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之光希尔死神:“啃老”是一个堕落社会的病兆反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8:30:57
    这几天,一件事情让我耿耿于怀:我的一位长辈,苦恼于儿子常年呆在家中不想去上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哭着闹着要父母去按揭辆车来开开。长辈夫妇中年得子,如今都已退休,退休金吃饭倒是没啥问题,但眼瞅着儿子一天天在家,昼伏夜出,还时不时提些高标准严要求的生活指标,年过三十了,不仅没有找到对象生儿育女,相反把两个老人折腾得心神不安。前辈来找我的意思,是希望我去给这位弟弟做做思想工作,帮他介绍个工作或对象,让他安定下来,不要再当啃老族,即便要啃,也不要下口那么狠,而且还没有半分感恩之心,像土匪吃大户那样,把骨头都拿给他炖汤了,连个好字都听不到。在我看来,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前,包括介绍工作或对象,以及把酒促膝谈心,也不是没干过。但在他看来,工作不是太累就是工资太低,对象不是太胖就是太瘦。酒倒是没有少喝,但每一次心还没有来得及谈,他就大醉了,哭着嚷着叫骂这个痛恨那个,仿佛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样。这样的人坐在面前,不挽起袖子揍他,已算是修养非常好的了,还要继续和他进行他父亲指望的上述建设性工作,我自愧没那个能力。其实,像这样的啃老族,在我身边并不少。不知不觉,这已悄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了。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不同的人,从中读出了不同的含义。经济学家从中读出了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青年人就业机会不足;社会学家从中读出我们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中的种种尴尬细节;教育学家从中看出了中国教育中关于意志、亲情和人文教育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当下忽略生存技能教育而培养考试性人才的恐怖远景;文化学者从中看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父辈与子辈养育传承关系中权界关系不明确,被侵权者的防护感和侵权者耻感淡化的事实;心理学家从中看出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我们极度欠缺的对高强度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用文学家们的话说就是走得太快了,没停下来等等掉队的灵魂……可以说,啃老是集当下中国众多问题为一个焦点的社会现象。它如同一个长在私密部位却牵动每个神经痛感的毒疮,深度地困扰着作为社会组成细胞的一个个家庭,使之不健康,甚至恶化成一个个社会问题。近年来媒体披露大量啃老成疾,啃老成仇甚至啃老成殇的事件,无不在敲响警钟——啃老,绝不仅仅是一个个家庭关起门来就能解决的,需要全方位共同关注。1月20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就《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审议,该稿明确了对“啃老”现象的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此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对这条法规在具体执行力上,究竟有多大效果,存在争议。比如我就对那位长辈是否有愿望和勇气,去和啃老的儿子进行一场公开法律对决表示怀疑。但同时,我对立法关注“啃老”这一重大社会话题,表示认同——这毕竟是跨出了一步,但也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包括建设经济,提高就业水准;加强教育,提升社会对自立的尊敬和对啃老的唾弃;通过宣传,让父母明白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让其平凡而健康地生存,比将其培养成一个好高鹜远眼高手低的空头精英强;同时,我们的社会,应该形成一种健康风气,以自立自强并让父母开心快乐为荣,以依赖和等待甚至炫耀父母的荫泽为耻。我们的法律,应该更加明确并细化亲情与权力之间的界线和关系,使所有的人都明白,自己合法并安详生活的界线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