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迪糖果乐园营业时间:从三项举措看央企改革路线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1:14:54

 

本报记者 陶涛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31日   10 版)

    财政部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主要效益指标创历史新高。国资委管理的124家中央管理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1301.9亿元,同比增长37.8%,是央企利润首次超过1万亿元。

    有专家认为,央企利润的增长与这些年持续推进的央企改革有很大关系。去年8月24日,王勇接替李荣融出任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在上任之初,王勇就表示,央企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不变,但具体进度“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这就意味着,央企重组的目标和方向不变,重组工作却变得“任重道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王勇也表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从央企高管的高额薪酬到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每一次与央企相关的事件,都会引起百姓极大的关注。从去年年底至今,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央企采取的三项新举措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报记者就这些举措所代表的央企改革方向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央企红利上缴比例会逐步提高

    去年1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同时,兼顾中央企业承受能力和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去年12月底,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称,将从2011年起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央企上缴红利比例最高由此前的10%提高到15%,并将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众向本报记者表示,相对于今年央企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而言,明年央企上缴的红利比例仍不算高,从长期来看,还会随着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提高。但他同时认为:“一项政策的出台需要一段时间的稳定。也不一定是不断提高,要基于央企总体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赶上了金融危机,还是要调低比例。但整体上是逐步提高的趋势”。魏众坦言,不少央企在多数情况下有资源垄断的行为,这些企业通过垄断能带来额外收益,利润率相对较高,“垄断权是国家给予的,从这方面讲,央企应该上缴更高的利润”。

    央企上缴红利的比例和红利去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由央企所处的垄断地位所决定的,更多的在于,一些央企员工的高工资、高福利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差别过大。在魏众看来,10多年间,行业间的工资差距从原来非常次要的问题上升到目前成为相当重要的问题,而垄断企业在扩大居民收入差距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从调整收入的角度来讲,提高央企上缴的红利,对收入结构的改变也是合理的。

    虽然认同央企提高红利上缴额度是件好事,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包明华同时向记者强调,不能把央企当做赢利的机器,国家的财政收入还是要靠税收来完成。他认为,国有经济特别是央企承担着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的重任,有可能获得盈利,也有可能亏损,这取决于国家给企业提出的调控任务。“上缴红利过多也容易造成他们亏损,如果挣钱的时候交钱,亏损的时候国家还要补贴,这上缴不上缴就是一回事了。”因此,包明华认为,上缴红利的比例适当提高是没有问题的,但过高也没必要,具体比率还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如果是政策性因素导致企业盈利的,这样的比例就应该适当加大。

    针对央企上缴的红利该如何使用的问题,魏众建议,应该将款项用于充实社保基金,改善低收入者的民生困境,解决需要社会帮扶帮助的特定社会群体与个人的特定需求上。

    分红权激励是股权激励的试点

    去年11月23日,国资委公布了《关于在部分中央企业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13家央企首批获得允许,在其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院所转制企业内开展分红权激励试点。分红权激励是企业股东将部分分配利润奖励给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管理骨干的一种激励方式,目的是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调动科研管理骨干的积极性。

    和君咨询股权激励研究中心咨询师路明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央企股权激励改革,他表示:“先分红权激励,后股权激励,央企做分红权激励是对股权激励的一个试点,此次分红权激励可以理解为一个信号,央企已经有所动作。”

    据路明介绍,此次13家央企实施分红权激励在央企历史上是第一次,此前,国资委一直在除央企之外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国有控股非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国资委2006年提出了股权激励后,在2008年叫停。

    路明分析,叫停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形势,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很多做了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因为股价下跌,没有了实施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定价机制的非市场化,在经济形势和企业效益都不好的情况下还出现了国企高管高年薪的情况,社会舆论压力大。国资委在2008年10月发布了《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于国企的股权激励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外部董事要在董事会里占半数以上的席位;二是股权激励的收益不能超过总收益的40%。

    “如果要实施股权激励,要两年之外才开始算起,而民营企业只需要一年,所以,股权就成了鸡肋,股权的收益就被限制了。”路明解释,以2010年创业板企业高管离职潮为例,60多名离职高管中,平均股权收益可达5000万元左右,但很多离职高管的年薪包括奖金和福利却只有不到10万元。

    国资委在这个时间段实施分红权激励必然有相应的思考,在路明看来,时代背景很重要,那就是人力资本的市值时代已经到来。目前人才的价值体现不仅是工资、奖金和福利,而是一定通过股权的持有,把人力资本和股权建立联系,所体现的是资本市场的价值。“随着创业板开启,真正的核心人才都身价暴增,国企也不例外,我们今年感受特别明显,人才对股权的价值更加认同了,大家都知道价值是在资本市场上体现的,而不是通过短期激励体现的”。

    分红权激励如果能成功开展,对股权激励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路明同时强调需要注意,狭义的股权激励会有负面作用,典型案例是陈晓与黄光裕的国美股权之争,而分红权激励只有分红权,没有所有权。“目前的分红权激励过度,约束不足。”路明认为,创业板的离职潮明显体现了这一点,他建议分红权激励应该搭配着中短期的激励,比如年薪、奖金、福利等,制定一个激励体系会更有效,对企业来说有更好的意义。

    央企在某些领域控制力仍须加强

    去年12月22日,国资委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国新公司”)成立大会。

    国资委“到2010年年底,中央企业减少到80家~100家”的既定目标并没有实现。而此前有人所预计的“22家央企将‘打包’装到国新公司的情景”也未能出现,国资委管辖下央企数量仍有122家。国新公司的成立,正是为推动这些企业的重组整合,提供了一个专业化企业化的操作平台。

    虽然有人认为国新公司类似于国家主权基金,但在包明华看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应该再成立一家企业,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国有企业效率比较低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退出国有企业不应该介入的领域,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效率。“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央企的数量要逐步减少,这样不是又增加了吗?”

    从国有企业应该介入的领域讲,包明华认为,中央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应该占据主导,不能让民营经济竞争,因为这涉及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问题,否则,有可能会导致过度竞争。他认为,央企目前在粮食和食用油领域的控制力明显偏弱。其次是垄断行业,如果让民营经济去掌握,会导致效率低下。包明华拿钢铁行业举例,“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把中国钢铁企业两年的利润都吃掉了,因为国内企业竞争太激烈,而日本的钢铁企业就一致对外,供应商就不容易提价”。

    对于新成立的国新公司,包明华认为该公司应该重点做两件事情,“一是给中央企业资产重组和并购提供平台,并购以后的不良资产、其他企业不好处理的资产接下来,打包或改装卖出去,形成一部分收入,变成国家主权基金;另一件事是利用一定的机会,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中国发展所需要的战略资源,支持石油、钢铁等行业在国外市场上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