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考研要求:中国电影导演大聚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36:09
中国电影导演大聚首  蔡楚生
陈逸飞
胡玫
黄佐临
黄健中
李少红
林兆华
孟京辉
宁浩
宁瀛
钱千里
孙明经
田壮壮
文兴宇
谢晋
谢飞 (导演)
徐静蕾
谢添
谢铁骊英达
张石川
朱端钧
張英 (民國)
张艺谋
张国立
张刚
万氏兄弟
万籁鸣
冯小刚
史东山
司徒慧敏
姜文
娄烨
张元
戴思杰
潘霞
王小帅
石挥
费穆 (导演)
贾樟柯
顾长卫
鮑方
 

蔡楚生(1906年-1968年),中国电影导演。出生于广东的农民家庭。22岁的时候进入电影界,在1934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渔光曲》,使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之后也有《王老五》,《迷途的羔羊》等作品,多为反映被帝国主义所压迫的半殖民地社会的民众的现实的悲剧。抗日战争期间蔡楚生从重庆迁至香港,拍摄了一些抗战爱国电影。战争结束后,在上海制作了著名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解放以后,作为中国电影界的第一人,为电影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逸飞(1946年4月12日—2005年4月10日),中国著名导演、画家,视觉艺术家。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世界中最著名的华裔画家,并多次创下中国画家画作的拍卖纪录。陈逸飞还拍摄了多部电影并创办了规模庞大的逸飞集团,商业运作十分成功。但也因此受到很多人的批评,针对的主要是他的画作内容以及之后的从商经历。陈逸飞是浙江镇海人,出生于宁波。196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油画专业,师从俞云阶,1965年提前两年毕业,进入上海画院从事专业油画创作。他的多幅油画作品,包括《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在文革结束后举办的多个大型画展上展出并获奖。陈的这些早期作品都以暗色调与光线的强烈对比为主调,在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中非常大胆创新。1980年陈逸飞赴美国纽约,四年后获亨特学院艺术硕士学位,以创作中国主题的油画作品为主。在纽约期间陈逸飞的画作风格受到了哈默画廊的主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博士的赏识,哈默画廊除了成为他的经纪人外,也为他举行了六次个人画展,陈逸飞也因此迅速成为西方世界中最著名的中国画家,其作品又在纽约国际画廊、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等国际多家重要美术馆展览。但真正让陈逸飞蜚声国内外的,则是1985年哈默博士的访华。在这次访问中,哈默博士购买了陈逸飞的油画《家乡的回忆——双桥》,并将其送给邓小平。这幅画直至今天依然是陈逸飞最著名的一幅画之一,甚至大大促进了周庄等江南水乡的旅游业。在此之后的12年间,陈共出售了自己的油画作品500多幅,其中在艺术市场上拍卖的33幅作品总金额达到4000余万元人民币,其中于1997年在香港拍卖的画作《罂粟花》的成交价为387万港币,迄今为止依然是中国画家作品价格纪录。在油画上取得成功后,陈逸飞又开始拍摄电影,他于1993年完成的第一部电影《海上旧梦》用颜色鲜艳的纯画面讲述一个旧上海的故事,引起巨大争议。之后陈逸飞又相继完成了另外两部同样以二三十年代上海为背景的电影《人约黄昏》以及《逃亡上海》,不过在表现形式上就更能为大众所接受,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对白。《人约黄昏》讲述一段发生在上海的爱情故事,《逃亡上海》则是一部反映二战期间欧洲犹太人逃亡上海的纪录片。1992年回国后陈逸飞创建逸飞工作室,以“大视觉、大美术”的理念踏足刚刚兴起的中国文化娱乐产业,除了继续画油画、拍电影外,也创办模特经纪公司、办杂志、搞服装与家用艺术品设计和平面设计等,虽然褒贬不一,却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Layefe(女装)、Leyefe(男装)、逸飞之家(时尚家居专卖店)、逸飞模特、逸飞艺术仓库等多个品牌已经成为沪上时尚界的知名品牌。伴随着陈逸飞成功的则是多年来许多种的批评,一些美术评论家认为陈逸飞的成功是由于他的作品充分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一种幻想。而之后陈逸飞的从商也让许多人认为他从事的工作过多、过杂,不利于其艺术上的创作。2005年4月6日,正在指导新电影《理发师》的拍摄的陈逸飞因过度劳累导致胃穿孔而紧急从浙江富阳返回上海治疗,但是在住院两天后就不顾医生劝告返回拍摄地继续工作,4月10日再度发病被二次送回上海,但最终因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无效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 胡玫(1958年9月2日—),女,生于北京,中国著名影视导演。
 个人简历
1982年毕业于中国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
1984年胡玫导演反映军队女性情感生活的探索性故事片《女儿楼》,此片1985年被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报评为全国十佳影片,被国际影评界评论为中国文革后第一部女性题材影片而受到关注。
1986年胡玫独立导演心理故事片《远离战争年代》,该片获苏联第10届亚非拉国际电影节银奖(1988年)。并获意大利第32届萨尔索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89年)。
1987年胡玫获得中国电影家协会、当代电影杂志、中国电影报三家中国权威性电影机构和刊物联合评出的“中国十大青年导演”称号。
1988年导演商业性故事片《无枪枪手》(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
1989年开始任独立制片人,拍摄、制作了商业性电视片《新兵小传》(喜剧)、《姊妹迷踪》。
1990年导演商业性故事片《江湖八面风》。
1990年,胡玫获法国政府颁发的国家奖学金。
1991年导演纪实性故事片《鹭岛情》。
1992年导演商业性故事片《都市枪手》。
1993年导演12集商业性电视连续剧《无尽的爱》,同年出任神秘题材故事片《雾宅》的制片人。
1994年为福建电视台编剧并导演20集纪实性电视连续剧《昨夜长风》。
1995年为中央电视台导演上、下集电视剧《女飞行师长》。
1997至1998年胡玫执导44集大型历史剧《雍正王朝》,任总导演。
1998年由于成功执导《雍正王朝》,胡玫作为艺术界名人,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女导演,双十佳电视剧导演。
1999年,《雍正王朝》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视剧奖。
2000年胡玫执导20集电视连续剧《忠诚》(兼制片人),该剧获2001年度飞天奖,优秀电视剧二等奖,五个一工程奖。
2002年胡玫执导故事影片《芬妮的微笑》,该剧男主角获得2003年莫斯科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2003年胡玫执导58集电视史诗《汉武大帝》,任总导演,兼执行制片人。
2004年胡玫执导30集电视剧《香樟树》,该片获得2005年飞天(政府)奖优秀电视剧奖。
2005年胡玫执导40集电视剧《乔家大院》。
2005年8月,由于成功执导《汉武大帝》一剧,该剧获得2005年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胡玫获得中国政府影视大奖“飞天奖”最佳导演一等奖。
同年9月26日,胡玫及该剧以观众选票总数第一名的名次,获得大众电视2005“双十佳”导演奖。2006年2月,中央电视台播出胡玫执导的45集电视剧《乔家大院》,取得最高达16%的全国收视率。
来自“http://www.wikilib.com/wiki/%E8%83%A1%E7%8E%AB” 黄佐临(1906年10月24日—1994年6月1日),原名黄作霖,知名中國電影導演。黄佐临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天津。1925年毕业于天津新学书院。1925年至1929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商科,住在郊区的林溪学院。在该院的学生同乐晚会上,黄演出自编自导的独幕剧《东西》。黄后将该剧本寄给萧伯纳,表示对他和亨利•易卜生的崇拜,得肖伯纳的回信:“ 一个易卜生,他是个门徒,不是大师;  一个萧伯纳,他是个门徒,不是大师;  易卜生不是易卜生派,他是易卜生;  我不是萧伯纳派,我是萧伯纳;  如果黄想有所成就,他千万不要做门徒,  他必须依赖本人的自我声明,独创一格。”(黄佐临译)从此,萧伯纳成为黄的艺术启蒙和一生敬重之师。1929年黄佐临回到中国,在天津任新学书院名誉校长。1935年,他与夫人金韵之(丹尼)再度赴英,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莎士比亚,并在伦敦戏剧学院(London Academy of Dramatical Art)向法国著名导演米•圣丹尼学习导演。1937年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国。行前,萧伯纳寄语:“ 起来,中国!  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  如果你有毅力和勇气去掌握它,  那个未来的盛典将是中国戏剧,  不要用我的剧本,要你们自己的创作。”1938年,他任教于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结合教学排演《阿Q正传》。1939年抵沪,先后在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上海艺术剧团任导演。1942年,以“齐心合力,埋头苦干”为信约,与黄宗江、石挥等人创办了苦干剧团,后改为“苦干戏剧修养学院”,导演了《梁上君子》、《夜店》等话剧。1946年秋,参加创建文华影片公司,任编导。他执导第一部影片是讽刺喜剧片《假凤虚凰》,他用浓烈的喜剧表现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盛行欺骗风气。他还将该片译成英语,制成中国第一部英语拷贝,输出国外。后又导演《夜店》、《腐蚀》等影片。1949年,黄佐临改编并导演了影片《表》,该片一改以往传统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在演员的选用上,使用了非职业演员和没有名气的演员,其中还有孤儿院的孤儿,街头流浪儿,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都可称得上是首屈一指。该片被法国电影史学家萨杜尔列为世界电影通史中为数不多的中国名片之一。1948年底,参加地下影剧工作者协会的筹备工作。1950年参与创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长达四十四年。1962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写意戏剧观”,倡导创立中国当代的、民族的、科学的演剧体系。1989年,他曾写道:“我之所以主张‘写意戏剧观’,乃是根据五六十年来的舞台实践、世界戏剧界发展史的苦心钻研和以下几句众所周知的名言而形成的:虚戈作戏,真假宜人,不像不成戏,是戏又是艺;画有三:绝像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此亦欺世盗名之画,惟绝似又绝不似者,此乃真画;比普通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普遍性;情与理,形与神,不可分割。”黄佐临在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格鲁托夫斯基等戏剧流派介绍给中国戏剧工作者,共导演了话剧、电影百余部,并培养了大批戏剧、电影工作者。1988年,他获中国话剧研究所颁发的振兴话剧导演奖(终身奖)。1994年6月1日,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黄佐临曾任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1995年10月24日,佐临塑像揭幕于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草坪。自1996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设立“佐临话剧艺术奖”(佐临奖),以弘扬黄佐临先生倡导的“以赤子之心,不求名不求利,做终生奉献于话剧事业的真诚艺术家”的精神;奖励为话剧事业奉献,在话剧艺术方面有突出表现和特殊贡献的、敬业爱岗的话剧工作者。1999年6月,其女黄蜀芹将黄佐临生前珍藏的3000余册英文书籍和140余件手稿、信件、文献、照片、著作等一并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包括萧伯纳与黄佐临交往的一些文献。 黄健中是一名中国大陆著名导演,印度尼西亚华侨,祖籍福建省泉州市. 个人简历
黄健中,1941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父亲是福建省泉州市人,目前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一级导演.他曾经指导过世纪大阅兵等记录片.1991年指导电影《过年》倍受好评,后期又开始制作电视剧,包括中国大陆版的《笑傲江湖》.
作品集
执导《小花》、《如意》、《良家妇女》、《龙年警官》、《过年》、《红娘》、《我的1919》、《笑傲江湖》
性爱录像事件
在2006年,演员张钰公布性爱录像,其中的男主角之一就包括黄健中,此事件在中国大陆引起了渲染大波,被各方媒体争先报道,而黄健中则与著名导演张纪中等人公开声讨张钰,而黄健中的妻子同家人也表示会坚决不理睬如张钰那种人,并表示张钰是在敲诈勒索.来自“http://www.wikilib.com/wiki/%E9%BB%84%E5%81%A5%E4%B8%AD” 李少红(1955年7月17日—),山东文登人,导演。 经历
1969年     参军,四川军区独立第2师
1978年—1982年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82年—1995年 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
1995年—    荣信达影视艺术有限公司 电影作品
《包氏父子》
《出门挣钱的人》
《清水湾,淡水湾》
1988年 《银蛇谋杀案》(The case of the silver snake )
1992年 《血色清晨》(Bloody Morning)
1992年 《四十不惑》(Family Portrait)
1994年 《红粉》(Blush)
2000年 《红西服》(Red Western-style Clothes)
2004年 《恋爱中的宝贝》(Baober in love)
2005年 《生死劫》
2007年 《门》(The door) 电视剧作品
1996年 《雷雨》
1998年 《大明宫词》
2001年 《桔子红了》
2005年 《买办之家》 电视电影作品
2005年:《人在北京》
2005年:《绝对隐私》

林兆华(1936年7月—),祖籍天津,是中国大陆的一名话剧、舞台剧导演。

1961年,林兆华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

他对1980年代实验戏剧、小剧场戏剧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的贡献。1989年成立林兆华戏剧工作室。

 

作品

  • 话剧:《绝对信号》(高行健编剧,1982年)、《车站》(1983年)、《野人》(1985年)、《红白喜事》(1984年)、《狗儿爷涅磐》(1986年)、《茶馆》(1999年)、《鸟人》(1993年)、《棋人》(1995年)、《鱼人》(1997年)、《风月无边》(2000年)、《厕所》(2002年)、《赵氏孤儿》(2003年)、《梦的戏剧》(2005年)、《建筑大师》(2006年)、《白鹿原》(2006年)、《活着还是死去》(2007年)。
  • 歌剧:《夜宴》(2003年)、《狂人日记》(2003年)。
  • 京剧:《张协状元》(2003年)、《杨门女将》(2003年)。

 

外部链接

  • 林兆华戏剧工作室
 http://www.wikilib.com/wiki/Category:%E4%B8%AD%E5%9B%BD%E5%AF%BC%E6%BC%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