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是安徽第几大城市:农民工讲述:我在城里打工这一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6:40:51


刘翠兰和她护理的宝宝在一起。刘翠兰提供

  收入
  在北京打工四年,从普通的家政工做起。月嫂刘翠兰——
  做不断增值的好月嫂
  1月15日上午,北京寒风呼啸。在城东的一个地铁站里,刘姐如约来到记者面前。身材偏瘦,略显文弱,当初只是为了和丈夫团聚才来北京打工的她,已经在这个城市打拼了4年。
  刘姐名叫刘翠兰,来自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在老家时,一个人种着3亩地,每到农忙,繁重的农活儿都压在她瘦弱的肩上。实在熬得太辛苦,她心一横把地租给别人,踏上打工之路。
  刚来北京时,她害怕丢人,不情愿去当保姆,硬是等了一个月的活儿。等活儿的日子里她想通了,职业本身没有高低,都是靠劳动赚钱,没啥不光彩的。从钟点工做起,到做育儿嫂、月嫂,逐渐认识到自身价值,刘姐如今敢自豪地跟老家人说“我就是在北京当保姆”。
  2010年可以说是刘姐的丰收年,这一年她做月嫂的工资涨到了每月5500元,一年下来她省吃俭用攒下将近3万元,虽然距离自己年初的目标还小有差距,但第一次能“剩下钱来”,刘姐还是很开心。
  刘姐好学,刚做钟点工那会儿,她就到处找菜谱琢磨着怎么把菜做好,努力提高自己的厨艺。为了提高收入,她寻找着更好的工作。
  2008年,刘姐得到了一次正规培训的机会,免费到北京农家女学校学习做月嫂。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珍惜分分秒秒,从产妇护理、营养配餐到如何给宝宝洗澡、抚触等技术她都仔细听、认真练。拿到结业证书后,她在全班10多名学员中第一个走上了月嫂的岗位。
  刘姐说,学校教的都是一般的道理,但实践中每个婴儿都不一样,工作之余她会自己买书和光盘来学习。碰到太贵的书,她就经常跑到书店去看,把有用的育婴知识拿笔记在自己的本子上。努力没有白费,刘姐赢得了口碑。如今她的客户都是客户之间口口相传介绍来的,工资也从2000多元一路上涨。
  做月嫂的工作不是很稳定,有时几个活儿连在一起,有时就会碰到一两个月没活儿。为了把这空闲时间利用起来,刘姐费了不少心思。前段时间,她到一个客户家做月嫂,产妇是名中医。刘姐用自己细致耐心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客户教给了她点穴按摩催乳技术。既赚了钱还学了技术,刘姐高兴得不得了。说起以后的职业规划,刘姐想再通过系统学习在做月嫂的同时兼做催乳师,那时候她的收入还将看涨。
  刘姐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虽然为了照顾客户家的宝宝,她已经两年没跟家人一起过年了,但每次看到“全身都在笑”的宝宝时,体会到依靠自己的劳动赢得客户的尊重时,她觉得一切都值得。虽然在两份工作的间隔时间里,为了省钱,她只能租住最便宜的简陋房子,每顿饭只吃面条大饼;虽然她说自己积蓄太少,害怕生病也害怕变老,但能跟同样打工的丈夫和儿子相守在同一个城市里,和其他孤身一人做月嫂的姐妹相比,她很知足。
  采访过程中,刘姐一直在看电话,因为这一天是她下一个客户的预产期,她要随时准备上岗。今年春节,她又要“撇”下丈夫儿子在客户家过年了。



池达义在维修汽车。
  生活
  彩电和冰箱都是新的,房子是公司提供免费住的。维修工池达义——
  城里有了我的家
  “这液晶电视可薄了,以旧换新买的,很合算呢!”1月17日下午,在吉林省达兴名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的农民工池达义在他温馨的小家里,开心地介绍着他2010年的幸福生活——彩电和冰箱都是新的,房子是公司提供免费住的。
  “咱东北冬天多冷啊,去年政府做的暖房子工程可是件大好事,窗户换了,防盗门安上了,往年冬天雪花直往楼道飘,现在一进楼道都感觉暖和。”
  池达义今年32岁,出生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二道镇宏明村,是个地道的农村娃。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家里挺困难,1996年,只有16岁的他就出来闯世界了。
  “书念的不多,就是能吃苦。”池达义说刚开始学修车时很累,恨不得24小时不睡觉都用来学技术。那时候池达义所在的达兴公司只是马路边的修车“大排档”:“冬天零下30多度,在马路边修车,耳朵都冻坏了,手裂的都是口子,一使劲就出血,但都不知道疼了,习惯了。”
  吃得苦,卖力学,有悟性,池达义在达兴公司一干就是十几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一般客户来了一说车子的毛病,池达义开一圈就能知道大概问题在哪。
  2010年,池达义最大的收获是当上了分店店长,还学习了管理和电脑。而最高兴的则是2010年初得到了公司的“父母荣誉奖”,“每个月公司给爸妈开500块钱,我开工资那天就是他们开支的日子,我爹妈是相当高兴了,直夸大儿子真有出息。”
  每天除去吃饭睡觉工作,最多的时间池达义用在了学习上。“小时没学啥,就得后天补。啥都可以扔就是学习不能扔”池达义在公司每天早晨和每周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2010年,我恶补了一下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还不够用,找个懂行的师傅好好学下电脑维修。过完年,我还打算报个班考一个电工证。”
  池达义的妻子在红旗街的商场当售货员,女儿9岁了,一直由姥姥带着在老家念小学二年级。“中学时我们要把她接进城,现在农村孩子进城上学也不用缴费了,去年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们兴奋了好多天呢!”
  现在,池达义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且在长春扎了根了,从心理有了归属感。“长春这些年变化可大了,十多年前我刚来时,住这地方都是平房。现在城市更大了,绿化更好了,更美了!”
  因为有手艺能吃苦,池达义一个月的收入稳定在四五千元。快过年了,他早早就把家里的年货置办好了。春节后公司还要组织干得好的员工去海南旅游,“我以前没去过海南,想想很快就能看到大海了,心情老好了呢!”



唐作孙(中)在和工友们商议如何维权。唐作孙提供

  权益
  去年6月查出患有尘肺病,之后开始了7个月的维权之路,矿工唐作孙——
  终于拿到了补助金
  1月26日,农民工唐作孙坐上了过年回家的火车。虽然北京的天挺冷,但唐作孙心里暖烘烘的:“终于拿到了补助金,能好好回家过年了!”
  唐作孙老家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在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煤矿干了十多年,2010年6月查出患有尘肺病,之后开始了要求工伤保险赔偿的维权之路。2010年12月29日,唐作孙终于和用工单位新兴枣园煤矿达成协议。
  1月14日,当向记者谈起自己长达7个月的维权之路时,唐作孙颇为感慨:“现在能取得这样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非常感谢各方面的帮助。
  2010年5月31日,按照北京市煤炭行业规划要求,房山区史家营乡最后一批煤矿全部关停。唐作孙这天领了最后几个月的工资和遣散费,准备返回四川老家。但一个消息打乱了唐作孙的回家计划:前不久,有工友去做体检,查出患有尘肺病。尘肺病是煤炭行业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典型症状是胸闷、胸痛、气短、全身无力。尘肺病很难治愈,而且每隔数年病情就要升级。
  唐作孙不敢大意,与40多个工友赶紧到朝阳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为尘肺病一期。“我之前干活的时候就常感到胸闷气短,一直以为是井下空气不好。”唐作孙说,一起去检查的矿工,最终有23人确诊患有尘肺病。
  唐作孙和工友们,年龄多数在40岁上下,上有老下有小。“得了这个病,办不了健康证,以后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养家?怎么治病?无论如何都要讨个说法。”  
  “我们拿着诊断报告去区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和工伤认定,才知道自己花钱做的体检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让矿工们困惑的是,正式的职业病诊断报告要单位开证明,提供相关的材料,医院才能出具。
  这可难倒了唐作孙和工友。矿工们拿着诊断报告,找矿主、找经理,可得到的答复是:“这事我不管,你们爱找哪儿找哪儿。”唐作孙对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听说出事之后,煤矿老板把我们一式一份的合同、上岗证等材料都烧掉了,他怎么可能给我们开证明?”
  无奈之下,矿工们开始找有关部门寻求帮助,史家营乡政府、房山区卫生监督所、房山区劳动保障局等相关部门都找过了。由于我国目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多龙治水”,各部门都说这事“不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 。
  求助有关部门无果后,矿工们开始到房山区信访办和区政府上访,同时积极寻求新闻媒体、法律援助等社会各界的帮助。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0年7月底,房山区政府做出决定:“在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关闭的煤矿里工作的工人,如果能提供本人劳动合同、保险证明和工资证明中的一种即可获得复查机会,登记后统一安排到北京市门头沟区石龙医院复查。”凭着煤矿出库单,唐作孙复查诊断为尘肺病一期。记者了解到,整个史家营乡煤矿共有近400名矿工被确诊患有尘肺病。
  从2010年11月底开始,房山区政府、史家营乡政府陆续通知已确诊的工人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在评定伤残等级后,房山区政府责成房山区劳动局核定职业病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解决。目前,陆续有很多农民工领取了工伤保险待遇,回老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