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大师没有网络可用:姜莱:醉醺醺的国度-姜莱的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9:08:47

姜莱:醉醺醺的国度

(11-01-23 02:40) (浏览:340次)

  据说茅台酒公司与七大军区有了君子协议,决定以茅台酒为契机,强化军民鱼水情,军民团结如一人。酒就是水,水就是酒。有了水,鱼儿闹得欢;有了酒,人也更哥们。

 

  不过,这不算什么新闻了。军人能喝酒,中国军人能喝酒,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我有一位前邻居的儿子,当兵当到了我现在呆着的这座城市,后来做到了管军需的校官。他的军需里头就包含了酒,而且是一笔很重要的业务。我每次见到他,似乎都能从他身上闻到酒味,他每次叫我去玩,也基本上是去喝酒。他的家里,就摆了不少酒。

 

  欧洲军人与酒的关系也很深。那里天寒地冻,以前一些国家的军务条例中,就把酒作为军需品写了进去,随军酒保也成了这些军队的一种编制。读雨果的《九三年》,酒保在战争中的作用,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酒保来到前线的战壕里,酒一拿出来,就好比把一箱子弹杠上了战场,将500枚手雷交给了战友。对于前线的战士来说,酒可以御寒,消毒,解闷儿,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壮胆。一口酒下去,许多怯战的士兵,就有了豁出去的勇气。

 

  不过,这里说的是以前的军队。现在的许多军人,坐在房间里用电脑鼠标打仗,是不是该在他们的电脑台子上摆一瓶酒,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唯一能知道的是,如今的军队,越来越现代化了,酒却仍然是军人之所好,军营里头,酒的消费量不错。

 

  军人好酒,中国的其他男人就不好酒?不是这么回事儿。但中国人究竟有多好酒,这是个问题。我曾经去过青海搞上市,在那里呆过几个月。酒桌上,当地的官员就不无自豪地对我说:青海人均白酒的消耗量,已经超过了俄罗斯。这位官员可能有点吹牛。据我所知,整体而言,中国人的人均白酒消费水平还是比不上俄罗斯的。但中国也是白酒消费大国,这一点应该不成问题。作为一个醉醺醺的国度,中国也不只是酒喝得多,酒的消耗规模吓人,而且还喝得挺有文化,挺有中国特色。在这种特色的指引下,茅台酒便脱颖而出,成了酒中霸王。

 

  茅台酒的出名,已经是很久的事儿了。但它早期的出名,只是民间的、区域性的出名,它那时的名声,还带有街坊小道的土味。茅台酒真正走出贵州,走遍全国,得益的是红军的那次长征。在一条叫做赤水的河流两岸,红军来回折腾了四次,这才摆脱国军的围堵,这段历史,就是被官史说得神乎其神的四渡赤水。赤水创造的另一个神话,则是它孕育了茅台酒,这种酒又正好被后来得了天下的红军将领们看中了。红军路过遵义,将领们在这里开会,一边运筹帷幄,一边喝着茅台。这种天造地和,便注定了茅台酒此后的荣华富贵。但这并非说茅台只有虚名,它是被红军将领们抬上去的。茅台的确的好酒,它的品质与名声绝对相配。只不过它又正好被红军首领们瞄上了,这才使得它锦上又添了花。这件事也表明,红军的头领们不仅会打仗,革命,而且还会喝酒。红军中文雅如周恩来,粗犷如许世友者,谁不是喝酒的高手?

 

  从此,茅台便与“官”字结了缘。红军得了天下后,便开始搞计划经济。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把茅台也计划起来,将它定为专供官员的“特供酒”。“特供”的意思是,它只提供给官员,或者与官员有缘的特殊人士,并且这些官员还得有一定级别。据我所知,那时能定期定量喝上正宗茅台的人,非得是县处级,级别在19级以内。后来中国搞市场经济了,“特供”却照旧实行,只不过市场上也出现了茅台而已。

 

  茅台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了,老百姓便喜出望外,还开始异想天开,以为自己从此也能成为茅台的常客了。可茅台就是茅台,它既然粘上了“官”字,又岂肯与平头百姓常年相处?从此茅台摇身一变,变成了飞天茅台。飞天的意思,照老姜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它的价格一直在飞,从每只8元飞到了每只上千元,现在还在飞着。另一层意思是,它飞进了云端里,早已神龙不见尾,神秘莫测。这主要得益于市场上假茅台的泛滥。飞天茅台越来越俏,假茅台也就越来越多。中国的许多人是造假高手,造出来的假茅台形似神也似,足可以假乱真。假茅台是如此之多,且不说普通百姓购买力有限,就算他们咬紧牙关,打算卖一只茅台回家过过瘾,他们一无关系二无信息,去哪里找真茅台?这样一来,那些能成天提着喝着真茅台的家伙,就有了两重身份:他们不仅有钱,还有关系人脉,这才能拿到真茅台。就像股市里的庄家,不仅有大笔资金进出,而且掌握着秘密信息。

 

  茅台已成为“官酒”,与“官”字结缘深厚,这从它几乎每一只酒的身后都跟着一张发票的现象中,也可窥见一斑。卖货索要和开出发票,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这也是公民履行纳税义务的一环。可中国人不同。普通中国百姓卖东西,是很少索要发票的,卖方也懒得做这件事儿,能不开就不开。茅台酒的买卖就很少这种现象了。我看到的买茅台的家伙,基本上都会索要发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茅台的消费,基本上是公款消费,因为是公款消费,所以必须拿着发票报销。我也有些私营企业的朋友,也经常买茅台,买酒时也不忘索要发票。这是因为他们买茅台是为了送礼,而且送的对象都是官员。他们将茅台递给官员时,就会把发票一并送上。如此一番运作,官员们不仅能无偿喝茅台,还能拿着发票上单位报销,再赚上一笔。茅台与“官”字深不可测的的关系,内涵实在是丰富得很。

 

  茅台酒有了这么多故事,能经常与茅台为伍的家伙,不知不觉间,身心就会染上双重的醉态:一杯茅台下肚,直透胃底,接着全身发热,生理上便有了醉态。出门应酬,车屁股里放着成箱的茅台;走进酒店,身后小蜜司机提着的是茅台;酒桌上的一干人,不是带长就是带记的权贵,胸前摆着的也都是茅台,有了这些身份暗示,他们的心理也就醉了,成了个肉体和精神都醉醺醺的人。问题在于,中国的官员很多,据说每二十几个人就得养一个。中国的官员又喜欢招摇,这里作报告,那里下指示,还要到处访贫问苦,这样一来,中国官员们就把茅台的香味,带到了祖国各地。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因此到处飘荡着茅台的香气,中国也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醉醺醺的国度。

 

  20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