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门店数量:打通胃经 打造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5:00:54
胃经是什么?

  中医传统医学认为,在人体上共有十二条经脉,八条奇脉,循环运行于人体,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针灸理论正是基于经络学说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十二经脉以其主要主导的脏腑功能为主命名,胃经就是十二经脉中的一条,全称为“足阳明胃经”。胃经是主要分布在人体正面的一条很重要的经脉。

胃经循行图

  胃经的分布循行:

  ·经脉循行:鼻翼两侧(迎香),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沿发际,到达前额(前庭),胃经到此将分两条支脉往不同方向继续循行。

  1、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2、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胃经有多重要?

  郭医生介绍说,胃经是人体很重要的一条经脉,之所以称为胃经,是它主要支配脾胃的功能,主管人体气血生化。除此之外,胃经也影响着自己循行经过的很多部位,包括头面部、胸部、腹部、腿部以及脚部。如果一个人胃疼,当然是胃经的问题,但是膝盖疼也可能是胃经的问题,脚疼也可能是胃经的问题,还有些年轻人脸上长青春痘,从胃经方面治疗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脾胃的升降功能主宰了胃肠动力的平衡。

  俗话说,“十人九胃”、“胃靠三分治,七分养”。可见,注重胃的保养是治疗胃病的关键之一。而中医养胃又讲究“细水长流”,要慢慢调理。诸多调理脾胃的方法中,以泡茶比较简单易行且效果良好。

  温馨贴士:为什么一定要吃早饭?

  根据祖国医学里“子午流注”规律,人体气血在辰时(7点-9点)流注到足阳明胃经里,此时足阳明胃经气血最旺,是胃最活跃的时间,所以人在7点-9点之间吃东西是最容易消化的。辰时也是最适合调理胃肠的时间:如果一个人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则在辰时滋胃阴效果最佳;胃寒的人平时会出现口中流涎、胃痛,则在辰时升脾阳效果最佳。

  从子时(23:00~1:00)开始到辰时(7:00~9:00点),这段时间实际上是人体阴阳重新再分配的时候,在辰时(7:00~9:00点)气血流注至足阳明胃经,就意味着要补充营养了。而且辰时也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早饭一定要吃,而且还要吃得有营养和吃饱。

  要想利用胃经来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您就必须先了解位于胃经上的几个重要的有保健养生作用的穴位定位。在了解穴位定位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帮助我们找准穴位的测量方法——“手指同身寸”。 手指同身寸: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注意!是本人的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穴位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


 

  ·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

  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注意!上面提到的“寸”,并没有具体数值的。“同身寸”中的“一寸”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是不同长短的;身材高大的人的“一寸”要比身材矮小的人的“一寸”要长,这是因为身材高大的人手指宽度要比身材矮小的人宽。“所以‘同身寸’只适用在自己身上,如果用自己的“同身寸”在别人身上度量来找穴位,是找不准穴位的。”郭医生在示范穴位定位的时候说道。

  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保健穴位

  ·厉兑穴


  位于人体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厉兑穴”名字的渊源:厉是噩梦的意思,兑是八卦中的一卦,代表沼泽,厉兑的意思就是掉进了噩梦的沼泽中。所以这个穴位对平时爱做噩梦的人来说,特别有意义,对这个穴位施针或按摩,可以缓解每晚噩梦的症状。另外,对于有神经错乱症状的人来说,厉兑穴能够静心安神。

  按摩手法: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攥一攥第二个脚趾,这么一攥,厉兑穴就攥住了,再扭扭这个脚趾肚,最后用指甲掐掐脚趾肚。“同时,索性把10个脚趾都掐一掐,这对于安眠特别有好处,这样晚上就不爱做噩梦,就该做好梦了”郭世贵医生笑着说道。

  ·内庭穴


 

  在足背,当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以艾条点燃后对内庭穴对应脚掌前部的里内庭穴施以温和灸,艾条距皮肤1~1.5cm ,灸至患者感到局部灼热为度。

  消化不良性腹泻中医认为多因饮食不节,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而致,表现为肠鸣、泄泻、舌苔垢腻。里内庭为奇穴,艾灸里内庭可振奋脾胃阳气,调理气机,消导积滞,清利湿热,从而恢复肠胃功能,达到止泻效果。

  内庭穴治疗实火牙痛。

  ·陷谷穴


 

  在足背,当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

  有相当多的孕妇,在妊娠后期会出现下肢浮肿。轻度浮肿常常是下午较明显,早晨可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早晨仍不能消失,则称为妊娠水肿。

  对于下肢浮肿的孕妇,可让其采用平卧位或下肢略为抬高的体位,然后从足背开始,沿小腿向大腿方向推拿,力度要轻柔,手法以按、压、推、摩、轻捏交替混合使用。

  在按压推揉的过程中,要以陷谷穴为重点。该穴在脚背上第二三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按压此处,对颜面浮肿、水肿、足背肿痛都有很好的疗效。 ·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按压解溪穴,反应有局部酸、麻、胀感。同时活动双患肢。解溪主治:肩关节周围炎,亦可治膝关节炎,对糖尿病、头痛、目疾、精神病也有医疗作用。

  治疗手腕扭伤最有效的是指压“阳池”。以手腕为中心,往不痛之处弯曲,用拇指一面吐气一面强压10秒钟才放手,如此重复3次。如果是脚脖子话,指压“解溪”也很有效。指压要领同前,在指压后肿消、痛止。

  ·丰隆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粗隆前缘二横指(中指)

  丰隆穴的穴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按摩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找穴要耐心些,可在经穴四周上下左右点按试探,取最敏感的点。当有痰吐不出的时候,丰隆穴会变得比平时敏感许多。

  中医讲的痰湿,是体内代谢废物堆积。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每天按压1到3分钟。

  ·上巨虚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上巨虚穴可以行滞通腹,调理肠胃,因此可以治疗便秘。穴位消毒后,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一天1-2次,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瘀血。

  ·足三里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郭医生介绍说,现代医学已经对足三里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针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并可调节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调节铜锌失调等。艾灸可以使周围白血球计数增加,增强防御功能的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郭医生说,民间一直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经常按摩该穴,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

  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以上做法,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应用足三里有何魅力?

  1、减肥 促进胃的动力,让有用的营养更好的被吸收

  2、祛斑、祛痘、止脱发 胃经是采纳气血和排毒的要道。胃经畅通了,它所主管的头发也就有了光泽和弹性,有了气血的营养,也就不容易脱落和变白了。面部气血畅通,色斑和痘痘能被循环的气血排除体外。

  3、补气血,不上火 在每天中午9—11点,脾经经气最旺之时,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20分钟。能起到跟吃中药炖老母鸡一样的大补效果。

  4、调理肠胃 只要每天上午7—9点,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15分钟。当天就能改善症状。长期坚持,能加强脾胃功能。

  5、抗衰老,悦容颜 《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虽未得长生,亦可保有年寿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经常艾灸和按揉或敲打足三里,虽然不能保证长生不老,但却可以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身体虚衰、病老体弱的到来。


 

  在讲座中,郭医生反复强调了足三里穴的重要性,以至于大量听课的市民还打断郭医生讲课,让郭医生教如何定位足三里。在此,我们制作了一张利用“同身寸”度量足三里穴的图片,希望能够帮助网友认准足三里。提醒:找到大概位置以后,可以在周围在按压一下,如果有感到特别酸麻胀痛的那个位置,就是穴位所在的位置,这样一般都不会有错了

  ·梁丘穴 

  屈膝,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以指压刺激此穴,朝大腿方向加压时,震动较强,可用大拇指用力地压。微弱的刺激无法止住突然发生的心窝疼痛。这种状况的要诀是:用会痛的力量用力加压。

  梁丘穴可以治疗急性胃痛,胃痉挛

  ·天枢穴 

  在腹中部,距脐中旁2寸

  按摩的方法是用两个拇指顶在天枢穴位置,然后做轮转按摩即可。这样做可以使腑气通畅,帮助人改善脏腑气机,治疗便秘。

  腹痛如果是因上下气机不交引起的,我们就可以用艾条灸天枢穴二十分钟,就能使病情很快得以改善。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中医养胃方法分类

  1、中药调养护胃法:常用的养胃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

  2、针灸推拿法:针推法是养胃的有效方法,针灸能促进胃肠蠕动,可每晚灸足三里及中脘穴,亦可针刺足三里,有显著的养胃功效。也可自我推拿胃腹部(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作顺、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提高胃动力和免疫功能。每天早晚两次,养胃作用显卓,能治病防病。

  3、自然疗法:

  一是饮食调理。食宜清淡、温热熟软,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类制品、粗粮等,令大便通畅,脾胃和健。饮食要有节制和节度。中老年人不宜多吃肥腻、油煎、过咸的食物。俗语 “早饭饱、午饭好、晚饭少”

  二是精神调摄。情志刺激可损伤脾胃,故调摄精神是养胃的重要条件之一,可用各种方法使情志怡畅,如寄情于各种文艺、书、画、花卉、会友清谈等,使精神愉快,食欲旺盛。

  三是运动养胃。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之功,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而且能增强脾胃健运功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散步、慢跑、保健操、跳舞、太极拳、太极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