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取暖器 实木厂家:【百年中国 国画.山水】(07)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7:55:01

    20世纪的丰碑以此前任何一个世纪不可替代的艺术特色屹立在无声诗史的群峰之中。它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在20世纪世界艺术之林中放射着独异的光彩。20世纪中国画的历史,是与整个中华民族艰辛奋进的里程同步的历史。百年之间,沧桑之变给中国画事业带来过挫折,但中国人依然在内心深处喜爱山水,富有生命力的中国画艺术并不曾因一时的迂回改变它驶向真、善、美的航程,因此,我们可以从20世纪山水画的发展中看到一部无数画家寻找理想家园的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

      能看到这些精美的画卷,你很幸运!《百年中国》是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家研究院联合主办“百年中国典藏画展”的系列珍品,以高度的历史性、前瞻性、客观、公正地回顾和审视百年中国画,全方位,多视角,系统展示 各历史阶段的名家名作。精心遴选的1901-2000年间的542位国画名家的551件作品。充分考虑地域风格流派,兼顾已故画家及当代老、中、青作者。兼容人物、山水、花鸟等等各种题材!是100年来迄今为止反映中国最为全面完整的美术历史,让我们在21世纪的今天,直观可触摸的历史,东方既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波撼岳阳城
秦仲文  1959
纸本设色
132×71cm
北京画院藏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秦仲文曾反复认真地研究过古代绘画,尤其是1920年进入金城创办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后,金城收藏的名画、古物等使他得益匪浅。长时间的观赏、研摹奠定了他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使之逐步成为一位具有深厚功力的国画家。秦仲文不但善画山水,还谙熟诗词,长于书法,写过史论著述,他对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可以说是深入而贯通的。这幅设色山水,远处烟波浩淼,层涛叠起,在孤帆片影、山坳人家和岳阳名楼的映衬下,更显气势不凡,将唐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宏阔境界表现得分外真切。


溪山高隐
陶冷月 1943
纸本设色
138×34cm
家属藏

  《溪山高隐》图以精湛的表现技法再现了春光明媚的景色。此图笔力圆润,设色明丽,青绿之中间有浅绛,有一种空旷静寂之气。画面群峰青秀、山势峻拔,间以流动的白云,使群山妍秀而不妖媚。大块留白的湖面与繁密的山石、树木形成对比,扩展了画面辽阔纵深之感。画家描绘出近景的柏树怪石、茅亭水榭以及其中的迁客骚人,他们或聚饮闲吟、或共赏奇文;远处连山绝壑,长林古木,表现出了幽雅寂静的自然景色,使观者感觉到在清爽的笔墨中透出诗一般的意境。


西岳华山诗意
吴琴木 1948
纸本设色
30×124cm
中国美术馆藏

  吴琴木(1894~1953),名桐,号琴木,冷枫居士,浙江震泽人。后定居江苏常熟,以卖画为生。师从樊少云,擅山水画,画风近“四王”而趋于甜柔。


西岳华山诗意(局部)
吴琴木 1948
纸本设色
30×124cm
中国美术馆藏

  吴琴木山水境界宏阔,场面巨大,往往一图能展现百里气势,勾建出理想中的人文情怀。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以险峻著称于世,此图以林文忠游华山诗意为题,谱写了一篇壮丽的华山乐章。高崖之上有两人正抬手眺望,欣赏着华山美景,重山巨嶂,起伏跌宕,峰峦耸翠,逶迤崚嶒;云蒸霞蔚,飘浮无常;苍松翠柏,古木杂松,纵横交错,掩映多姿。此图采用散点透视,把景物分成多个视点、多角度、多层面,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拉开了画面的层次空间感,不显雷同,又丰富和开阔了画面。全画用笔精细周到,敷色雅致,突出了华山奇险雄峻,壮丽多姿的形态。


雪中访友图
溥心畬

纸本水墨
109.5×57.5cm
中国美术馆藏

  溥心畬(1896~1963),名儒,字心畬,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之孙。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于青岛威廉帝国研修院修西洋文学史。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抗日战争期间,靠卖书画为生。1949年去台北,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溥心畬得传统正脉,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创造出新,开创自家风范。溥心畬的清朝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使他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雪中访友图》茂密的松林生于冈峦之上,路径隐于林壑之中,曲折流淌的溪水将观者的目光引向画面的深处,深山幽僻处两位逸士和一抱琴童子踏雪前往山中访友。全画用笔精细周到,敷色淡雅,突出表现了山中雪后的宁静与秀美,表达了画家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乌江天险
秦仲文 1961
纸本设色
103×35cm
中央美术学院藏

  秦仲文(1896~1974),名裕,河北省遵化县人。1915年前后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参加蔡元培校长主办的中国画法研究会,得到了名家的指教。1920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擅山水,兼墨竹,亦精书法。曾任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 949年后任北京画院画师及院委,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作有《中国绘画史》。
  秦仲文早年精研古法,50岁后从传统出发,融入写生,突破古人窠臼,画风骤变,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到60年代初期,他的山水画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秦仲文以北方人的豪爽气概驾驭南派山水画的表现手法,用笔坚挺有力,在咫尺画幅之间表现出阔大雄浑的气魄。这幅《乌江天险》为秦仲文耳顺之作。气势宏大,水墨纷披,两岸山崖怪石嶙峋,怒江穿峡,惊云飞动,读来只觉险境横生,气象万千。


流水有妙响
钱瘦铁 1962
纸本水墨
63×96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钱瘦铁(1896~1968),名崖,字叔崖,江苏省无锡人。擅山水、花卉、蔬果。被誉为“江南三铁”之一。
  钱瘦铁的山水画主要出自黄山派,重点宗法石涛,所作笔墨苍润,画风朴拙,气势雄浑,境界深远。《流水有妙响》用浓淡有变化的线条勾写山石,墨气淋漓,层次丰富。笔和墨偏于柔性,浑然一体,表现出氤氲缥缈的气氛。图的两边山石峭立,山泉飞动,天籁般的寂静中愈显出山泉流淌的妙响,观者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仙境之中。作品浑朴清穆,其中既浸润着画家斋心养境时的妙悟,又渗透了他的蒙养之功。


新蜀道
钱瘦铁 1964
纸本水墨
30×34cm
上海中国画院藏

  钱瘦铁多次入蜀,游三峡,上青城,过秦岭,将中华壮丽山河尽数摄入笔端,使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意趣。蜀中历来就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叹,铁瘦铁的《新蜀道》有意打破旧说,从反面立意,表现出新制度下险径变通途的壮阔场面。此图章法奇崛,远山回环重叠,峭拔摩天,铁路线如长蛇蜿蜒,在群山中穿行而过。左侧峡间帆影闪动,与右侧景象相映成趣。画中突出传统水墨山水的形式,而反映现代题材,虽有一定难度,但险处求工,难中见巧,表现了一个现代画家丰富的才识和过人的胆量。


黄山一线天奇观
刘海粟  1976
纸本设色
69.3×134.1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刘海粟(1896~1994),字秀芳,号海翁,别署静远老人、存天阁主,堂号存天阁、艺海堂,江苏省常州人。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长期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曾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画家创作的泼彩山水画,是在精研传统山水技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出新,并融入西画技法,从而取得雄视古今、独步匹罕的丰硕成果。此幅作品构图雄奇,大开大合,用笔劲健,潇洒纵逸,功力深厚。画面浮云流动,云海迷漫,色彩绚丽,亦绮亦庄并把西画的光感、透视及色彩诸法糅入画幅之中,笔与腕合,古翥今翔,挥毫端之郁勃,接烟树之渺茫。作品豪放中见精微,为画家成熟作品之一。


黄山白龙桥
刘海粟 1979
纸本设色
137×68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此图云山以泼墨为之,只有树木、小桥与流水略加勾勒。大片的抽象墨彩不见笔痕,流动变幻的墨色引起观者无穷的想像和幻感。似山林、云雾,欲晴欲雨,变化莫测;又如某种梦境、心境,是情感的宣泄,是心像的表达。它离具象远了,而更趋于抽象化的效果。


泼彩黄山石笋矼
刘海粟 1983
纸本设色
97.5×52.3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此作勾勒加泼彩,笔畅彩酣,挥洒任情。画家以超然于物外的自由心态,无所拘束地表现对自然的感悟或印象,没有过多的繁复刻画雕凿,一切随机生发,自然天成,妙趣横生。画面笔墨景致奇幽酣畅,古艳壮美,气势雄伟,浑融一体再现观者眼前。


洞庭秋月
陶冷月 1942
纸本设色
97×34cm
家属藏

  陶冷月(1895~1985),原名善镛,字咏韶,号镛、宏斋、五柳后人、柯梦道人,江苏苏州人。二三十年代曾任长沙雅礼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暨南大学艺术系主任、河南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四川大学教授。与谢公展、吕风子等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后定居上海,以卖画为生。1949年后在中学任教。曾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擅长山水、花鸟,尤善画中西合璧之月夜景色。
  《洞庭秋月》是陶冷月的代表作,他对云水月夜的描绘技法是前无古人的。在这幅作品中,陶冷月完美地把传统山水画技法与西洋绘画的技法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具有中国味的优美意境,令人赞叹不已。作品近景山石与树丛的画法充分体现了陶冷月深厚的传统功力,远山和云的处理吸收了西画的表现技巧,浩淼的湖水中折射出银色的月光是画家的首创,中西绘画融和得如此和谐,展现了陶冷月的审美追求。作品中表现出的革新、大众化精神以及对西方绘画的合理吸收,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