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白子画的师兄:养蝗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5:27:09

日前,台湾三立电视台对思练镇石龙村蝗虫养殖园进行了专访,并拍摄了三个小时的电视片。去年一年以来,思练镇石龙村已接待了省市县等农业部门记者养殖户达600多人次。
(思练镇政府)
管理登录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基地-泰山蝗虫养殖基地(全国最大蝗虫养殖基地)
主页
企业简介
企业动态
产品展示
企业像册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给我留言
当前位置: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基地-泰山蝗虫养殖基地(全国最大蝗虫养殖基地)金泉网·商务站首页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蝗虫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油炸蚂蚱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蝈蝈

山东蝗虫养殖-飞黄腾达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飞黄腾达

金泉网搜圈图片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蝗虫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油炸蚂蚱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蝈蝈

山东蝗虫养殖-飞黄腾达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飞黄腾达

金泉网搜圈图片

蝗虫养殖找泰山蝗虫养殖基地,低价供应优质蝗虫养殖用种卵,提供专业蝗虫养殖技术。山东蝗虫养殖基地-蝗虫养殖(全国最大蝗虫养殖基地)(蝗虫养殖技术)本公司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郑家庄成立,是本市最大的蝗虫养殖基地。并对金蝉养殖技术也完全掌握,在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完全掌握了蝗虫的养殖技术,并在原有技术上不断提高,每年有原来的2季增加为4季,可进行标准化蝗虫的养殖。目前市场需求量很大,本公司大量回收成品虫,实乃养殖户太少达不到市场需求,为响应国家扶持三农增加土地收入的英明决策,走上致富路,望广大农民朋友加入特种养殖行列,欢迎有意者前来参观指导。蝗虫养殖欢迎您的到来
详细>>
更多>>
产品展示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飞黄腾达

山东蝗虫养殖-飞黄腾达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蝈蝈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油炸蚂蚱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蝗虫
主页
企业简介
企业动态
产品展示
企业像册
证书荣誉
友情连接
金泉网
百度
谷歌
亿搜
商狗
山东泰山蝗虫养殖基地-泰山蝗虫养殖基地(全国最大蝗虫养殖基地)
地址:中国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郑家庄
联系人:齐军  电话:+86-0538-2150182  手机:13793819896
技术支持:金泉网



蝗虫养殖网
蔬菜大棚防虫网
乙烯防虫网(塑料防虫网)
不锈钢防虫网
不锈钢窗纱
乙烯窗纱(塑料窗纱)
铝合金窗纱
镀锌窗纱





',1)">
',2)">',3)">
',4)">',5)">
产品展示首页>发送邮件

蝗虫养殖网
别名:蚂蚱养殖大棚专用网。
材料:低压高密度聚乙烯(5000S)丝,纯新料。
幅宽:0.7m-10m以上,也可以加工成品棚网。
颜色;一般为白色,其他颜色可以定做。
编织及特点:平织而成,具有重量轻,美观大方,耐酸碱,抗腐蚀,透风,易清洁,质轻,价廉等优点。
用途;蝗虫,蚂蚱养殖专用网,网孔和丝径都经过精密计算,最适合蝗虫的发育和成长,我厂生产的蝗虫养殖网,抗紫外线,抗老化,通风透气性好,蝗虫成活率高,一般可使用3-5年。
附加;目数,20目-30目,丝径;0.3毫米。


法医退居二线养蝗虫(上)

2003年4月,在山东省曲阜市刑警大队,干了20多年法医的王利退居二线了。3个月后,王利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举动。他在曲阜市郊区租赁了30亩园地,养殖起了蝗虫。
蝗虫,又叫做蚂蚱,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性很强的昆虫。在我国,蝗灾历来都被列为农业生产中的头号虫灾,各级政府都设有治理蝗虫的专门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蝗虫一天吃的食物相当于它的体重。一公斤蝗虫一生能够吃80公斤草,它的食量大,所以说一旦在自然界当中发生蝗灾以后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王利居然养殖人们惟恐灭之不及的害虫,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然而,更加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王利不仅掌握了蝗虫的人工养殖技术,而且还扩大了养殖规模,建立了山东省第一家蝗虫养殖基地,年创产值50多万元。
那么,这位从警多年的老刑警队员---王利,是怎样养起蝗虫,又是如何靠养殖蝗虫赚钱的呢?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他喜欢这一些昆虫类的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从小就喜欢。”
如果说嗜好使退居二线的王利产生了养殖蝗虫的冲动,那么,让他决定养殖蝗虫的真正动机,是他在当地饭店吃饭的时候,看到的一些用蝗虫做的菜。

王利:“这些菜就是油炸蚂蚱,很好吃,人们上那饭店去,去晚了就点不上这些菜,一盘大约15块钱,价格也很高。”
饭店经理 高新生:“一般就这种,卖15块钱一盘。要是按量的话有七两多一点。它个大个小不一样。”
在山东省曲阜市以及周边地区,人们有着多年吃蝗虫的传统习惯。蝗虫也成了一些饭店的特色菜,但饭店用来做菜的蝗虫都是从野外捕捉来的。
饭店经理 高新生:“村民都是自己从树林里抓的,供不应求,就是他抓的量很受局限。现在我们曲阜市光饭店四五百家,就是有这种菜的,走到哪家饭店都有这种菜,现在这个销量很可观。”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不是现在喜欢吃,自古都吃,这个历史太久了,民间都吃,只要抓住蚂蚱哪有不吃的,一个蚂蚱腿还能喝半斤酒呢,这是老百姓的说法。”
王利:“当时我就考虑,是不是咱们人工养殖一棚蝗虫,养殖上一部分,这样上市,野生的蚂蚱又不好逮,再说又贵,人工养殖了,它数量多了以后,往饭店里送不就是很好的一个销路吗。”
王利决定人工养殖蝗虫。那么,种蝗虫又到哪里去弄呢?2003年6月,王利用网兜自制了捕捉蝗虫的工具,到蝗虫出没较多的野地里自己去逮。
王利:“那是野外,蝗虫它会飞,它飞的能力很强,要跑好远,要跑几百米,它一下子飞出去好几百米,找到也不好找。开始逮了100多只蝗虫。大约逮了十几天,自己逮当然还是有限。”

后来,王利找到当地的一些农民帮着捕捉蝗虫,并从农民的手里进行收购。
王利:“我就收购,你逮一只,我给你一毛钱,逮两只给你两毛钱,这样,每天收购的蝗虫不少。”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逮了以后,它就放到家里,弄一个小笼子,他就做实验,看,我也不懂,我也不管他。 ”
王利:“打那个木笼,用那个纱窗网网起来,下面放上土,然后培养了十几笼蝗虫。”
王利是法医出身,在公安局刑警队工作的时候,就对蝇蛆以及蝗虫等昆虫进行过研究。所以对蝗虫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王利:“就是说这个蛆在人体当中,气温高的时候,每天能长多少毫米,根据这个每天长多少毫米,来推断人的死亡时间,死亡几天。蝗虫吧,它和蝇蛆是一样的东西,它也是昆虫。干法医吧,首先有一门科学就是叫昆虫学。”
一个月以后,王利在家里养殖的种蝗虫繁育出了小蝗虫。紧接着,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打算。他在市郊区租赁了30亩荒废的园林,并在市工商局办理了有关手续,准备大规模养殖蝗虫。
开始在家里小规模养殖的时候,妻子赵景梅以为丈夫喜欢昆虫,养蝗虫也就玩玩而已,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王利突然租赁了这么大一块地,要大规模养殖蝗虫,妻子立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租下了这个养殖场,他才告诉我,我当时就急了,我反对。谁知道好养不好养,它飞不飞,跑不跑,咱也不懂。”

无论妻子怎样反对,大家怎样不理解。王利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蝗虫的规模养殖。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蝗虫有一万多种。王利养殖的这种蝗虫叫做东亚飞蝗,是蝗虫中生长速度比较快,繁殖力比较强的一个品种。在我国,容易造成蝗灾的也是东亚飞蝗。所以,防止外逃,是养殖东亚飞蝗的关键所在。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要搞这么一个纱网不能让这些蝗虫跑出去,我们也看到了,你看这种景象,一旦要吃起来,一旦要上了农田,那了不得了。”
记者:“蝗虫在田地里的最大的危害体现在哪里?”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它主要是群体数量大。”

王利用水泥柱子搭建大棚的框架,上面蒙上尼绒网子,把蝗虫密闭在网棚内饲养。这样就防止了蝗虫外逃。蝗虫属于杂食性昆虫,禾本科草类是它的最佳美味。
王利:“能咬动的全部都咬光,咬不动的就剩下了,一般的全部能吃光。我们这个一天喂一次,一次大约有五六十斤青草。”
王利养殖蝗虫的网棚,一个大约有50平方米左右,每平方米饲养蝗虫的密度在1000只左右。也就是说,一个网棚内可以养殖5万多只蝗虫。如果密度过大,蝗虫就会自相残杀。
王利:“你像这个蝗虫,就是在吃另一个蝗虫,所以说这个大棚里养殖蝗虫的密度不能很大,密度大了以后,它大的蝗虫就把小的蝗虫就吃光了,因为它是低等动物。降低密度,把草喂足就行。”

东亚飞蝗的生长速度很快,从卵孵化出幼虫到长成成虫,只需经历5龄的生长期,每7天左右蝗虫褪一次皮,也就是一龄。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蝗虫它这一生能够产13到20个卵块,每一个卵块,能够达到40到50粒,也就是说,他这一生的产量能够达到五六百粒,甚至多的到上千粒。”
王利:“如果是秋蝗,下完卵以后,第二年春天才出,5月份出,如果是夏蝗,它下完卵以后,温度在28度以上,有四五天就出来了。”
到了2004年5月,王利养殖的蝗虫,由一棚繁殖扩大到了三棚。他真正地感觉到,退居下来之后,自己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生死灾难却慢慢地向他逼来。

王利在养殖蝗虫的时候,经常莫名地咳嗽。开始他并没有在意,后来咳嗽得越来越厉害。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他一直就咳嗽,他是干咳,不定什么时候,就是正常走着走着路,就这个样咳嗽。”
王利:“咳嗽得比较厉害了,厉害以后,当时晚上就睡不着觉了。”
王利怕家人担心,自己到曲阜市人民医院进行了检查。面对检查的结果,仿佛是晴空霹雳。
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主治医生 王昌平:“当时确定就是肺肿瘤,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了,就是这个肿瘤的性质,有待于手术之后来确定。”
王利:“一般都考虑到不是好的东西,可能是癌症,当时考虑就是癌症。因为它在肺里长,肺血液循环比较丰富。”
尽管还没有最后确诊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但法医出身的王利有着一种不祥的预感。

王利:“找了好多专家都会诊了,会诊以后他们讲这是一个瘤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瘤。”
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主治医生 王昌平:“超过45岁以上的,这种瘤子,我大概是70%到80%我都考虑到它是恶性的东西,因为良性的毕竟少。”
到底是良性的肿瘤,还是恶性的癌症,只有等到手术之后作进一步的化验。为了谨慎起见,医生劝王利到北京的301医院做手术,而且越快越好。
王利没有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妻子和家人,他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亲人。回到家后,他像往常一样照顾养殖场里的蝗虫。棚里的蝗虫有的已经开始发情,这个时候的管理很关键。王利想等到蝗虫产卵以后再去做手术,有了虫卵,以后就可以扩大养殖了。

但是,他的病情却在一天天地加重,咳嗽得更厉害。两个月后,他最终把这自己得病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王利:“我老婆就说,你咳嗽这么厉害,也不去到医院去查一查,看看怎么回事。实在憋不住了就给她讲了。”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他说我得要上北京去一趟,我说干什么去,去检查检查身体去,我说怎么了,他说肺里长了个瘤子,哎哟,我说什么瘤子。”
第二天,妻子陪同王利一起,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到301医院动手术作进一步的诊断,留下女儿一个人看家。
王利的女儿 王阿娟:“我妈跟我讲,明天我跟你爸可能去北京,这段时间你自己照顾自己,她说如果蝗虫要死了,就不用去管它,你就给自己照顾好就行了。完了就给我说,你爸现在就是,查到肺部不是太好,我就问我妈,我说怎么不是太好,我妈就哭了。”

在北京,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利夫妇,经历了终身难忘的生死等待和人生的悲欢。
王利:“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了,就是说长癌。”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他不往好上想吧,我也没往好上想,说实在的,可是呢,两个人从来不把这个话说破它,都不说到底你是怎么回事,谁也不敢,不说,但是呢,两个人比原来感情更好。”
王阿娟是王利的独生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家里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把她吓懵了。父母到北京去了之后,独自留在家里的女儿却变得坚强起来。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王阿娟,除了照看家外,还精心地饲喂起父亲养殖的三棚蝗虫。

王利的女儿 王阿娟:“想着把我爸爸养的蝗虫给弄好,不让我爸爸失望。”
手术结束后,最终的化验结果是良性肿瘤。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对王利来说,似乎是获得了重生。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是良性的,哎哟,我接着那个高兴死我了,太高兴了。”
王利:“从心里想回去以后,把蝗虫这个事业一定要发展下去,要好好地养,把这个蝗虫养殖好。”

明天同一时间继续讲述王利养殖蝗虫的故事。
编导:许威 摄像:颜志宏
责编:肖阔

法医退居二线养蝗虫(下)
http://www.aweb.com.cn 2006年7月29日08:00 CCTV.com

他就是王利。2003年4月,王利退居二线后,在大家不理解的眼光中,到野外捕逮了一些东亚飞蝗作种,进行人工养殖。一年以后,王利养殖的蝗虫,由一棚扩大到了三棚。养殖蝗虫刚有起色,却查出他肺上长了一个肿瘤。王利和他的家庭陷入了突如其来的痛苦境地。手术后的最终诊断却使他虚惊一场---肿瘤是良性的。
经历了这次生与死的病情磨难,王利对于生活和自己认定的事业更加珍惜。回到家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蝗虫养殖上,白天割草饲喂,晚上照着手电筒,对蝗虫的整个生长过程进行仔细观察研究。
王利:“每天早上,我们都在这里喂草,它现在就是饿了,它才到这个门口来,等着吃草。喂过之后它就不在这儿,它就到处飞,或者趴在网棚上,趴在别的地方,地下都有。一般下雨的时间它吃草都要少,气温低的时间,它不大活动,气温高的时候,它就活动的比较频繁。”

当初极力反对养殖蝗虫的妻子,被王利的执著所打动,也到养殖场里帮忙了。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我对他的身体也是担心吧,你说叫他干,真是心疼。我曾经是3天没有跟他见面,赌气。我最后还是心软了,女同志和男同志不一样。”
2004年5月中旬,王利养殖的三棚蝗虫,陆续地开始产卵繁育小蝗虫。这是他动过手术以后,养殖的蝗虫第一次大批量地产卵繁育。
王利:“公蝗虫到了它身体一变黄,就可以交配,公蝗虫大约4厘米左右,母蝗虫6厘米,它在交配以后,母蝗虫它还要再大,大概7厘米吧。母蝗虫,它屁股后面有一个产卵钳,它把土扒开以后,就把卵产在土内。”
当王利一家人正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再次降临。一天早上,王利到养殖棚里去饲喂蝗虫,却看到了令他吃惊的一幕。

王利:“一看,这个棚上黑压压的一片,全是蝗虫。在外面,当时就不知道怎么跑到外边来了。地下也有,棚上也有。”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也有大的蝗虫,也有小的蝗虫。”
王利:“蝗虫的密度太大,太多,几万只,几十万只,人逮也不好逮。”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如果这么多的蝗虫跑到野外,后果将不堪设想。
王利的女儿 王阿娟:“因为我们的蝗虫养殖场外面,得有20米远的地方,有玉米地,有小麦,就怕它去毁坏庄稼。”
情急之下,王利赶紧喷洒农药,把跑出大棚外面的蝗虫全部药死。

专家 刘玉升:“它对农药的敏感性非常大,非常得敏感,蝗虫跑出来以后,用药简单地就能把它消灭掉。”
逃到大棚外的蝗虫处理好了,棚内的蝗虫又出现了问题。王利在对逃出来的蝗虫喷洒农药的时候,喷出的雾状药液被风一吹,飘洒到了养殖蝗虫的网棚内,三个养殖棚里面的蝗虫也几乎都被药死。
王利的女儿 王阿娟:“蝗虫都在地上慢慢爬,当时我父亲还以为它是不是缺水了,还是怎么回事,我们俩都在外面观察,不多长时间,就看蝗虫倒头了。”
王利:“棚子里面也死了一片一片的,用塑料袋一袋一袋的往外提。有哭的那个感觉吧。因为辛辛苦苦养了这两年,这一下全部都完了。”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晚上也不睡,白天也不休息,我看他愁的那个样子。我心里也疼得慌。”
王利的女儿 王阿娟:“当时我就鼓励我爸,我说干什么都会有失败,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成功。我说你既然那么坚定地要去搞下去,我说我支持你。”
那么,蝗虫怎么会从养殖棚里跑出来了呢?后来王利发现,母蝗虫在产卵期,往洞穴里插的尾巴上的产卵钳,插到了罩在棚子上尼龙网的网眼里,慢慢地就把尼龙网掰出一个个小洞。恶果就这样造成了。
王利:“你看,这就是原来买的网子,200多块钱一个大棚,这个网子这样,这个蝗虫它就用屁股就把这个地方就掰开一个洞,小蝗虫就从洞里就爬出来了,而且这个网子也太稀疏太软,用手一掰就掰开了,所以这个蝗虫它都从这个小孔里边爬出来了,害得我们也没有养好蝗虫。 ”

王利从新购买了网线密集而又结实的尼龙网,从新搭建了大棚。自此以后,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王利:“这个网子就比较好,这个网子用手掰也掰不开,划不开,所以这个养蝗虫就很好。”
记者:“像这样的养殖棚上的尼龙网能用多长时间?”
王利:“一般的这种网子都用3年以上。”
专家告诉记者,蝗虫之所以造成灾害,有一定的因素决定。蝗虫有聚集和迁飞性,只有在一些水草、芦苇等杂草丛生的地方,大量能够飞起来的蝗虫聚集到一起,才有可能造成蝗灾。养殖蝗虫应该防止外逃,但是,即便有少量的蝗虫逃出,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少量的话根本没问题,这种环境,它外面有树,有林子,封闭性能比较好。你这些蝗虫出来以后能有几个,然后各种自然界的鸟,癞蛤蟆,青蛙、蛇、老鼠等等就把它消灭掉了。”
尽管在这次蝗虫外逃事件中,王利养殖的蝗虫遭到了灭顶之灾,但幸运的是,许多母蝗虫被药死之前已经产下了卵。到了2005年5月份,这些卵又孵出了小蝗虫。两个月以后,养殖棚里的蝗虫到了成熟期。王利决定往饭店里推销自己养殖的这些蝗虫。但是,当他把蝗虫拿到当地一些饭店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
饭店经理 高新生:“我说这个东西咱也没听说有养殖这个蝗虫的,原先光听说有野生的。他养的这一种蝗虫客户能不能吃地顺口,再就是这个质量保障不保障。”

除了这些原因外,饭店还有另外的一种担心,有些人吃蝗虫会产生过敏反应。客人一旦出现过敏症状,不但赔偿医药费,还影响饭店的生意。所以,大家都很谨慎。
饭店经理 高新生:“我这里饭店里原先也有过一例,他高蛋白吸收快,吃完以后,当时就脖子就发粗了。上医院给他抓紧诊治。”
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院长 刘玉升:“毕竟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比较少,野生的蝗虫可能它吃的一些植物,它是有毒的,然后呢,有毒的这些植物又导致了虫体的蛋白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要通过人工养殖,人为地给蝗虫提供我们种植的这个标准化的饲料,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面对饭店老板的这种心理,王利提出了一个要求。

王利:“送去一部分我们养殖的蝗虫,你试一试,我们不要钱,就是你试,他试了几次,客户很喜欢吃。”
饭店经理 高新生:“你卖了以后,我再收你的钱,他这个方法很好,我原先不敢用他的蝗虫,吃饭的客人说好,这比我说要好得多。”
经过几次试销之后,饭店老板答应要王利养殖的蝗虫,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只要交配后即将产卵的母蝗虫。
饭店经理 高新生:“母蝗虫它咬着可口,它有这个籽,口感它跟这个公的蝗虫不一样。根据口味,有喜欢孜然的,胡椒的,麻辣的,咱都能做出来。”

尽管养殖的蝗虫有了一定的销路,但是王利却要考虑一个新的问题。人工养殖的蝗虫,公母搭配几乎是一比一,母蝗虫可以卖出去,那剩下的一半公蝗虫怎么办呢?后来,王利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王利:“母蝗虫它产完卵以后它就自然死亡了,公蝗虫也是这样,交配完以后它就自然死亡,也就浪费了这个资源,大约一个星期捡一次,捡了以后把它拿回去喂鸡,这样增加鸡的产蛋量。”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剁碎它,它因为那个鸡吃那一个虫子太大,它吃起来不方便,把它剁碎。”
王利买了500多只家鸡进行饲养。他发现用蝗虫喂鸡,不仅鸡肉和鸡蛋比一般的好吃,而且,鸡还不得病。蝗虫体内含有抗菌肽和甲壳素等抗菌物质,它的抗菌能力很强,自身几乎不得病。鸡吃了蝗虫,也提高了免疫力。
王利还帮着饭店开发出了一些蝗虫新菜品,并给这些菜取了很有个性的名字,来吸引消费者。比如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很受人们的喜欢,相应地也增加了蝗虫的销量。
饭店经理 高新生:“学生高考完以后,要金榜题名了,咱这个菜起的名就叫飞黄腾达,也是一种比喻,也是吉祥,每天能卖出去二三十盘。 ”
山东省曲阜市市民 王平:“这个菜目前来讲,在我们这个地方算比较时髦的一个菜。”
饭店经理高新生:“客人来了必须得点,这几天基本上这个菜都吃疯了。”
蝗虫长到五龄快要交配的时候,除了饲喂青草外,王利还定时给蝗虫饲喂一些麸皮、玉米等粮食饲料,以增加产卵期蝗虫的营养。
王利:“它在大棚内,蝗虫吃的草太单一,没有什么别的营养成分,喂上少量的一部分麸皮,或者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蝗虫吃了麸皮以后,它产卵的数量要多,我们一般,喂完麸皮的蝗虫,明显得要比不喂麸皮的蝗虫长得要壮,个头要大。 一般的每个星期,一棚蝗虫大约有5斤到10斤左右的麸皮,就完全满足它们的需求了。”
2006年3月,王利又在野外捕捉了这种当地人叫做“蹬倒山”的棉蝗,这种蝗虫比东亚飞蝗个头大,交配后母蝗虫腹内的卵更多,在市场上,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目前,王利正在试验养殖,产卵后繁育的第一批小蝗虫已经长出来了。
王利: “新鲜的蝗虫,往饭店里送,这样更受消费者的喜欢。它的口感就和干的大虾米一样,这个味道,有的带卵的蝗虫,甚至比虾米要好吃。”
记者采访的时候,王利养殖场里的蝗虫已经扩大到了七个大棚。让他更加高兴的是,一些南方的工艺品加工厂也主动找上门来,收购他的蝗虫做工艺品。
工艺品加工厂采购员 周敦飞:“那个蝗虫,我在野地里面找不到这么标准的,主要找不到,从卵到成虫的一个生长阶段的蝗虫,找不到的,所以这一次我特意到王老板这边来,请他给我帮忙。 ”
王利:“这是四龄的这是成虫,然后我们还有卵,一龄,二龄,三龄,四龄,五龄都有,成虫分公母,像这样的一套是8个,做标本用的我们这里也准备了很多。 一般的是每套做标本的蝗虫三块多钱左右。”
王利告诉记者,2007年他要把养殖蝗虫的规模扩大到30多个大棚,除了给饭店以及工艺厂提供蝗虫外,还要开发蝗虫的深加工产品,并把它打进国际市场。
王利的妻子 赵景梅:“我说我家老王什么都行,就是有一样不行。什么不行,女人能生孩子,他就是不能生孩子,其它的事他都能干,你像这些小东西,你想叫他捣鼓,他没有捣鼓不好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