重点之一;豫秦晋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实验区已纳入国家中部崛起规划;我市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将连续得到国家政策资金扶持。这些都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我市自身优势看,通过近年来持续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战略,两大新型工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商贸旅游产业取得突破,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县域经济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全市广大干群经受了金融危机冲击的磨砺,积累了应对各种困难的经验,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信心更加坚定,热情更加高涨。只要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奋发有为,趋利避害,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根据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委、三门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在发展中促进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主导,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支撑,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基础,深入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战略,巩固壮大提升两大新型工业基地,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强化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
三、2010年政府主要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围绕两大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工业发展。深入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战略,坚持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巩固壮大提升两大新型工业基地,加快发展接续产业,以两大新型工业基地带动工业转型,推动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产业层次持续提升,打造新型工业强市。全年计划新上、续建工业项目40个,总投资91.67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6家,50亿元、100亿元以上企业各1家。巩固壮大提升两大工业基地。新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坚持地质先导、区内区外并重,重点抓好金源公司、黄金股份公司区内中深部探矿项目,稳步推进区外资源开发,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破解资源瓶颈。扩大多金属综合回收集群优势,按照循环经济要求,重点抓好预还原金属化球团、硫铁化工综合利用三期、新凌铅业10万吨含锌废渣综合利用、志成金铅10万吨富氧底吹铅冶炼、博源矿业贵金属回收等项目建设,壮大多金属综合加工利用优势。做大做强精深加工业,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加快1万吨高档铜箔项目建设,6月建成投产;做好年产10万吨铜冶炼项目前期工作,做大做强铜深加工。推进“灵宝·金谷”综合加工项目,年底前建成投产,进一步拉长黄金产业链。新型果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加快实施10万吨大枣饮品、10万吨果沙饮料、2万吨浓缩葡萄汁、1万吨果酒、1万吨营养强化食品等项目,不断扩大果蔬加工产业规模;扶持景源、海升、鑫源、宝励浩等骨干果蔬加工企业,瞄准市场需求,积极开发生产终端产品,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打造灵宝果蔬加工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坚持以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重点抓好金尧电站装备制造、孟成生物药业色氨酸、兴华化工尿素改扩建、再生资源加工等重点项目,构筑新的发展优势,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原则,加快城东、豫灵两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年底前具备项目入园条件,全力打造项目承载平台和工业经济增长极。城东产业集聚区,争取入驻3个以上骨干项目;豫灵产业集聚区,年底前新建成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扩大产业集群规模。
围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巩固提升特色农业,新发展苹果5万亩,完成出口苹果注册登记30万亩,建成国家标准果园5个、面积5000亩,加快国家精品苹果生产基地建设;抓好20万亩大枣、4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新发展大枣1.5万亩、核桃6万亩、杜仲1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规模养殖场108个。继续扶持5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市食用菌总规模达到4000万袋。稳定烟叶种植面积,扩大蔬菜、芦笋等特色产业规模。以建设生态灵宝为目标,加快推进环城防护林、城镇周边和中心村绿化、生态廊道网络体系、生态能源林等工程建设,完成生态建设工程11.69万亩、其他防护林6000亩、坡耕地镶边34公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扶持永辉果业、灵仙菌业等龙头企业壮大实力,扩大辐射带动面;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0家,带动农户45%以上。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壮大劳务经济,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
围绕区位特色优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以函谷关景区为龙头,全力打造历史文化游、黄金文化游、生态果乡游三条精品线路,推动我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转变。函谷关景区,以跻身国家4A级景区为契机,投资1.5亿元,加快实施二期开发工程,重点抓好道德天书、老子圣像、游客中心、景观提升等工程建设,年底蓄水成湖,道岛、德岛主体完工,不断提升景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北阳平遗址群·西坡遗址保护规划》实施,丰富文化游内涵。以“灵宝·金谷”综合加工项目为依托,打造集历史展示、选冶参观、饰品销售为一体的特色黄金文化游。以建设小秦岭国家地质公园为契机,加快娘娘山、亚武山、汉山等景区及大王古枣园、寺河山高山果园等观光农业线路开发,培育区域旅游热点。加快重点商贸项目建设,中心商业区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商业、住宅建成投用,其中商业部分“五一”正式营业;购丰生活广场项目,完成投资1亿元,四个住宅区工程9月底竣工投用,商业部分10月试运营;商贸建材城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6月底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开工建设。投资8000万元,完成汽车商贸城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推进华鑫物流中心、凯歌商务大厦、东关商贸城等项目,打造黄河金三角现代商贸城市。加快“千村万店”农村经营网点建设,新建农家超市30家,激活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引导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改造提升传统餐饮、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中介、信息、网络等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继续推进城市建设改造。抓住国家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和总体规划,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城市建设改造,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年投资7.3亿元,实施51项城市重点工程,重点抓好双田路、三仙鹤四周天桥、断密涧河大桥等15项基础设施工程;积极推进社会单体工程建设,中心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投用,进一步完善北区功能。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围绕弘农涧河生态走廊、长安路景观大道两条轴线,实施西出口、北出口、金水湖公园西区段改造及弘农涧河市区南段、断密涧河市区段河道治理等工程;加快连霍高速灵函引线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2010年,城市框架拉大到3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3万人。实施14项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化率,彰显“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特色;抓好长安路、富士路、河滨西路等路段亮化及路灯安装工程,扮靓城市夜景。以打造副中心城区为目标,加快西区建设,3月底前完成站前广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西区长途汽车站、商业街等工程,培育物流、仓储集散地。抓好焦村、川口专业市场建设和产业培育,促进城市两翼与中心城区有机对接,协调发展。加大310国道沿线小城镇及豫灵、朱阳等省际边沿城镇建设力度,增强辐射带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整治,人性化执法、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马路市场、乱停乱放、违章建设等问题,努力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窄口水库除险加固和白虎潭水库建设,完成芦家坟、小寨河、灵湖3个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继续实施末级渠系改造和节水灌溉项目,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万亩,旱涝保收田1.2万亩;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8处,解决10个乡镇28个行政村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市项目,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支持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全年新建沼气池300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加快实施村村通延伸工程,新建、改建乡村道路200公里,基本实现建制村通客运班车。在10个中心城镇建立垃圾中转站,乡镇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
深入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坚持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把新农村建设与城中村改造、产业集聚区建设、310国道沿线经济隆起带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继续实行市领导抓点带面、市直部门包村制度,6月底前完成河西、思平等8个示范村住宅社区建设任务,年底前每个乡镇启动1—2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加强农村水、电、气、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实现公共设施城乡对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金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中心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力争在产学研结合、项目申报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鼓励支持企业积极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快新产品研发和品牌创建;加强企业管理,注重高端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教育,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突出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示范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技术水平,积极为农民增收培育新的增长点。
强化发展要素保障。增强财政保障。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机遇,争取更多的技术改造、结构调整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断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产业集聚区的支持力度,着力培植一批骨干财源。细化财税征管,完善税源动态监控体系,加强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实现应收尽收。坚持民生财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改善民生、重点项目、实事工程等方面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预算刚性约束,大力压缩经费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加大金融保障。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产品试点县市的优势,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和各类创业者的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和银企合作机制,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信贷平稳可持续增长。拓展用地保障。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推广节约集约用地,挖潜土地后备资源,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保障经济发展。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实行市领导分包乡镇、行业部门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深化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严格企业主体责任、职能部门执法责任、协管部门联动责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以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巩固污染防治成果,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严格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积极培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完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抓住国家支持红筹股境内上市机遇,完成黄金股份公司“回归A股”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底前实现国内上市;加快金源公司上市步伐,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力争尽快实现境内上市;深入实施黄金投资公司股权多元化战略,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促使企业尽快步入良性循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专业合作经营、龙头企业带动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林权发证率达到100%。配合做好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支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实施全民招商战略,坚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吸引民间资金和区外资金并重,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展项目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突破。突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合作、技术人才引进三个重点,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壮大两大新型工业基地,发展化工、机械制造基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重大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实效。全年要实现利用外资3200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32亿元。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鼓励现有龙头企业新上一批,引导民营企业家创办一批,招商引资新办一批,改革盘活启动一批,在全市再掀项目建设新高潮,倾全市之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全市新建、续建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各类项目82个,总投资256.9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52个,5亿元以上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今年完成投资86.5亿元。
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继续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完善职能部门公开承诺制度和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最大程度为企业减负松绑,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我市经济能人多、民间资本雄厚的有利条件,降低创业门槛,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全市民营企业新上项目60个。对重点项目实行联席办公跟踪督查,坚决查处“四乱”等不正之风,努力打造政策洼地、环境洼地。
(五)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倾力实施民生工程。在抓好前三年实事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多方筹措资金,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
1、投资1.82亿元,加快建设白虎潭水库,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8处,完成窄口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
2、投资2.63亿元,完成8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及10个村搬迁扶贫任务;
3、投资1亿元,新发展苹果、大枣、核桃、杜仲13.5万亩,完成林业生态造林工程11.69万亩,建设苹果标准化基地10万亩,设立苹果直销区20个、边贸区5个;
4、投资2157万元,建设廉租住房305套;
5、投资2.6亿元,实施断密涧河市区段、弘农涧河新灵桥—铁路桥段河道治理及游园工程;
6、投资2.25亿元,完成连霍高速灵函引线改扩建工程,新建改建乡村公路200公里;
7、投资840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7所,建成市第三小学及华苑职高,完善灵宝职专、技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年培训1.5万人次;
8、投资273万元,实施文化惠农工程,为群众送戏300场,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55个、农家书屋90个;
9、投资5200万元,加强社会治安科技防控体系建设,建成覆盖全市的报警监控系统;
10、投资1.3亿元,完成郑西高铁灵宝西站及站前广场建设。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完成27所寄宿制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灵宝职专、华苑职高扩建续建任务。实施文化惠农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加强市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成124所规范化村级卫生所建设,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改进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水平。积极办好市第十届运动会,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着力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就业人员6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0人。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落实被征地农民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继续推进社会救助中心、农村敬老院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抓手,认真落实领导接访、重大决策信访代理、“群众工作日”等制度,正确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争创信访“四无县市”。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确保社会稳定。全面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继续做好民族宗教、气象、地震、双拥、妇女儿童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面对时不我待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主动服务、改革创新、廉洁从政意识,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致力建设务实有为政府,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在依法行政中体现效能。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责任,推进文明执法。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完善决策执行考核监督体系,健全重点工作责任制,强化行政问责和政务督查,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在强化服务中体现责任。越是在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越要强化政府服务。要教育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建功立业、无功便是过的思想,根据变化的形势,主动调整服务方向、服务方式,把服务重点放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新的就业点上,放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上,放在增加群众收入、改善保障民生上,多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把握形势,捕捉机遇,解决问题。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学习领会,积极研究探索新领域、新课题,全面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在改革创新中体现作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性地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民生保障、舆论引导、干部实绩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创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抓好既定工作目标的落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坚持“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落实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特别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热点难点问题,实行专项督查、跟踪检查、奖优惩劣,保证政府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能够落到实处,对群众的每一项承诺都能够及时兑现。
在廉洁从政中体现作风。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全面推进“阳光工程”,严格规范土地利用、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的运行,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对调结构促转型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保证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增强行政透明度,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到公正廉洁,勤俭办事,力戒铺张浪费,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就辉煌。灵宝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既要共克时艰、开拓新局面,又要积蓄力量、实现新跨越。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团结拼搏,携手共进,为建设富裕灵宝、魅力灵宝、和谐灵宝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