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洒提拉开关怎么拆开:注重现实,风格多样——白居易诗四首对比简析--一叶飘然烟雨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2:46:14
课文所选白居易的这四首诗可以从两个侧面通过对比来鉴赏理解。
一、“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代中期,白居易和元稹等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目的就是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感,突出文学的社会价值。为了达到宣传这一文学主张的目的,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歌,抨击社会黑暗,关心民生疾苦,批评朝廷政治。《轻肥》和《杜陵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冬到第二年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附近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当时身为左拾遗的白居易不仅上书要求朝廷“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尽到了一个官员应该尽到的职责,而且还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两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我们可以对比阅读。
《轻肥》是一首讽刺诗,讽刺那些“乘肥马,衣轻裘”,过着奢侈豪华生活的内臣,直接展现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内臣即太监,他们本来只能深居宫室侍奉皇帝,是没有资格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下等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一个个 “朱绂”“紫绶”,成为大夫或者将军,俨然国家的重臣,当然也就“意气骄满路”了。可是,他们真的愿意治理国家,又有治理好国家的能力吗?作者接下来向我们描绘的这样一幅图景,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你看,他们“走马去如云”,急急忙忙出发来到军营中,可不是为了商量军国大事,而仅仅只是为了赴宴,享受那“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这些各地弄来的山珍海味。“食饱”“酒酣”之余,“心自若”且“气益振”,却丝毫不是为了国家,只是表现自己的的骄横和不可一世罢了。
那么,是不是国家已经治理得很好了,他们舒舒服服无事可做了呢?不是。作者在诗的结尾,满怀悲愤地写下了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朝廷所谓的大夫、将军们在花天酒地奢华生活的时候,老百姓却在死亡线上悲惨地挣扎。这一对比,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老百姓的可怜处境加以对比,十分鲜明地揭示了阶级的对立;同时,正是统治者只顾自己的奢侈享受,漠视百姓的生活,才导致百姓 “人食人”的悲惨境遇。这样的统治者应该被讽刺,这样的国家政治应该受到批评。
《杜陵叟》反映大旱之下老百姓遭受天灾之后又逢人祸的悲惨,直接写普通老百姓的苦难。它以一位耕种薄田的杜陵老人为代表,加以典型表现。杜陵叟和大家一样遭遇了天灾,三月,“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又“禾穗未熟皆青乾”,家里缺衣少食,已经非常不幸了;可是“长吏明知不申破”,反而“急敛暴征求考课”。天灾之外,更是人祸横行!在“长吏”的威逼之下,老人和大家一样,只好“典桑卖地”,“明年衣食”都没法考虑了。他悲愤莫名,忍不住痛斥那些“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的官吏们:“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勾爪锯牙食人肉!”
终于,一些有正义感关心百姓疾苦的官员向皇上反映了情况,“帝心恻隐”,皇恩浩荡,“白麻纸上传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然而,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昨日”当里胥们在村里张榜公布时,早已是“十家租税九家毕”了,蠲免的诏令早成一纸空文,百姓还得白白感谢皇恩!
这就是当时百姓的生活,天灾已让他们苦苦挣扎,处境悲惨了,没想到官员们为了自己的“考课”政绩,完全不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他们不仅不向皇帝报告实情,依旧横征暴敛;就是皇帝下诏宣布蠲免了,他们也故意迟迟不传达给百姓,直等到“十家租税九家毕”了才张榜,让百姓“虚受”这迟到的皇恩。这天灾之外的人祸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作者通过直接描述百姓的怨恨,向我们展示了严重的阶级对立,同时更是直接揭露出统治者的罪恶才是百姓受苦受难的根本原因。
因此,《轻肥》和《杜陵叟》这两首诗不仅仅只是讽刺权宦们的骄奢淫逸,揭露官吏们为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百姓死活的罪恶,也不仅仅是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命运,作者还进一步警醒统治者,要他们严肃思考:国家应该选拔什么样的人为官?做官怎样为国家为百姓出力?只为自己生活奢华的人能为国家出力吗?只考虑自己“考课”的官吏能顾及百姓利益吗?……这样的诗作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它们讽谏国君,警告统治者,同情百姓命运,表达了悲愤的情绪,展现了儒家所倡导“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白居易实践着自己文学主张,积极发挥了诗歌的社会作用,的确做到了“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现实之外的浪漫风格
我们常说,白居易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思想上忧国忧民,理论和实践上力求诗文创作极大限度地发挥为社会、为时代服务的社会作用,这是不错的。但是,一个作家的创作未必就是一个侧面,我们说某个作家属于哪个流派时,常常是从他创作实绩的主要方面进行考察的,其实作家创作的风格往往是多样的,白居易主要成就在现实主义一面,但是《花非花》和《问刘十九》却是他除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之外的浪漫之作。
虽同为浪漫之作,关注自己的内心愿望,展现个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花非花》晦涩朦胧,而《问刘十九》则温婉清新。也适合对比阅读。
《花非花》首先困扰我们的是它写的对象。这似花非花,似雾非雾,“如春梦”“似朝云”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呢?实在是晦涩朦胧。但作者自己却将其归于自己诗作的“感伤”部中,似乎给了我们一点提示,笔者认为或许可以把它看作一缕轻愁,是那曾经的美好在心中残存的记忆。所以它似鲜花一般的美丽,可毕竟已经过去,不再是那含苞的或者盛放的花朵了;它已经在记忆深处慢慢模糊,似雾一般的朦胧,可那毕竟是一个曾经切实存在,一段内心深处尚能触摸到的记忆,那又不是缥缈的山间云雾。因为是那挥之不去的轻愁,所以它夜阑人静时悄悄到来,“如春梦”般,既美好又不是十分真切地伴着朦胧浅睡的自己;朝霞初现时又早早惊醒了“我”,随着日光的清晰,“似朝云”般一点一点缓缓消散了。所以笔者认为,把这一写作对象看作是虚无的却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淡淡轻愁,似乎能接近作者的本意。但是,作者的本意究竟是什么,我们也无法准确定位。也许,这里的晦涩朦胧更激起我们心中的向往,朦胧带给我们更多的联想和想像。
其次,作者将这一对象用了“花非花”“雾非雾”“如春梦”“似朝云”四个喻体来写,属于比喻修辞中的一种——博喻。博喻是指一个本体由多个喻体来表现,它体现了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能力,可以从不同侧面展现本体,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本体的特征。只是本诗中本体意象毕竟太过朦胧,我们仅能明确那是在静夜里的感受,是曾经的美好,是人心中放不下可又远去而无法再次获取的东西(情感)吧。不过这样也好,它让我们明白,生活有些东西真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也让我们明确,白居易除了明白如话的诗歌外,也有朦胧晦涩的作品。在朦胧中展现浪漫,是本诗的特点。
而《问刘十九》则不同,它明白如话,写的是在一个快要下雪的傍晚,诗人问一位老友愿不愿意一起共饮几杯。无论是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还是内容表达,都没有什么朦胧晦涩之处,可是它一样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为它的简单而痴迷。为什么呢?就因为诗中的意象鲜明清新,就因为作者的感情温婉动人。
从意象上看,桌上摆着红泥做的小火炉,火炉中炭火正在红红地燃烧;火炉上热着刚酿出的新酒,那酒上浮起如蚂蚁般细碎微绿的酒渣(未滤清的酒,面上浮起细小微绿的酒渣,如绿蚁);而窗外的天空低压的冬云,昭示着很快就有一场飘飞的白雪。这三个意象两实一虚:红的火炉、炭火,绿蚁般的新酒是实,这两样温暖的色彩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亲切的室内氛围,红绿相映,已经十分鲜明。而窗外尚未飘下的白雪是虚,但正是这屋外的虚衬托着室内的实,而屋外将要出现的冷色调的白,又映衬着室内的红绿;室外将起的漫天飞雪之大之模糊又凸现出室内一炉一壶两人两杯之小之清晰。这样,无论是色彩、虚实还是大小,在诗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给人鲜明清新的深刻印象。
从感情看,诱人的红炉、绿酒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何况窗外又将白雪纷飞,寒气袭人呢?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主人那样的殷勤:“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晚了,也冷了,能不饮一杯御寒吗?老友相见,能不把酒共叙友情吗?这商量的语气,将主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友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谁不渴望殷勤的主人,寒夜温婉的友情呢?这份实在的友谊中显现了浪漫,这该是这首小诗动人的又一原因吧。
三、小结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他关心民生疾苦,憎恶那些漠视百姓生命,甚至把百姓当作自己晋升工具的昏官污吏,表现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除了积极投身社会现实外,他也关注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有着温馨朦胧浪漫的一面。第三,白居易的诗风大多平实易懂,他注重从民间学习语言,以利于诗歌发挥社会作用,更好服务于社会。但平实不等于简陋,白居易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