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金融官网:《一枚钉子前进》自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1:12:44
 我们通常把上得几年学、读得书认得字多一些的,指称为有文化的,这是一种由外向内的视角,如果是由内向外,就会看到读得书有读得书的文化,不认得字有不认得字的文化。前者是一般视角,或称为现实视角,具有空间性扩展状态的时代宽度;后者则是特殊视角,或称为思想视角,具有时间性延续状态的历史长度。对思想、艺术的阅读需要有思想视角,对一般知识、一般文章的阅读有现实视角就可以了。但是这两个方面往往就是一个整体,就像人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宽度,那个长度就虚度了,而如果没有长度,那么人生更是无从谈起。这个宽度主要是天生的悟性,不是说做事先做人吗?同时它会不断地从那个长度中受益,而那个长度就是学习实践辛勤操劳的一生。

    我们对思想、艺术的阅读往往满足于说什么、为什么说,这就是局限于现实视角,总以为我们当今的时代优于先哲的时代,我们能看得更远,理解得更深刻,说得更好,而实际上这是把宽度当成了长度。这个长度就是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要看到这个长度,需要有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的思视过程,这个过程中你要看清先哲的视点,或者说他站立的位置,而你要真正超越他,你至少要站在他的视点上,更多的是站在他的身后——我们常用后学站在先哲的肩上比喻一种发展的延续性和在先哲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但你是从天上站到先哲的肩上吗?当然不是!你是从脚下爬上去的,但先哲也是站在先先哲肩上的……你只有历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艰苦跋涉,才能站在先哲的身后把这个长度延伸得更长,而有了这个长度,你的宽度就有了依附的所在。如果我们把这个长度看作是血脉筋骨,那么这个宽度就是皮肉。血脉筋骨不强,皮肉自然难以生长,皮肉不丰,血脉筋骨也难以得到新生的滋养,但血脉筋骨是本,离开这个本长度就到头了,而皮肉没有了,仍然会留下枯骨。

    如果我们把诗歌看成一座山,它的高就是血脉筋骨,它的宽就是皮肉;它是否雄伟或者秀美不能不看其皮肉,它耸立的高度则主要取决于其血脉筋骨,这是它的本。也可以这么说,写什么、为什么写是诗歌的宽度、诗歌的皮肉,强调时代性;而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则是诗歌的长度、诗歌的血脉筋骨,具有历史性。诗歌的历史性不仅有延续、发展,还有渊源,找到了这个渊源,你才有可能站在先人的身后,拥有由内向外思视的智慧,看到诗歌发展的趋向。其实,只要认识到语言思维及语言思维偏向的存在,就不会把诗歌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当成是一种工具性技巧,因为是语言思维决定了诗歌这么写的,这就是诗歌之所以是诗歌的根本。语言思维偏向还告诉我们,中西诗歌为什么有意象化与戏剧化不同的偏向,汉语新诗为什么割断不了与古典诗歌的联系。不仅是诗歌,我们曾经要用革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但是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法割断中华民族自身的语言,无法割断流动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汉语思维。可见,要写好汉语诗歌不能不深入地了解汉语,不能不了解汉语思维及汉语思维偏向。当然了解了也未必就能写出好诗,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现在写诗,特别是读诗评诗,仍然有把诗歌的长度与宽度相混淆的,甚至用宽度来折腾长度。这本诗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不想让读者再陷于这种混乱之中,因此,这里不合常规地多加了一篇小序,就算是引子的引子吧!

 

                                                                          已丑年冬于武鸣·无眠孤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