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重要官员照片:并非危言耸听:网络语言正在污染汉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2:21:35
并非危言耸听:网络语言正在污染汉语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 沙牧的博客





    自从接触网络,虽然我从不使用网络语言,却常常为许多生造的网络语言所困惑,而且出尽洋相。


    一次,我写了一首题曰《破庙偶得》的旧体诗,贴上博客,在读初中的外甥女看了,不无调侃地称赞我说:老舅真是与时俱进,也使用网络术语了!弄得我一头雾水,最后终于明白,她把我这个偶然的“偶”理解为网络语言的“我”了。


    又一次,我与一位年轻朋友在QQ上聊天,对方贴了一首诗请我提提意见。诗,写得很有情感,用字遣句也十分贴切,于是我说了一个字:切!本来还想继续说下去,谁知对方说声“88”,竟下线了!将我弄成一个摸不着头脑的丈二金刚。事后,才知道这竟是一场严重的误会,原因是,我以为“切”代表的是一种肯定,哪知在网络语言中,此“切”的意思竟是“藐视”,也难怪这位朋友有点“挂不住”了!


    再一次,我在我的QQ空间贴了一首自我感觉极好的长诗,跟帖很多,先是“沙发”“稀饭”;接着是“板凳”“稀饭”;继而是“地板”“稀饭”;而后来,就全是一片“稀饭”“稀饭”的了。心想,这么多网友都说“稀饭”,许是批评我这首诗结构松散、铺垫过繁吧!所以痛苦了好多天。一天,全家在一起闲聊,我说起我有一首诗被大家批评是“稀饭”,看来以后不敢再写诗了。那知儿子媳妇们都哈哈大笑了,异口同声地说,老爸你真是老年痴呆了,这“稀饭”不是批评而是称赞,“稀饭”是“喜欢”的谐音词呀!我晕!“稀饭”是“喜欢”?那“干饭”是什么呢?


    但这一天我也成了网络语言的研究生,在年轻一代的教导下,一一顿开了茅塞:比如“沙发”,是指第一个回帖的人;“板凳”,是第二个回帖的人;“地板”,是第三个回帖的人。也知道了网络语言的“变态”其意是“扁他”;“果酱”是“过奖”;“杯具”是“悲剧”;“木油”是“没有”……但也真是“学无止境”,最后我还是又出了洋相。那是当我以为总算明白了一些网络语言,感叹了一句“我靠”时,小儿媳却批评说:爸爸,这是脏话!一时间令我十分尴尬。


    在我想像中,“我靠”应当是终于松了一口气,靠在墙上缓回一儿神的意思,哪知“我靠”竟是脏话,天哪!这不就让我落入“为老不尊”的境况了吗?


    于是,此后几天,我耿耿于怀地在网上认真“研究”起网络语言,最后得出的结论则是:网络语言,不但是世风浮躁的产物,也是社会失范的缩影,更是一种对汉语的污染!比如“酷”,这原本是比较可以接受的词,但一改成“囧”,那不是糟蹋汉字又是什么?又比如“给力”,偶一为之,也就算了,谁知一夜之间网上网下,全是一片“给力”之喧嚣,这不是浅薄跟风又当何解?而这些跟风者,不少竟是成年人,所以我不禁想说,诸位,当你们想用“给力”二字之时,是否也能想到“此处省略二字”?因为把这类语言当成时髦,难道不也是一种低俗?!


    想起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令全世界赞叹的灿烂的汉语,要是我们竟能容忍低劣的网络语言如此恣意污染民族的语言文明,那我们这一代不就是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了吗?!


    当然,网络语言也有可取的字眼,比如“草根”二字!因为“草根”确切地表达了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根,才是春天真正的根本!所以,作为“草根”的我,也敢于在这儿说一句:


    人们啊,请警惕网络语言污染我们的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