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豹突击队sodu网:“和平崛起”应抓住“矛盾”这个“牛鼻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10:56

我曾在《 揭密:中国成为唯一历久不衰的文明古国的原因》一文中提及:矛盾存在于任何时间,一刻都不会停歇;矛盾存在于任何事物,一个都不会例外。既然矛盾一直与我们如影随形,避之不了,那么,我们还能掩耳盗铃、一叶障目,假装没有矛盾吗?这种自欺欺人的态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后果呢?挫折和失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同样,我曾在《 蓦然回首:毛邓的“路线”探索为后人点破了“天机”》一文中谈到:治国安邦有一个规律——矛盾决定形势,形势决定任务,任务决定政策,政策决定成败。

 

    因此,这个“矛盾”看来是我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牛鼻子”,抓住这个东西,一切“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现象,就能够被我们“透视”的一清二楚。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两个特别重要的矛盾:一个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一个是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社会是不是阶级社会?是的。因为只要国家存在,就必然存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所以,这两个矛盾都适合于我国。那么,我国目前存在那些矛盾?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呢?

 

    我国目前存在哪些矛盾?

 

    上述两个矛盾当中,主要矛盾更偏向于政治矛盾,基本矛盾更偏向于经济矛盾。事实上,文化矛盾也很突出,大家或许还记得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他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和宗教的差异而非意识形态的分歧,将导致世界几大文明之间产生竞争和冲突;同样,国防矛盾也伴随着国家利益的纠纷而日益凸显。所以,我们观察社会矛盾,还应当进一步攀爬看点、拓展视野、调整观角。

 

    矛盾总是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之间,而“人”是两者的媒介。我国的“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青山绿水共为邻的重要性等)与生产环节无序开发资源与过度排放污染之间”。

 

    社会矛盾主要有这样几个:一是政治矛盾,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三是文化矛盾,即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不同种族民族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等的矛盾;四是国防矛盾,这个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侵略与反侵略之间的矛盾”,而是国家利益全球化与维护国家利益全球化之间的矛盾,或者说国家利益的全球化与安全化之间的矛盾。

 

    在这些矛盾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孰重孰轻,不能一概而论,此一时彼一时,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些矛盾当中,最突出的还是经济与政治矛盾。

 

    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呢?

 

    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还是要靠政策和法治来解决。资源可以靠“两种资源”,就是要靠资本输出到国外资源富集地区,解决市场推动下的扩大再生产对资源的需求,要重开采,轻购买,否则,会陷入被动,受到国际市场的操控。国内的资源开发应当合理有序,不能“寅吃卯粮”。

 

    生产可以靠“两地生产”,就是要把“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企业,向落后地区与国外转移,国内类似企业一定要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严密地监管,而不是某些职能部门软弱无力地“敲边鼓”,不达标者坚决予以关停。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内的生态压力,还人民“青山绿水”,又能使巨额外汇储备有个好的“归宿”,两全其美,善莫大焉。

 

    解决政治矛盾,就是要不断满足社会主流力量的政治诉求,同时,恩威并重,注重发挥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作用,用“硬实力”解决问题。对待敌我矛盾一定要用“体制工具”严惩不贷,对待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机制工具”做到“春风化雨”。

 

    要让党和政府成为“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我国与群众接触的前沿阵地,是要是在农村、城镇社区和企业。所以,在农村和城镇应进一步完善“村官”“社区头头”的选举制度、操作办法,确保农民和市民信得过的干部能走马上任,从而使农村和城镇的“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在基层,并能使换届成为“缓解器”、“减压阀”,避免党群、干群矛盾激化;在企业,要通过工会建立“劳资”协商机制,在行政机关建立“劳资”仲裁机构,还应当通过立法,确保严重低估劳动力价值的现象发生。

 

    总之,党和政府要成为广大群众维权的“主心骨”,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保存党对人民的执政代言地位。

 

    解决经济矛盾,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同时,在生产力方面瞄准“人才”这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牢牢抓住科教兴国战略,通过教育和科技在“人才”上的储备与释放,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要坚持不懈地推动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解决经济矛盾,还要在生产关系方面,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牵扯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适度扩张国有经济的分量。在国家经济力量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在流通领域、房地产领域、金融领域等培养和加大国有经济的力量,增强国家宏观调控对微观经济的作用力,重塑国家的公信力与社会威望,为今后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主权不容撼动,夯实基础。

 

    解决文化矛盾,就是要不断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同时,发挥“以德治国”的体制、机制作用,用软实力解决问题。要统筹调动宣传、统战、教育等部门的力量,重在推出一批批“弘扬真善美,鞭鞑假恶丑”的文学艺术作品,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梳理舆论“方向”。

 

    另外,要注重奖善抑恶、传播主流声音、规范宗教行为、融合地方文化、传承中外精华。特别是要重视新兴媒体“润物无声”的力量,使主流媒体逐步介入新兴媒体,并在舆论引导上发挥关键作用。要重新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共识,并用立法的方式,要求党政军企各个单位,大力表彰“道德楷模”,对以身试“德”的不良行为予以惩治,彻底改变“道德法庭”说教无用的尴尬处境。

 

    其实,毛泽东时代对“德”是很重视的,党政军企的各个单位都有处理“道德问题”的“工具”,就是纪律处分权,所以,这个优势我们应当一以贯之的继承和发扬下去。

 

    解决国防矛盾,需要政治、经济手段的配合,但军队“走出去”势在必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哪里有我们的国家利益存在,军队就必须要有能力去那里保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的战略通道、战略节点,以及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必须要在掌控之中,但不可贸然出击,小不忍则乱大谋,下棋的时候,不可嗜杀而迷失了布局,同样,战略布局确立后,也不能因为风吹草动,就沉不住气,更不能“打草惊蛇”,破坏了通盘计划。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当然,在对付”不好惹“的角色时,军事手段是最后的、可能也是最管用的手段。

 

    我们必须要有战胜世界上任何一个邪恶国家的能力,我在这里不说信心,不是没有信心,而是关键时刻,信心不如能力管用。事实上,我们的军备也已经过了“忍耐期”,如果不是为了争取和平的发展环境,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恐怕真的要把“纸老虎”吓坏了。

 

    事实上,任何一个局部社会也可以用上述矛盾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态、政治、经济、文化和戍边问题,就可以“触类旁通、以此类推”。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被撤销的原因及教训》,提到兵团的体制不能变,我非常赞同,也深有体会。我还是那句话,兵团在政治上要变成“地方化的党政组织”,在经济上要变成“工业化的经济组织”,在文化上要变成“新疆化的内地组织”,在国防上要变成“军事化的维稳组织”,在屯戍方式上要变成“城镇化的社会组织”。

 

    兵团的“体制”纠结是“老江湖”遇上新问题,在前些年,兵团“体制”的确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胡总给出了解决的路径:正确处理“屯垦”与“戍边”的关系;正确处理兵团和地方的关系;正确处理“特殊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特别是去年提出了让兵团走“三化”的道路,这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兵团的体制瓶颈”。

 

    我们知道,过去的“屯”是与“垦”联系在一起的,现在的“屯”是与“城”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城”会逐步变成建制城镇,这样兵团就可以在党政军企合一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建构师市合一、团镇合一的组织形式,从而具备财政上的“造血功能”,为今后更好的履行“维稳戍边”职能,筑牢基础。

 

    同时,兵团的特殊体制因为有了“城镇”,实际上已经与市场接轨了,也就是说,兵团的体制障碍已经突破,剩下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还有,当前中央、内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也非常重视兵团的作用,在各个方面予以了坚定地帮扶和支持。

 

    兵团当下面临的发展环境是前所未有的,机遇难得,东风浩荡,战略上的成败,是决定性的成败,所以,兵团未来在经济上、文化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政治上、军事上有能力为新疆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应当是可以预期和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