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卫生局举报电话:正月初七为“人日”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8:30:55

初七“人日”之说源于《圣经》

  正月初七,古代称为“人日”。有诗为证:“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此诗是隋代诗人薛道衡所作,题目就叫《人日思归》。入春第七日,正是 正月初七。

有关“人日”的说法,在晋代已有。据《北史·魏收传》记载:北魏皇帝大宴群臣,问众人什么叫“人日”,群臣面面相觑,无人知晓。只有名列“北地三才子”的太学博士魏收(507-572)知识渊博,回答说:晋代董勋说过:“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而《太平御览》引《谈薮》说得更清楚:“一说天地初开,以一日作鸡,七日作人。”看来,这里讲的是一则“上天造物”神话。即是说,开天辟地,造物主第一天创造了鸡、第二天创造了狗……第七天创造了人。古人习惯在这七天内占卜一年的休咎吉凶。如果天气晴和,就预示着这一年鸡犬平安、牛马繁衍、人丁兴旺。

古人对“人日”尤其重视,每到这一天,要做七种菜羹,还要用彩缎或金箔剪成人形,贴在屏风上,或戴在鬓边。大家还互赠饰物,登高赋诗(《荆楚岁时记》)——这是人类共同的“大生日”啊!

不过这个神话传说有点奇怪:为什么是七日,而不是中国人习惯的十日呢?(有一本书多了“八日为谷”的说法,但据考是后人加上去的)——无独有偶,基督教《圣经·旧约》中,恰恰也有上帝七日创世的神话。

《旧约·创世纪》开篇就说,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光明,分出了昼夜;第二天又创造了天穹;第三天创造了海洋、陆地和植物果蔬;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第五天创造了水中的鱼和空中的鸟;第六天创造了陆上的野兽、爬虫、牲畜和亚当、夏娃。忙碌了六天,天地间万物齐备,第七天上帝辍工休息,这一天也被定为“圣日”,又叫“安息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星期有七天、而第七天是“礼拜日”的缘故了。

中外传说并不完全一致,例如一说造人是在第七日,一说在第六日;各日所造之物也不尽相同。但二者的相似之处又非常明显:创世造物的主题是相同的,时间也都是七日。笔者据此怀疑,中国“七日造物”之说,是否有西来宗教文明影响的可能?

     以七日为一单元,是犹太—基督文明计日之法,跟中国以旬为单元的计日法则大不相同。设若中国神话,则应设计为“十日(或十二日)造物”较为适宜。而且,此“七日说”在晋代以前的古籍中不见记载,即使到了北朝,知道的人也不多;只有杂学博览的魏收略知一二。由此推论,“七日造物”应是流传未久的“新知识”,而非中华传统旧掌故,很可能是新近输入的“舶来货”。

有人会问,晋代跨越公元三、四世纪,那时基督教有可能传入中国吗?这就涉及基督教何时传入中国的问题。按权威的说法,基督教最早是于唐初传入中国,不过那时不叫“基督教”,而称“景教”。

明末天启年间,在西安郊区挖掘出一通石碑,题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里的“大秦”是唐代对古罗马的称谓。据碑文记载,唐贞观九年(635),景教徒、叙利亚人阿罗本由波斯(今伊朗)来长安传播景教,受到朝廷礼遇。阿罗本在长安建起波斯寺,后改称大秦寺。

其实景教只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教派(聂斯脱利派),在西方受到排挤,被视为异端,于是到东方来寻求发展。不过由于得到唐朝皇帝的支持,到了高宗时代,景教在中国的传播已是“寺满百城”“法流十道”了!

那么在唐以前,基督教徒是否已经进入中国?对此,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公元一世纪时,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多马已到过中国。还有人说,汉明帝曾梦到金人,那便是基督教神祗(一般认为是佛教的)。甚至有人说,三国时蜀汉大将关云长便信奉基督教——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另有人说,基督教在魏晋南北朝时进入中国,只是还缺乏可靠的证据。

我个人认为,不能排除阿罗本之前有基督教士来过中国的可能性。例如在北魏时,洛阳有一座永明寺,专门用来招待外来僧侣,居住着“百国沙门,三千余人”,“西域远者,乃至大秦国,尽天地之西陲”。(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在中国,“沙门”本指佛教徒,但前面冠以“百国”,即可理解为众僧侣不仅来自印度,也来自其他国家。其实当时进入中国的外来宗教门类很多,除佛教外,尚有摩尼教、火祆教等等,但教义纷杂,沟通不易,中国人懒于辨别,统统称为“沙门”(直到明代,中国人还把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认作佛教徒)。其实文中提到的“大秦国”,在公元三世纪时已奉基督教为国教,来自那里的“沙门”,当然是基督教徒无疑。

魏、晋相去不远,因此不能排除基督教文化于晋代在中国民间产生影响、并催生“七天造物”神话“中国版”的可能性——当然,如果您能证明《圣经旧约》“七天造物”神话是受中国文化影响,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我也将高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