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宣传片拍摄:善用旁人提醒,减少个人盲点 - 易中 - 畅享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7:50:38

 

善用旁人提醒,减少个人盲点

文/ 杜书伍

盲点的存在,大家都知道。“ 盲点”就是指无法“自我感知”,必须借助旁人的提醒,才有办法得知,就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一样。因此,建立外在(旁人)的“提醒机制”,是减少个人盲点非常重要、且是唯一的方法。

组织当中因为人员互动频繁,不论是主管、部属或是跨部门的同事间,因彼此的接触频繁较易察觉盲点,是一个最佳的互相提醒来源;然而,组织中却少有人愿意主动点醒“当局者”,原因何在?

事实上,大部分的人并不排斥旁人提醒,事后也接受、承认盲点的存在,只是人容易在被提醒的过程中,不经意浇熄旁人的热情。比方说,有些人被提醒时神情僵硬,说不出话;有些人则是懊恼不已,表情沮丧;有些人甚至当场面露不悦,并尝试辩解。听者虽无排斥之意,却因种种瞬间表情,让提醒者以为对方不悦,从而减少主动提醒的意愿,无形中导致提醒机制无从发挥,而这些都是因为“不习惯被提醒”。

人从出生到成年,原本已养成“被人提醒”的习惯,不论是走路、吃穿,还是明辨是非。婴儿自呱呱落地开始,到进入学校学习及社会化,都需父母与师长的教导以及随时的提醒,各种生活习惯与规范才会逐渐成形。经常的接受提醒,小孩无形中养成“被提醒的习惯”,被提醒时只会有“对呀,我怎么忘记了”的反应,改正时也极为自然。

“被提醒的习惯”却在叛逆期时出现逆转。叛逆性格较显著的孩子,认为自己应独立自主,面对大人的提醒较易排斥;而长辈感受到小孩排拒的态度,为维持良好互动,逐渐减少提醒。进大学后,大学师长则专注专业知识的教授,更少主动指正学生。换言之,从中学到进入职场此一漫长时间,人已逐渐不习惯外人的提醒。因此,若在别人提醒时能以微笑或“怎么没想到”的态度面对,并持续注意一段时间,恢复“被提醒的习惯”,即能破除提醒者的戒心,表情也会恢复自然,提醒机制也就能回复。

除了习惯问题之外,另一种造成“提醒机制”无法发挥的因素,则是因为太重面子。特别是事事追求完美者,因较他人投注更多的心力,一旦经人指正盲点,在加倍努力反遭质疑的情况下,其当下的情绪反应将更为激烈,更易令提醒者退却,进而减少主动的提醒。

不论是习惯或是面子问题,要能激活个人的“提醒机制”,根源都在于要先有“人不可能完美”这个认知,当他人指正,心态上预留“可能没想到”的空间,自然而然就能激活旁人持续提醒盲点→盲点愈少→完美度愈高此一善性循环。

(云南 杨庆成 摘编自“网络共享平台”,作者系联强国际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