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之光10-6:漳浦政务信息网_佛昙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7:01:56
佛昙镇 园东村 石埕村 岸头村 先锋村 下坑村 下苏村 港头村 人坪村 新安村 吟兜村 石门村 轧内村 后许村 大白石村 后社村 岱嵩村 整美村 东坂村 洞野村 花林村 欧厝场 居委会      

    佛昙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因芙蓉山下从前有一口清潭,映现山顶一块状如佛头的天然岩石,称佛潭,以至成为地名。横跨在鸿儒江上的桥梁称佛潭桥,以后桥名又成为地名。早在唐代,“开漳”刺史陈元光已经写下壮丽诗篇《晓发佛潭桥》,当时陈元光奏准设立漳州和漳浦县,立行台于四境,其中东行台设在漳浦县佛潭桥。自唐至清朝,官方的文书、地方志都称现在的佛昙镇为佛潭桥,群众讹音为“浮南桥”,文字上则简写为佛潭,民国初年,开始将佛潭写成佛昙,沿用至今。
    佛昙是漳浦县东北部重镇,东临台湾海峡,近海称佛昙湾,海岸线长2.5公里。欧厝、花林、东坂、下苏、先锋、下坑、岸头、石埕、大白石、后社、后许、轧内在海岸线上,岱嵩为海岛,井尾为半岛。镇境北至欧厝场隔虎形山(海拔129米)与前亭镇大社村交界;至洞野村,隔西山(海拔103米)与马坪镇文安村交界。西北至下坑村、港头村,隔大荟山(海拔142米)与马坪镇林埭村交界。西至新安村,隔台山(海拔240米)与湖西乡后溪村交界。西南至松仔岭,与白竹湖农场古山作业区交界。南至轧内村,隔岩山、莲花山与赤湖镇半石村交界。源自石过陂诸山的鸿源溪流经林埭,至本镇境内称鸿儒江,流经港头、下坑、先锋、岸头、石埕等村,入于佛昙湾海域。又有庵前溪流经石门、吟兜至大白石村汇入佛昙湾海域。南部有轧内小溪流入佛昙湾海域。
 

政区沿革
 

    佛昙镇辖域宋代属嘉宾乡,分属常乐、钦贤2里。明代分属十七都和二十三都。清代沿袭十七都、二十三都地域划分。清初顺治年间在十七都设7保,其中赤水保今属赤湖镇,后溪、官塘、赵家城3保今属湖西乡,石门上、石门下2保今属佛昙镇。康熙三十九年重新编定保甲,增加石溪1保(即石步溪,今南山茶果场)。石门上保辖今石门、新安、人坪、园东、大白石、后社、吟兜、后许、轧内一带;石门下保辖今园东、石埕、岸头、下坑、先锋、港头一带。今东坂、洞野、花林、井尾一带宋代属嘉宾乡钦贤里,明清时代属二十三都,清康熙三十九年编属福兴、新兴2保。明代在井尾(整美)设巡检司(类似现在的边防派出所),清代裁撤。道光十年 (1830年)调驻县丞,修建原赵范府第为佛潭桥县丞署(俗称分县)。
民国12年划佛昙、马坪、前亭、湖西、赤湖一带为外东区,设区公所于佛昙。民国17年改为第五自治区,民国26年改为第三区,改区公所为区署。民国29年设佛昙镇,辖坂顶、下赵、园中、石埕、岸头、先锋、城顶、田下、岱嵩、白石、岑兜、石门、新庵、山平、后堀15保,民国33年编并为下赵、园中、石埕、岸头、先锋、岱嵩、白石、新庵、后堀、山平、石门、岑兜12保。后许、轧内属赤湖乡管辖。东坂、港头、洞野、花林、井尾属前坪乡管辖。前坪乡系由马坪,前(亭)江(口)、林(埭)东(坂)3乡合并而成,港头、洞野、花林合在东坂保,井尾合在江口保。至1949年8月(民国38年)佛昙镇12保(不包括后许、轧内、东坂、港头、洞野、花林),人口2832户,11923人。
    新中国初期,划佛昙、前亭、马坪一带为第五区,区公所设佛昙,辖15乡(镇),其中在今佛昙镇辖内的有佛昙镇(含岸头、石埕、园东一带)、轧仔、下坑、白石、东坂、岱嵩等乡。1955年改为佛昙区,辖14乡(镇),在今佛昙镇辖内的有佛昙镇、下坑、石门、新安、大坑(含白石)、东坂、岱后(含岱嵩、后社)等乡。1958年9月成立佛昙公社,辖39个生产大队,在今佛昙镇辖内的有岸头、石埕、园东、下坑、港头、吟兜、石门、人家、山坪、新安(以上属佛昙管理区),后社、白石、后许、径口、轧内(以上属大坑管理区),井尾、岱嵩(以上属岱后管理区),花林、洞野、东坂(以上属东坂管理区)等大队。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佛昙公社分设佛昙、前亭、文安(马坪)3公社。1964年9月,文安公社合并于佛昙公社,佛昙公社共辖园东、石埕、岸头、石门、下坑、先锋、下苏、吟兜、港头、新安、人坪、后社、白石、后许、轧内、井尾、东坂、洞野、花林、岱嵩、仙都、马墟、后康、文安、林埭、京野等大队及欧厝、湖山2场。1984年9月,佛昙公社改为佛昙镇,所辖各大队改为行政村。1987年8月,从佛昙镇分出马墟、后康、仙都、文安、京野、林埭6村及湖山场设立马坪乡。至此,佛昙镇共辖园东、石埕、岸头、石门、下坑、先锋、下苏、岱嵩、吟兜、港头、新安、人坪、后社、大白石、后许、轧内、井尾、东坂、洞野、花林20村及欧厝场、居民委员会。全镇陆地总面积60.9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
 

经济状况
 

    佛昙经济自古以来以农、渔为主,并以港口的优势发展商业及榨花生油等农产品加工业,尤其自清末厦门辟为对外贸易口岸以后,佛昙以接近厦门而成为漳浦县东北部商业重镇。
    自清末至民国时期,由旧客带新客,佛昙一带很多人前往荷属东印度(今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谋生,有的经商有成,侨汇成为佛昙一大经济来源。
    农业渔业佛昙耕地较少,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开荒、围垦,至20世纪末,扣除基建用地,共有耕地28170亩(其中水田1042亩,农地17758亩)。原来农地主要种花生、番薯,水田主要种稻,靠山的一边大都是山园、山垅田,靠海的一边大都是沙园、埭田,产量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推广种植芦笋于沙园,一些易受咸淹的埭田改为鱼虾池,效益大大提高。
    滨海的轧内、后许、白石、后社、下坑、先锋、下苏、岸头、石埕、东坂、整美等村历史上都是渔农兼业的乡村,只有岱嵩是纯渔业村。从前资金短缺,渔船小,设备简陋,只有放绫小船十多只,定置网五十多槽,年捕鱼量不上二千担。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从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加上海外亲属资助,至世纪末,全镇共有机动渔船三百多艘,年捕鱼量达四万多吨。渔民合资成立“佛昙渔业开发公司”,拥有渔船三百多艘,各船均有航行、探测、联络等现代化通讯设备,其中150匹马力以上的大绫网渔船六十多艘,具有外海捕捞能力,其中16艘曾加入漳州市远洋渔业公司,到秘鲁洋域捕鱼。
    佛昙湾有滩涂四万多亩,从前只有利用天然滩涂抛放石块让牡蛎自行附苗,围垦一些海埭养鱼。1981年,省水产养殖公司在石埕村建立虾池180亩,试养毛对虾成功,引起佛昙人养虾的兴趣,从1982年东坂村建鱼池1030亩收到良好效益开始,全镇兴起围建鱼虾池高潮。1985年,镇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发动村民合股投入资金,大规模围垦海滩建鱼虾池,至1991年,共有鱼虾池二万多亩。1992年发生虾病,养虾业受挫,以后吸取教训,实行鱼虾轮养、混养,并引进美国及南美洲白对虾,效益良好,养殖业又兴旺起来。整美、岱嵩港口水较深,适宜网箱养鱼,至2001年,已发展网箱养鱼3500口。
    工商业民国时期,佛昙只有碾米厂1家及花生油作坊多家,造船厂2家。新中国初期增办农械厂、糖厂,后停办。改革开放后,出现合股企业冷冻厂5家,3家在镇内,1家在东坂,1家在整美。20世纪末,佛昙镇已创办四大园区:在新安设立佛昙工业园区,东安工业园区,鲍鱼养殖园区,乐海水产养殖园区。至2001年,已有50多家国内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有20多家水产企业在两养殖区展开业务,形成电子电器、针织、石建材、食品四大支柱产业。老字号食品:双桃豆仁饼。
    三资企业近年招商引资取得较大成果,三资企业有:大渔夫水产有限公司、思乐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松昌水产开发有限公司、鸿嘉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三圣畜产有限公司、联合水产有限公司、虹海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生太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福茂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同泰金属家具有限公司、鸿裕食品有限公司、腾达日用品有限公司、盛丰蔬菜制品有限公司、鸿群电器有限公司、德发石制品有限公司、佳禾纸品工业有限公司、全友电器有限公司、万国石材开发有限公司、新升平制衣有限公司、新信食品有限公司、东陵电器有限公司、诚兴食品有限公司、吉祥泡沫塑料有限公司、鸿山石板材开发有限公司、光华建材有限公司、利得电子有限公司、浚达电子有限公司、思乐得食品有限公司、鸿图服饰有限公司、大展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东安酒店有限公司、鸿群成片土地开发有限公司、香山娱乐有限公司、新都酒店等。
 

基本设施

 

    公路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华侨杨纯美为董事长的“漳浦官督民办汽车路公司”修通自佛昙通旧镇公路,并由陈照馨主持修通从下坑至马坪公路,由蓝秋金主持修通佛昙至湖西公路,通车营运,抗日战争时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1月修通自旧镇经佛昙、前亭至屿仔尾公路,一过渡便可到达厦门市区。1986年下半年修通自漳州芗城区经石码、浮宫、凤柜斗岭、前亭至佛昙的公路,与自佛昙经旧镇、杜浔至云霄、东山的公路相接,称漳东线,属于省道。佛昙还有与全县相通的多条县道公路,一是自佛昙经官浔至三古与国道324线相接的“三佛线”,1968年所建。一是自佛昙经湖西、赤土至火烧埔与山旧线相接的“火佛线”,1975年所建。一是自佛昙至马坪的“佛马线”,1979年所建,1990年又从马坪开通至白水镇,称“白马线”,从佛昙可直通白水。佛昙还有其他通镇内各地及邻乡邻镇的乡村公路多条。2000年建自东坂至岱嵩的跨海公路,长900米。2001年,建成自镇内通漳诏高速公路湖西互通口的公路,长3公里。
    航运自清代至民国时期,佛昙的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原来都用帆船,后来有载重一百担的“潭江号”汽船每日往返厦门一趟。1938年5月,厦门被日军占领,闽南海口筑封锁线,潭江号被国民党福建军政当局征用,凿沉于莆田涵江三江口。抗战胜利后,佛昙商家再购置六鳌号、和美号、侨通号汽船恢复海上运输,临解放时被国民党军队征用。新中国成立后,佛昙码头工会于1950年组成运输服务公司从事海运,发展到有木帆船5艘、机动水泥船1艘,后大部分先后遇台风沉没,运输服务公司转为客车运输。80年代兴起建鱼虾养殖池高潮,佛昙港已变成养殖区,港道淤塞,不能再通运输船。1992年省投资42万元,镇投资29万元,在大白石、岱嵩、整美各建一座码头,以利渔船、渡船停靠。
水利本镇的洞野、下坑、东坂等村农田与前亭镇各村先已受1959年3月建成和1966年11月建成的石过陂、赤兰溪2中型水库的联灌渠道灌溉。而更主要的是自1972年9月杨美水库建成,其库容达5530万立方米,与石过陂、赤兰溪2水库联成一个灌网,成为佛昙、前亭2镇的水利骨干工程,改变了这2镇过去的缺淡水情况,佛昙镇尤其依靠杨美水库右灌渠灌溉,1992年,右干渠从后堀延伸到滨海的后堀村东雄社。镇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水吼水库,在东坂村,建成于1958年7月,库容21万立方米;坑内水库,在石门村,建成于1960年5月,库容72万立方米。
    自来水镇政府于1988年建成日供水量3千吨的自来水厂,主要靠杨美水库供水,以水吼水库为蓄水池。当年,东坂村首先完成自来水工程,随后,镇区内各村于1988年,岱嵩村于1989年,大白石、后社2村于1990年,花林村于1991年,后许村于1991年,洞野村于1992年,先后完成自来水工程。街道、市场1981年11月建成自供销招待所至粮站的水泥路面,宽8米,长300米。1992年修建崎街石板路,宽5米,长110米。1984年修建岸头街石板路,宽4米,长400米。1984年建鸿江大街,平均宽16米,长2300米。1985年建墟埔至大白石村的海滨路。1992年扩建园东育才路,水泥路面,宽6米,长1000米。1992年建成蓉山路水泥路面,宽5米,长400米,东接鸿江大街,西接港头。1994年下半年建成石埕村学府路,宽8米,长700多米,从中街通到二中校门口。
    1983年拆除瓦木结构的旧市场,就原地重建条石与水泥混合结构的新市场。1992年择址再建农贸市场,用地28.64亩,建综合大楼8幢各4层,中心市场A、B2座,面积2200平方米,街道面积5000平方米。
    电信1989年1月开通500门自动电话,1992年5月开通100瓦自动寻呼发射台,安装1千门程控电话机台。1993年建邮电大楼,程控电话扩容到1万门。
    学校各村皆有小学。完全中学一所,即漳浦第二中学(前身为纯美中学)校园面积35165平方米,建筑面积17980平方米,设42班,学生1531人,教师135人。初中校2所,一为东坂中学,创办于1985年,校园面积19140平方米,建筑面积3462平方米,设13班,学生806人,教师42人。一为鸿江中学,址在埭头,创办于1994年,校园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设18班,学生1273人,教师64人。创办于1992年的鉴湖中学,后因缺乏生源,于1999年合并于鸿江中学。 医院漳浦县第二医院(即华侨医院)1所,建筑面积2千多平方米,有门诊、化验、妇产科4座大楼及3座宿舍,医疗设备比较完全。
    佛昙镇以工业立镇,科技兴海,科学种田为方针,力促经济发展。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10.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9亿元,乡镇企业产值2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1元。
    镇政府正在加快旧区改造、开发步伐,建岸头村鸿江沿岸“鸿南新区”和继续东坂新村第三期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完善机耕路,建设白石农业综合开发节水工程;建设闽台渔业合作与高优水产育苗示范园区,即乐海水产育苗区,进一步发展工厂化鲍鱼养殖业。
 

名胜古迹
 

    佛昙八景:佛头倒影、芙蓉茂盛、龟蛇聚会、钟鼓分明、黄蜂出巢、猫公照鼠、鸬鹚箍项、王公看印。后又增两景:龙井甘泉、公婆有应,合为十景。
 

佛昙镇辖属一览表

    行 政 村(或农场、居委会) 所辖自然村或居民点
    园 东 村 坂顶尾、东门兜、园中央
    石 埕 村 石埕、下赵、积美
    岸 头 村 岸头、康厝
    先 锋 村 先锋、石蛇尾、鸡母窝
    下 坑 村 下坑、田仔下、柑仔脚、石前
    下 苏 村 新城内、苏厝顶社、苏厝下社、下城、坪仔、前坑尾
    港 头 村 港头
    人 坪 村 人家、山坪、后仓、园中央
    新 安 村 新安、石古、后园、上车、后窟、岑石岭
    吟 兜 村 吟兜、埭头、下楼
    石 门 村 石门、花园
    轧 内 村 轧仔内、径口、楼头
    后 许 村 后许、东雄、寮下、田坪
    大白石村 大白石
    后 社 村 后社
    岱 嵩 村 岱嵩
    整 美 村 井尾、山寮
    东 坂 村 东坂、洪厝、赤岑
    洞 野 村 洞野
    花 林 村 花林
    欧 厝 场 欧厝 

 

园东村
 

    园东村位于佛昙镇西部,“园东”是取“园中央”,“东门兜”两个地名各一字合成的行政村村名。北邻岸头村,东邻石埕村,西邻人坪村,南邻吟兜村,省道漳东线从村境通过。镇政府设在村境。
 

政区沿革及姓氏源流
 

    园东村清代属十七都石门下保,民国初属外东区佛昙镇(后外东区改为第三区)所辖。民国29年,坂顶尾为坂顶保,东门兜合园中央社为园中保,民国33年,坂顶、园中二保合并为园东保。解放初,属第五区佛昙镇辖内。1958年9月,成立园东生产大队,属佛昙公社管辖。1984年9月,公社改为镇,大队改为村。辖坂顶尾、东门兜、园中央三个基点。现人口1070户,4000人。园东村原有游姓居住,现为杨姓聚居地,大都属佛昙杨姓始祖世隆公派下长房祖大成公后裔。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320亩,其中水田750亩,农地570亩。农作物以水稻、 番薯为主,蔬菜、豆麦不多。改革开放以后,将一些地势较低,不利于水稻生长的埭田改为鱼池、虾池,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村民并以住在集市旁边而纷纷在集市上开店、排摊,有的办起企业,有的从事手工业、修理业、服务业、运输业。有1992年村办的“佛昙客运服务站”。著名的“双桃豆仁饼”百年老铺便是在园东街路尾,产品远销国内外,现在改进包装,而还是以“实料精制”维持其品牌声誉。自1982年6月1日成立佛昙供电所以来,村民皆用电灯照明。村民经济情况改善,生活程度随之提高,各种电器进入村民家。电视普及率达96%,电话已经普及。
    自1988年5月佛昙自来水厂建成后,园东村开始用自来水,今99%以上的村民用自来水,仍用井水的只占1%。
    1992年冬,集资38万元,得华侨援助,修建一条一公里长的“育才路”,翌年竣工。这是一条街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贯穿园东村,直达漳浦第二中学。1995年又改造旧“米街”,铺设100多米长的水泥路。
    2000年初,投入20万元资金,建成村委会办公楼。有“鸿儒小学”一所,址在坂顶尾城门外,为印尼华侨杨江泽于1965年献款所建。校园面积7235平方米,建筑面积2617平方米,设15个班级,学生687人,教师26人。
 

名胜古迹
 

    园东村的东门兜是明代梅月城的东门兜,30年代尚存城门残迹,后随着道路的扩宽而拆除,尚有立于城门边的“致吾杨公修堤功德碑”及“陈氏太夫人造桥功德碑”各一座,现移存镇政府大院内。
    坂顶尾“王爷公庙”祀“大王爷”及“三官大帝”,建于明天启年间,1992年重修。
    东门兜“王爷公庙”祀“三官大帝”、“福德正神”,建于清康熙年间,1986年重建。
    街路尾“佛 祖 庙”祀佛及“九皇大帝”、“仁圣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地藏王”,不知建于何代,1996年重建。
  “万应公庙”在今医院后面,祀“万应公”、“太武公”,建于清康熙年间,1978年修建 村中有《黄公立游孝子祭田碑》一通,记述漳浦知县黄应举为孝子游宜立祭田之事,现移立于鸿儒小学门前,现移存镇政府大院内。
 

民国时期人物
 

    杨拔萃,漳浦县参议会议长。
 

华侨、香港人物
 

    杨纯美,(1877-1965年),街路尾人,曾赞助孙中山革命及祖国的抗日战争。1934年在佛昙下赵建纯美中学,1936年秋落成。该校为漳浦第二中学的前身。
    杨江泽,印尼华侨,街路尾人,1965年献款建鸿儒小学校舍。
    杨天滋,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副监事长,香港漳浦同乡会会长。
    陈国强,香港漳浦同乡会理事长。新中国人物
    陈谦益,漳浦县司法局副局长。
    杨惠凤,官浔公社党委书记。
    杨赞绪,赤岭畲族乡党委副书记。
    杨振辉,前亭公社党委书记。
    杨肃传,漳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建办主任。
    杨云盛,漳浦县对外经贸局副局长。
    杨珠维,漳浦第二中学校长、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杨珠云,六鳌乡副乡长。
    杨锦牛,佛昙镇人大主席。
    杨如苞,溪仔公社党委书记。
    杨其芳,第十区(湖西区)副区长。
    杨惠成,漳浦县统计科副科长。
    罗明乾,前亭乡人大主席。
    杨进瑞,前亭镇党委副书记。
    杨意寿,赤湖镇副镇长。
    杨伯达,漳浦县外贸公司书记。
    杨一龙,白竹湖农场副场长。
    邓惠真,佛昙镇副镇长。
    杨茂江,赤湖公社管委会副主任。
    杨金水,漳浦县地名办公室主任。
    杨春云,漳浦县委党校副校长。
    杨   飞,鞍钢厂长、武钢党委书记兼厂长、昆明工学院副院长。
    杨成美,北京大兴区军区干休所政治处副主任。
    杨康顺,广西漓江水运管理处主任。
    杨维义,漳州市邮电局科长。
    杨金山,成都无缝钢管厂科长。
    杨茂土,天津内燃机厂办公室主任。
    靳增珍,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长。
    杨肇侃,解放军正团级干部,转任漳浦县建设局建筑设计室主任。
    杨恭武,漳州市电力公司经理。
    杨碧英,解放军副团级干部。
    杨忠献,三明供电局党办主任。
    杨恭典,福建省电力疗养院(厦门)院长。
    章安国,三明二中中学高级教师。
    杨金海,高级畜牧师。
    杨民东,中学高级教师。
    杨丽芬,中学高级教师。
    郭国建,副主任医师。
    杨   云,马坪中学教师(离休)。

 

石埕村
 

    石埕村以从前祖祠前铺有石埕得名,位于佛昙镇中部,东邻白石村,西邻岸头村,南邻园东村,北临鸿儒江。
 

政区沿革
 

    石埕民国时期为属于佛昙镇的石埕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佛昙镇所辖,1958年9月属佛昙公社岸头队所辖,1962年成立石埕大队,即今佛昙镇石埕村。石埕村辖石埕、下赵、积美(锡尾)3社。现共有780户,3100人。
 

姓氏源流
 

    石埕社明代围在梅月城中,城为黄姓所建,原来为黄姓聚居地,其源流同岸头村。原黄姓祖祠前有大石埕,因而得名为石埕。佛昙杨姓原居下坑,七世祖正章一系为主,及旁系,于明万历年间开始居石埕,衍成大族,黄姓迁走后,杨姓成为石埕主要姓氏。
    下赵以赵姓聚居地得名,开基祖是宋末闽冲郡王赵若和。其第十代裔孙赵范于明隆庆五年登进士第,任官归休后,于万历二十八年迁居湖西硕高山,建赵家城,其在下赵的原有土楼、房舍遂放弃不用,赵姓族人皆移居湖西,下赵成为杨姓聚居地,而地名不改。下赵杨姓与石埕同源。(赵范的旧府第,土楼于清道光十年由佛昙县丞修建为县丞署,遗址于民国23年拨给纯美中学建校舍)。
    积美原亦黄姓聚居地,开基祖是寿夫之兄必夫。后杨姓逐渐移居积美,而至成为积美主要姓氏。今积美尚有少数黄姓。
 

经济状况
 

    全村有耕地1164亩,其中水田567亩,农地597亩,从前大都种植水稻、番薯,近年来,由于临海盐碱,150亩埭田种稻收效差,已由村民组成联合体,垦为虾池。其余水田300亩,也部分改种香蕉、甘蔗。农地597亩从前大都种番薯、花生,现已有部分改种芦笋及其他蔬菜、龙眼树。淡水河塘50亩,放养淡水鱼。滩涂80亩,养殖牡蛎。浅海围垦虾池1200亩,轮养对虾、花蛤、泥蚶。有对虾育苗场一家。从事近海捕捞渔业者42户。个私工业企业5家,其中1家为石板材加工厂,1家为制衣厂,3家为针织厂。建筑工5队,每队8~10人。从事运输的大客车6辆,小客车3辆,货车4辆,手扶拖拉机4辆。外出受雇驾驶员5人。村临近农贸市场,村民在市场经营五金店1家,食杂店4家,水产摊1家,服装店、摊9家。村内有饮食店4家,日用品店16家,水产运输业10家。外出做工、为小商贩者140人。村年人均纯收入3400元。粮食50%购自市场。
 

社区建设
 

    20世纪80年代全村通电照明,饮用自来水。现电视机已普及,电话机已装600多部,普及率85%。90年代建可通汽车的学府路、海滨路,全长1300米,水泥路面。建村办公楼一座,面积220平方米,楼下辟为老人活动中心。石埕新村已建楼房7幢。村有医疗卫生所2所。石埕小学校园面积4500平方米,建教学楼2幢,建筑总面积1949平方米。现设16班级,学生753人,教师32人。漳浦第二中学(原纯美中学)设在本村下赵。
 

华侨、香港人物
 

    杨朝春,印尼万隆新义顺会馆主席、杨氏联谊会主席、漳泉公会主席,义华、新隆学校董事长。杨嘉文,印尼杨氏总会会长。
    杨玉良,印尼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主席。
    杨集文,香港漳州同乡总会监事长,漳浦同乡会创会会长。
    杨炳川,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副理事长,香港漳浦同乡会监事长。
    陈发明,香港漳浦同乡会副会长。

 

新中国人物
 

    杨江南,漳浦县交通局局长。
    杨少仁,漳浦县教育局局长。
    杨龙泉,漳浦县电信局副局长。
    杨少农,霞美镇党委书记。
    杨纯荣,旧镇区区长。
    杨进来,漳浦县财委主任。
    杨维祥,鹿溪糖厂副厂长。
    庄天来,佛昙公社党委副书记。
    杨文礼,马坪乡副乡长。
    杨阳腾,《经济日报》社驻深圳记者站站长。
    杨玉环,上海市侨联主席、中华全国侨联常委。
    杨阿彬,福州军区后勤部车船处副处长。
    杨   玲,厦门开元区区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永辉,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教授,硕士导师。
    杨如川,中科院原子能研究设计室主任。
    杨绍连,部队副营转漳浦县边防大队参谋。
    杨舜田,厦门开元号船长。
    杨日希,厦门市侨联会处长。
    杨瑞安,漳州市财委助理调研员。
    杨亚红,东山海关副科长。
    陈茂法,福建省公安厅警卫局二处副处长。
    杨重建,福建师大外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杨子合,中学高级教师。
    杨永寿,中学高级教师。
    林庆贤,中学高级教师。
    杨木连,副主任医师。

 

岸头村
 

    岸头村位于佛昙镇中部,北隔鸿儒江与下坑、先锋二村相望(江上横跨佛潭桥),南邻石埕村,西邻园东村,东临鸿儒江。省道漳东线从本村经过。
 

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
 

    岸头以岸边设码头得名,明清时代为岸曲社,民国时期为属佛昙镇所辖岸头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佛昙镇所辖,1958年9月成立属于佛昙公社的岸头大队,即今佛昙镇岸头村。岸头村原有岸头、康厝二自然村,现已相连。全村共有566户,2068人。
    岸头明代围在梅月城内,为黄姓聚居地,开基祖寿夫,是南宋在广东崖山败亡时护从闽冲郡王赵若和逃到浦东的侍从官黄材之曾孙,明初任指挥使,镇守佛昙,抗倭牺牲,子孙传衍岸头、石埕、园东一带,建梅月城,明末城圯,清初避战乱,举族迁居湖西。杨姓为宋末杨太后之弟杨亮节第三子杨盛(世隆公)后裔,原居下坑,明代后期,部分迁居岸头,传衍成大族。康姓居莲山(今中心小学处),称康厝,原有“康家土堡”,今无存,康姓陆续迁居他处,现已无康姓。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747亩,其中水田386亩,农地361亩,并有小农场一处,在鱼鳞石(地名)。主要农作物水稻、蔬菜、果树。有淡水埭、港养池,养殖乌鱼、对虾等。改革开放以来,个私经济逐步发展,现在主要有杨建国办的佛昙针织厂,杨炳明办的木材家具厂,杨待义办的水门冷冻厂,杨永麟办的造船厂,杨据春办的永安山庄大酒店,还有寓港人士杨小龙回乡办的新都酒店,寓台人士杨稻江回乡办的盛丰蔬果制品公司等,安排500多人就业。
    佛昙中心小学,校园面积7680平方米,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设17班,学生766人,教师45人。 1995年扩建岸头街。2000年开建鸿南新村。祖祠“万成堂”已修建,利用为老人活动中心,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组织老人门球队,多次参加县、市、省老人门球比赛得奖。
 

文物古迹
 

    杨氏大祖祠,清嘉庆年间重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石秋卿”坊,为广东副使杨守仁建,四柱三门三楼式,现保存完好。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人物
 

    康济时,明万历元年举人,湖州府同知。
    康采苹,明万历四十年举人,任知县。
 

华侨、香港人物
 

    杨小龙,香港漳浦同乡会副会长。

 

新中国人物

 

    杨   玲,漳浦县政协主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安乐,漳浦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
    杨甲寅,漳浦县民政局副局长、残联主席。
    杨文旗,漳浦县粮食局副局长。
    柳碧云,前亭乡副乡长。
    杨一建,白竹湖农场党委委员。
    杨朝旺,石榴镇党委纪委。
    杨炳坤,漳浦县文教局副局长。
    杨顺和,漳浦县第五区区委书记。
    姚道勇,漳浦县边防大队副大队长、少校。
    杨志强,漳州市气象局副局长。
    林志纯,厦门市出入境边检站站长、中校。
    戴美泰,广东省移动电信公司总工程师。
    杨仪高,海军大校。
    杨成美,新疆克拉玛伊油田研究院院长。
    杨顺逢,宁夏自治区水产厅厅长。
    杨炳旺,漳州市伐木场场长。
    杨天有,漳州市边防支队副主任、中校。
    杨建得,漳州市公安局第五科副科长。
    杨天旺,漳州市国税局管理二科科长。
    杨毓宽,上海光华仪表厂设计科科长。
    石守勇,厦门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杨乌石,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所业务组组长。
    杨   球,北京部队少校。
    杨历波,厦门市政府四办副主任。
    曹   玲,高级工程师。
    杨惠人,中学高级教师。
    邱建声,中学高级教师。

 

先锋村
 

    先锋村位于佛昙镇东北部,东临佛昙湾海域,北邻下苏村,西邻下坑村,南隔鸿儒江与岸头村相望。据传,由于当地人杨学皋于明末清初起兵,担任郑成功的先锋官,在家乡设先锋营而得名为“先锋”。
 

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
 

    政区沿革与下坑同,1964年9月始分为下坑,先锋二大队,即后来的下坑、先锋二村。先锋村辖先锋、石蛇尾、鸡母窝3社。全村有520户,2000人,其中先锋社210户,830人;石蛇尾260户,980人;鸡母窝山顶50户,190人。先锋村村民大都为世隆公(杨盛)派下长房后裔。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847亩,其中水田360亩,农地487亩。十字路口场240亩农地由村民承包种植龙眼等果树。经济以渔业为主,有近海捕捞船200多艘;有滩涂1200亩,虾池800多亩,并有淡水养鱼业。
    有自来水设施,家家户户饮用自来水。95%以上家庭已安装电视机、电话机。沿鸿儒江北岸建成一条村道。与岸头村共建中心小学,学童到蓉山小学就学。
 

风俗及名胜古迹
 

    每年端午节联合各村举行龙舟竞赛,并演戏,还要到鸿儒江中的小礁向“屈原公”致祭。
    芙蓉山有多处石刻,山头大石如佛头,照映潭中,为“佛潭”得名的由来。“佛头倒影”为佛昙八景之一,今潭已堙。
 

古代人物

    杨守伯,万历三十四年举人,任山东德州知州。
   杨学皋,起兵抗清,后降清,康熙元年升为左都督。
 

华侨人物
 

    杨达仁,印尼万隆“佛昙杨氏联谊会”副主席。

 

新中国人物
 

    杨银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漳浦县副县长。
    杨加银,漳浦县人大常委、科教文委主任。
    杨万福,大南坂农场副场长。
    杨卫明,石古农场书记。
    杨和来,马坪镇人大主席。
    杨历群,漳浦县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杨炎兴,漳浦县中医院书记。
    杨四海,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杨乃文,云南省轻工业设计院院长。
    杨建坤,诏安县公安局局长。
    杨一江,泉州市第一医院副院长。
    杨亚婷,邵武市人大常委。
    杨   坚,海南金鼎实业公司主办科员。
    杨   挺,海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部主办会计。
    杨俊华,华粤行海南海口分部经理。
    杨永文,副主任医师。
    杨启成,湖西中学校长(离休)。 

 

下坑村
 

    下坑村(雅称霞坑)位于佛昙镇东北部,南隔鸿儒江与岸头村相邻,东与下苏、先锋二村毗连,东北隔苏山与东坂村接壤,西北隔大荟山与马坪镇林埭村交界,西与港头村毗邻。


政区沿革

    下坑明代属十七都石门下里,清代属石门下保。民国初年为外东区佛昙镇所辖。民国29年实行保甲制度,下坑属佛昙镇先锋保所辖。解放初成立下坑乡,属第五区(佛昙区)管辖,1958年9月改为下坑生产大队,归佛昙公社管辖。1984年公社改为镇,大队改为村,辖下坑、田仔下、柑仔脚、石前4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008户,3891人。下坑社565户,2204人;田仔下284户,1099人;柑仔脚121户,435人;石前38户,153人。
 

姓氏源流
 

    下坑为佛昙杨姓发祥地。南宋德元年(1275年),元兵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府(杭州),幼年的恭帝赵及其母全太后(度宗的皇后)被挟北去,度宗的淑妃杨氏所生皇子赵 日 正 ,在淑妃弟杨亮节护卫下逃到永嘉(温州),被从临安逃出的大臣们拥到福州称帝,改元景炎,尊淑妃为太后。亮节任处置使。在元军追击下,小朝廷以船队南下,至泉州港,逢蒲寿庚降元,乃匆促离开泉州港,继续航海南下。杨亮节带三个儿子上岸办事,未及同行,只得到漳州一带沿海寻觅。到佛昙时听说小朝廷已南下广东,乃将患病的第三子杨盛寄养在佛昙,自己带长、次二子到鹭岛(今厦门),要觅船往广东。听说南宋小朝廷已败亡,乃带长、次二子往浯州(今金门)官澳,耕山渔海为生,在金门传下众多后裔。亮节第三子杨盛(谥世隆),居佛昙大荟山下,传后裔于下坑,再传到佛昙各角落及其他地方。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耕地1897亩,其中水田850亩,农地1047亩。虾池2000亩,还有未开发的滩涂200亩。虾池是改革开放以后所辟,发展了鱼虾养殖,村民开始走上致富之路。电视、电话已经普及,自用的摩托车有700多架,从事运输的摩托车、拖拉机、机板车有数十架。机耕路开到山间园地。
    蓉山小学,校园面积3000平方米,建教学楼两座,有教室18间,建筑面积1459平方米,设12班级,学生512人,教师13人。学童100%入学。
 

名胜古迹及风俗
 

    大荟山岩画,为原始人类所遗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海日岩,古称安德院,在大荟山山腰中部,为避暑胜地。
    杨氏大房祠堂,明崇祯间建,背靠芙蓉山,面向鸿儒江,远朝莲花山,左有犁壁山,右有鹭鹚石,环境优美。
    谢府元帅庙,每年正月十五在庙前“闹元宵”。
    每年端午节参加龙舟竞渡,祭屈原。
 

古代人物
 

    杨守仁,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广东副使。
    杨一葵,守仁之子,万历二十年进士,云南左布政使。
 

民国时期人物
 

    杨士鹏,清光绪二十年举人,江苏海门知县;民国初年国会议员。民国十五年组织“乡约”民军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
    杨子康,士鹏之子,民国十五年任漳浦县“乡约”民军团长,在旧镇狮头与北洋军阀张毅所部作战阵亡。
 

新中国人物
 

    杨红亮,漳浦县烟草局局长。
    杨两芳,第七区区长。
    杨金成,佛昙镇人大主席。
    杨   美,佛昙镇党委组委。 
    杨有志,福建省水产厅厅长。
    杨望东,广东省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处长。
    杨七甚,北京大学毕业,任中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
    杨志坚,上海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开安,北京军区勤联部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杨宝山,泉州市建设银行行长。
    杨鸿江,福建省组织部干部一处副处长。
    杨亚根,长乐市法院院长。
    杨乙扬,龙溪地区工业办公室主任。
    杨乙午,龙溪地区石油公司科长。
    杨雪娇,漳州市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
    杨炳森,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杨亚国,龙湖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杨洪渊,厦门六中中学高级教师。
    杨   钟,城关环卫处主任(离休)。

 

下苏村
 

    下苏村位于佛昙镇北部,东北邻东坂村,西南邻下坑村,东临佛昙湾海域,西接大荟山,村境有小山名苏山。山下临海处有两个淡水埭。省道漳东线公路从村境经过,分出支线通东坂、花林。
 

政区沿革
 

    下苏民国29年为属于林东乡(林埭、东坂)的苏厝保,民国33年,林东乡与马坪乡、前江乡(前亭、江口)合并为前坪乡,苏厝保合并于前坪乡所辖的东坂保。新中国初期,下苏属第五区(佛昙区)下坑乡所辖,1956年,随下坑并属佛昙镇(区辖镇)管辖。1958年9月,属佛昙公社下坑大队管辖,1961年7月从下坑大队分出成立下苏大队,即今佛昙镇下苏村。下苏村辖新城内、苏厝顶社、苏厝下社、下城、坪仔、前坑尾7社。全村642户,2393人。新城内70户,250人;苏厝顶社159户,584人;苏厝下社189户,717人;下城110户,419人;坪仔77户,289人;前坑尾37户,134人。
 

姓氏源流
 

    下苏村7社除苏厝下社为陈姓聚居地外,其余6社皆杨姓聚居地。杨姓是世隆公派下长房后裔。陈姓,世代相传是“开漳圣王”陈元光后裔,至今已传77代,可见其开基历史之悠久。按旧县志,佛昙桥(原石桥)是元至正六年(1346年)乡人陈重显所建。因为杨姓和赵姓及鉴湖陈姓是宋末元初才到佛昙开基的,距至正六年仅60年时间,传衍族裔未多,经济也还不裕,要建那么一座工程浩大的石桥并非易事,那造桥的“乡人”陈重显必是下苏人无疑。按其至今已传77代推算,下苏陈姓开基时间应在唐代。而在“圣王派”陈姓各支派的族谱中都没有关于传裔于下苏的记载,下苏本支的族谱则已失传,无从查明下苏陈姓的源流。据推测,陈元光于建立漳州及漳浦县后,即立行台于四境,以维护地方治安,其中东行台设在佛潭桥(今佛昙镇),桥北的下苏一带是最早开发的地方,行台可能设于此间,下苏陈姓可能是陈元光派驻东行台的兵将之后代,是陈元光的族人,在佛昙定居的时间比杨姓早二百多年以上,佛昙杨姓始祖世隆公,其祖妣陈氏,据传就是下苏人。下苏陈姓在宋、元时代是佛昙的主要居民,后来由于明代的倭寇之乱,清初的“迁界”,族人陆续外迁(据传,部分后裔传在同安丙洲及广东梅州等地),所以下苏陈姓不多。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耕地1031亩(水田587亩,农地444亩),有两处淡水埭,一片山地,一片近海滩涂。主要农产品稻谷、蔬菜。淡水养殖面积500亩,每年收入30多万元。自1985年以来,陆续围垦海滩建鱼虾池1200亩,养殖鱼类,青蟹,花蛤、泥蚶及其他贝类,每年收入400~500万元。10年来修建柏油路面的村道2000米,并建防风海堤一条。
    下苏小学校园面积726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设11班级,学生349人,教师11人。幼儿园学童85人。
    由于养殖业发展,经济好转,村民生活逐步改善,已建新楼房50多幢。电视已普及,电话普及率90%,各种电器为家庭常备物,3户村民有自用的小汽车。
 

古代人物
 

    陈重显,元至正六年出资建造佛潭桥。
 

新中国人物
 

    陈福荣,前亭镇人大主席。
    陈志远,杜浔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陈励明,漳浦县财政局副局长。
    陈国锋,漳浦县公路局局长。
    杨国家,解放军总后勤部设计室研究员。
    陈顺兴,中学高级教师。
    杨国才,中学高级教师。

港头村

    港头村位于佛昙镇北部,东邻下坑村,西靠笔架山,南临鸿儒江,隔江与岸头、人坪等村相望,北隔大尖山(海拔1235米)与马坪镇林埭村交界。


政区沿革

    港头民国初年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三区)所辖,民国29年成立属林东乡所辖的港头保,民国33年林东乡合并于前坪乡,港头保合并于东坂保。新中国初期,港头属第五区(佛昙区)下坑乡所辖,1958年9月成立属佛昙公社的港头大队,即今佛昙镇港头村。港头以单一自然村为行政村,现有650户,2498人。

 

姓氏源流
 

    港头是林姓聚居地,开基于元代,开基祖林泉,来自漳州城东郊(今龙文区步文镇)土白(土白林姓开基祖景懋,元代教谕)。港头林姓祠堂称“黛峰家庙”,堂号“庆善堂”。明代人才辈出,许多人因为在外任官而传裔外地,其中,进士林表归休后,在县城北街建府第,称“世大夫第”,及建堂号“黛峰”的祠堂,传裔北街一带,称“港头林”。佛昙港头林姓并传裔于台北、潮州、南澳、漳州、南靖、晋江等地。港头因林表、林敬、林绍都任过知府,俗称“港头出知府”。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674亩,其中水田742亩,农地932亩。港头小学,校园面积7942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设10班,学生362人,教师13人。
 

文物古迹
 

    刁家土楼,建于明代,尚存残墙。
    港 头 寨,位于村后小石山,绕山一周。

 

古代人物

 

    林表,明成化五年进士,官镇远知府。
    林敬,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长沙知府。
    林绍,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官荆州知府、山东副使。
    林承,(字腾俊)清康熙年间,官莆阳总兵。
 

华侨人物
 

    林仙桃,印尼华侨,热心故乡公益事业,献款修建港头水泥道路,架设输电线路,设小学奖学金。
 

新中国人物
 

    林全根,马坪乡党委副书记。
    林建新,漳浦县审计局副局长。
    林金龙,马坪乡人大主席。
    林有火,前亭镇党委武委、武装部长。
    林振泰,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林玉昆,宁夏银川市政协主席。
    林绵芳,副主任医师。

 

人坪村
 

    人坪村位于佛昙镇中部,北隔鸿濡江与港头村相望,南邻香山工业开发区,东邻园东村,西邻新安村,省道漳东线从村南通过。
 

政区沿革
 

    人坪村清代属漳浦县十七都石门上保,民国时期先后属外东区、第五自治区、第三区管辖,民国29年起为属于佛昙镇的石门保所辖。解放初,属第五区佛昙镇管辖,1958年9月,在原来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人家、山坪2生产大队,属佛昙公社管辖,1964年,2大队合并为人坪大队,1984年9月,大队改为村,辖人家、山坪、后仓、园中央4个自然村。
 

姓氏源流
 

    人坪村全村共有344户,1447人。
    人家社原为施姓聚居地,清初“迁界”,施姓移居湖西山后等处,“复界”后部分无迁回,故人家施姓衍族不多,附近杨姓自清代陆续迁居人家社,衍成大族。今人家社杨姓119户,469人,施姓59户,261人。杨姓为宋末元初留居佛昙的杨盛(世隆公)派下长房后裔。施姓源自漳州。漳州施姓之祖施光缵,原籍河南固始,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传裔于龙溪、漳浦等县。漳浦原有施姓,后裔无考,而人家施姓之祖系于元初至元十七年(1280年)才自漳州(今芗城区)来佛昙开基。
    山坪社为杨姓聚居地,民国时期有少数刘姓和廖姓,后因瘟疫,现已无存。园中央社亦杨姓聚居地,两社共125户,517人。
    后仓社原为陈姓聚居地,后陈姓传衍于别处,现为杨姓聚居地,有41户,200人。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245亩,其中水田488亩,农地757亩。以前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番薯、花生、黄豆,现又发展芦笋、甘蔗,山坡地栽荔枝、龙眼等果树。30多亩低洼田改为虾池。有汽车5辆、手扶拖拉机15辆,从事运输。出外打工者200多人。
    全村都饮用井水。电视普及率95%,电话机普及率80%。集资30多万元扩宽一条2公里长的村主干道。施氏祖祠“树德堂”修建一新,利用为老人活动中心。完全小学一所,校园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520平方米,设6班级,学生185人,教师10人。
 

古代人物
 

    施笙,清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任瓯宁县训导。
 

新中国人物
 

    杨振瑞,前亭镇党委副书记。
    施荣民,佛昙镇纪委书记。
    施工中,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杨亚连,三明市纪委副处纪检员。
    施鲲翔,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施淑永,漳州技工学校高级讲师。
    施再兴,副主任医师。

 

新安村
 

    新安村位于佛昙镇西南部丘陵地带,南隔龙船山、松仔岭与赤湖镇半石村及白竹湖农场古山作业区交界,北与白竹湖农场梧岭作业区毗连,东与本镇人坪、园东、石门等村为邻,西与湖西乡后溪村相接。省道漳东线公路从村南部通过,支线从本村通湖西,与漳诏高速公路相接,已铺设水泥路面。又有支线通马坪、赤岭、湖西。
 

政区沿革及姓氏源流
 

    新安明清时代属十七都,清代设保甲,新安属石门上保所辖。民国29年设立属佛昙镇管辖的新庵保,解放初,设立属第五区(佛昙区)管辖的新厝乡(辖新庵、石门、梧岭、埭头、岑兜等自然村),1956年10月改为新安乡,1958年9月改为属佛昙公社管辖的新安生产大队,1984年9月改为新安村。现全村辖新安、石古、后园、上车、后窟、岑石岭6个自然村,总人口666户,2536人。
    佛昙杨姓始祖世隆公派下长房第六世恺阳、恺容、恺绍等于元代中叶分居于新庵、梧岭、后窟、后围等地,垦荒拓土,传衍子孙,建立村庄,现新安村6自然村住民90%以上属其后裔。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新安村有耕地2359亩,其中水田1148亩,农地1211亩。以种香蕉、龙眼、荔枝、桃、李等果树为主,种稻不多,粮食一部分靠购入。有山地造林。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
    1983年通输电线路,现电视普及率90%。安装电话机500多部。村民饮用井水。
    新安小学,校园面积5844平方米。1994年建成新校舍,建筑面积1393平方米,现设11个班级,学生381人,教师13人。
    1998年建成村部办公楼。
    镇政府在新安设立工业园区,已有多家企业建成开张。
    新安村注意生态环境保护,1995年3月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之一。
 

名胜
 

    官岭保障亭,亭内有碑,明崇祯年间漳浦知县余日新为褒彰赵义抗击海寇所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僧人建桥石刻。新安八景:美山毓秀、印石提鹰、龙船趴倒、莲花茂盛、石狮戏鼓、龟蛇咬球、七星坠地、官岭落龙。
 

新中国人物
 

    杨跃进,霞美镇副镇长。
    陈建贡,古雷镇副镇长。
    杨觉民,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
    杨奕初,福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省政协委员,曾参加全国高考物理命题工作。
    杨   鸿,清华大学博士。
    杨允正,江西农业大学教授。
    杨文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吟兜村
 

    吟兜村位于佛昙镇东南面,三面环小山,故名岑兜,由于新安村也有一个地名岑兜,称顶岑兜,称此岑兜为下岑兜,今写作吟兜。村东面临积美埭、吟兜埭。发源于台山北侧的庵前溪及发源于莲花山的后西溪在埭头汇合,流经吟兜、大白石湾注入佛昙港。起于鸿江大街的鸿江南路穿村而过,直通后许、轧内村至赤湖镇。
 

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
 

    吟兜村明清时代隶属于漳浦县东路的十七都,民国十二年前后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所辖,民国二十九年为隶属佛昙镇的吟兜保,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佛昙区)新厝乡所辖,1958年9月为属于佛昙人民公社佛昙管理区的吟兜大队,1984年改为吟兜村,辖吟兜、埭头、下楼三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30户,1770人。
    吟兜村常住人口90%姓杨,仅下楼自然村个别户姓王(源于后许村寮下社)。杨姓是佛昙开基祖世隆公派下长房六世孙凯盛公的后裔。十二世(维字辈)杨维奇开基吟兜。埭头社杨氏原居赤湖半石,清道光年间(150多年前)与原居埭头的陈姓互换居地,虽无史可查,但有现存埭头社后陈氏祠堂为证。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共有耕地1119亩,其中水田529亩,农地590亩。其中埭田因毗邻白石滩涂,长期海水渗入导致无法耕作,已于八十年代后期垦为海涂养殖基地,即港养区,现有面积100余亩,主要养殖对虾、 虫 寻(青蟹)及花蛤等。农作物以水稻、甘薯、花生为主,近年发展芦笋、香蕉、瓜果等种植业,势头良好。丘陵陂地垦荒改良,种植龙眼、桃李、芒果树等。全村外出务工500人左右,其中吟兜自然村外出人员多数从事于烹调业,素有“厨师村”之称,分别在厦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其中有20多人娶当地人为妻。埭头自然村主要发展蔬菜种植业,形成规模。全村现有机砖厂2家,食品加工场1个,货物运输车队1队,小轿车1辆,推土机1台,拖拉机10辆,加油站1家,建筑队5个,装修装潢队5队,绣花厂1家,煤场2个。全村年人均纯收入3550元。
    1984年全村通电,现电视机普及率达95%,其中大部分为闭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近300部,移动电话100余部。1994年在吟兜、埭头自然村规划住宅小区,解决了近80户居民住房紧张的困境。各自然村均已修造简易环村道。全村配套乡村诊所、送气站、计生服务站、老人活动中心等。1999年斥资16万元建成一幢2.5层、近300平方米的村办公大楼。
    1956年与石门村合建小学。1973年独办吟兜小学,校园面积3164平方米,现有二层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747平方米,设6班级,学生226人,教师8人。1999年新建幼儿园教室1幢。埭头自然村紧邻1994年新建的鸿江中学,吟兜村初中学生全部就近上学;高中学生就读于距村不逾1公里的漳浦二中。全村现有毕业及在校大中专生近30人。
全村外出干部20余人。
 

新中国人物
 

    杨炳东,六鳌镇党委副书记。
    杨周旺,厦门出入境边检站副营级转业干部。
    杨水泉,厦门第二制药厂厂长。

 

石门村
 

    石门村位于佛昙镇南部,北邻园东村,西邻新安村,东邻岑兜、后许二村,南与赤湖镇的前湖村及白竹湖农场的古山作业区隔山交界。源自台山东坡梧岭洞的庵前溪流经后窟、石门,出大白石海域,称海月东港,石门为溪流与海潮交汇处,两岸二石夹峙流水,称石门,以至石门成为地名。石门村明代有城,门联云“鸿江南畔,山野秀峰集藏良石;梅月东港,海潮汇涨聚水隘门。”
 

政区沿革
 

    石门明代为十七都石门上里,清代为石门上保,辖大坑、岑兜、人家、石门、花园、上车、桥头、新庵等社。民国初年属外东区(后改为第二区)佛昙镇所辖,民国29年实行保甲制度,石门为石门保,为佛昙镇15保(民国33年并为12保)之一。新中国初期属第五区佛昙镇管辖。1958年9月公社化,成立石门生产大队,属佛昙公社管辖。1984年9月,公社改为镇,大队改为村。石门村现辖石门、花园二社(自然村),总人口312户,1223人。其中花园社40户,169人。
 

姓氏源流
 

    明代,石门社有陈、欧、周、廖等姓居住,花园社为颜姓所居。万历年间,湖西曹厝杨姓(属佛昙杨姓大房)开始传入石门附近的桥头社,以后,逐渐发展到石门社和花园社。清初“迁界”,石门一带划为弃土,村民内迁,“复界”后,陈、欧、周、廖、颜等姓没有回居,杨姓大都迁回,人口逐渐繁衍,石门和花园二社皆杨姓所居,而桥头社则已“无社”。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148亩,其中水田426亩,农地722亩,山地造林。经济以农为主,有荔枝园500亩,龙眼园540亩,水果品质优良,远近驰名,销至北京。村民年人均收入2862元。电视普及率80%,电话152部。
    1960年5月建成坑内水库(小二型),正常库容65万立方米,现合并于杨美水库灌区,石门村75%耕地得到有效灌溉。全村饮用井水,1993年钻一口机井。
    解放前利用祠堂办私塾。解放初与岑兜合办小学,1973年设石门小学,还是利用祠堂为教室、校舍。1987年,印尼华侨杨合成、杨坤章、杨金顺等献款2万多元建4间教室,1994年他们再献款4万元,村集资8万元,共12万元,在新址建成一座新校,校园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4平方米。1997年,村再投入7万元建围墙。现为完全小学,设6班,学生179人,教师8人。
 

名胜古迹
 

    石门村有“八景四相”,八景为:弥勒献肚、卧象开眼、金鹿观峰、花朝麒麟、向天金狮、金龟伴见、猫公照鼠、庄林背兔。四相为:蜈蚣、鸡、蛤仔(蛙)、蛇。都是以山体形状命名。


著名华侨
 

    杨金顺,印尼万隆杨氏联谊会主席。
    杨合成,印尼华侨,医师,献款建石门小学校舍。

 

新中国人物
 

    杨来福,漳浦县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
    杨福荣,漳浦县商业局副局长。
    杨腾飞,漳浦县统计局局长。

 

轧内村
 

    轧内为总地名大坑的一部分,因村庄在从开阔地转入小山山谷下的地方而称轧仔内(“轧”为方音用字,读如斡,与普通话的“轧”字,音、义皆不同)。轧内村在佛昙镇南部,东边隔太高山(海拔33米)为海滨沙滩,西边是松仔岭余脉的延伸地带,南隔岩山、莲花山与赤湖镇半石村交界,北与后许村为邻,中间有淡水湖,自古以水清如镜而称鉴湖。鉴湖为湖名,也是地名,即大坑的别称。自古有自佛昙通赤湖的大路经过本村,今辟为简便公路。
 

政区沿革
 

    后许、轧内民国29年为属赤水乡(民国33年合并于赤湖乡)的轧内保。新中国初期为属第五区(佛昙区)所辖的轧仔乡,1956年改称大坑乡,1958年9月改为属佛昙公社大坑管理区所辖的东雄、后许、径口、轧内4大队,1961年撤销管理区,4大队合并为后许、轧内2大队,即今佛昙镇后许、轧内2村。轧内村辖轧仔内、径口、楼头3社,现共有519户,1995人。
 

姓氏源流
 

    轧内、后许二村在鉴湖之滨,古称鉴湖里,为陈姓聚居地,属“太傅派”。太傅派之祖为唐代陈忠,京兆万年县(今陕西西安)人,子陈邕,神龙初年(705年)进士,开元年间任太子太傅,与宰相李林甫不合,被谪入闽,先居福州,后移兴化井上,再移惠安,又移居漳州南山之下,建大宅院,被诬告有造反称帝意图,乃舍宅院为佛寺,自己移居三都后水头,得避嫌免祸。他有4子,长、三、四各子在外为官,传裔外地,次子夷则移居嘉禾屿(今厦门),传裔同安,转传各地。漳浦鉴湖陈姓开基祖史修,宋末同安县马巷山侯亭人,随父玛 王 光、叔辉孙移居漳浦后洞(今湖西乡后洞村),玛 王 光卒葬后洞朝天马山。元初,辉孙往马坪开基,史修到鉴湖开基。史修生陈寿,陈寿生天叙,天叙生6子:翼、肃、、搏、穆、环。翼祖、祖传裔鉴湖本地,分传广东海丰。肃祖后裔无考。搏祖传裔长桥甘园、石兜,旧镇西屿、陆丰丽湖。穆祖传裔深土前雄、大店、下东郭、深土城南门,六鳌大澳,赤土门口埕、水磨,绥安镇草埔、西庙、大陂,大陂转传平和南胜。环祖后裔无考。翼祖传裔鉴湖本地及分传外地概要:翼祖生2子:桢、梗。桢生3子:奂、柄、三爷。奂于成化十一年登进士第,任广西参议,称“参议祖”,生7子:谟、谦、谨、讷、谔、誉、。谟传裔本地湖浒(后许)及广东海丰。谦传裔本地大厝内、径口、三落、江西赣州。谨传裔本地轧仔内、田坪。讷传裔广东海丰碣石、小情、焦园。谔传裔轧仔内祖厝边。誉的后裔传到第15世“计”字辈及16世“敬”字辈,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陆续渡台,有清一代,在噶玛兰(今宜兰县)传衍后裔数千人,建立祠堂“鉴湖堂”,现代人才辈出,著名的有原黄埔军校教官、北伐及抗日名将陈岚峰,抗战胜利后回台湾任“监委”,主持“闽台监察行署”的陈岚峰等。大坑因陈、陈奂俱在布政使司任职,俗称“大坑出布政”。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752亩,其中水田505亩,农地1247亩,并有一片山地,沙地1600亩。主要农作物水稻、芦笋及其他蔬菜,荔枝、龙眼、香蕉及其他果树。
    村庄近海,海岸线5千多米;村边有周长1公里的鉴湖,为淡水湖,水质优良,大旱不竭,以抽取海水和淡水都很利便,适宜鲍鱼养殖,20世纪90年代由寓台人士陈建仁引进祖籍鉴湖的台商陈东和来创办“大鱼夫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建鲍鱼养殖场500亩,帮助其他台商来创办松昌、鸿嘉、联合等水产公司。本村人也先后兴办水产养殖业,如陈建平的“代卿海珍品养殖场“,陈英文的百亩青蛙养殖场等。
    很多村民外出经商和做工,其中,针织女工有二百多人。村人在厦门兴办的汽车装璜业,产品在厦门同类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有陈志龙的“龙凤汽车装璜公司”,陈森文的“广宇汽车装璜公司”,陈煌辉的“煌辉汽车装璜公司”等。
    村投资20万元扩宽道路,以利汽车通行。村民家中大都安装电话机、电视接收机。
    代卿小学(大坑雅称代卿),原利用旧祖祠为校舍,1971年,华侨陈荣金等献款建新校舍,1972年落成,校园面积6026平方米,建筑面积940平方米。陈荣金病逝后,其子陈合顺、陈达主又献款修建校舍。寓台人士陈建仁献款建“建仁学园”,设图书室。现该校设6班级,学生240人,教师10人。
    全村有大中专毕业及在校生26人。
 

名胜古迹

 

    人和楼,在村北,明代的三合土楼,楼墙尚存,县文物部门考查定其性质为明代兵营,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村内古樟、古榕十多株,均百年以上,历来善加保护,今仍然枝繁叶茂,为全县各村社所罕见。
 

古代人物
 

    陈翼,永乐十八年与胞弟陈同科中式举人。
    陈明,正统元年进士,广东左布政使。
 

寓台人物
 

    陈建仁,台北漳浦同乡会创会会长。
 

著名华侨
 

    陈辉大,印尼万隆企业家,对故乡公益事业有贡献。
 

新中国人物
 

    陈荣美,前亭镇镇长。
    陈水海,漳浦县监察局局长、。
    陈和鹏,漳浦县水产与海洋局局长、县人大常委会农村委主任。
    陈朝阳,佛昙镇党委统委。
    陈金裕,官浔镇党委委员。
    陈文祺,漳州市水产局副局长。

 

后许村
 

    后许村位于佛昙镇东南部,原名湖浒,以在鉴湖边得名,讹音为后许。鉴湖是漳浦县最大的淡水湖,面积百余亩,湖滨有后许、轧内二行政村,后许在北,轧内在南,古代统称鉴湖里,俗名大坑,东南濒临灯火海域,北邻吟兜、大白石二村,西邻石门村。
 

政区沿革
 

     民国29年,后许、轧内各为赤水乡所辖8保之一,民国33年,赤水乡合并于赤湖乡,轧内保合并于后许保。新中国初期,后许与轧内合为第五区(佛昙区)所辖的大坑乡,后大坑乡成立东雄、后许、径口、轧内4个农业社,1958年9月,4农业社改为4生产大队,连同白石、后社都属佛昙公社大坑管理区,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东雄、后许、径口、轧内4大队合并为后许、轧内2大队,即今佛昙镇后许、轧内2村。后许村辖后许、东雄、寮下、田坪4社,现共有666户,2654人。后许社与田坪社无明显界线,共467户,1879人;东雄174户,717人;寮下12户,49人。
 

姓氏源流
 

    陈太傅第25世孙玛 王 光为鉴湖始祖,玛 王 光的七世孙、明成化十一年进士、贵州布政使司右参议陈奂长子陈谟,陈谟生3子,长子陈台,子孙移居广东海丰联安镇白埕村;次子陈弁,后裔不详;第三子陈员,传裔后许,建祖祠“鉴湖湖浒祠堂”,分传东雄、寮下。
寮下有王姓,源自前亭吴山坪,族人大部分移居台湾。东雄有赵姓,源自旧镇甘林,有祖传木雕工艺。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耕地2157亩(水田523亩,农地1634亩),以种植水稻、番薯、芦笋、花生、蔬菜为主。山地部分造林,部分种植荔枝、龙眼、桃、李等果树。海滨围垦水产养殖场5处。也有海上捕捞渔业。部分村民到厦门等地做工。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许村就建一条南经轧内至赤湖后江,北经大白石接港养堤的5米宽公路,与省道漳云线相接。后又建经吟兜至佛昙镇内的公路,使后许、轧内交通条件大大改善。田间有4米宽的机耕路,四通八达。
    1975年,漳浦县委、县政府在后许搞大寨式楼房建设试点,统一规划,拆旧房建新房,为以后住房改造建立基础,经20多年努力,后许建成民宅排列有序、道路整洁的新农村。村民生活逐步改善,电视机、电话机基本普及。
    1991年,省、市、县、镇各级政府投资18万元,村自筹50万元,辟地50亩,创办鉴湖中学和鉴湖小学。鉴湖中学因生源问题已停办。鉴湖小学校园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11班级,学生344人,教师12人。修建湖浒祠堂为老人活动中心。
 

名胜古迹
 

    鉴湖周围有16胜景:太峰倒影、鉴水澄清、猴公拱日、将石参天、巾峰耸秀、髻岫凝烟、乌纱启瑞、玉笏凌云、南浦归帆、西岸积翠、龙川怪石、凤井清泉、石屏映月、灯架生花、仙石遗迹、海天旭日。
    鸿江书院,在海滨红山,明代早期的书院,今存遗迹。
    村间有古榕6株,枝繁叶茂,尤其寮下社的一株,根须多,长而粗大,蔚为奇观。
 

古代人物

 

    陈   奂,明成化十一年进士,官贵州右参议。
    陈公相,明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广西副使。
    陈   义,清康熙间,官左营游击,升参将。
 

华侨人物
 

    陈荣金,印尼万隆企业家,子合顺、达主,对故乡公益事业诸多贡献。
    陈德元,香港漳浦同乡会副会长。

 

新中国人物
 

    陈国辉,漳浦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编委办主任。
    陈石佛,佛昙镇党委统委。
    陈建旺,南浦乡党委书记。
    陈如寿,龙溪军分区装备科科长。
    陈建安,福建省高级法院刑事一庭副庭长。
    陈达欣,山西太原中医院教授。
    陈达生,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研究员。
    陈欣良,北京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陈喜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陈壬寅,佛昙学区教师(离休)。

 

大白石村

    大白石村位于佛昙镇东部,北临佛昙湾海域,西北邻石埕村,东邻后社村,西邻吟兜村,南隔髦仔山与后许村交界。
 

政区沿革
 

    大白石村原名白石,又名白礁,以有一块白色天然礁石得名。清代属十七都石门上保管辖,民国时期为属于佛昙镇的白石保。新中国初期为属于第五区的白石乡,1958年为属于佛昙公社的白石大队,1981年11月,为避免与霞美公社白石大队同名,改称大白石大队,即今佛昙镇大白石村。以单一自然村为行政村,现共有741户,3140人。
 

姓氏源流
 

    白石宋代开始有郑姓,源流不详。元代开始有余姓,据传其祖是宋末避元兵南来者。明代开始有叶姓,是洪武年间漳浦知县叶宗广的后裔。清初迁界,村民内迁,复界后没有全部迁回,如漳浦县城、绥安镇大埔村北叶、南面、旧镇镇岩埭等地叶姓的祖先就是从白石迁去的。佛昙杨姓世隆祖开基于宋末元初,而其第三房后裔于明万历年间才开始迁居白石,虽在清初“迁界”时内迁,而“复界”时大都迁回,所以白石杨姓传衍渐多,郑、叶、余等姓较少。清末,又有赤湖谢姓迁居白石。现大白石有叶、余、杨、谢等姓,杨姓占85%。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共有耕地1819亩,其中水田389亩,农地1430亩,主要种植芦笋及各种蔬菜,提供出口和运销全国各地。滩涂约千亩,其中虾池300亩,蚝埕250亩,鱼池50亩。海滨造林约300亩。有水产育苗场、冷冻厂、芦笋加工场、养猪场、外资电器厂各1家,有货车2辆、客车1辆、桑塔那小车1辆、手扶拖拉机34辆从事运输。年人均纯收入3400元。粮食、燃气、煤全靠外调购进。饮用自来水。20世纪70年代已通电照明,现各户都安装电视机。电话机也基本普及,部分人有手机。摩托车有500多辆。
    新村小区已建楼21座,旧村也经过改造,建东西走向的街道贯穿全村,水泥路面,街两旁日常用品商店林立。环村公路可通行各种车辆。有机耕路6条通各处田头,其中一条铺水泥路面。 建排水沟7条,每年两次修建。村部大楼、合作医疗所、老人活动中心建设齐全。与后社村合办白石小学,校园面积6370平方米,建筑面积2261平方米,设17班级,学生609人,教师21人。
 

风俗与名胜古迹
 

    每年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有若干年份曾邀请邻村船队来参赛,夺取锦标。
    旧历七月“普渡”陋俗已在1962年废除。
    村民大部分信佛及民间俗神,小部分信基督教,基督教系清末咸丰年间由本村人杨爻从马坪传入。
    村中尚存的古迹有叶姓祠堂一座,祀玄天上帝的庙宇碧江宫一座。
    白石海滨为游览胜地,新辟有“乐海游泳场”。
 

古代人物
 

    郑    郊,宋熙宁年间(1608~1077年)解元(举人第一名)、进士。
    叶国昌,清道光十年(1830年)授信武将军、江西万安营游击。
    蓝载勋,咸丰年间(1851~1860年)任云霄营游击。
    叶连标,同治二年(1863年)台湾左营游击。
 

华侨人物
 

    杨同志,印尼富侨杨子恭之子,曾到上海读大学,著有《汉语——印尼语词典》及《中印(尼)大词典》。
 

新中国人物
 

    杨   胜,木偶教授,福建省政协委员。
    杨   烽,杨胜之子,中国戏曲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人大代表。
    谢友生,文安公社党委书记。
    叶生元,前亭镇人大主席。
    杨友成,前亭镇党委委员。
    杨木伙,漳浦县公安局副主任科员。
    杨美成,漳浦县委统战部副部长。
    杨顺水,厦门罐头厂厂长。
    杨顺正,新疆铁道物资处高级工程师。
    杨振隆,青岛海军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杨降林,漳州市计委副主任。
    杨海连,漳州公路局漳浦稽查所所长。
    杨降福,漳州市卫生科技活动中心主任。
    杨映波,漳州市工商银行信贷处副处长。
    杨映雄,广东英德县武警大队副营级干部。
    杨传民,漳州市教育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杨达仁,深土镇政府干部(离休)。
    杨大头,民营企业家,上海龙头水产批发行经理。

 

后社村
 

    后社村位于佛昙镇东部,东、北临佛昙湾海域,西邻大白石村,南邻外海滩。


政区沿革

    后社原称“白石后社”(大白石原称“白石前社”),清代属十七都石门下保所辖,民国时期属白石保所辖。新中国初期为属第五区(佛昙区)白石乡所辖,1956年成立永丰渔农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为佛昙公社大坑管理区永丰中队所辖,1961年7月成立后社大队,即今佛昙镇后社村。以单一自然村为行政村,现共有350户,1451人。
 

姓氏源流
 

    自宋末历元代至明代,后社主要有郑、蔡两姓。清代佛昙杨姓三房后裔开始迁居后社,后裔逐渐繁盛,终至成为后社主要姓氏。
 

经济情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耕地682亩,无水田,全属农地,主要种植芦笋及各种蔬菜,提供出口及销往国内各地。粮食和燃料全靠购进。
    供电情况正常,电视、电话基本普及。
    与大白石村合办白石小学,学童到白石小学就读。
 

名胜、风俗与古迹
 

    海滨有天然白色大岩石及风动石、老鼠石、猫石等,以形象得名,“猫公照鼠”为佛昙八景之一。
    原来村民都信多种俗神,清末先后传入天主教、基督教。现存古迹有:关帝庙,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1973年拆毁,1982年移位重建。原庙前有一棵百年古榕,须根入地,形成五个树头。与关帝庙共存的有天主教堂,建于清末。
 

新中国人物
 

    杨生仙,漳浦县人大常委、华侨委主任。
    杨茂川,漳浦县供销总社主任。
    杨跃法,前亭乡副乡长。
    杨耀东,漳浦县外贸公司书记。

 

岱嵩村
 

    岱嵩村位于佛昙镇东部,是佛昙湾海域一个小岛,面积0.26平方公里。西与后社村,东与整美村,西北与东坂村、花林村,北与前亭镇庄厝村隔海相望。岱嵩岛边有无人居住的小岛,方言称那二岛为大桑、小桑。康熙《漳浦县志》也载为大桑、小桑,并说“今误称大桑为大嵩,小桑为小嵩。”其实“岱嵩”为雅化,并非误称。漳浦称海中小岛为“桑”(除佛昙外,漳江口也有大桑、小桑),与闽东的“ 石 霜”同音同义(如霞浦有四 石 霜列岛,连江有 石 霜石岛等),只是写法不同,“ 石 霜”为土造字,“桑”为同音字。
 

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
 

    岱嵩清代属十七都石门上保管辖,民国初年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三区),民国29年设立属佛昙镇管辖的岱嵩保。解放初与苏厝合为岱苏乡,1952年分出为岱嵩乡,1956年与后井乡(后蔡、井尾)合为岱后乡,1958年9月成立属佛昙公社管辖的岱嵩生产大队。1964年9月改为岱嵩村。现以单一自然村为行政村,全村人口912户,3508人。
    从前岱嵩为许、李二姓所居,许姓居岛东,李姓居岛西。佛昙杨姓三房第五世恺美公于明初开基岱嵩。明末清初许、李二姓式微,杨姓传衍成大族,终至全岛皆杨姓所居。七世观贵传裔广东大埔,八世福顺传裔南澳,十三世枝惠传裔广东三河坝。自清末至民国时期,岱嵩杨氏又分传于马来西亚、印尼,及漳州等地。
 

经济状况
 

    岱嵩为纯渔业村,没有耕地。渔船都已机动化,有大小捕捞渔船223艘,其中,50匹以上马力者159艘,36~50马力者30艘,12匹左右马力者34艘。作业方式有大沿绫网、乌石绫网、各种型号流刺网、虾网、灯光诱捕等。岛东海域设网箱养殖园区,有网箱养殖户65户,养1730多箱。每年雇用外地渔工300多人。滩涂养殖有虾池3处,面积380多亩。牡蛎浮养45亩,吊养50亩,条插和星播300亩。有多人外出经营水产经销。全村年人均纯收入4032元。
 

基本建设
 

    1987年8月开发深层井水建自来水厂,全村都饮用自来水。同时建火力发电站。1986年又由佛昙电厂架设跨海线路输电至岱嵩。现电视机普及率90%。电话机680部。2000年自东坂至岱嵩建一条跨海公路,长900米,已通行摩托车、自行车、小机板车。岱嵩环岛公路在建设中。计生服务站、医疗所、村办公楼早已建成。祖祠“慎知堂”也修建一新,利用为老人活动中心。岱嵩小学创办于1954年,校园面积2386平方米,建筑面积1251平方米。1976年增办初中班。归侨杨维廉等捐建校舍。1999年因师资不足,初中班停办。现设14个班级,学生500人,教师18人。
 

风俗
 

    每年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从不间断,由本村四个角落组织参赛,没有邀请外村参加。
    渔民信奉妈祖,每年一次请戏为妈祖庆祝寿诞。有小庙“嵩山宫”,为平时朝拜之所。
 

华侨人物
 

    杨维廉(1908~1999年)早年侨居印尼万隆,曾募款支援祖国抗日。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时,他与杨朝春等组织华人保护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1959年应邀回国参加国庆十周年大典,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5年回国,定居漳州市区,1979年被推选为漳州市侨联常委、漳浦县侨联主席,1980年被选为漳浦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侨联委员。他一生资助很多公益事业,如漳州华侨中学、马坪中小学、岱嵩小学校舍、县华侨大厦、华侨医院等的建设等。1991年移居香港,1999年病逝,临终献遗产30万元为岱嵩小学奖学奖教基金。
 

新中国人物
 

    杨惠杰,漳浦县纪委副书记。
    杨南泰,漳浦县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杨龙云,佛昙镇党委组委。
    杨元美,漳浦县水产局副局长。
    杨国连,漳浦县侨办主任。
    杨红霞,漳浦县计生委副主任。
    杨正南,绥安镇人大副主席。
    杨   张,赤岭乡纪委书记。
    杨玉兰,佛昙镇副镇长。
    杨坤可,赤湖镇武装部长。
    杨坤兴,赤湖镇党委委员。
    杨朝芬,漳浦县商会副会长。
    杨逸民,新疆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研究员。
    杨金本,海军某团政委。
    杨达新,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教授。
    姚茂连,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教授。
    杨育培,上海外轮公司副经理。
    杨金归,民营企业家,佛昙整美海上加油站经理。
    杨丰盛,民营企业家,厦门市仁丰贸易有限公司、漳浦县丰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秀贤,赤湖粮站干部(享受离休)。 

 

整美村
 

    整美村位于佛昙镇东部,井尾半岛的末端,西与后社村、岱嵩村隔佛昙湾海域相望,北与前亭镇后蔡村交界,东临后蔡湾海域,南临台湾海峡,可眺望东碇、南碇、林进屿等岛屿,海上各种船只往来历历在目。
 

政区沿革
 

    整美原名金井,以有一口为全村村民所共同饮用的古井得名,由于村庄在半岛末尾,故称井尾,民国时期雅化为整美。明代属二十三都,洪武二十三年设井尾巡检司,建巡检司城(清代被海沙堙没),并设井尾澳水寨(景泰年间水寨移设东山)。清代,井尾属新兴保所辖。民国初年,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三区)所辖。民国29年为井尾保,初属江口联保,后属由前亭、江口联保合并而成的前江乡管辖,民国33年,属由前江、林东、马坪3乡合并而成的前坪乡管辖。解放初,后蔡、井尾合为后井乡,属第五区(佛昙区)管辖。1956年岱嵩与后井合并为岱后乡。1958年9月,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井尾生产大队,属佛昙公社岱后管理区,后撤销管理区,直属于公社。1984年9月,公社改为镇,大队改为村,辖井尾、山寮2个自然村。共有486户,1744人。
 

姓氏源流
 

    整美村为多姓合居地,主要有蔡、杨、陈、黄,其次郑、许、张、谢、曾、刘(已无)、钟(已无)、王(后来者)等姓。蔡姓源自洞野蔡,杨姓源自江口,陈姓多数源自马坪,少数源自湖西溪南山,黄姓源自湖西,祖先都是清代才移居于井尾的。井尾元代至明初曾有戴姓聚居,是陈元光女婿戴君胄第三子克统的后裔。克统16世孙徽万于南宋绍兴末年开基戴厝林(今赤土乡前坂),其20世孙戴碧于元代开基金井(今整美),后裔于明永乐年间因倭寇之乱分别迁居佛昙东坂和马坪文店。
 

经济状况
 

    整美村没有溪流,无水田,有农地760亩,主要种花生、番薯。渔业为经济支柱,有渔船150多艘。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1986年通输电线路。现全村安装程控电话机380多部,移动电话有200多部。多数村民饮用井水,1997年打机井一口,供应自来水,没能达到理想,只少数家庭饮用自来水。
    1987年开通自整美经后蔡至前亭公路,与省道漳东线衔接。
    整美小学已办成完全小学,校园面积38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6平方米,设6班级,学生225人,教师9人。
 

名胜古迹
 

    井尾巡检司城,明代建,清初拆毁,存城址。王公庙,元代建,清光绪重修,1998年重建。

 

华侨人物

 

    蔡朝阳,侨居印尼,为诗人,书法家,著有《故里风光》等。
 

新中国人物
 

    陈荣华,六鳌镇党委书记,县人大常委、华侨委主任。
    陈荣盛,马坪镇人大副主席。   
    蔡永龙,漳浦县五区区长。
    蔡其明,深土乡乡长、白竹湖农场场长。
    杨大肖,39军85师军需科长。

 

东坂村
 

    东坂村位于佛昙镇北部,东、南临佛昙湾海域,西南邻下苏村,北邻洞野、花林。有乡村公路与花林、下苏等村相通,并接省道漳东线。2000年由镇建成一条跨海湾公路,通到东边的岱嵩岛。
 

政区沿革
 

    东坂明清时代属二十三都,清代设保甲,东坂属福兴保所辖,民国初年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三区),民国29年与林埭合为林东保,属林东乡所辖。民国33年设东坂保,属由马坪、林东、前江3乡并成的前坪乡管辖。新中国初期设东坂乡,属第五区(佛昙区)管辖。
   1958年9月成立东坂大队,属佛昙公社管辖,即今佛昙镇东坂村。东坂村辖东坂、洪厝、赤岑3社,现共有1338户,5896人。
 

姓氏源流
 

    东坂村为戴姓聚居地。唐开漳刺史陈元光的第三女婿戴君胄的第三子克绍居漳浦,其16世裔孙徽万,于南宋绍兴末年开基七都戴厝林(今赤土乡前坂)。克绍的20世裔孙戴碧,于元代迁居金井(井尾),经四世,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避倭寇之乱,子孙分居东安(即东坂)和马坪文店。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4018亩,其中水田1339亩,农地2679亩。水田大都是埭田,以前常缺淡水起咸,且作物病虫害无药可治,常绝收,虽有内海捕鱼和滩涂养殖牡蛎,大部分村民仍常缺衣少食。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石过陂、赤兰溪、杨美等中型水库,以渠道输水到东坂,加上科学种田,作物稳产高产。20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740亩,村民开始过温饱生活。80年代内外集资,加上贷款250万元,共投入700多万元,围成虾池3千多亩,3年内陆续收回投资。90年代养殖业一度受挫,后来依靠科技进步,以混养取代纯养,养殖业再次发展,向外村租赁虾池1300多亩,并利用滩涂港道养花蛤和牡蛎,水产养殖成为本村重要的经济支柱。村内并涌现冷冻厂、饲料厂、针织厂、供销公司,有数以千计的妇女和老年人在本村就业。青壮男人则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改造了10公里长的输变电路,供电情况正常。建日产1千多吨的自来水厂。电视机、影碟机、电话机、手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已成为家常用品。
    进行新村建设,长2500米的“东安大街”贯通村南北,楼房林立,有63幢“农民别墅”,村民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
2000年由镇主持建一座东坂通岱嵩的跨海公路。有中小学各一所。东坂小学校园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81平方米,设23班级,学生929人,教师30人。
 

名胜古迹
 

    戴氏祠堂,明弘治间建,有石碑二通。

 

古代人物

 

    戴 ,明成化十年岁贡,任松江府通判。
    戴秉铨,明天启七年举人,临海知县。
 

华侨、香港人物
 

    戴茂林,香港漳浦同乡会副会长。

 

新中国人物

 

    戴碧芬,漳浦县妇联副主席。
    戴龙德,前亭公社党委副书记。
    戴先来,赤土公社党委副书记。
    戴文勇,漳浦县农业局副主任科员。
    戴美顺,前亭镇党委副书记。
    戴乃坤,佛昙镇党委委员,现任村党支部书记。
    戴长江,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戴美泰,广东移动通讯公司经理。
    戴文益,福建省对外贸易局办公室主任科员。
    戴旺理,厦门大学宣传部副部长。
    戴其元,集美大学学生处处长。
    戴益琛,174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戴文进,厦门商业银行副行长。
    戴印欣,漳州市广电局副局长。
    戴以礼,86师上校团长。
    戴国泽,漳州市综治委办公室副主任。
    戴红缨,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大管轮。
    戴志慧,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二管轮。
    戴晓慧,广州胜伯移动电话公司现场总管。
    戴倚民,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大副。
    戴顺火,中学高级教师。
    戴来盛,中学高级教师。
    戴国和,中学高级教师。
    戴解党,私营企业家,漳浦县英祥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洞野村
 

    洞野(洞仔蔡)村位于佛昙镇北部,北隔西山、虎形山与马坪文安村、前亭大社村交界,南邻东坂村,东邻花林村,省道漳东线公路从村中通过。
 

政区沿革
 

    洞野村宋代属漳浦县嘉宾乡钦贤里,明代属二十三都,清初顺治年间属福兴保,康熙元年“迁界”,划为弃土,村民内迁,康熙十八年“复界”始迁回,康熙三十九年重新编定保甲,洞野属新编成的新兴保。民国初年属外东区,民国十七年属第五自治区,民国二十四年属第三区,民国二十九年实行保甲制度,洞野为属于林前乡的一个保。民国三十三年乡镇保编并,洞野编并于东坂保,属由马坪、林前二乡合并而成的前坪乡。解放初,洞野属第五区(佛昙区)东坂乡。1958年9月公社化,在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洞野大队,属佛昙公社。1984年9月,改为洞野村,以单一自然村为行政村。全村有320户,1216人。
 

姓氏源流
 

    洞野社原有詹、黄、蓝三姓。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朝廷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的漳浦下布人蔡世远病逝于任上,乾隆二年(1737年)赐祭葬,追赠太傅,墓在洞野下凤山,下布蔡姓族人来守墓,在洞野社传衍成大族,与詹、黄、蓝三姓同居一社,后三姓逐渐式微,有的向别处分居,独蔡姓逐渐繁盛,以至全社皆蔡姓所居,称洞野蔡。
    洞野蔡大房第二代蔡建德,于乾隆年间携妻吴氏渡台,传后裔于台北内湖、内埔、八芝兰、圆山、外双溪口等地。他还引导故乡族人入台开垦,传后裔于台北内双溪、大坪、磺山、大坪、磺山、坑仔内、田心仔、南势湖、顶寨、下寨、圆山、山猪湖、包金里、坎脚等地,称“金浦蔡”。大房还传裔于花林村的后山社、新加坡。三房传裔于整美(井尾)、龙海、印尼、美国、加拿大、广东陆丰等处。传裔在洞野本社的,都是二房之裔。
 

经济状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现有耕地710亩,其中水田298亩,农地412亩。水田从前都种水稻,现大部分改种经济作物。现主要农作物有蔬菜300亩,香蕉100亩,甘蔗100亩,水稻50亩,荔枝30亩,龙眼10亩,芒果20亩。还有池塘150亩用于养鱼(亩数均是约数)。有手扶拖拉机6辆、机板车6辆、农用车7辆,从事运输业。从事建筑业者13人,外出打工者260人,外出经营水产购销者3人。全村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粮食不够自给。
有台资企业2家,一为果蔬腌制厂,一为石板材厂。有厦门、福州等地人来承包山地开发。农田灌溉靠石过陂水库以渠道供水。
    1983年架通输电线路,每家都以电力抽取深层地下水饮用。现电视机普及率98%,电话机250部,普及率80%。70%以上家庭有摩托车。
    1995年建成一条长420米的水泥混凝土村道。
    村内有医疗所、计生服务站,有日用品食杂小店多家。利用祖祠为老人活动中心。洞野华侨小学,祖籍本村的印尼华侨蔡福庆捐建校舍。校园总面积5620平方米,建筑面积953平方米,教学设备齐全。设6班级,教师7人,学生194人。
 

风俗
 

    有玄天上帝庙及文信国公庙,分别祀玄天上帝及文天祥,皆建于乾隆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玄天上帝寿诞”,农历10月“谢祈安”,都演戏酬神。
 

名胜古迹
 

    蔡世远墓,俗称蔡相爷墓,现存墓碑和乾隆皇帝祭葬碑。
 

华侨人物
 

    蔡福庆,印尼雅加达企业家,献款建洞野小学校舍,对家乡其他公益事业也有较大的贡献。
 

民国时期人物

 

    蔡云腾,青年党党员,1948年由国民党指定选为漳浦县国民代表大会代表。
 

新中国人物
 

    蔡天河,四川化工总厂高级工程师。
    蔡耀章,沈阳市东陵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蔡文谦,深圳地区漳浦同乡会副会长。创办达维海产贸易公司。

 

花林村
 

    花林村位于佛昙镇北部,是一个小半岛,北邻欧厝场,西邻洞野村及水产养殖场,南临佛昙湾,与前亭镇庄厝村隔海相望,在花林与庄厝之间已于1986年筑海堤,长2080米,围成6600亩水产养殖基地,称“花厝垦区”,周边花林、庄厝、前亭大社、墟仔等村皆受益。
 

政区沿革
 

    花林明代属二十三都福兴里,清代改为福兴保,经过“迁界”,“复界”,康熙三十九年重新编定保甲,花林属新兴保管辖。民国初年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三区)管辖。民国29年属林东乡的林东保所辖,民国32年,前江、林东、马坪3乡合并为前坪乡,花林属前坪乡的东坂保所辖。新中国初期,花林属第五区(佛昙区)东坂乡所辖。1958年9月,成立属于佛昙公社的花林大队,即今佛昙镇花林村。花林以单一自然村为行政村,现有320户,1446人。花林为黄姓聚基地,源流不祥。
 

经济概况及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1081亩,其中水田438亩,农地643亩,并有一片山坡地。主要农产品有稻谷、毛豆、蔬菜。有对虾养殖池840亩,分由村民承包养殖鱼虾,几年间已收回投资,还清贷款。
    村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视机、电话机、手机、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摩托车等已成为村民的常用物品。
    建村道长1公里多。村里有日常用品小店多家。村公办楼,医疗所都已建成,祖祠也修建,利用为老人活动中心。
    花林小学,校园面积2500平方米,1964年由印尼华侨黄良寿献款建新校舍,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现设6个班级,学生193人,教师8人。
 

华侨人物
 

    黄良寿,印尼雅加达水仙花福利基金会副主席,热心故乡公益事业,捐建花林小学校舍。

 

新中国人物

 

    黄文德,内蒙古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黄浙江,38298部队运输科长。
    黄庄文,漳州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科员。
    黄素媚,漳州市计生委办公室副科级干部。

 

欧厝场
 

    欧厝场位于佛昙镇东北部的丘陵地带,北隔虎形山与前亭镇大社村交界,西隔西山与马坪镇文安村交界,南隔后山与洞野、花林二村接壤,东临佛昙湾凹入的海域,在凹口,已自花林至前亭镇的庄厝建堤岸,围成数百亩养殖基地,其中,在欧厝场海岸之下有欧厝埭。
 

政区沿革及姓氏源流
 

    欧厝清代属二十三都福兴保。民国初年属外东区,民国29年属林东乡洞野保,民国33年并属前坪乡的东坂保。解放初属第五区(佛昙区)的东坂乡,1958年9月以后,为佛昙公社社办欧厝场。1984年9月公社改为镇,欧厝场照旧。现有56户 ,212人。
    欧厝明代为欧姓聚居地,清代“迁界”,欧姓迁走,“复界”后没有回居。附近的前亭大社黄姓,东坂戴姓,田中央王姓陆续迁居于欧厝。
有耕地331亩,其中水田175亩,农地156亩,山地造林。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产品水果。从台湾引进的“巴乐”等多种果树繁殖成功,开始收益。剩余劳力外出打工者50多人,到厦门从事水产品营销和到漳浦县城从事运输业者4人。有台湾“思乐得农业开发公司“等到欧厝经营果树种植业。
省道漳云线公路通过欧厝。
    改革开放后,欧厝改变了过去的“四不通”状况,已通输电线路,电视机已普及,通程控电话,90%家庭安装上电话机,通自来水,家家户户饮用自来水,通机耕路,机动车可开到山间园头。

 

居民委员会
 

    佛昙镇居民委员会前身是佛昙公社居民大队,成立于1960年,当时有居民600多人,多数是干部和职工及商业人员家属。1969年起着重协助公社做知识青年和部分其他居民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1982年,居民大队改为佛昙镇居民委员会,那时,上山下乡的居民大都回到原住地。1987年10月成立居民党支部,有党员13人。1992年统计,居民共有394户,1324人,加上镇直单位人员1769人,总计3093人,党员19人。居委会完成党和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如计划生育、户籍管理、治安工作等。2000年8月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当时党员数已增加到43人,在各项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2002年2月统计,居民数有1900户,4300人(包括机关单位人员、职工、小学教师及家属),分成11个居民小组,除居住在全镇21个行政村之内以外,还散布在县内17个乡镇场的36个村,5个作业区,及莆田市涵江区、泉州市、惠安县、漳州市芗城区、龙海市石码镇、白水镇、龙文区步文镇,还有住在广东省潮阳市。
 

新中国人物
 

    王增藩,上海复旦大学副研究员。   
    郭东亮,厦门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杨   堪,湖北财经学院教授。
    杨   栋,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任医师。
    杨振士,厦门大学生物系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