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楼刘羽三十三:釋經講道大綱 第一集之二賜給你的新生命,新生命的種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9:04:48

賜給你的新生命

以下這一系列是對福音真理的基本研討,有布道性的激勵與詮釋性的內容,經文的選擇並沒有特別的相關性,但都是用來逐步講解在基督裡的新生命。

你們可以利用講章大綱來發展成為一篇講道的信息--願神祝福你與你的會眾。


2 講章大綱

系列:賜給你的新生命

主題:新生命的種子

讀經:彼前一  13~二3

經文:「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  23)

引言

福音的真諦就是基督降世,將生命賜給死在罪惡過犯中的人,正如種子萌芽生長一樣,從這粒不能朽壞的種子生出來的就是屬靈的生命。彼得告訴我們:

一、新生命的種子是神特殊的道(彼前一  23)

1)這是真實無誤的道(彼前一23)

2)這是滿有權威的道(彼前一23)

3)這是永遠長存的道(彼前一23)

4)這是活潑有力的道(彼前一23)

二、新生命的種子是神大能的道(彼前一  23)

1)神的道在耶穌基督裡有救贖的大能(彼前一25)

2)神的道在耶穌基督裡有啟示的大能(彼前一18-19)

3)神的道在耶穌基督裡有更新的大能(彼前一23)

三、新生命的種子是神指示的道(彼前一  22)

1)神的道要求信心上的順從(彼前一21)

2)神的道要求盼望上的順從(彼前一21)

3)神的道要求愛心上的順從(彼前一22)

結語

神的道(話)不僅是記錄下來的文字(聖經),也是活生生的(耶穌基督),神的道是神的種子,要種在我們的心裡。滋潤我們的心田,你有什麼回應呢?


2 講章大綱闡釋

系列:賜給你的新生命

主題:新生命的種子

經文:彼前一  13~二3

金句:「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  23)

引言

這一個系列研討的主題是賜給你的新生命,在聖經的一切啟示裡,沒有什麼真理比在基督裡的新生命更令人興奮雀躍,因這就是福音的真諦,亦是為何基督  自稱是生命,祂說:「我就是  ……生命」(約十四6)。因為祂降世為人的目的就是  要把生命帶給那些「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的人(弗二1)。正如種子發芽  與生長,帶來生命,同樣,屬靈的生命也是從種子開始, 然後在靈里長進,所以彼得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23)。

這粒種子就是神活潑常存的道,現在讓我們進一步來研討:

一、新生命的種子是神特殊的道

「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  23)。新生命的信息不是人的推論,而是神啟示的實體,就是神的道。當我們思考新生命的時候,我們要認識道的四個特性:

1)這是真實無誤的道

「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  23)。由於聖經反映這位無誤的神的本質和性格,我們必須接受聖經是真確、毫無錯誤這事實。它的整體性、預言與歷史的記載足以證明其  真實無誤。

1.舉例說明

2)這是滿有權威的道

「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  23)。聖奧古斯丁  ( St.Augustine )  說:「聖經所說的,就是神所說的。」這是我們研讀聖經的唯一態度。所以,當我們聽道時,我們必須緊記我們是在聆聽神說話,我們無權  抗辯或質疑祂所說的話,聖經  是滿有權威的道。

2.補充說明

3)這是永遠長存的道

「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  23)。彼得提醒我們以賽亞曾說:「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草必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一24、25)。耶穌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可十三31)。人縱然失信,但神的  話語卻堅定到永遠。我們可以倚賴神所說的,正如保羅堅持,要在人的話和神的話之間作出抉擇時,我們應該持定:「神是真實的,人都是虛謊的」(羅三4)。

4)這是活潑有力的道

「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  23)。  我們可見,聖靈借這工具,帶給我們在基督裡奇妙的的新生命。我們  可從人的話裡得到資訊及趣味,但我們聆聽神的話語時,超自然的事便會發生在我們身上。耶穌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新生命的種子是神  獨特的道。  那就是唯一及超自然的書,我們稱它為聖經。

二、新生命的種子是神大能的道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23)。神的道充滿大能,從這節經文中我們可以發現:

1)神的道在耶穌基督裡有啟示的大能

彼得說:「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彼前一  25)。除聖經外,我們沒有其它的福音和信息給這個罪惡滿盈的世界。但是,當我們讀聖經時,我們就會發現耶穌基督就是人類惟一的希望。世界上沒有其它的書籍  可包含耶穌基督的福音, 這是何故聖經是絕不可缺的。

3.舉例說明

2)神的道在耶穌基督裡有救贖的大能

「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一18-19)。

當研讀神的話語時,我們知道所有人都是罪的奴僕,你和我都知道這是真確的。福音的核心就是主耶穌降世,為要救贖我們,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流出祂的寶血,為我們付上贖價。根據聖經的記載,祂把我們從罪惡、自我和撒但的手中拯救出來, 正因如此,在這道的種子中潛藏著救贖的大能。

4.舉例說明

3)神的道在耶穌基督裡有更新的大能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23)。當我們讀聖經或傳福音時,神的靈就藉著真理奇跡地帶來新生。正如一粒種子落在地裡,發芽生長。同樣地,神話語的種子進入人的心中時,屬靈生命就開始了。

新生命在神的道滋養下,漸漸茁長,邁向成熟。彼得  簡單清楚的說:「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彼前二2)。

5.補充說明

三、新生命的種子是神指示的道

「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心……就當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彼前一22)沒有人能夠在聽了神的道之後仍然無動於衷。聖經要求我們順服,不順服就是悖逆,悖逆就是罪(撒上十五22-23),要被神審判,接受永遠的刑罰(帖後一8-10)。所以我們要快快的順服聖經的教導, 聖經指示我們順服包括下列三方面:

1)神的道要求信心上的順服

彼得說「信心……在於神」(彼前一21)。聖經從沒有教導我們把信心建立在人、工作或機構上,而是要我們信靠  神。信靠神需要心靈上的悔改和思想上的改變,我們習慣於倚靠自己或朋友,神認為這就是罪了。悔改就是思想上的改變,目標和方向亦隨之轉變。信靠神就是委身和降伏於耶穌基督,因為若不是藉著耶穌基督,沒有人能夠進到神面前,所以我們看到經上說:「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

2)神的道要求盼望上的順服

彼得還說:「盼望……在於神」(彼前一21)。人若沒有基督的福音,就亳無盼望,這是許多哲人愈來愈明白的事。人類的發明與各種制度沒有帶來希望,週遭儘是失敗與挫折。也許我們可以因此瞭解為什麼存在主義者描述生命是「一條漫長漆黑而無止境的隧道」,又說生命是一個荒謬、亳無意義的噩夢,這是徹底絕望的學說。

所以,我們要在主耶穌基督的福音中尋找盼望,神的兒子為我們死,然後復活,為我們帶來盼望,更因為祂是活著的,我們知道我們擁有這份活的盼望。

6.補充說明

3)神的道要求愛心上的順從

在「順從真理」中,我們要「當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彼前一  22)。這世界不太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所以才會在家庭上、事業上、社會上出現人際關係的破裂。可是,聖經卻告訴我們  真愛的秘訣。凡是我們做不到的,聖靈可以在我們心裡藉著基督賜給我們愛神和愛人的心。人的心是為愛而造的,沒有愛的話,永遠也得不到滿足。這說明了我們若沒有基督的新生命,我們的生命就亳無意義。

7.舉例說明

結語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在基督裡的新生命始於一粒種子——神的道。這特殊的道是值得信靠的,並滿有權威的;這大能的道是帶有啟示、救贖及更新的能力;這指示的道要求我們順服。在聽見了道以後,我們需要作一個決定:接受這道的信息從而獲得祝福;或拒絕這道,然後繼續留在奴役的光景中。我們所指的這道,不僅是寫在紙上的道,亦是活生生的道,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是神的種子,祂渴望被栽種在我們的心裡,滋養我們的心田。究竟我們是要接受祂還是拒絕祂呢?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附加評注

1.舉例說明

在博斯博士  ( Dr.James Montgomery Boice )  撰寫的《亳無錯漏要緊嗎?》  ( Does Inerrancy Matter? )  這本手冊中,他講到有兩位屬於國際聖經無誤協會  (Internatioal Council on Biblical Inerrancy)  的會員,接受一些保守派的學生邀請,前往一所神學院演講。他們提出亳無錯漏是聖經一個必要的元素,以確保聖經的權威性,但是許多學生持反對立場,他們認為權威性並不是必要的,事後有一位學生寫了一封信給這兩位會員說:

我從未思考過亳無錯漏這個理論,但是,在今天的討論中,我完全贊同你們的立場。你們有沒有覺得,今天提出的許多問題背後隱藏著一個危機。那就是模稜兩可妥協於現代文明的心態:「試試看,你會喜歡的。」至少這是我的感受,大部分提出來的問題都沒有針對任何重大的神學課題。似乎許多人都認為在今時今日,傳福音並不需要有一定的立場,站在講台上,不是宣告「主這麼說」而是說「試試看,你會喜歡的」。

事實上,我對自己也感到意外,因為我發現你們兩位是對的,而我們都錯了。對亳無錯漏這非常基本,又毋庸爭論的觀念來說,我不瞭解為什麼我們會採取不同的立場?

以上的引述非常徹底,應該有助你講解亳無錯漏的重要性。

2.     補充說明

在今日相對主義與妥協主義充斥的世界,我們要確定何為對與錯時,惟一的方法就是靜聽神聖而權威的聲音——神的道。

3.舉例說明

歐福德牧師回憶說,我永遠也忘不了一位非洲安哥拉部落酋長的面容,他的眼已經瞎了。我的宣教士父親剛把約翰福音翻譯為當地的土語,需要找一位對福音完全陌生的人來試聽。當我的父親念到「生命在他(主耶穌)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一4)。這位酋長突然插入說:「請等一等,可否再念一遍,我是完全在黑暗中,我需要光。」他的臉發紅,眼中充滿了淚水,因為這簡單的信息——基督裡的生命和光,在聖靈的光照及引領下,已進入了他的黑暗裡,彼得說得很清楚:「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彼前一25)。

4.舉例說明

列舉你自己福音救贖的見證或是其他信徒歸主的見證。

5.補充說明

藉著這個真理的力量,向你的會眾發出以下的問題:「你重生了沒有?」「你知不知道在基督裡的新生命?」告訴你的會眾,當他們靜聽這篇信息時,奇跡亦會在他們的身上發生。

6.補充說明

說明盼望的觀念不限於今生,可以向信徒稍講世界末日的概念。

7.舉例說明

舉例說明完全的愛如何改變了人際關係。


進深研究書目

Robert Anderson  ,  Redemption Truths ,   (Grand Rapids: Kregel Publications, 1980).

Harold Barker  ,  Secure Forever ,   (Neptune, N.J.: Loizeaux Brothers, Inc., 1974).

James Sidlow Baxter,  God So Loved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0).

_____________  ,  His Part and Ours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4).

James Montgomery Boice,  Awakening to God ,   Vol. 3.,  Foundations of the Christian Life ,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1979).

Lewis Sperry Chafer,  Grace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5).

______________,  Salvation ,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65).

Gordon Haddon Clark,  Faith and Saving Faith ,   (Jefferson, MD: Trinity Foundation, 1983).

James Denney,  The Biblical Doctrine of Reconciliation ,   (Minneapolis: Klock and Klock Christian Publishers, 1985).

Millard John Erickson, ed.,  Salvation: God』s Amazing Plan ,  (Wheaton, Ill.: Victor Books, 1978).

William Franklin Graham  ,  Peace with God ,   (Waco, Texas.: Word Books, 1984).

Robert Glenn Gromacki,  Salvation Is Forever ,   (Chicago: Moody Press, 1974).

John Francis Holliday,  Life From Above: The Need for Emphasis on Biblical Regeneration ,  (London: Marshall, Morgan & Scott, 1957).

Charles M. Horne,  Salvation ,   (Chicago: Moody Press, 1971).

Herman Arthur Hoyt,  Expository Messages on the New Birth ,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61).

Ernest Fredrick Kevan,  Salvation ,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63).

 回到最前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