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阀门型式试验:金门炮战情报海外提前曝光:谁泄露了中国高层的机密?(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09:47:38

金门炮战情报海外提前曝光:谁泄露了中国高层的机密?(4)

作者:陈凤尤  来源:《党史纵横》

2010年12月21日13:53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震惊世界的金门炮战是中午12时开始的,奇怪的是在炮战开始前几小时,一家早晨出版的报纸就发表了金门即将炮战的消息。这张报纸就是1929年问世的新加坡《南洋商报》。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自然是最高机密,怎会在一张海外报纸上率先曝光呢?


  郭宗羲何许人也

  炮击金门事件,吓坏了台湾当局和美国人,他们一时弄不清北京领导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以为这是解放军大举进攻台湾的序幕。美、台方面匆匆进行抵御的准备。蒋经国亲往前线鼓舞士气,美国人也立刻向台湾提供几种新式装备:从地中海运来美国海军的“浮动船坞”,可以使补给艇在卸货时,不致被炮火击中;还提供给金门守军口径八寸的榴弹炮,这种巨型榴弹炮口径大、射程远、能发射原子弹;美国空军还提供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可见美、台方面真的害怕了。

  炮击进行了6周,金门守军已到了弹尽粮绝之境,此时我军如果发动登陆作战,金门便唾手可得。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国庆节后的第5天,即10月6日,北京发表了《告台、澎、金、马军民同胞书》(即国防部文告),文告一再阐明炮轰的目的是惩罚性质,要台湾当局接受和平解决两岸争端的建议。文告声明:“从十月六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能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果护航,不在此例。”

  国防部的这一文告是在10月6日发表的,而10月5日,《南洋商报》上就发表了这一专讯。专讯发表时署名:本报驻香港记者郭宗羲。这又是惊人之举。

  《南洋商报》驻香港办事处从何得到这个特大消息,这郭宗羲又是何许人?1994年3月,《中华日报》的记者几经寻觅,终于找到了《南洋商报》已退休多年的老报人薜残白先生。薛先生已83岁高龄,他是1929年进《南洋商报》的,从事报业工作已60年余年,他对《南洋商报》的情况知道得很多。

  50年代,薜老先生是《南洋商报》中文版主编。据他说,1958年8月,《南洋商报》的特派记者、名作家曹聚仁正在北京采访,而且还得到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接见,并与周恩来进行了长时间的访谈。薛先生肯定地说:“能得到这样重大的消息,除了曹聚仁,当时的商报是不会有第二人的。”“那么,为什么这则消息发表时不署曹聚仁的名字,而是署郭宗羲呢?”薛先生回答说:“我只记得那时商报驻香港办事处有个姓郭的办事人员,这位年轻人当时不是写新闻的。按我的推测这个郭宗羲是个假名,很可能是曹聚仁为了省麻烦而用的化名。”薛老先生建议:“还是找香港的这位郭先生问一问吧,他一定会告诉你们真相。”

  经过一番周折,《中华日报》的记者找到了定居香港的郭旭先生,郭先生也有73岁的高龄了。一问之下,真相大白。那则消息确实是曹聚仁从北京传到香港的。郭先生说:“当年我是商报驻香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平时不写新闻。记得当时的确有一则大新闻,是曹聚仁从大陆把稿传到香港,再由我传到新加坡的。”郭旭说:“郭宗羲这个名字还是当年商报的总编辑李微尘(李微尘后任新加坡政府外交部长)起的。如果问商报是不是有个驻港记者叫郭宗羲,那当然是没有啦。”郭旭还说:“据我推测,毛、周为什么肯将这么机密的消息告诉无党无派的曹聚仁呢?这恐怕是中共方面有意让曹聚仁以‘第三势力’的身份,出一把力,以促成国共两党的秘密和谈。”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