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飞刮脸修鼻毛:房地产商最怕你知道的买房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1:34:42
民众对购买房地产极为热衷,而集体热衷的根源,便是根深蒂固存在于民间的“房地产神话”。

  由于房地产神话历史悠远、盘根错节,导致诸多违反一般财务或经济行为的奇特现象,但绝大多数人却见怪不怪,甚至以为如此才是正常的,而某些媒体和机构更是火上浇油、薪上添柴,使房地产神话更加难以撼摇,也让开发商、房地产从业者乐得利用房地产神话来卖房子。通过这些神话,房地产从业者简化或弱化购房者的决策思考,以利销售。我将当下普遍流传的房地产神话,整理、归纳为以下五大类。

  一、普遍相信“有土斯有财”,并认为:房地产稳赚不赔、房地产是最佳的投资工具。

  二、在景气或不景气的时代,房地产都是最稳当的投资,因为自住、投资两相宜,实质资产不会大幅缩水。

  三、在低利率或高通胀时代,租房子的月租金与买房子每月要缴的房贷差不多,甚至更高,所以“租不如买”。

  四、购买房地产只需注意三件事,即“地段、地段、地段”。

  五、购买房地产只要跟着地铁走准没错。本堂课主旨在于告诉读者,这五大房地产神话似是而非,着眼点都是投资,而非居住,唯有先解构神话谜团,我们才能拨云见日,回归购房的本质,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判断标准,买到理想的房子!纯就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非首选

  在传统社会,一个超过35岁的成年人,如果还没拥有自己的房子,将承受极为巨大的压力,不仅爸妈紧迫叮咛,亲戚、朋友、同事也会不时询问,当事人还可能被视为缺乏能力或责任感,导致爱情、婚姻出现变数。

  对于已成年子女,父母要见到他们结婚、购房,才真正感受责任已了、心中的大石已放下,而帮子女准备好购房首付,甚至连房子都“帮忙”买好的父母,也不在少数。

  这些社会现象的源头,正是“有土斯有财”、“投资房地产稳赚不赔”的神话在作祟;但神话不一定带来福音,反而造成不少民众罹患严重的“无房恐惧症”。人们相信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就终生与财富、幸福、安全无缘,人生是有缺陷或失败的。因此,许多人省吃俭用、拼命兼职,就为了买房子。

  再加上媒体也不断报道、渲染诸多靠房地产致富的故事,更让“有土斯有财”、“投资房地产稳赚不赔”神话的根基日益稳固。

  应该更重视投资组合与分散风险

  在报纸、杂志、电视上,我们常常看到类似的新闻:有些演艺人员投资副业、股票、基金,一概以惨赔收场,唯一赚到钱的就是投资房地产,所以即使股市指数逼近高点、基金市场一片火红,他们依然心如止水,最后幸运地躲过金融海啸。而某个富二代,则因野心过大、事业扩张失败,导致负债上百亿元,最后不得靠着父亲留给他的庞大土地,才咸鱼翻身、东山再起。

  这些新闻总让不少人心痒难耐,更加坚信投资房地产是通往财富的康庄大道,虽不见得最快速,但却最平稳。然而,有土,真的就斯有财吗?投资房地产,绝对稳赚不赔吗?

  购买房地产有两大本质,一是消费,二是投资。对大多数购房者而言,自住居多,投资只是一小部分。但在一般财务经济的观念里,投资者、消费者对价格的期待截然相反: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利了结,所以希望房价波动,这样才有获利空间;而消费者则希望房价平稳或下降,才不至于在有购房需求时,买到贵的房子。

  顾名思义,“有土斯有财”、“投资房地产稳赚不赔”的神话,着重的是投资面,而非从居住面来思考购房者与房子之间的关系;但购房者并不知道,媒体对房地产投资的报道并不全面,通常只报道名人赚钱的个案,却鲜少报道套牢或惨赔的故事。

  以投资论投资,房地产虽是所谓的“实质品”、“硬资产”,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入住,却称不上是理想的投资工具。若是短期投资,买进卖出的相关费用很高(所谓高交易成本),除非恰好买在低点、卖在高点,否则赔钱或套牢的机会颇大;若是长期投资,投资回报率并不突出,远低于绩优股与基金。

  而且,投资首要在于分散风险,理性的投资人都会进行适当的资产配置、投资组合,股票、基金、外币、期货可能各占一定比例,甚至还会买些黄金、钻石,不会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但由于房地产的单价太高,大多数民众都得向银行借钱来买房子,根本没有能力将房地产当成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所以,除非财力相当雄厚,否则投资房地产并不明智。不过,就算对投资房地产兴趣浓厚、信心坚强,也不一定非得买房子,比如在国外,就可以改买REITs基金,也能兼顾投资与避险。
根据历史经验,投资房地产与只赚不赔相距甚远

  虽然自2007年年底,美国次贷风暴便略有迹象,但即使是最权威的经济学家也没预料到,更恐怖、规模更大的经济恐慌就这样席卷而来。自2008年秋季起,以百年企业雷曼兄弟惊传财务危机为序幕,正式开启了全球经济大衰退的剧幕,自此各国股市狂跌、失业率飙升、投资人惨赔、企业纷传倒闭,严重程度为自1930年经济大萧条以来首见。

  在不确定的年代,人们连必要的民生消费都斤斤计较,对投资更是迟疑却步、斟酌再三。除了“现金为王”,被认定可在危难时通行全球的美元、黄金、钻石,在此时逆势翻红,而“房地产神话”的信徒也越来越多,他们都深信:“在不景气时代,房地产是最稳当的投资,因为自住、投资两相宜,实质资产不会大幅缩水。”

  不少媒体也跟着炒作房地产话题,标题不外乎“买房保值”,“买股不如买房”,并将投资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与股市大盘的平均涨跌幅相比,向读者证明,投资房地产与投资股市相比,不但稳健可靠,而且获利更丰厚。

  虽然受到经济衰退波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房价已开始缓步下跌,人们知道房地产不可能只涨不跌,却仍普遍相信房地产涨多跌少;不少人更准备在景气跌到谷底时,大举进军投资房地产。然而,根据过去的历史经验,这一行动却与只赚不赔相距甚远。

  房地产40年U形反转史

  回顾中国台湾地区近40年来的房地产历史,将会发现房地产的景气循环,是“大涨小回、扩短缩长”。也就是说,房地产价格飙涨时又快又急,但下滑的速度却相当缓慢,代表着房地产欣欣向荣的时刻(扩张期)十分短暂,不景气的时间(收缩期)却相当漫长。

  套用股市术语,房地产的景气反转,并非“V形反转”,而是“U形反转”,甚至将接近“L形反转”。

  台湾房地产史上价格第一次大涨,是在1973年、1974年世界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当时房价飙涨将近50%,而石油及物价也上涨近50%。换言之,房价与物价涨幅相当,等到石油危机结束,房价也迅速回落。

  之后,房价持稳了好几年,但到了1979年、1980年,石油危机再度爆发,房价又应声蹿升,不过此次房价上涨幅度较石油及物价上涨还高,约为20%~30%。而在石油危机平息后,房价也再度缓慢下滑。

  然后房价维持平稳了将近7年,一直到了1987年,台湾当局决定实施“公共设施保留地征收”政策,因此产生大量货币供给量,房地产价格短期内飙升两三倍。此后,买房子变成了台湾民众沉重的负担。到了1989年,由于许多人无力负担高房价,台湾地区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的“无壳蜗牛运动”,引发普通百姓的共鸣。

  然而,1989年之后,房价的涨势就此停歇,之后十多年,台湾的房价缓慢下滑,到了2003年年初SARS肆虐时,房价更是直线回落。不过到了2003年第3季度,房价又开始回升,走了4年的多头市场。根据学术界的看法,在2007年第2季度时房地产繁荣结束,开始转向空头市场;而房地产相关业者都宣称,到了2008年第2季度,多头市场才算结束。

  所以,根据往昔的历史经验,这一波房价下跌,前两三年都在进行修正、整理,短时间内不会跌到谷底,而在3~5年之内,房价应该很难回到前几年的价位,所以想购房的人,不必急于一时。

  对房地产景气循环的两个误解

  虽然房地产的历史“大涨小回、扩短缩长”,但由于房价上涨所造成的热潮,总如龙卷风般席卷而过,媒体成篇累牍地报道房地产致富的故事,而房价下滑时,媒体却是静悄悄的,造成大众选择性记忆,才会让人们误以为房地产涨多跌少、扩长缩短,甚至只涨不跌。

  除此之外,大众对房地产的景气循环,还有两个误解。其一,误以为房地产景气必然与股市景气相系相联,股市指数高,房价同样水涨船高,股市指数低,房价跟着“跌跌”不休;其二,由于以往房地产景气平均7年一次循环,便深信“房地产景气7年循环论”,以为每次景气循环,刚好都是7年。

  以台湾地区为例,造成第一个误解的原因,主要是从1987~1989年,台湾房价与股市指数同时狂飙,股市指数更从2000多点一路飙升至12000点,令大众印象太过深刻。而2003年年初的SARS疫情,房价与股市指数双双暴跌,也让大众误以为两者亦步亦趋、焦孟不离。

  其实二者关系并非如此。在过去,不乏股市涨声连连,但房价仍原地踏步的时候;或股市已进入“熊市”,但房价依然居高不下的情景。例如在2009年年初,中国台湾地区股市已跌破5000点,但房价却还在高位运行,便是最好的例证。若用经济学原理加以解析,股市是整体经济的领先指标,一个景气循环约3~5年,但由于房地产相关信息未能透明化,使得房地产成为滞后指标,一个景气循环则约为7~10年。也就是说,整体经济还未变坏,股市指数已提前反映,但整体经济持续衰退一年以上,房价才会缓缓下跌。因此,房地产的景气循环,虽与股市景气循环有关,却有时间上的落差。

  而且,股市被称为“整体经济的橱窗”,但房地产是单一产业,还会受到公共政策与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两者的景气荣枯并非完全挂钩。

  至于第二个误解,更容易破解。仍以台湾地区为例,从1989~2003年,台湾房价小幅缓跌了十多年,可见“房地产景气7年循环论”只是取其平均数,并非每次景气循环都正好是7年。

  房价下跌三成,购房变成负债

  那么,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房地产真的是最稳当的投资吗?实质资产真的不会大幅缩水吗?

  绝大多数人买房子,大都得准备房价一到三成之间的首付,倘若在房价偏高时购房,遇到经济不景气,房价跌破三成也时有所闻。如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代表所有的投资都化为乌有,剩下的房贷就是“纯负债”。可见购房的投资回报率远远比不上买股票,因为除非融资买股票,否则就算股价腰斩,也还有一半的资产。

  所以,在不景气时,除非确定房价已经滑落谷底,否则投资房地产并非绝对稳当,甚至很容易成为“断头户”,得不偿失。

  如果站在消费的角度看购房,可以看到,消费者不会太在意赔赚,因为房子还可自住,就像很多人同样也借贷买车,但由于车子是交通工具,买车后便不会太在意车价的涨跌。

  最后,我特别提醒想要购房的人,房地产不像股票有大量公开信息可查询相关资料,必须有等待的耐心,更得做好相关功课,才不会吃亏上当。

  小词典

  房地产景气循环(realestatecycle)

  房地产景气循环综合衡量房地产投资、生产、交易、使用各阶段经济活动的波动。一个循环是指许多经济活动大约同时发生扩张,随后发生收缩、衰退,然后又开始回升的情形。一个景气循环周期包含一个扩张期(景气谷底至景气高峰之间)和一个收缩期(景气高峰至景气谷底之间)。

  1970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房地产景气与股市指数线形图

  房市景气与股市景气波动明显并不一致。

  1970年以来房地产景气与股市指数线型图

  房市景气与股市景气波动明显并不一致

  张教授的提醒

  台湾过去4次房地产的景气循环是扩张期短(2-4年),收缩期长(7-10年以上),即所谓“扩短缩长”现象;而房价的涨跌是短期大涨,长期小回,即所谓“大涨小回”现象。纯就财务投资观点来看,不景气时代投资房地产最稳当的说话,值得商榷。

买房戒急用忍,切莫因小失大

  投资除了需要资金,更需要理性,才能趋吉避凶、化险为夷、持盈保泰;但投资市场却充斥着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或神话,让投资者无所适从,有些人更因一时财迷心窍,或被巧言迷惑,一失足成千古恨。

  例如,股市指数快速飙升时,便有人鼓吹:“不趁此时买股,更待何时。”但等到股市指数屡破新低时,就另有人站出来疾呼:“股价这么便宜,千载难逢,不买太可惜。”而最常见的情况是,散户追涨杀跌、哀鸿遍野,住进不知何时可解套的“套房”里。

  购房者也常遗忘,买房子最主要的目的是自住消费,投资只是次要目的,他们常常本末倒置。一旦认为投资重于消费,购房者很容易被“房地产神话”误导,甚至沦为“房奴”,成天帮银行“赚钱”,为沉重的房贷奔波辛劳。

  “房地产神话”的根本精神,同样也是“买房有百利而无一害”。景

  气好时得买房,否则无法享受房价升高所带来的财富增值,即使有再多现金,也将因通货膨胀而越来越少;景气差更得买房,因为如果没有趁低价、低利率时购房,未来将后悔莫及。

  不少人相信,“在高通胀或低利率时,租不如买”是铁一般的事实,完全不容挑战,甚至以为,此时不买,真对不起自己。然而,真的如此吗?

  不管经济好坏,神话无时不在

  从2008年年初到2009年,中国台湾地区从高通胀转换到低利率,转折之迅速,史所罕见。

  从2008年年初到夏天,在短短几个月内,原油价格从每桶40多美元,仿佛坐直升机般,飙升到140美元,甚至有专家、法人认为原油价格将上升至200美元,连带其他原料与粮食也涨声连连,汽油、柴油与各种民生用品的价格,也被迫调高,让民众怨声载道,直呼受不了!

  根据学术界的看法,在这一波通货膨胀中,物价的平均涨幅在5%~10%之间,还不能称为“高通胀”,严重程度也不如1973~1974年与1979~1980年所发生的两次世界石油危机。

  但即使如此,民众的感受却无比真实,绝非经济学的定义所能局限。人们处处都感受到高通胀的威力,也认为“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那时,房地产价格虽屡创新高,但看房的人却络绎不绝,多数人相信,买房子不仅可保值,保护资产不至于大幅缩水,更可因房价继续升值,让个人财富再上一层楼。

  然而,几乎没有人料想得到,到了2008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局势便急转直下,金融海啸铺天盖地而来,虽然通货膨胀遭到抑制,但人们的购买力也大幅缩减,银行直逼“零利率”的水平,房贷利率开始缓步下降,连房价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时,过去不少因高利率、高房价而不敢买房的人,都以为遇到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好时机,而租房子的月租金已与买房子所缴的月房贷相距不远,已到了租不如买的地步,如果再不买房,人生可能再无机会!

  不要为房贷、利率买房

  由于“高通胀时,租不如买”的神话作祟,当通货膨胀率一飙升时,不少人纷纷抢进房地产市场,造成房地产价格的涨价幅度远远超过其他消费品,形成所谓的“房地产泡沫”。把购房当成投资的人,除非刚好买在低点,卖在高点,否则等到泡沫破碎、房价回归基本面,损失也将相当惨重。

  以台北市的房价为例,根据学术界估算,在1987~1989年的房价狂飙时代,房价中有高达50%以上是泡沫;而在2008年上半年,房价泡沫也超过30%。这两段时间都是通货膨胀较高的时候。

所以,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需要投注大笔资金的房地产,对于没有太多闲钱的普通百姓而言,并非理想的投资工具。同样,不要一听到“低利率”三个字,就一股脑地相信“租不如买”,以为买房的号角已响起,而应该先敲一敲计算器,仔细衡量利弊得失后再做决定。

  我一直强调,购房的最基本原则,应该以消费、自住为主要目的,要买自己需要、喜欢的房子,“勿为价格便宜买房、勿为优惠房贷买房、勿为低利率买房”,也就是说,不要因为优惠房贷、房价或利率下跌而买房。

  道理一说就明白,即使利率下降,购房者每年不过省下数千元房贷,但低利率通常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房价将向下调整好几年。例如,一套售价100万元的房子,房价只要下滑5%,价值就缩水了5万元,站在投资的角度,购房者可说是“赚了利息、赔了价差”、“赚了房贷,赔了房价”,赚小赔大,得不偿失。

  一般而言,通货膨胀与利率的变动,相对房价的涨跌小很多,如果只考虑通胀与利率的因素而忽略了房价可能的变动,很可能“得不偿失”。

  这并非意味着,购房者可以完全忽略通货膨胀、利率的因素,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可以用最少的代价,买到最理想的房子,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安身立命。不过我还是要呼吁购房者回归消费本质,行动时戒急用忍,以理性审视购房这件事。

  买房子不能只看单一因素

  房价上升时,通常伴随着高利率,房价下滑时,通常伴随着低利率,但并非全然如此。

  站在投资的角度,最佳的购房时机,当然是房价持续向上,但利率偏低之际,只是这种机会并不多。不过在2003年SARS风暴接近尾声时,正逢此一情况,所以那时我才会说:“大家可以买房子了!”

  反之,购房最差的状况,就是房价持续走跌,但利率依然维持在高水平之际。幸好,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并不高。

  进入低利率时代,不少购房者斤斤计较采用何种计息方式,每个月可以省下多少房贷,于是产生了“固定利率不如浮动利率”、“利率季调不如月调”的迷思。

  在银行利率往下走时,“固定利率不如浮动利率”、“利率季调不如月调”的说法,的确言之有理。但利率也有高低循环,不会一直永远趴在谷底,等到利率往上走时,媒体与舆论就会反过来大力鼓吹:“浮动利率不如固定利率”、“利率月调不如季调”。

  就我个人而言,购房时希望房贷采用固定利率,当然这利率不能太高,不过因为固定利率已不复存在,所以我会采用季调方式。如此,我可以知道未来一季每个月要缴多少房贷,心里比较踏实,否则每个月都得烦恼利率高低,光是省下的这些时间,价值就超过不同利率的房贷差额。

  最后要提醒读者,买房子不能只看单一因素,所有通货膨胀、房价、利率,都是购房前要考虑的因素,而非只看高通胀或低利率即可购房。

  小词典

  房地产泡沫(realestatebubble)

  泡沫经济的产生来自于经济投机活动,导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可谓市场经济失衡的一种现象。当房价高于基本价值(fundamentalvalue)时,则产生房地产资产泡沫,透过衡量房价偏离基本价值的差异变化,即可计算房地产泡沫的规模大小。一般文献多以“房价租金比”作为衡量房价泡沫化指标,然而本地租赁市场发展与国外市场大不相同,故以“房价所得比”衡量房价泡沫化应较符合市场现状。

  张教授的提醒

  因为通胀与利率的变动,相对房价的涨跌小很多,面对高通胀或低利率而产生“租房不如买房”的问题,应先认清当时房价可能的涨跌趋势。如果面临房价持稳或上涨,当然可考虑“买房”;如果面临房价下跌,就应“戒急用忍”,考虑“租房”为宜。
要一窝蜂抢进

  古有孟母三迁,现在许多想让儿女赢在起跑线的父母,即使负担再沉重的房贷,也甘愿抢进明星学区内居住。除了明星学区周遭,公园、地铁、交通干线旁的房子,也是房地产的热门地段。不少人打从心里相信,没住在这些热门地段,就仿佛矮人一截!

  几个靠房地产致富的大亨,总爱像传教般宣扬:“购买房地产时,只需要注意三件事,地段、地段、地段。”也不断有所谓的财经名嘴、作家,斩钉截铁地说:“宁可买好地段的烂房子,也不要买烂地段的好房子!”

  如果以投资来论投资,“有土斯有财”、“不景气时投资房地产,最为稳当”、“高通胀或低利率时,租不如买”这三个神话,在逻辑面、实务面上都站不住脚,但地段好坏,的确是决定房地产获不获利、获利高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为何我也将“购买房地产,只需注意地段、地段、地段”的说法,视做另一个房地产神话呢?

  原因有以下五个:其一,买房子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地段只是其中一个;其二,购房者误将“投资地段”当成“消费地段”,一窝蜂抢进“投资地段”,造成房地产泡沫;其三,如果把买房子当消费,应当重视“现在的地段”,如果把买房子当投资,应当重视“未来的地段”,购房者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四,大多数人购房是为了消费,所以应该是:“宁可买烂地段的好房子,也不要买好地段的烂房子!”

  最后一个原因:由于每个人对好地段的定义不同,因此“你的好地段,不一定是我的好地段”,更重要的是,“开发商的好地段,不一定是消费者的好地段”。

  小心未获利先受害

  首先,我一再重申,大多数人买房子,70%(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自住,只有30%(次要)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所以必须考虑的因素极多,包括房价、利率、地段、房屋品质、邻里关系、社区规模、家人的好恶、距离上班地点远近等,如果只重视地段一个因素,可谓见树忘林,通常还未享受到投资之利,已先尝到诸多苦果。

  其次,为了让购房者不致混淆,我将地段分为两种:第一种称为“投资地段”,即适合投资的地段,例如好学校、公园、地铁、交通干线旁;第二种称为“消费地段”,即适合居家生活的地段,通常是好学校、公园、地铁、交通干线附近,以及走路10分钟可抵达这些热门标的的范围内。

  “投资地段”虽然炙手可热,但房价昂贵、环境嘈杂,居住品质并不佳,并非购房首选。以学校为例,大多数购房者先入为主的看法是,学校周遭的环境十分清幽、宁静,但可能未曾考虑到,如果生活作息与学生不一样,光是上下课的铃声,与学生上学、放学时的交谈嬉笑声,就会让人受不了!

  公园也是如此,从清晨五六点起,就有各种团体进行不同的活动,有些人打太极拳,有些人跳韵律操,更有些人将音响放得震天响,就算周遭住户抗议,恐怕也不得安宁;地铁、交通干线附近的房子也不例外,时常晚上十一二点马路上依然车水马龙,住户根本难以入睡。

  而在有些地方,开发商推出与地铁站共建的大楼,若就“投资地段”而言,这个地段无可挑剔,但居住品质却十分堪忧。住在这种大楼的住户,除了无一日可安宁过生活,地铁站来来往往的人也太过复杂,不利居家安全。

  消费活在当下,投资想象未来

  再者,消费者要求的是“活在当下”,投资者大多寄望于“想象未来”,所以,也可将地段分为“现在的地段”与“未来的地段”两种。

  如果将“现在”、“未来”、“投资”、“居住”四者加以排列组合,就会出现“现在的居住地段”、“现在的投资地段”、“未来的居住地段”、“未来的投资地段”四种地段;对一般自住型的购房者而言,应该选择的是“现在的居住地段”。

  “现在的居住地段”及“现在的投资地段”优缺点前文已详加比较,不再赘述。而改造区、城市重划区,则可视为“未来的居住地段”。也许这些房子的居住品质令人向往,但未来可能迟到,可能走样,甚至也可能不会来,购房者不必下赌注。好比开发商在重划区里推出新产品,总爱以“百年大镇”为广告词;实际上,这些百年大镇,说穿了就是“经过百年后,才会成为大镇”,工期非常漫长,甚至可能超过10年,住户仿佛住在工地里,根本没有生活品质可言!
至于“未来的投资地段”,自住型购房者不宜,投资型购房者也要考虑。例如,不少人热衷购买地铁预定路线旁的房子,对居住而言,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的施工噪音与交通堵塞,很少人能忍受;对投资而言,地铁完工日期动辄拖延经年,不少人因买房而套牢,难以脱身。

  烂地段的好房子vs好地段的烂房子

  至于第四点,可说是困扰购房者最深的两难抉择。但先要理清的是,在“宁可买好地段的烂房子,也不要买烂地段的好房子”的说法中,所指的好地段、烂地段,其实是好的投资地段、烂的投资地段,而非好的居住地段、烂的居住地段。

  对大多数购房者而言,房子品质比投资获利重要,因此好房子比“好的投资地段”重要。所谓“烂的投资地段”,大多指交通比较不便利的地方,住户只要改变交通方式,缺点便可大幅改善。

  即使以投资角度而言,“好的投资地段里的烂房子”也并非全然没有风险。一来,如果没有在低点买进、在高点卖出,根本不可能获利;二来,为了卖个好价钱,购房者通常得投下大笔金钱改建、装潢,但这笔资金不见得真的可回收。

  所以,我才认为购房者的信念应改为:“宁可买烂地段的好房子,也不要买好地段的烂房子!”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人各有志也各有所好,消费是基于喜好和需要,而不是算术与投资回报率,买房子亦然;所有地段的分类,都仅供购房者选择时做参考,不是真理,也不是铁律,地段之好坏,存乎消费者一心。

  小词典

  城区改造(urbanrenewal)

  城区改造是指在城市规划范围内,将老旧建筑以整建、重建或维护设施等方式,赋予新生命并提高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投资客锁定城市主要干道旁、房龄逾30年的老旧公寓,期待城区改造后的增值契机。由于原旧建筑可能并未反映潜在容积价值,改建后楼地板面积增加,潜在获利高,但由于整合住户往往需耗费数年时间,参与城区改造虽可能有高获利,但潜在风险也高,购买此类老旧房屋等待改造宜审慎。

  张教授的提醒

  购买房地产考虑的因素很多,地段虽然重要但非唯一,不要因为地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地段偏好未必相同。“投资地段”与“消费地段”、“现在地段”与“未来地段”不要混为一谈,认清“自己”的好地段,而非“市场”的好地段最为重要。
地铁旁的房子真的比较好吗

  地铁不只改变城市交通方式,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也大幅改变了城市风貌、轴心与房地产生态。

  由于地铁沿线周遭的房价水涨船高,不少开发商推销产品时,也以“地铁旁”为最重要的广告词,加上报纸、杂志、书籍不断鼓吹,“地铁旁的房子不但交通便利,也最能保值、增值,最具投资效益”,使得许多购房族对于地铁旁的房子,情有独钟。

  然而,就居住而言,地铁旁的房子,真的比较好吗?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例如纽约、东京等大城市,或者我就读麻省理工学院时住过的波士顿,几乎没有开发商在销售产品时会强调它在“地铁旁”;原因应该是这些城市的地铁线非常密集,每栋建筑物几乎都在某条地铁线附近,所以标榜“地铁旁”,就没有特别的吸引力。

  然而,新兴地区地铁只有十多年的历史,许多地方根本没有地铁可乘,所以才会物以稀为贵,对房地产有如此大的加乘效果。

  不过,再过10年之后,地铁的魅力就将大幅降低。那时,地铁线也是纵横交错,每个人都住在地铁线附近,“地铁旁”也就没什么特殊的卖点了!

  购买地铁附近的房子应思考两个问题

  有人会说,等到地铁全面通车还需要10年时间,所以现在更要把握机会,在地铁附近置产。那么我建议,可以先想想以下两个问题,想过之后再做决定。

  第一个问题:你与家人真的常常坐地铁吗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政治大学地政系教书,从政大到最近的地铁站,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所以每天都是走路或开车上下班,我的家人也很少坐地铁,一个月可能乘不到一次地铁,所以根本无须在地铁旁买房子。

  与我情况相同或类似的上班族不在少数,有些人因为上班地点与地铁距离遥远,所以得开车或骑摩托车;有些人则因为健康或经济因素,选择骑自行车。如果家人对地铁依赖也不深,那么用比较高的价格在地铁旁买房,可是一点都不划算。

  这好比家中根本没有求学阶段的儿女,却选择在明星学区买房子,不但房价较贵,也不一定真的可投资获利。

  第二个问题:住得离地铁越近,生活品质就越好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住得离地铁越近,可及性及便利性虽然提升,但住宅宁适性却相对降低,因此生活品质反而越差。地铁旁多为商店,配合地铁营运时间,店家大多也开业到晚上十一二点,整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并不是居住的好地方。

  然而,这并非说选购房子之前,完全不用考虑地铁的便利性。因为,许多人所认定的“地铁旁”,指的是距离地铁站100米之内,但如果以到地铁站步行10分钟内可到为标准,那么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答案了!

  我一向主张,房子与地铁之间最好“距离不远不近”,不需要“doortodoor”,是因为从地铁站步行10分钟可及的房子,不但比紧挨地铁的房子更便宜,比如在台北,每坪(一坪约合33平方米)可比地铁站100米内的房子便宜5万~10万元左右,而且生活品质又比较好,可说是较佳的居家地点。

  不过,房子与地铁站的远近,并不是是非题,而是居住品质与便利性之间的选择题。住得离地铁站近一些,选择的便是交通便利,势必要牺牲部分生活品质;住得离地铁站稍远一些,选择的便是生活品质,那么也得花更多时间在交通上。

  除了地铁旁的房子会强调交通便利外,近年来,台湾地区开始有开发商推出产品时,主打搭乘火车、高速铁路,半个小时内就可抵达市中心,由于房价相对便宜,对某些购房者而言,它们吸引力十足。

  只是,这仅是开发商的广告词,千万不要当真。不是说广告词都是假的,而是在最理想的交通状态下,才可能那么快。如果是上下班的高峰时刻,交通时间可能要乘以2,甚至乘以3,那就不是半小时,而是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根本与交通便利背道而驰。

  虽然在美国、日本,由于城市发展得太过庞大,不少上班族只能在隔壁县市买房子,上下班通勤时间就得花上一到一个半小时,但一般而言,25~30分钟的通勤时间,已是一般人愿意接受的距离,因为30分钟车程,加上事先准备的时间,大概也得要45分钟左右,即使地理距离不远,但“心理距离”却很远,出一趟门就会很累,何况每天都得来回一次。

地铁联合开发项目较适合投资或居住吗

  近来有不少标榜联合开发房地产项目,多为较小户型套房产品,吸引年轻单身族、首购族、投资族及租房族。虽然地铁站地点非常便利,但居住环境较不宁适,且由于小户型产品入住户数较多,管理维护较为复杂,居住品质较不理想。

  就投资客而言,亦需考虑过多的出租户数竞争,租金水准及空置率也都可能受到影响。当然类似项目最关键的问题是房价相较附近项目,贵了不少,在考虑价格与品质的情况下,更要审慎评估。

  连擦鞋童都知道投资地铁站,还适合投资吗

  最后大家都知道地铁沿线,特别是地铁站附近的房价都特别高,当所有人都知道购买房地产,跟着地铁走准没错时,你觉得此种房地产真能投资吗?

  在股票市场有种说法叫“擦鞋童理论”,就是当股票市场连擦鞋童都知道要进场买那只股票时,那只股票显然是涨过头了,绝对不宜进场投资,否则投资者将成为最后一只老鼠。

  同样的道理,当在地铁线附近投资房地产成为全民皆知时,不论投资族、自住族、租房族,均以此为目标,造成一窝蜂,请问此投资标的的价格,还会便宜合适吗?尤其当投资客越多之处,通常房价相对会偏高,投资购房宜三思。

  小词典

  擦鞋童理论(shoeshineboytheory)

  擦鞋童理论是美国华尔街流传的股市理论,意指当擦鞋童都在讨论股票投资的时候,就是股市交易达到最高峰之时,此时股票市场可能有过热的情形,随时有泡沫化的可能。

  张教授的提醒

  不要迷信地铁站的房地产项目,因为地铁站附近的项目通常有投资客介入,易造成一窝蜂现象,房价易过高。消费者主要看个人对地铁的需求决定,不过即使如此,5-10分钟步行距离较为适合居住,对于联合开发项目更要审慎评估。

军队最大的禁忌,在于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消费者最大的禁忌,则在于不知为何而买,为谁而买,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买了什么!

  购买电脑、电视、汽车,没有消费者不知道为何而买、为谁而买,更不可能不知道买了什么。多数人更在深入研究各种品牌的功能、四处比较价格后,才决定买或不买,以及要买什么品牌。

  然而,许多人被五大房地产神话所迷惑,未曾分析自己买房子的目的,也没有认清房地产的本质,就决定了生命中最大一笔消费--买房子,相当不智。

  在购房前,我认为消费者一定要知道以下六件事。

  一、在购房前,先要认识自己属于何种购房者,才能知道为何而买,为谁而买。大多数人购房的目的,主要(70%)是为了消费,次要(30%)是为了投资,应首先注重居住品质,而非买卖获利。

  二、购买房地产应认清房地产的组成元素包括哪些,除房屋、土地及产权外,还包括住宅单元、社区设施及邻里大小环境。此外,除上述硬件外,还包括住户邻里关系及社区管理维护等软件。

  三、认识自己后,接着要认识房地产的特质,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买房子与买股票不同,也与买电视、电脑不同。房地产的特质,包括不可移动性、异质性、不可分割性、昂贵性、长久性等。

  四、购房不是宿命,而是可替换的选择。不管消费还是投资、品质还是价格、地段还是产品、活在当下还是期待未来,都是购房者的选择,没有绝对的答案。

  五、购房者要建立自己的“心中之尺”,不要被“市场之尺”所左右。

  六、房屋消费者可分五大类,分别为:租房族、首购族、换房族、短期投资客、长期投资客(房东),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购买策略。

先认识自己,再认识房地产

  人们愿意主动花费金钱购买商品,最主要目的不外有二:一是消费,二是投资。大多数时候,不是为了消费,就是为了投资,只有少数的情况或商品,两者皆是。

  除了商人,绝大多数民众购买食物、饮料、电脑、汽车、自行车等“民生商品”,目的都纯粹为了消费,压根没想过借此投资获利;相反,所有购买股票、基金、期货等“金融商品”的人,目的纯粹是为了投资,与消费毫无关系。

  而在金融商品数字化的潮流下,股票、基金、期货的买进、持有、卖出,都只是存折上文字、数字的消长变化,比如台积电股票的忠实拥护者,可能终其一生都未曾亲眼见过晶圆,更不可能直接消费晶圆或台机电的股票。

  消费商品主要是为了自用,或给家人、亲友使用,投资有时是提供产品给他人使用,有时只是金钱的往来、流动,与产品实体本身关系极

  为间接。先论消费,近几年来,大众消费意识大幅提升,除非经济能力不佳,或遇到商家进行折扣战,否则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是商品品质良莠,是否安全、舒适、合乎需求,然后再考虑价格高低,宁可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品质较佳的商品,也不愿屈就较差的产品,即使价格相当低廉。

  但若论投资,因为目的是获利,而唯有贱买贵卖才能获利,所以价格高低,常是投资者考虑的第一因素,甚至是唯一的因素。

  然而,房地产却是最特殊的商品之一,它既是“投资品”,同时也是“消费品”。由于房地产市场信息极度不透明,大多数购房者根本没有能力判断信息真假、价格高低,加上房地产神话深植人心,所以万千民众不但弄不清楚自己购房的目的,不知道为何买房、为谁买房,甚至不知道,房地产到底是什么!

  所以,购房者与其盲人骑瞎马,在房地产市场碰运气,不如多花点时间,先做好房地产的相关功课,再考虑掏腰包。那么,在购房之前,购房者要做哪些入门功课呢?我想首先得做两门功课,第一门是“认识你自己”,第二门则是“认识房地产”。本节讲述的是第一门课。

  大多数购房者消费重于投资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学习知识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识你自己”,而想要购房的人,必须学习的第一件事,也是“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属于哪一种购房者。

  如果以购房的目的来区分,我将购房者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称为“纯粹的消费者”,购房100%是为了自住,完全不考虑投资获利;第二类称为“偏向消费的购房者”,这类购房者买房子的目的,约70%是为了自住,约30%是为了投资;第三类与第二类相反,乃是“偏向投资的购房者”,约70%是为了投资,约30%是为了消费;第四类则是“纯粹的投资者”,购房100%是为了出租(长期投资)或出售(短期投资),而非自住。

  根据学术界长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在所有购房者中,第四类“纯粹的投资者”与第三类“偏向投资的购房者”的比例极低,分别只约占5%、15%;第二类“偏向消费的购房者”与第一类“纯粹的消费者”占大多数,而“偏向消费的购房者”约占20%,“纯粹的消费者”则约占60%。

  由此可见,对一般人而言,购房的主要目的是消费自住,投资获利仅是次要目的。不过,在五大“房地产神话”的渲染与夸饰,以及媒体、舆论疲劳轰炸的推波助澜下,大多数人在购房时,皆将投资获利放在第一位,反倒将居住品质放在第二位,甚至完全不列入考虑范围,以致不是叹息找不到“理想的房子”,就是在购房后,依旧无法“安居乐活”,时时刻刻还挂念着房价起伏。买房子要跟家人一起商量

  我必须强调,除非是单身贵族,否则买房子通常不是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事,需要由全体家人共同决定。以前,社会的主流观念是,购房时谁出的钱最多,就由他决定要买什么房子。但现在可不一定,在不少家庭中,即使主要经济来源是先生,购房决定权却掌握在太太手中。

  就算是夫妻,或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也可能属于不同类型的购房者,因此,在购房或换房前,全体家庭成员应该多多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最好举行一场或数场家庭会议。夫妻之间有不同的居住经验,购房目的也可能有所差异,必须好好沟通;儿女虽然居住经验较少,但他们同样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绝对要让他们参与家庭会议,这也是展现家庭民主的最佳方式。

  那么,针对买房子或换房子,家庭会议应该要讨论哪些议题呢?在学校上课时,我都会要求学生们描述其居住经验,描述的内容包括:对房子类型的好恶、对周遭环境的选择、有何特殊需求,以及在不同的生命周期时,对居住有哪些向往。而这些内容,都应该在家庭会议中被仔细讨论。

  如果有机会,也可请房屋中介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参与家庭会议,让家庭成员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等到全体家庭成员达成共识后,就可开始看房子、选房子了,我称做“到市场进行试炼”,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炼后,再不断修正共识,相信就能找到适合全家人居住的房子。

  想投资房地产不需要直接购买

  房地产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但是,在消费方面,社会已将购房“神格化”为人生最重要的一笔消费;在投资方面,又将房地产吹捧为最安稳,甚至稳赚不赔的投资工具。

  其实,这种说法差之远矣。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购房者,都必须了解,房价虽然相当高昂,但人们平均10年就换房一次,所以购房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消费。而如前面所分析的,与其他投资工具相比,房地产投资回报率并不突出,也不是最好的投资标的。

  需要弄清的是,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同样一个人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购房者。而对“纯粹的消费者”、“偏向消费的购房者”来说,他们也并非就此与投资房地产无缘。因为,投资房地产途径很多,不一定得直接买卖房子,也可投资地产股等相关行业股票。

  在欧美国家,房地产早已“证券化”,除了购房、投资相关股票外,一般民众还可投资以大型房地产、租赁公司为投资标的的REITs基金,也可将所拥有房子的“使用权”委托给租赁公司,并固定收取年金。

  房地产更加透明化,并迈向“证券化”,是未来必走的方向。只不过,之前美国相关产品过度包装且缺乏适当的管理,爆发“次贷风暴”,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进而引爆全球金融海啸,因此投资时仍需慎之又慎。

  小词典

  投资品(investmentgoods)

  可用以生产、投资或赚取财物的产品。例如:厂房、机械、黄金、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

  消费品(consumptiongoods)

  可以被消费使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欲望或日常生活需求。例如:食物、衣服、汽车、电脑、手机及房地产等。

  张教授的提醒

  购买房屋的本质目的最主要是居住(消费),其次才是赚钱致富(投资),购房者应先认清自己购房的最大目的,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尤其对于消费与投资的比重应先自我把握,不要认识不清就进场购房。

不要只注意“房”而轻忽“地产”

  本节先从“定义”与“构成元素”来介绍房地产,让读者认识房地产的“产品条件”,下一节将进一步介绍房地产的几个特质,这些特质是房地产与其他商品进行比较后得出的,可称为房地产的“市场条件”。

  唯有充分掌握“产品条件”、“市场条件”后,人们才能清楚地认识“房地产是什么”,进而不再从单一层面,而能从多方面观察房地产;不再像无头苍蝇般找不到方向,而是明白各种替换选择的利弊得失,建立属于自己的“心中之尺”,并以此租房,或看房、选房、购房。

  从定义上,房地产可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房”、“地”、“产”。“房”指的是“房屋建筑物”,“地”则指“土地”,“产”乃是“产权”。大多数购房者只注意房屋的部分,较为轻忽土地、产权的归属与权利义务规定,导致不少人辛辛苦苦找到了喜爱的房屋,买下后却纠纷不断。

  一定要先了解繁复的土地法令

  房屋建筑物可大致区分为现房、期房两大类。“现房”指“已兴建完成,可以使用的房屋”;“期房”则为“领有建筑执照即将兴建,或尚未兴建完成之房屋”。如果将现房再加以分类,则房屋建筑物可细分为新现房、二手房、法院拍卖房屋(简称法拍屋,含银行拍卖房屋,简称银拍屋)、期房四大类。

  附带一提的是,本书所讨论供居住使用的房屋,包括独栋住宅、双拼住宅、连栋住宅、公寓(五楼以下,没有电梯的建筑物)、大厦(六楼以上,有电梯的建筑物)等,至于商业使用、办公使用、工业使用、公共使用或其他用途的建筑物,则不在讨论之列。

  对于想购房的人,事前的调查绝对胜过事后的补救,购房前一定要调查清楚建筑物所在的土地,根据法令可否兴建房屋,使用种类的名目是否正确,建筑覆盖率、容积率是否合乎相关规定。

  从土地所衍生的购房纠纷来看,最常见的是购房者入住后,才发现建筑物所在的土地根本不能盖房子,或开发商根本没有取得土地的使用权,或该土地虽可兴建建筑物,但却属于工业区用地,这种情况下,轻则贴钱更改地目,重则拆屋还地,这都不是购房者所乐见的。

  注意土地与房屋的产权分离

  产权是指房屋、土地与所有者、使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将产权分为两种,即“所有权”与“租赁使用权”,当完成购房相关手续后,都应该拿到房屋和土地两种权状。

  所以,购房者会遇到的产权状况,通常是“同时拥有房屋与土地的所有权”或“拥有房屋所有权,土地则租赁使用”。租房者会遇到的产权状况,通常是“房屋与土地均租赁使用”。至于“拥有土地所有权,房屋则租赁使用”的情形,则极为罕见。

  在“拥有房屋所有权,土地租赁使用”的情况下,土地租期通常为50年左右,购房者务必特别注意使用年限!

  与欧美观念不一样

  在解释房地产的定义后,接着要谈的是构成元素。我将房地产的构成元素区分为硬件元素和软件元素。硬件元素包括住宅单元、社区公共设施、大小邻里环境;软件元素则包括邻里关系、社区管理。

  如果将住宅单元比喻成一个小圆,那么,社区、小邻里环境、大邻里环境则是外三圈的同心圆。房地产的硬件元素,除了住宅单元的建材、面积,里面的装潢、家具,还得加上社区的公共设施、大小邻里环境。小邻里环境的范围,约为街区或村邻里;大邻里环境可指建筑物所在的乡镇市,甚至县市。
大多数的购房者,最在意的是住宅单元,社区设施摆在第二位,最后才考虑大小邻里环境,但在欧、美国家,购房者在意的次序却正好颠倒。在欧美人士眼中,大小邻里环境最值钱,社区设施其次,住宅单元则置之最末。

  因此,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房子到底有多大,但外国人士只感觉家里宽敞或狭窄,确切的面积却答不上来!

  原因在于欧、美国家富人区、贫民区泾渭分明。例如,纽约市皇后区里的居民,大多是普通阶级,但能在洛杉矶好莱坞买房子的,几乎清一色是富豪。大小邻里环境,代表的正是居民的身份阶级与社会地位。

  但以台北市为例,号称最富裕的大安区,其实住着不少穷人,相对没落的大同区、万华区,富豪也不在少数。不过,我们一些城市的居住生态,已有越来越接近欧、美国家的趋势。

  最后,我特别提醒,购房时不能只注重硬件元素,却忽略软件元素,邻里关系、社区管理对生活品质的影响,绝对不小于硬件元素。

  小词典

  建筑覆盖率(coverageratio)

  建筑覆盖率是建筑物在基地上的最大投影面积与基地面积的比率,例如200平方米的基地,基地规定的建筑覆盖率为60%,那么,一楼最大楼地板面积可能只有120平方米,而剩下80平方米空地。

  容积率(floorarearatio)

  容积率指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楼地板面积之和与基地面积之比。假如基地所处区域规定的容积率为500%,基地面积100平方米,若考虑建筑覆盖率为50%时,则设计至少为10层楼(即50%×10=500%)。

  张教授的提醒

  购房者购买房地产不只是买了“住宅单元”,还包括楼上楼下邻居及附近学校公园,换言之,也买了社区设施及邻里小环境与大环境。除此之外,房地产的产权关系也需注意。购房者除了要重视住宅环境的硬件外,还必须重视社区管理维护的软件服务。
不了解就不买,购房最忌冲动

  在学习房地产入门的第一门课“认识你自己”后,相信将有许多读者深思后发现,自己其实属于“纯粹的消费者”或“偏向消费的购房者”。购房的唯一或主要目的,乃是消费、自住,而非投资获利,那么此后就应当调整看房、选房的立场与角度,从偏向投资,转而偏向消费。

  接下来我们要深入认识房地产的本质,即房地产入门的第二门课“认识房地产”。其实,不只购房者在购房前必须先弄清房地产的本质,大家在购买任何商品前,不管是消费品或投资品,都要彻底了解其成分、功能、性质,研判其是否合乎需求、价钱公道,才能避免过度消费、值超其物,甚至吃亏、上当,后悔莫及。

  就消费而言,不少消费者在购买牙膏、卫生纸等低价产品时,都得斤斤计较其品牌、价钱,并相信货比三家不吃亏;在购买电视、电脑、自行车等较高价产品时,更得长期研究市场信息,并选在折扣战、相关会展时才出手,除了杀价,还会要求厂商赠送相关商品。就投资而言,一些投资者必须得掌握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等指标,以及企业主、高级经理人的操守,才会决定是否投资这只股票。

  买房子之前更需如此,因为一套房子的单价起码6位数起跳,而有关房地产的知识、信息与经验,购房者皆远远比不上房屋中介、开发商。因为一般人终其一生的购房次数,很难超过16次以上,但房屋中介、开发商买卖过的房子,却是成百上千,购房者只要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被房屋中介、开发商的美丽辞藻所迷惑,买贵了还以为捡到便宜!

  所以,在还不够了解房地产的特质前,务必戒急用忍,不要冲动买房。毕竟,买错了电视、电脑、自行车等消费品,顶多损失几万元,只要不过度投资或借钱投资,就算买错了“投资品”,损失也可在控制范围之内。然而,买错了一套房子,损失就可能以百万元计,甚至成为终生摆脱不掉的痛苦。

  每套房都不同,无标准计价法

  那么,房地产具有哪些特质呢?除了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此一特质外,它还有以下五大特质。

  不可移动性

  因为房地产无法移动、携带,房地产才被称为“不动产”,其他资产,不管是属于消费品或投资品,都是“动产”,可以搬运、移动。由于房地产具有这项特质,所以必须由人来迁就房地产,而非房地产迁就人,所以,房地产也才会出现地段的差异,即使是两栋一模一样的建筑物,也会因地段不同,而有不同的价格。

  异质性

  每一张台积电股票,没有任何差别,彼此可以替换;同样款式的电脑,也几乎大同小异。前者属投资品,后者属消费品,都具备同质性,因此价格也就一模一样。但每套房子都不一样,就算是在同一栋建筑物里,格局、面积相同的两套房子,也因所在位置不同,价格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套房子,在不同时间里,因为邻居不同,也有极大的差异。
 正因为异质性,所以房地产的价格,没有统一、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计算标准,不但每套房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购房者也不能只依赖房屋中介、开发商所提供的资料,判定该买哪套房子。购房者必须亲自检验过想买的房子之软、硬件条件,即使期房,也应亲自查看建筑图与工地,不像购买股票、网络上买书,可凭文字、数字资料,就决定买或不买。

  昂贵性

  房地产的昂贵性毋庸置疑,绝大多数的房子,价格都在几十万元以上,它也是一般房主一辈子最大的一笔金钱支出,所以务必非常谨慎。

  不管是消费或投资,支付的金钱越多,冒的风险也就越高,也就应该更小心。然而,在购买其他消费品、投资品时,通常价格越昂贵,消费者、投资者也就越加小心翼翼,力求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但在买房子时,即使价格极为昂贵,却有许多人不怎么理性,也不愿花时间做功课,只听信媒体、开发商、房屋中介、亲友们的说法,令人相当不解。

  不可分割性

  套用学术界的术语,房地产是打包产品,要买、要卖都得一次买卖一整个住宅单元,不可能单买或单卖一间厕所、客厅、卧室,甚至住宅单元与邻里环境也不可分割,买房子同时买了左右邻居与周围的环境。

  价值会随时间减损

  房地产的“寿命”相当长,不像电脑、冰箱、汽车,寿命顶多只有数年到十几年,但房子却往往可以住上几十年,甚至更久,但从首次交房的第一天起,其价值便逐渐减损。

  更严格地说,将房地产分割为房、地、产,房子只要不偷工减料,或遭遇天灾人祸,一般都可使用超过50年以上,如果管理维护得好,寿命甚至可长达数百年,成为“古迹”。房屋价值较不易折旧或增值;至于土地,除非位于山区、河边、海边等危险地方,否则人们很难看见土地消失不见;至于其价格,决定于周遭走向繁荣或步入衰败,可能随时间而产生增值或折价。

  除了房地产之外,汽车也拥有庞大的二手市场。只不过,汽车在首次售出后的第一天,在车市上的价值便立即大幅滑落,但房子的折价速度,则相对和缓得多。所以,“偏向投资的购房者”、“纯粹的投资者”在购房时,必须考虑房地产折价的变数,否则可能由盈转亏。至于“纯粹的消费者”、“偏向消费的购房者”,住得舒适最重要,购房不用太烦恼房子折价的问题。

  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子在建成后的前几年会随房龄增加逐渐折旧,折旧的原因是建筑物造成,土地本身是不会折旧的。然而,管理维护较佳的房子,减损的幅度、速度都会延缓,其中在城区超过20年房龄以上的二手房,由于城市发展导致土地增值,其价格也可能超过较新的房子的价格,因此房地产的价值要经过长时间,要看房屋的折旧与土地的增值来决定其最后的价值。

  小词典

  异质性(heterogeneity)

  因为影响房地产的地段条件、建筑形式与邻里环境等因素都可能不相同,所以房地产没有办法像其他商品那样可以标准化生产。即使是相邻的两栋房屋,也可能因朝向不同而有差异,所以房地产市场价格因异质性而有价格不容易统一的结果。

  张教授的提醒

  购买房地产与购买股票(投资品)或电脑、面包(消费品)大不相同,不宜等同思考比较。房地产除投资于消费的双重特性外,还包括下列五项特性:房子有不可移动的地段特性,且每个房地产品质均不相同而有价格不同的异质性,加上房地产不可分割性及房屋缓慢折旧但土地可能增值等特性,当然价格昂贵特性通常最受大家重视,不可忽略。

不一定非购房不可

  从根本上来说,所有的“购买”,即使买的是“民生必需品”,包括“购房”,也全都是可替换的选择,没有是非对错,答案只存乎购房者一心;购买“投资品”时,更是如此。

  所以,虽然房子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民生必需品”,民众却不一定非得购房,也可选择租房,甚至一辈子都租房,不能因为某个人终生都租房居住,就认为他的人生是失败的。

  购房、租房,是可替换的选择。人们可以先租房后购房;也可在购房后卖房,再选择租房;也可将买到的房子出租,自己则选择租房;也可购买两套以上的房子,其中一套自住,其他房子出租。当然也可选择终生租房,即使买得起房子,却不购房。

  租房者、购房者选择房子,也是可替换的选择。每个人需求、喜好、价值观不尽相同,考虑房地产软硬件的优先顺序不一,财力也有高有低,可接受租金、房价额度有多有少,因此可选择房屋的范围有大有小,一

  切都取决于自己。

  同样,购房者购房的条件或目的,不管偏重消费还是倾向投资,讲究品质还是追求价差,优先考虑地段好坏(本节的地段乃指“投资地段”)还是以产品良莠为第一要务,活在当下还是期待未来,也都是可替换的选择。

  鱼与熊掌难兼得

  对于财力有限的购房者而言,更需要了解的是,虽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各个可替换选择之间,却存在着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尴尬,如果不了解这些尴尬,就算找破了头,也买不到合适的房子。

  好比职业棒球队挑选选手,教练总希望个个跑得跟铃木一朗一样快,又像霍华德般年年量产全垒打。这种兼具快腿、强棒的选手并非没有,却如凤毛麟角般稀少,年薪更高得吓人,大多数棒球员,跑得快的通常只有短程火,全垒打好手则多半速度较慢。

  现实中,每支职业棒球队都清楚,不能奢求找到兼具飞毛腿与长程手的天才型球员,找了飞毛腿,就得牺牲团队长打能力,而找了长程手,整体速度就会受到拖累。所以,职业棒球队通常不会找“最好的球员”,而是依照目前队形中的缺陷,补选最需要的选手。

  然而,有不少购房者根本不相信鱼与熊掌难以兼得,虽然自己口袋不够深,却坚持非得同时得到鱼与熊掌不可。或者,知道两种选择必然冲突,却不愿意认真面对问题,相信自己就是那极少数的幸运者。于是,一直苦苦寻觅“绝对理想的房子”,不肯屈就、妥协于“相对理想的房子”,最后,不是买不到房子,就是买进入住后,嫌东嫌西,无法好好过生活。

  那么,什么是购房时的鱼与熊掌呢?我的看法是,消费和投资、品质和价格、地段好坏和产品良莠、活在当下和期待未来,正是难以兼顾的两难,好比天平的两端,不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就是这个重、那个轻,或那个重、这个轻。

  所以,购房者不能既是百分百活在当下的消费者,又同时是百分百期待未来的投资者,而品质绝佳的房子,必然价格昂贵;价格低廉的房子,品质就难以奢求。好的投资地段里的好房子,大多数人都负担不起,只能在“好地段里的烂房子”与“烂地段的好房子”两者中挑选。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购房者只能在消费、投资两端单挑其一,套用政治学上评比历史人物功过的方法,一般人选择了“消费、投资七三开”,即70%是为了消费,30%是为了投资。而在品质和价格、地段好坏和产品良莠、活在当下和期待未来之间,购房者也可选择“七三开”,或其他不同比例。

  也就是说,购房者当以消费为主、投资为辅,但不是强迫所有购房者都如此思考,如果他们想当“偏向投资的购房者”、“纯粹投资者”,也是其个人选择。
接受相对理想的房子

  我要强调的是,购房前必须进行多重选择,不是是非题,也不是单选题,而是多选题,而且理想一定得跟现实调和,因为每个人的所有期望,都不可能完全被满足,所以当找不到“绝对理想的房子”时,就应该接受“相对理想的房子”。

  而且,这份多选题的考卷,没有标准答案,正确答案就在答卷人心里,也就是下一节要讨论的心中之尺。唯有建立起心中之尺后,才能在相互冲突的选项中,做出最符合自己的选择,不要被市场之尺所左右、被其他人牵着鼻子走,满足了开发商与房屋中介。

  更重要的是,购房者务必选其所爱而择,更要爱其所择,除了认清各种选择之间的冲突,更要了解,做了一个选择,同时也决定了其他选择的答案。如果不是如此,那么代表购房者尚未思考清楚,心中之尺尚未成形。

  也就是说,消费或投资当是这份多选题考卷的第一个题目,唯有先回答这个问题,才能接着做答,但只要回答了这个问题,也等于回答了所有问题。

  如果购房者选择以消费为主,那么心中之尺就应当大于市场之尺,希望房价平稳,注重产品品质,超过于其投资地段的好处,而且购房是为了活在当下,而非期待未来。如同之前所说的,他们应宁可选择“烂地段的好房子”,而非“好地段的烂房子”。

  如果购房者选择以投资为主,那么之后几个题目的答案,就正好相反,市场之尺当重于心中之尺,希望房价波动,才能从中获利;对投资地段好坏的重视,当重于房子的品质;购房是为了期待未来,而非乐在当下;当选“好地段的烂房子”,而非“烂地段的好房子”。

  不过,一般人大可不必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怆感,以为选择了前者,就放弃了后者;选择了后者,就放弃了前者。因为台湾大多数民众一生不止买一次房子,所以也不会只做这份多选题考卷一次,每次的答案,自然有所不同。当然,要不要换房,也是一种可替换的选择!

  小词典

  替换选择(tradeoffchoice)

  就是一种权衡取舍,为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其他东西。以经济学的供求法则说明,当价格提高时,在相同需求情况下,数量减少;反之,若价格下降,则数量上升。套用在购房选择时,当购房总预算有限制的情况下,如果选择单价高的房屋,势必要牺牲品质(面积),但如果选择单价低一些的房屋,则可换取较佳的居住品质(较大的面积)。如何在得与失之间找到平衡,则依赖个人价值观的替换选择。

  张教授的提醒

  购房决策是要经过多重的替换选择考虑,认清房地产的特性与组成元素,考虑个人的偏好,慎重思考个人面对房地产的选择:包括消费还是投资、住宅品质还是价格、住宅产品还是地段,乃至活在当下还是期待未来。

 建立自己的心中之尺

  上一节提到购房就像是一份多选题的考卷,购房者必须先回答好几项“可替换选择”的题目;还特别强调,唯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心中之尺”,才能在面对这些多选题时,不迷惘、不彷徨、不惊慌、不逃避,更能看懂考题的内容,以及考题与考题之间的关联性,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也就是说,倘若未能坚定对心中之尺的信念,即使购房者对自己、对房地产、对购买的本质了解得再透彻,购房都将是无法承受之重,不是买到不适合自己的房子,入住后频频抱怨,就是朝三暮四、犹豫迟疑、昨是今非,花了许多时间看房,却始终下不了决心。

  那么,什么是“心中之尺”呢?“心中之尺”即是个人心中的偏好,简单地说,就是购房者从其知识、品位、偏好、价值观、居住经验中,所提炼出来的选择住家的标准。由于每个人生命历程、所好所恶、需求期待,皆有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心中之尺也不尽相同。

  而与“心中之尺”相对的,乃是“市场之尺”。所谓的“市场之尺”,即是市场众人的偏好,其实就是媒体、舆论、开发商、房屋中介的说法。这些说法其实大同小异,甚至有一部分也包括在我所归纳的五大房地产神话中。

  在此,我必须特别解释、澄清,“心中之尺”与“市场之尺”其实也是一组“可替换选择”,并非“心中之尺”是善的、是绝对的,而“市场之尺”是错的、是邪恶的、是一无可取的。“市场之尺”是否是错的、邪恶的、不可取的,关键在于购房者是否选错尺。

  那么,到底要以心中之尺还是市场之尺来选房呢?这要看购房者买房子的目的为何,消费型购房者应用心中之尺选房,投资型购房者则应用市场之尺选房。

  在本堂课第一节时,我将购房者分成四大类,而“纯粹的消费者”选房时,应100%以心中之尺为依据;“偏向消费的购房者”选房时,应70%靠心中之尺、30%靠市场之尺;“偏向投资的购房者”选房时,应30%靠心中之尺、70%靠市场之尺;而“纯粹的投资者”选房时,则应100%以市场之尺为标准。

  又因为“偏向消费的购房者”,在购房者中比例最高,所以,我才建议应以“心中之尺”为购房准则,而非“市场之尺”。

  消费型购房者不要为市场购房

  以买股票为例,散户买股除了投资获利,别无他想。在股市中,外资、法人、自营商的超买、超卖动向,可视为市场之尺,散户如远离市场之尺,仅靠心中之尺选股,获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再以买车为例,由于绝大多数人买车是为了消费自用,而非投资获利,他们除了考量自己的财力外,皆以心中之尺为选车标准,不会太理会其他人的眼光与议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购车的心中之尺也有所出入。有些人独爱进口车,有些人喜欢国产车;有些人要求安全,有些人强调设计感;有些人要买可放进自行车的车型,所以不同类型的购车者,会选择购买不同的车,细分市场也相当明显。

  买房子也是如此,购房者的心中之尺天南地北,有些人非期房不买,有些人独爱二手房,有些人情钟学区房,有些人想跟医院做邻居,有些人要住在饭店附近,有些人则希望每天都在鸟鸣中起床。

  其实,在大多数消费行为发生时,消费者都得面对心中之尺与市场之尺的拉锯。例如,不少年轻人新购或换购手机时,原本只想买个便宜的阳春型手机,但在同辈人的压力与广告的诱惑下,也忍痛买了个昂贵的iPhone,这就是心中之尺败给了市场之尺!

  然而,大多数消费品的金额都不高,只要不过度消费、预支消费,甚至为此而负债,即使顺从了市场之尺,伤害也不会太大。但由于房子的单价极为昂贵,“纯粹的消费者”、“偏向消费的购房者”如果没有坚定相信心中之尺,反而以市场之尺为选房、购房的标准,不但可能要多付出几十万元以上的款项,也可能每天住得不舒服!

  更令人忧心的是,不少购房者的心头根本没有一把心中之尺,只存在一些模糊矛盾、道听途说的想法,或误将市场之尺当成了心中之尺,因为他们耳朵所能听到的,就只有市场之尺的声音,压根不知道有心中之尺的存在!

  如果读者不清楚、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房子,也就是说,心中之尺还未萌芽,可以参照本书第五课第一节,我将告诉购房者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心中之尺。

理想现实要兼顾

  购房不能没有目标,也要兼顾现实,如果没有依循尺度,可能寸步难行或脚步凌乱;但如果过度坚持尺度,不懂得与房地产现状妥协,也可能根本买不到房子。

  如同我所一再提醒的,只有“相对理想的房子”,没有“绝对理想的房子”,不管对消费型购房者,还是对投资型购房者来说都是如此。而且,购房者的心中之尺,可能随时改变,在不同时期,市场之尺也不尽相同。所以,心中之尺、市场之尺只是选房的偏好标准,而非铁律。

  好比,某个以消费为主要目的的购房者,心中之尺所希望的要求洋洋洒洒,既要求住家宽敞,又期待房价低廉;既要求住在市中心,却又想着山明水秀、清幽静谧;既要求交通、购物便利,但又对高物价深恶痛绝,那么,他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可买的房子。

  所以,当消费型购房者一直找不到“好房子”时,就得放宽心中之尺的标准,排列各种要求的先后顺序,决定哪些要求可以稍微退让,再重新选房;如果依然找不到“好房子”,购房者不是再度放宽心中之尺,就是得重新审视,这把心中之尺是真是假,该不该重新“打造”一把新的心中之尺!

  同样,投资型的购房者如果财力有限,市场之尺也要视状况调整。否则一味要求“好的投资地段里的好房子”,恐怕像大海里捞针,怎么找也找不到。此时,就可能要试着接受“好的投资地段里的烂房子”,才可能投资获利。

  小词典

  市场之尺(marketscale/price)

  依据市场机制决定价格因素,套用于房地产是指由房地产市场上许多的交易所形成的客观“价格”。

  心中之尺(personalscale/value)

  指个人受到各种价值影响而产生的价值观,套用于房地产是指随着个人在成长经验中,由学习、摸索、尝试等过程而慢慢形成,改变的房地产主观“价值”。

  张教授的提醒

  面对房地产的各种特性与产品类型元素,购房者必须先建立自己购房的想法,即所谓的“心中之尺”,才可进入房屋市场去选择购房。购房者最忌的就是尚未建立“心中之尺”即进场选择购房。当然购房者,尤其投资型的购房者同时应关注市场的各种趋势变化,即所谓的“市场之尺”,当心中之尺与市场之尺发生交集,购房决策即可形成。
购房应该注意哪些事

  在本课第一节,依照购房的目的,我将购房者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纯粹的消费者、偏向消费的购房者、偏向投资的购房者、纯粹的投资者。在前一节,我同时也分析了这四大类购房者在选房时,应该如何配置心中之尺、市场之尺的比例。

  然而,这种分类方式乃根据购房目的,换句话说,依赖购房者的主观意愿。不过,一般人通常以客观的人生阶段、经济能力,来界定自己与房地产的关系。按这种分类方式,也可将购房者分为四大类,依序是首购族、换房族、长期投资族(房东)、短期投资族(短期内买进卖出的投资客)。

  这两种分类方式并不冲突,在本课第一节所提到的“认识你自己”,严格来说,应该称做“认识你自己的内在”;本节我将告诉购房者,如何“认识你自己的外在”,开始踏入购房的门槛,并提醒首购族、换房族、长期投资族、短期投资族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所有购房,尤其是买房,都不能只考虑主观意愿,而忽略客观的人生阶段、经济能力,唯有两者相辅相成,购房者才能在茫茫房海里,找到一条明确、适合自己的光明道路。

  一般认为,人们在年轻、经济能力较差时,应当先租房,等到工作稳定、存到房贷首付时,则可购买人生中的“第一套房”,直到儿女略大或收入增加时,再换大一点的房子,如果行有余力,再晋级成为长期投资族或短期投资族。

  如此的生涯规划,的确较为稳当。但是,租房、购房是一组可替换的选择,主观意愿同样也是一套多选题,上述的生涯规划虽是最普遍、风险较小的选择,值得大多数人参考,却不一定得完全照办;如果年轻人不想租房,一出社会就想买房,或直接想当“短期投资族”,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经济负担过重、风险极高,可能未能获利,却成为过度消费的“房奴”。

  首次购房者可考虑二手房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房屋使用者中,租房族约占20%,购房族约占80%,如果只计算城市,租房族则约占30%,购房族则约占70%;而在购房族之中,“首购族”占了一半,约50%,“换房族”则约占30%,“长期投资族”、“短期投资族”分别各约占10%。

  首购族、换房族购房,大多是为了消费自住,理应自我定位为纯粹的消费者、偏向消费的购房者,当以“心中之尺”为主要选房标准;长期投资族、短期投资族购房,不外乎是为了投资获利,自当以“市场之尺”为主要的选房标准。

  这代表主观的意愿最好不要与客观的人生阶段、经济能力相背离,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太美好的想象通常无法达成,审时度势、三思后行、量力而为,人生才不会过得太辛苦。

  过去,在租房族中,30岁以下年轻人所占的比例最高,包括学生、社会新人,他们多半收入微薄、工作尚未稳定,近年来则有年龄层往上攀升的趋势。我将在下一堂课专门讲解租房的优缺点、租买之间如何选择,以及租房族怎样才能租得好房。

  在此,我必须强调,租房者并没有比购房者低一等,一如机车族不见得比汽车族贫穷。在国外,终生租房者大有人在,其中不乏高收入者。而且,租房也可视为购房族选房的训练、模拟战,因为对大多数租房族而言,搬家可说稀松平常,而越丰富的居住经验,越能帮助购房者建立心中之尺。

  在所有购房者中,首购族便占了一半之多。首购族的平均年龄,大约在30岁上下,近年来则有逐渐延迟至35岁的迹象,他们的优点是可承担的风险较高,缺点则是财力较弱、缺乏购房经验,我建议不必买太大的房子,可以选择购买市郊的新现房,或价格较低廉的二手房。

  特别要提醒首购族的是,购房前多想、多听、多看、多研究、多比较,也应找相关专家协助,千万不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以至于买到不喜欢的房子,或房子的售价远超过自己所能负担的范围,甚至被欺骗,买到了有问题或不安全的房子。

  很少有人意识到,购买超过自己经济能力的房子,就算是“过度消费”,而过度消费的购房者,正是“房奴”。根据学术界的调查,大多数首购族,常会买下比自己设定价格贵上许多的房子,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切勿频繁换房

  年龄层越高,首购族的比例越低,换房族的比例越高。在整体经济欣欣向荣、平均收入增加时,换房族人数便会增长;但到了不景气、平均收入降低时,换房族人数便会减少,因为他们本来就有房子可住,只是将换房的时间延后而已。

  首购族常误以为一生只会买一次房,但依照统计数字显示,发达国家的人,一生会换六七次房子。第一次换房的年龄层,约在40~45岁之间。大多数换房族所购买的“第二套房”,除非换工作,否则多半不会与“第一套房”相距太远。

  当然,购房者选择换房,不全然因为经济能力变好,也可能基于其他因素。因为换房也是大多数人会遭遇的问题,所以我将于第七堂课专门为想换房的读者解惑!

  换房族虽然有过购房的经验,心中之尺较为成熟、完备,但不代表他们就比首购族高明许多,因为在房地产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等,换房族的经验、所能得到的信息,依然远远比不上开发商、房屋中介,加上房地产营销的手法日新月异,换房族仍不得不慎。我更不鼓励频繁换房,毕竟换房的相关费用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至于长期投资族,最好是拥有两套以上的房子,一套自住,其他房子出租;若非如此,想当专业的“二房东”,除非能发展成规模经济,否则将相当辛苦。

  我建议长期投资族,切莫连用过高的财务杠杆,一定要有自住的房子,而且缴清自住房子的贷款后,再购买别的房子出租,否则同时要付两套以上房子的贷款,对一般人来说,负担实在太过沉重。

  相当多人热爱当包租公、包租婆,却可能未曾想过,当房东并非零风险,也有遇到恶房客、房子难以出租的可能,有时更要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并非只赚不赔。长期投资族心里的如意算盘,通常是“让房客帮忙付房贷”,并伺机将房子卖掉获利,但前提是房租等于或大于房贷,而且房价上涨大于一般投资回报,这样才能真正如意。

  媒体常把短期投资族捧为英雄,但大多数短期投资族却常追涨杀跌,被房子套牢,最后无力负荷,只好忍痛低价卖出,不是成为任人砍价的“断头户”,就是获利被交易成本、增值税大幅侵蚀。所以除了要精研房地产历史、景气波动,更得注意自己的风险承受度,一般人不要轻易尝试。

  小词典

  五类房产消费者特性(characteristicsof5housingconsumers)

  租房族:资金不足、无力购房、短期居住消费。

  首购族:资金相对少、有承担风险的勇气、缺乏购房的经验。

  换房族:资金较足够、承担风险能力最高、有购房经验。

  长期投资族:资金足够、以经营获利为主。

  短期投资族:资金较少、在意价格波动,以投资获利为主。

  张教授的提醒

  各种不同的房屋消费者应有不同的房屋需求考虑。租房族重视交通生活便利性;首购族重视负担能力及基本居住需求;换房族重视居住品质提升;短期买进卖出的投资客重视房价的短期波动价差、市场景气变化;长期出租经营的包租族重视房客租房需求市场。认清自己的购房目的,购房策略均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