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枫美地二手房:“孝”字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8:57:08

 

“孝”字辨

 

在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孝”字。西周时,周公告诫其弟康叔说:“元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尚书·康诰》)“友”即悌的意思。《诗经》里也有不少有关孝、悌方面的内容。但自从春秋战国以后,“孝”字逐渐就演变成为一般民众形容“孝顺父母”之意了。为此,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曾批评过这种说法: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

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孟懿子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就行了。”

孟武伯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你的父母只是因为其憎恶,才导致你的忧虑。”

子游听说了孟懿子和孟武伯问“孝”的问题,便也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如今讲‘孝’者,都是说‘孝’就是能养育的意思。但你看看狗呀,马呀这些畜生、宠物,皆是人们所养育,难道这也叫‘孝’吗?不慎重地、不敬谨地对待长辈、前辈、先人之志,如何能分别出‘孝’的真正含义呢?”

子夏不甘寂寞,也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从外表而言是很难说的,有事情了,作弟子的就来做,有酒食了,一定要先生、老师先吃,仅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所以孔子接着说:“蕴藏、蕴积着古代或者过去了的经验,就可以知道新的方向,这样的人就可以值得效法了。”这个“温故而知新”,也就是“孝”的真正含义。“温故而知新”,其实就是要总结历史的经验,而总结历史的经验,则是人们可以凭藉及效法的准则。尧、舜因为爱民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幽、厉王因为残暴昏乱而被人民诅咒,就是为君之道的准则。舜事尧是为臣的准则,尧治民是为君的准则,也就是说,不论干什么,都要走一定的道路,都要遵循一定的准则,都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否则,就乱了套。而乱了套,什么也都干不好。因为,没有规矩,画不好方圆;没有六律,也校正不好五音。没有准则,事情也就干不好了。

历史的经验,就是用来作为现在人现在所作所为的借鉴的,学习历史的经验,就可以少走弯路,少撞南墙,少被打击,少挫折。而如果不学习历史的经验,就会多走弯路,多撞南墙,多被打击,多挫折。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是没有经验的,因此就只能总结历史的经验作为面对未来的借鉴。“温故而知新”,其实就是孟子说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这个意思是说,天那么高,星辰那么遥远,如果寻求到它们过去的状态,千年以后的今日,也是可以坐着推算出来的。这就是历史的经验的作用!

虽然历史的经验不一定就适合未来的发展变化,但总结天、地、人、万物的发展规律,历史的经验确实是可以借鉴的。借鉴,并不一定就是要死搬硬套,全套照搬,照本宣科,而是应向有子所形容孔子那样:“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意思是说,孔子这个人为人能继承先人之志,而且所继承的东西亦有次序、顺序;但他却宜于约束使合规范先人留下来的东西,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不约束使合规范先人留下来的东西,而随自己意思作乱、乱作者,也是没有这种情况的。作为一个君子,是专心致力于最根本的东西的;最根本的东西能够树立起来,道路也就生出来了。能继承先人之志,而且所继承的东西亦有次序、顺序;那么这就是能使人相互亲爱的最根本的东西了。有子这个评价实际上也是孔子的学生们的一致评价。“孝弟”而能“犯上”者,是指在继承先辈留传下来的学问时,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能敢于批评先辈留下来的某些不好的东西。要有选择地继承和学习,若是统而收之,则糟粕不能去,而精华亦将埋没其中。在孔子的那个时代,约束、规范祖先留下来的学问,可以说是很难得的;然而孔子很清楚,若是毫无保留地统统继承和学习先辈的东西,那社会就不会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类的思想也在不停地变化,前进;所以,孔子有选择地约束和规范、继承先辈留下来的学问。因为只有这样有选择地继承先辈留下来的学问,才能立起“仁”的根本。中国人有个不太好的陋习,当代的权威是不能推翻的,你若是有怀疑,试图对权威提出批评,那准是十恶不赦了。所以,犯上者,鲜矣!太少了。

“孝”字,本意是继承先辈之志的意思,《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後为大。”意思是说,不继先辈之志有三种过错,没有传承下去为最大的一条。在《孟子·梁惠王上》第四章里,孟子就曾援引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开始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继承者吗?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实际上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国家靠的是什么?人民!没有人民的国家叫什么国家呢?而人民的拥护,就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个国家赖于繁荣和富强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制作陶俑来陪葬的这种传统,是应该有继承者的!后来的秦始皇用了大量的陶俑来陪葬,其实就是“始作俑者”的继承人,也是他对殷商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用活人来陪葬的反对。孟子之所以提到孔子这句话,就是想要说明劳动力资源的可贵,也以此来说明爱民的重要性。作为人民的父母官,怎么能让自己的子民饥饿而死呢?又怎么会让活蹦乱跳的一个个活人去陪葬呢?因此,孟子实际上是说,没有继承先辈的历史经验,其最不好的一条就是没有继承人。这是孔子上承下传的教育思想,根本不关娶不娶妻、生不生儿子的事。所以读书不能一知半解就妄发谬论。

那么,我们今天重读中国传统文化,总结历史的经验,有什么意义呢?“五四运动”前,就有人反对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它是一具巨大的僵尸,读经不能“救国”!以至到现在的泛科学主义者,根据西方思想模式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予以全部否定。既然传统的整体性被认为是由它的根本思想有机地形成的,因此五四时期反传统主义的形式,便是全盘性的思想上的反传统主义。他们认为,儒教与传统的帝制早已盘根错节地纠合在一起,因而使反传统主义者认为儒教与专制从来就是预先安排在一起的。然而,证诸先秦儒家的原著,如《周易》、《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或儒家传统整个的复杂演变过程,五四反传统主义者的谴责未必是正确的。

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因为刚刚摆脱“黑暗的中世纪”的宗教统治,又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以及自然科学的成就和民主思想的传播,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使得西方资本家们忘乎所以,他们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和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为了促使原始资本的积累,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舒适,更阔绰,便开始了对大自然血腥的征服和掠夺,对其他人类的征服和掠夺、剥削,以为他们是人类中最伟大的,是可以战胜大自然的,是可以征服大自然的。因此,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能够更好,这二百多年来盲目、拼命发展,不惜一切地利用资源,发掘资源,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因而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破坏,因而导致了大自然的平衡被打破。生态圈、生物链的被破坏,从而招致了大自然的报复。非洲大沙漠等等沙漠化、石漠化地区在公元前都曾是水草丰美的地区,正是为了人类的“生存”的需要,如今才是荒芜遍野。一开始是人类向大自然挺进,自豪得不得了;而现在却不得不一步步后退,让位给沙漠,让位给日益恶劣的环境。当人类都不得不挤在一堆的时候,剧增的人口又会使有限的生存环境、生存空间遭到严重的破坏。这就重蹈了古罗马帝国、商纣帝国为追求享乐而灭亡的覆辙。中国有一句老话:“有一利必有一弊”,现代科学技术确实使得我们的生活舒适而且方便了,可这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舒适与方便,因为化学物、化学废气、煤炭燃烧的废气、石油燃烧的废气、核燃料的废气等等,都在日益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层以及土壤和水资源。一旦我们生存的环境失去了自我调节的功能,我们就必然要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自己死去。“五四运动”后,中国传统文化也就逐渐地消声匿迹了。然而,历史经验的问题时时提醒着人们,有识之士们不断翻阅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籍,企图从中找到对人们有益的东西。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和地不是也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既然有了天,有了地,万物和人类就自自然然出现了,而万物彼此和谐地共同存在这个天地之间,是有着彼此的需要,也有着彼此的利用,如果某一个物种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抑制它物的发展,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根本资源。如果失去了根本的资源,还能怎样发展呢?那就是自掘坟墓。

虽然我们现代人都认为古人缺乏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但从先秦的许多著作上,我们也了解到古人是有很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从《易·坤》卦中的“不习无不利”,到《国语·鲁语上》:“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犒,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禁罝罜蔍,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再到老子的《道德经》,都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和睦相处。天地之所以有它的这种独特的运行变化规律,是天地生成所必然的,这就是所谓的“生物链”、“生物圈”的意思,若是人为地、恶意地去调节这个“生物链”、“生物圈”,也就是破坏了天地运行变化的规律,而天地运行变化的规律一旦被破坏,就会导致天地运行的不正常,从而将使人类难以在这个天地之间生存。《国语·鲁语上》所说的在动物生长期禁渔禁猎,也就是这个意思。而人类应顺其自然,掌握、把握好这些运行变化规律,并适应这些规律,就能在这个大地上很好而且更好地生存。其实,这些就是古代人类典型的“环境保护”思想,古人是很遵重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一直延续到今天,人类若是破坏了大自然,也就等于是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大自然的被破坏,也就使大自然失去了平衡,而不平衡的大自然就会失去正常的运行规律,从而产生不正常的自然灾害。

人类生存在这个大地上,本来就是很艰难的,不仅要适应天寒凝冻,还要适应酷暑热浪;不仅要饱腹,而且还要解渴;不仅要遭受洪水之灾,还要遭受烈火焚烧;风吹雨打是家常便饭,雷电交加也是经常见到;但人们还要相互战斗,相互争夺,实在是不可理喻。人类的相互关系,血缘关系,如果追根究底,应该是幽远、深厚而美好的;人类如何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求得生存?不知道经过多少年代的探索和思考,人们终于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体生活;不但抗击天有不测风云的自然灾害,抗击其它生物的侵害要依靠群体,而且种植和创造生活资料也必须要依靠群体。因此群体生活便成了人类生活的保障,并由此而产生了群体意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就要维护群体,为群体的利益而活着而劳动,而付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这就是人类由自然存在向自觉存在而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这种群体意识也就是国家的起源。

因此,总结古人流传下来的历史的经验,重读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西方“产业革命”虽然拉开了大工业生产的序幕,但同时也是迈出了最重要的破坏大自然的脚步。现在反思,人们不得不放慢破坏大自然的步伐,因此才会有现在的退耕还林,以及禁用氟里昂等化学物品的措施。

因此,“孝”不应单纯地理解为奉养父母之意,而应作为广义的“能继承先辈之志”的意思来理解,才符合“孝”字的本义。

二○○三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