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之师傅我疼:说“柴”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1:26:30

 

摘要: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树新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鲞铺》就曾说:“盖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树新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鲞铺》就曾说:“盖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以柴米油盐酱醋茶为题材,汉语形成了一大批民俗语汇。我们将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语汇系统和语汇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对蕴藏其背后的文化意识及文化背景进行阐释分析,以期用实证的方法来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文化语义作一专题探讨。
  
  一
  
  开门七件事,柴排在第一位。柴为形声字,从木,此声。本义是捆束的细木小柴。《礼记·月令》曰:“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柴通常泛指作燃料的木柴,即柴禾、柴草、柴火。《说文》曰:“柴,小木散材也。”有时又特指枯枝。
  我们知道,在煤炭被大量开采利用之前,传统烹饪所需的燃料主要来自于草木。也可以说,柴是人类开发利用的第一种能源材料,经柴取火使人获得了熟的食物,既容易消化,也比较卫生,有益于肌体和大脑的健康发展。故《礼含文嘉》中就曾说:“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
  谚语的取材是同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密切相联系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古代华北烹饪史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早期烹饪以较粗大的薪柴和木炭为主即所谓伐木为薪,随着林木的逐渐减少,人们乃不得不多烧细柴少烧炭乃至焚草而爨。”o反映汉民族经柴取火的历史背景,汉语产生了大量的关于砍柴伐薪的谚语。例如:
  砍倒大树有柴烧
  上山打柴,过河脱鞋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要知山中事,先问打柴人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家有千棵杨,不要打柴郎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山大无柴,树大空心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
  临到砍柴丢了刀
  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柴)
  森林里野炊——有的是材(柴)
  沙漠里烤火——就地取材(柴)
  山坡上烤火——就地取材(柴)
  在古代,照明、取暖、做饭都靠烧柴,柴是百姓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生活资料。许多含柴谚语都包含着人们对烹调火源重要意义的认识。例如:
  若要冬天暖,需得早打柴
  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
  火旺不怕湿柴,好汉不怕困难
  一顿腊八粥,烧掉一冬柴
  热灶不怕湿柴
  生柴不灼火,全靠四边风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反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展现在眼前的仍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以上谚语具体形象地反映了深厚的民俗文化痕迹。谚语中所说的“砍柴、打柴、担柴、卖柴、买柴、干柴、湿柴、烧柴、柴刀、柴斧以及火、锅、灶”,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汉民族家居生活画卷。
  
  二
  
  柴的古称有薪、蒸。《薪蒸总论》曰:“薪,柴也,所以供炊。大曰薪,小曰蒸,供燔燎曰柴。”也有称作薪樵的,例如《汉书·朱买臣传》“家贫常艾薪樵”。柴还有柑拙、校橄等古称。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许多含柴成语中的所谓“柴”多为薪。
  以柴薪喻理,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薪尽火传”堪为经典语例,意谓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语出《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成玄英疏:“穷,尽也。薪,柴樵也。为,前也。言人然火用手前之能尽然火之理者,前薪虽尽,后薪以续,前后相继,故火不灭也。”后用“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一代地流传,或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种族血统及文化精神之绵延无尽,世代相传。也作“火尽薪传”或“薪火相传”,也可省作“薪传”和“传薪”。此外“以荷析薪”比喻继承父业(《左传·昭公七年》),“桂薪玉粒”指柴米昂贵(《战国策·楚策三》),“反裘负刍”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晏子春秋·杂上》)。
  汉代出现了“积薪厝火”和“徙薪曲突”“抽薪止沸”。“积薪厝火”比喻形势危险,隐伏着危机(《汉书·贾谊传》);“徙薪曲突”本义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汉书·霍光传》);“抽薪止沸”指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汉·董卓《上何进书》)。
  以柴薪喻理的成语还有:“久束湿薪”,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未焚徙薪”,喻防患于未然:“救火投薪”,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称柴而爨”,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有时作“称薪而爨”。
  人以符号的方式即以体验的方式把世界据为已有。每种语言都按自己的方式分解和结构现实世界。汉语中,以柴薪为题材的俗语谚语往往直接源自汉民族打柴拾柴烧柴燃柴的民俗形态民俗事象,但早已被赋予远远超过其物用价值的文化含义了,大都充满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极富哲理性。换句话说,这些俗语谚语是借助于柴薪蕴涵了百姓的生活经验,寄寓了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概括起来看,俗语以柴寓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表示条件与因果。
  只要条件在,不怕事不成,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认识。反映这种认识,汉语最习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源出明·凌潆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二卷:“七郎愈加慌张,只得劝母亲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宫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又见明·沈受先《三元记》第十六出;“二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短见。”清代则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也见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姑娘身上不大好,依我说,还得自己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话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又作“留得青山在,那怕无柴烧”,见清·张南庄《何典》第三回:“只要留得青山在,那怕无柴烧?若只管这等落水要命、上岸要钱的鬼咯碌相骂,连我也局睛不安了。”“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今一般仍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做“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
  干柴与烈火,这其间都存有因果关系。以这种关系为出发点来寓意说,里,汉语有了“干柴遇烈火,越烧越旺火”“干柴遇不得烈火”“干柴烈火”的说法。
  “干柴遇烈火,越烧越旺火”是说只要条件具备,便会产生某种结果;“干柴遇不得烈火”喻两者相遇会产生不良后果;“干柴烈火”喻男妇情爱浓挚,也形容情绪高涨。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这烈火干柴怎得瞒。”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如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


  第二,说明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事物间的一种辩证关系,反映这一抽象道理汉语形象的说法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千日打柴一日烧”“干柴遇烈火”。
  “磨刀不误砍柴工”用的是借喻手法,把喻体“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成本体来说,比喻花点时间做好准备工作,或事先充分做好准备,不但不会影响工作,而且可以加快工作进程。
  “千日打柴一日烧”或“千日砍柴一日烧”,比喻长期准备是为一时的需要。这也是人民群众的经验之谈。“千日打柴一日烧”源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十二卷:“曰:如何是学人着力处?师曰:千日斫柴一日烧。”有时反其义说成“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主张要勤俭。此外,还有“一日打柴一日烧”的说法,喻收入刚刚够用,没有富余。
  第三,比喻人多力量大。
  人多力量大是汉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表现这种文化心理汉语有“人多好办事”“人多势众”“人多山倒,力众海移”“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双拳难敌四手”“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等俗语谚语。而“众人拾柴火焰高”算是表达此义既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又极为普及通用的俗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大家共同努力产生的力量大,也比喻人多智广。有时还说成“大家拾柴火焰高”“众人搂柴火焰高”“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指合力抱成拳,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不如二人好,众人捧柴火焰高”“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此外,“独柴难引火,蓬柴火焰高”“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好”“柴多火旺,水涨船高”也都是表示同样意义的谚语。
  第四,用生活经验做比,强调生活经验的重要性。
  许多含柴谚语,表达的是人们的经验之谈。如:“要知山中事,先问打柴人”“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山大无柴,树大空心”“尖担担柴两头脱”“若要冬天暖,需得早打柴”“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火旺不怕湿柴,好汉不怕困难”“硬柴缚不住软柴”“临到砍柴丢了刀”“好柴烧烂灶”“根柴莫烧,个崽莫娇”(根柴:单根的柴。个崽:独子)。
  还有一些谚语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节省节约的文化传统。如“打了一冬柴,煮锅腊八粥,与有柴一灶,有米一锅,俱诫浪费者也”。“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住在山中枉烧柴,住在河边乱用水”,亦然。
  人们一般认为,歇后语仅仅是一种轻松、风趣、俏皮的现成话,谈不上表达出什么深刻道理。其实不然。以柴为“母体”的歇后语,同样有着很强的说理性。例如,以木与柴的关系为喻的有:“大松树作柴火——大材小用”“红木当柴烧——不识货”“楠木当柴烧——不识货”“沉香木当柴烧——用材不当”“枣木做烧柴——难劈”“顶梁柱当柴烧——屈材”;以烧柴燃柴柴火的作用为喻的有:“干柴堆上浇了油——火上来”“干柴碰上火——一下子哄(烘)起来了”“干柴湿柴一起烧——着火也不旺”“天冷偏靠湿柴火——对着吹吧”“木柴塞进火炭里——越煨越有气”“湿柴禾点火——冒烟了”“柴火上浇汽油——点就着”“火种掉进干柴堆——一点就着”“烈火干柴——一点就着”“城隍奶奶烧柴灶——鬼火直冒”;以砍柴拾柴挑柴劈柴抽柴为喻的有:“床底下劈柴——难免磕磕碰碰”“马蹄刀劈劈柴——不是个家伙”“光棍子挑柴——两头脱”“放羊的拾柴禾——捎带”“拾柴打兔子一一举两得”“傻子捡柴禾——就认准这条道儿”“挑柴进山——多余”“上山砍柴卖,下山买柴烧——多一道手续”“板斧劈柴——一面砍”“扁担搂柴——管得宽”“砍不倒大树——弄不多柴禾”“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丢了砍柴刀打樵夫——忘本”。
  含柴熟语这种数量上、语类上的特征以及喻理的多样性,充分说明了开门七件事之首的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作为一种民俗形态民俗事象即文化对语言成型的作用和影响。
  
  三
  
  在一个语言系统中,意义上具有类似性和相关性的一组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这种语义关联而共现,许多含柴熟语呈现着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既可单说,也可连用,表义呈关联性、系统性。
  柴米指柴和米。柴米连用泛指日常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宋书·文帝纪》;“霖雨弥日,水潦为患,百姓积俭,易致乏匮。二县官长及营署部司,各随统检实,给其柴米,必使周悉。”《水浒传》第一一九回;“那个老僧自引小僧到茅庵里,分付了柴米出来,竟不知投何处去了。”《儒林外史》第一回;“年岁不好,柴米又贵。”
  “柴米油盐”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用以指代厨房或烹饪之事引申为不登大雅的琐屑之事。这种习俗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意义的普泛性,正足以表明柴米油盐在民族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柴米夫妻”指系于生计需要而结合的夫妻,特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即俗语说的,“香烟兄弟,柴米夫妻”“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既是过去家庭生活的一种写照,也是百姓喻理的一种方式。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南都间巷中常谚,往往有麓俚而可味者,漫记数则。如曰……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是说谁不当家主事或不当领导,谁就体会不到过日子或办事的难处。这是当家人或领导者的经验之谈,或指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也有“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的说法。
  “米锅刚开啪柴”比喻关键时刻不讲合作。
  “省了盐,坏了酱,省了柴,凉了炕”喻为小失大。
  在考察柴熟语的时候,有一个词虽不是熟语,但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便是“薪水”。
  “薪水”现指工资。“薪水”一词的形成与柴有密切关系。“薪水”本指打柴汲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自己难以供给自己,现在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要好好待他。后来人们便把工资叫做“薪水”了。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当时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至魏晋六朝时,“薪水”一词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逐渐发展为日常开支费用的意思,如《魏书·卢昶伟》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主要也是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用“薪水”来表:“工资”这一词义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它特定的构词理据,凸显出汉民族重视柴薪的文化背景。
  从语音特性的角度来看,以柴为题材的歇后语还与谐音文化相关联,反映了一种谐音文化习俗和文化背景。如;
  打柴的下山——担心(薪)
  火柴把上绑鸡毛——胆(掸)子小
  扁担挑柴火——心(薪)挂两头
  擦火柴点电灯——其实不然(燃)这些都是借音寓意歇后语。
  以柴为题材的歇后语更多的是以柴谐才,以柴谐材,体现出一种婉曲表意的谐音文化价值观。如:
  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柴)
  森林里野炊——有的是材(柴)
  沙漠里烤火——就地取材(柴)
  山坡上烤火——就地取材(柴)
  烧火不旺——天才(添柴)
  野地里烤火——就地取材(柴)
  也就是说,柴的语音特性为谐音歇后语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语言手段,为人们婉曲表意提供了物质载体。

本文内容由 三槐居士 提供

 

 
  •  
说“柴”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说“盐”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说“油”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说“米”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语文趣题选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新语流行:节奴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八拜之交是哪八拜?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释“考妣”(图)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汉字云游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黄色”的由来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何謂“驢友”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周立波最新语录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二百五"的起源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汉字云游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5 古汉语副词的来源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文字古今通(一)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波词典和波语录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古训之格言联璧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新语流行:秒杀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常见时尚新词选释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高考古诗词鉴赏歌诀 - 高语教研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名人“三不” - 人物春秋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uz! 七年之痒 多少"风骚" - 语林采英 - 三槐居语文网 - Powered by Disc... 碎识“国文” - 【语文论坛】 - K12教育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