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生和苟且偷安:房价排行榜搞“穿越” 发布机构神龙见首不见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1:31:32

房价排行榜搞“穿越” 发布机构神龙见首不见尾

2011/02/12 13:20    来源:现代金报    发表评论

本文导读:春节长假回来后,各大媒体刊发的“2010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出炉 杭州北京上海居前三”这一则新闻吸引了无数眼球,并引发争论乃至质疑。 点开“宜居城市研究室”网页,最上方“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的消息很醒目

  现代金报记者 陈韬 周阳


  “2010年各地房价排行出炉:杭州居榜首,新房均价达25840元/平方米;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紧随其后;上海以均价19168元/平方米位列第三;宁波位列第七,新房均价13438元/平方米……”春节长假回来后,各大媒体刊发的“2010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出炉 杭州北京上海居前三”这一则新闻吸引了无数眼球,并引发争论乃至质疑。


  发布以上数据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机构——宜居城市研究室。它是个什么样的机构,数据如何统计的?其发布的数据有没有权威性?记者展开了调查。


  前两日,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这一机构而未果,却发现了热传的“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与同一发布机构宜居城市研究室于2010年7月15日发布的《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一模一样。


  半年的数据竟然和全年的完全一样,居然玩起了“穿越”。很显然,引发热议的“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是假数据假榜单。


  宁波去年新房均价13438元?


  记者核实:让人无法信服


  “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这几天正走红网络,对此排行榜,各地的网友纷纷“拍砖“质疑。


  宁波有网友声称:“就连宁波的经济适用房广厦怡庭也要15000元/平方米以上,几乎找不到13000元/平方米的住宅,不知道这13438元的均价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昨日,记者在宁波房产数据权威发布平台——中国宁波住宅与房地产网逐月查看新盘成交均价,发现均价低于13438元的楼盘占比很小,而均价高于15000元的很多,高于2万多元的楼盘有长岛花园28301元、金色水岸23495元等。据此,“宁波的新房均价为13438元每平方米”,确实很难让人信服。

 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丁建刚也对“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中杭州以25840元/平方米排全国首位产生了质疑——“杭州透明售房网的成交记录显示,2010年杭州主城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9708元/平方米,这还不包括萧山区、余杭区。如果包括萧山区和余杭区,那将大大低于19708元/平方米这一数字。在2010年的任何一个月杭州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均未达到过25840元/平方米的高度,不知这个数据从何而来?”


  “宜居城市研究室”是干什么的?


  号称驻扎十大城市,但无电话登记


  既然有这么多的质疑声,记者试图联系“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的发布机构“宜居城市研究室”弄清情况。


  在百度上输入“宜居城市研究室”,马上能找到“宜居城市研究室——宜居城市网”的网页,网址为http://www.elivecity.cn/,点进去后,记者找到了宜居城市研究室的相关介绍——


  “宜居城市研究室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中国领先的宜居城市研究机构,旨在帮助用户了解中国城市的宜居环境,宜居性评估。研究课题涉及:城市经济、城市房价、宜居环境、宜居文化、宜居城市、个人宜居……研究室分布:广州、厦门、青岛、大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杭州。宜居城市研究室于2008年7月开始发布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情况,目前已发布五次房价排行榜……”。但网站上无电话、邮箱等任何联系方式。


  也是在其网页上,记者最后发现了“《时政之声》专访宜居城市研究室首席专家”的内容。据该内容,宜居城市研究室首席研究专家丁鑫先生坦承这个机构是一个民间机构。


  这位专家说,“房价排行榜的数据主体来源包括各地官方公布的数据,新楼盘抽样统计两个方面,有些城市官方数据较为透明,我们就采用,有些地方可能就没有公布,或者我们认为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对当地的新楼盘做抽样统计,统计样本从10-50个不等。”


  从其抽样样本的数据来说,其发布数据的权威性值得质疑。


  随后,记者分别拨打了其研究室分布的十个城市的114查询电话,得到的答案是当地没有登记“宜居城市研究室”这一机构。这么一个号称是“中国领先”的研究机构,居然难觅其踪。


  乌龙消息是怎么出笼的?


  记者追查源头再遇“电话无人接听”


  尽管“宜居城市研究室”这边联系不上,但在其网页的最显著位置,记者发现该研究室于2010年7月15日发布了“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仔细对比这个“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和网上热传的“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记者发现两个榜公布的排名及数据竟然一模一样。
第1位杭州市,均价25840元/平方米;第2位北京市,均价22310元/平方米;第3位上海市,均价19168元/平方米……第7位宁波市,均价13438元/平方米……


  一份是上半年的房价排行,一份是同年全年的房价排行,两者怎么可能一样呢?


  带着疑问,记者想到了从最早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的媒体入手。各大媒体在转载“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这一新闻时注明了出处,新闻来源为央广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昨日,记者联系上了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的编辑部,一位女编辑告诉金报记者,“2010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这条新闻是浙江一家广播媒体送到中央台的。


  再致电浙江这家广播媒体,记者确认“2010年各地房价排行出炉:杭州北京上海居前三深圳第六”稿件的署名作者为这家媒体的工作人员。这家广播媒体编辑办公室一位姓叶(音)的女士听记者介绍了“2010年的房价排行榜跟当年7月发布的上半年房价排行榜一模一样”的情况后,声称他们会去找记者核实的,并给了写稿记者的办公电话。记者几次拨打,发现无人接电话。


  是“宜居城市研究室”乌龙了,发布的去年全年榜单和去年上半年榜单出现了重复的错误?还是浙江这家广播媒体的记者出了错,拿半年前的新闻来忽悠读者?这些暂时得不到答案,但可以明确的是:网上热传的“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这个排行榜是假数据、假榜单。


  而即使没有出现两份排行榜“掐架”的的乌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宜居城市研究室”其数据统计方法遭到质疑,其发布的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自然大打折扣。


  ●链接 这种排行榜的数据你相信吗?


  《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也同时为《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


  排行 城市 新房均价(元/平方米)


  1 杭州市 25840


  2 北京市 22310


  3 上海市 19168


  4 温州市 18854


  5 三亚市 18319


  6 深圳市 16978


  7 宁波市 13438


  8 广州市 12560


  9 南京市 12016


  10 舟山市 10500

        11 绍兴市 10105


  12 珠海市 9747


  13 大连市 9678


  14 厦门市 9660


  15 苏州市 9103

 

  新闻回顾:2010年各地房价排行揭晓 杭州北京上海居前三甲


  中广网杭州2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近日揭晓,杭州房价跃居榜首,新房均价达25840/平方米,创历史最高,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紧随其后,上海新房均价下降至19168元/平方米,位列第三。


  统计样本城市总量为110个。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1-6月份,房价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排名前20个城市均价均超过8500元/平方米。


  相关新闻:


  杭州、北京、上海入列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前10位


  日前《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揭晓,杭州房价跃居榜首,新房均价达25840元/平方米,创历史最高,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紧随其后,上海新房均价下降至19168元/平方米位列第三。


  这是"宜居城市研究室"第五次发布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情况,统计样本城市总量为110个。入列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杭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温州市18854元/平方米、三亚市18319元/平方米、深圳市16978元/平方米、宁波市13438元/平方米、广州市12560元/平方米、南京市12016元/平方米、舟山市10500元/平方米。


  银川市位列71位,新房均价为4690/平方米。在西北省会首府城市中,兰州市列49位,均价为5440元/平方米,西安市列50位,均价为5398元/平方米,乌鲁木齐市列75位,均价为4410元/平方米,西宁市列93位,均价为3440元/平方米。


  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榜单


  《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在杭州揭晓,杭州房价跃居榜首,北京紧随其后位居亚军。烟台列第39,青岛第17.这是 "宜居城市研究室"第五次发布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情况,统计样本城市总量 为110个。从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1-6月份,房价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排名前20个城市均价均超过8500元/平方米。其中,浙江城市占据六席,广东和江苏城市各占三席。 


  排行榜中,杭州房价跃居榜首,新房均价达25840元/平方米,创历史最高,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紧随其后,上海新房均价下降至19168元/平方米位列第三,广州以12560元/平方米位列第八。无锡以7843元/平方米位居第二十三位。潍坊以3689元/平方米位居第88位。


  《2010年1月十大最高房价城区排行》1、北京市西城区 337252、上海市静安区 322003、深圳市罗湖区 319964、温州市瓯海区 310005、杭州市西湖区 268206、南京市玄武区 210007、天津市和平区 187418、广州市天河区 184089、三亚市区 1800010、厦门市思明区 17860.山东新闻网2月9日讯(记者宋宪霞)

 

  新闻透视:2010年房价排行榜单遭质疑 专家前瞻今年走向


  年伊始,楼市风生水起,一方面,政策频出,第三轮调控大幕开启;另一方面,开发商业绩飘红,去年突破千亿销售额的万科,在今年1月更是突破200亿,创造新记录,中海、富力、世茂等公司1月业绩亦是不俗。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奇妙,让购房者两难,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举棋不定,犹豫彷徨。


  榜单遭质疑


  最近一份榜单吸引住公众眼球,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由“宜居城市研究室”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显示,杭州房价跃居榜首,新房均价达25840/平方米,创历史最高,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紧随其后,上海新房均价下降至19168元/平方米,位列第三,温州和三亚位列榜单四五名。


  不仅作为二线城市的杭州“拔得头筹”,超过北京上海,而南方重要一线城市深圳更是排在温州和三亚之后,未能进入前五。


  有业内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记者表达了对此榜单的质疑,他认为,统计数据不够科学,“单月的价格杭州有可能超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全年的数据不应该是这种结果,上海1万9的均价更是离谱,调查的人有可能根本就没去过上海。”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不争的事实是,百姓对目前的楼市调控仍不够满意,购房仍成为多数人的现实压力。房地产调控政策在2010年号称“史上最严”,显然,鉴于楼市现状,政策在今年仍然延续,并进一步收紧。


  2011年伊始,楼市调控政策频出,先有“国八条”开启第三番调控,后有房产税“试水”重庆上海,再到近日的双息上调和公积金存贷利率上调。政策之密集,着实罕见。然而,开发商飚红的业绩对那些看好政策的预期来说,无异于一盆冷水。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根据万科2月9日公布的销售数据,万科在2011年1月实现销售面积165.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201.0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16.1%和220.8%,再次刷新了万科的月度销售历史纪录。


  这也是国内住宅企业第一次单月销售超过200亿。相对于2010年12月份的84亿元销售额,万科新年首月销售额环比增长139%。


  中海、富力、世茂等公司1月业绩亦是不俗。中海地产1月实现房地产销售额41亿港元及销售面积3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1.4%及103.7%;富力地产1月实现物业销售额约28.42亿元,同比增长28.42%,销售面积约16.58万平方米;世茂房地产在1月实现合同销售31.16亿元,同比增长22%。


  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表示,由于去年年底集中推盘,较多客户当时实现了认购但未能在年底完成签约,这部分业绩在今年1月才正式计入公司销售,因此销售数据再创新高有一定的特殊原因。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向《中国企业家》记者分析,开发商业绩逆势上扬的确有一些特殊原因,“总的来说1月的市场还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排除开发商存在枪打出头鸟的担心,谁也不想成为调控对象。”


  房价何处去


  冰与火同时存在于房地产业,这个行业在2011年仍将充满迷雾,对于今年房价的走势,业内有分析认为,上半年的楼市会处以一个比较波动的状态,而下半年则趋向平稳。


  对于“国八条”,谭华杰表示,新的调控措施体现了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防范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不可动摇。他指出,2011年全国总体住宅供应较2010年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而调控政策对投资性购房需求将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未来供求关系将继续向有利于购房者的方向转变,自住型购房者将进一步主导市场。


  中海地产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记者表示,最近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给今年的销售造成很大压力,开发商在研究相应的战略和对策。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在此轮调控严厉行政干预之下,201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一场明显的降温潮,加上货币政策紧缩、商品住宅供应量增大、开发企业资金吃紧等因素,房价下调的可能性急剧增大。他预计,70个城市房价指数将于二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年内多个月份房价会出现环比负增长。部分房价偏高的一二线城市,房价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


  张大伟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均价下降是肯定的,从全国来看,也是部分城市部分地区存在泡沫,以北京为例,中心城区目前的价格是基本合理的,只是需要控制不要再涨,但是郊县还存在价格泡沫,五环以外2万多这是不合理的。”他认为,现有的政策已足够严厉,房价下降的阻力主要是来自政策的执行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