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之睡美人英文版:北大的无知和清华的下流构成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悲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2:12:35

北大的无知和清华的下流构成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悲哀(转贴)

 

据新华社报道,2006伊始,众多网民在网上撰文:“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原因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生源的眼球。而最近中国博客掀起的“中国科技大讨论”,众多人则将矛头指向了北大、清华的教学制度,加之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突然间,北大、清华这些名校被置于风口浪尖,有关 “一流大学”的品牌内涵成了众多人议论的焦点。

中国高等教育二十多年的改革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慰”运动,可以说“二十年一场梦”。当我们都醒悟的时候,发现我们被欺骗了,那些指破“皇帝的新装”的如蒋多多的小女孩和小男孩们,注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国人的良知也被彰显的见不得阳光。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原则、单一学制和狭窄的教学制度、单纯论文评定职称模式、大包大揽的学校为社会的小农管理方式、单一的非再生式的拨款机制、官本位思想及学匪学霸盛行、营利化的运作方式等的弊端,从而忽略了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材,束缚了大学生的个性的差异、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北大、清华,一对“同性恋患者”也。提起北大就要提起清华,正如提起清华就要提起北大。从历史和现实我们都可以看到,北大以京师大学堂为前身,清华是美国人以庚子赔款办起的。北大人当年提出的口号是“振兴中华”。清华人当年提出的口号是“从我作起”。 北大历史上有个叫毛泽东的图书管理员;清华为新中国培养了200多位部级干部。北大有未名湖,有博雅塔;清华有荷塘,有工字厅。   
  “清华集中了很多人才,但学术氛围不够,清华现有的管理模式很像官僚体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象群这样向《财经时报》描述清华的现状。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也坦率地表示,“100多年来一直是北大精神象征的北大人文学科,现在已经不是国内最好的了。”他们都从不同角度表示了对清华、北大可能沦为二流大学的担忧。
  清华美院现在是社会对清华关注的重点,著名油画家陈丹青辞职事件,让这个名气不大的美术学院“蜚声中外”。去年,中国当代美术史标志性人物、曾以自由艺术家身份旅居美国18年的陈丹青,因不满清华的管理体制怒而辞职。但1年多过去了,清华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触动。李象群告诉记者,清华模式是他和陈丹青等很多教授都很苦恼的事情。清华模式就是“表格+开会”;各种各样的表格和各种各样务虚会,很像一个官方的管理体系,而不像一个有集体学术氛围的大学。
  其实,各界对北大、清华的批评之声近年来一直不绝于耳,或许正如陈平原所说被“夸张”了。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得主、华人数学大师丘成桐曾批评说,中国的大学惟利是图,许多名牌大学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有些老师根本没有尽到教好学生的本分。北大数学系26个最资深的教授竟然不知道一个学生的名字,有些老师和学生从未见过面,也不相往来。
  北大的革命是蔡元培所开创的。他主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发起很多学会、研究会,使学生的精神爱好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正当的文体活动上来……在蔡先生的主持下,民主、科学蔚然成风,北大名副其实地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以后,陈独秀与具有革新思想的北大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并继而通过“五四运动”,又创造了北大“直接行动,献身主义”的革命传统。“北大精神”从此逐渐形成。
  清华的改革则是在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接手开始。照清华最初的制度和风气,西学在中学之上,美国教员在中国教员之上,职员在教员之上,这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在教育方面的反映。国民党政府接手后,改“清华学校”为“国立清华大学”,提倡所谓的“通才教育”,拨入大笔资金进行建设。罗家伦任校长时提出“四化”,即“学术化”、“民主化”、“革命化”、“纪律化”,虽然后两“化”是冒充“革命”精神,但前两“化”则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新思想。此后又实现了蔡元培曾提出的“教授治校”。校长梅贻琦也常说:“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校长的职务是率领职员为教授服务。”从此,清华大学也面目日新。
    清华是现实主义的,北大是理想主义的。旧清华学生讲英语,多西装革履,而不像北大学生那样喜长袍,还照搬了许多美国常春藤大学的习惯。而北大则更多慷慨激昂的革命斗士,于政治情有独钟,成为历次学生运动的排头兵和承担责任者。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大是理想主义的,清华是现实主义的;北大是人文的,清华是科学的;北大是追求浪漫的,清华是讲求实际的;……甚至有人借用韦伯的概念,称北大是重价值理性的,而清华是重工具理性的,这些说法虽不尽符合事实,但却也不无道理。
  北大与清华,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两颗夺目的明珠,仿佛如互相绕转的双星。他们之间的单纯比较往往是毫无意义的,可是毕竟有这个竞争社会的存在,一山容不得二虎啊。但凡要发展,似乎总离不开信仰的支持。教育难道也是如此?教师们谆谆善诱,一再给学生们灌输“必上北大清华”的“名牌崇拜”思想;而家长们,也在这种崇拜中毫无主见,想想看,自己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这就仿佛旧时代考上状元了一样呢,应该敲锣打鼓庆贺一番的——于是,家长、教师联袂推动了对于北大清华的神话进程。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一旦被“神化”或“神话”,那么它就会与现实的人们有了距离,变的可近而不可亲,就会脱离社会,成为供奉在案桌上的神。
  “清华必上、北大必读”。中科大校长说,这个标语出现在四川某重点中学的墙上,与之对应的还有两校的校训。与优秀学生交谈发现,不少学生对北大、清华表现出很崇拜。去年河南有一位考生考上中科大没报到。学校打电话询问后,才知道考生在复读冲刺北大。该中学承诺,如果考上将给予几万元奖金

 “神话”了的“北大清华”,迅速地被学子们所崇拜,而这种“名牌崇拜”甚至影响了全中国的每个角落。于是,在许多人的眼里,北大清华出来的毕业生那都是顶刮刮的,都是一等一的人才。有的企业不是曾经打出过“非北大清华毕业生不要”的招聘广告吗?这种“虚无的光环”遮盖了其他大学的光芒,对于毕业于其他高校的学生们而言,这还有点难以言传的“歧视”感觉。
  所以,北大、清华出来的学生都被视为“人才”,然而,人才也有不争气的时候,近段时间,连连爆出北大清华毕业生落魄的新闻。也许,这根本不算什么新闻,但在“名牌崇拜”尚且阴魂不散的今天,仍有一种刺激眼球的惊诧:北大清华的学生混得居然也不咋地?

   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仅仅局限于两所大学,或者只关注两所或少所大学的成长,是极不正常的。北大清华在社会口碑中的沦落,不要归咎于什么思想自由不自由的问题! 他们深陷市场化的洪流,忘记了自己的组织目标,想得更多是如何得到更多的钱,想要钱没错,更要命的是他们只会要求政府加大对他们的投入,国家教育部每年高达数十亿的拨款,是中西部省份大学的总和。

   北大清华在我们宠爱惯养之下,最后带给我们的是肆无忌惮的挥霍纳税人的钱财和优秀人才的大量出口,我们苦苦培养的“天之骄子”,成为西方世界的桥梁。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悲哀归根到底就是北大的无知和清华的下流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