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系漫画无翼鸟:从“世界英语”看日渐扁平的世界-中国文化传媒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1:25:42

从“世界英语”看日渐扁平的世界

2011-01-21 13:09中国文化传媒网

从“世界英语”的出现与兴起,到英语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再到网络语言中英语的老大地位可能被汉语取代的趋势……如果说世界是平的,那么英语作为通用语言也开始渐渐变平了——

语言是我们人类最重要、最直接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环境的变化,任何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发生改变,而这恰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基于这一点,或许我们可以从英语这门全球通用语言近几年悄然兴起的一些变化上更好地了解这个日渐扁平的世界。

变化一: 从English到Globish

去年夏天,美国《新闻周刊》针对当前“Globish”(全球语)现象的兴起作了报道。所谓“全球语”,指的是在网络、媒体、跨国商业往来的推动下,许多母语不是英语的人由于要频繁使用英语,在交流过程中生造出大量不讲究文法、使用词汇较少的“简化版”英语。这种英语去除了繁琐语法、生僻单词、传统习语,句法简单,通俗易懂,在使用时需要辅以大量的身体语言。

这种英语看似幼稚,但却能使人毫无障碍地沟通。一些美国大公司内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使用“全球语”的亚裔员工可以顺利地与母语不是英语的客户沟通,而公司主管却因为讲一口混搭俚语、句式复杂的地道英语,常常与这些客户之间产生沟通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全球语”将沟通的实用性放在首位,放弃使用幽默性和描述性的字眼,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误解。

在世界各地民众跨国往来日益频繁的当下,“全球语”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据统计,全球讲英语的总人数约为4亿,而有过英语学习经历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英语表达的人数已达40亿。从“全球语”的出现来看,当今的英语已不再仰仗英美,而正在发生一种自下而上的潜在变化。考虑到未来的人们在交流时会更加追求效率,可以预见,这种“简化版”的英语还将继续发展演进。

变化二: 更多汉语词汇进入英语

作为现代通用语言,英语词汇据说最多有100多万个,其中有许多是从拉丁语、法语、德语及汉语中吸收而来的。近年来,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渐频繁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英语借鉴吸收的汉语词汇已呈越来越多之势。据报道,在《牛津英文词典》中有超过1100个来自汉语的词汇,而平时通过直译和音译进入英文网络及报刊中的汉语词汇更多。这些词汇包括从过去的红卫兵(red guards)、纸老虎(paper tiger)、大跃进(big leap forward)这些对中国带有负面印象的政治词汇到近年来的中国太空人(taikonaut)、阴阳(yinyang)、加油(jiayou)、人肉搜索(human flesh search)等反映中国科技、文化及社会的各类词汇。

英语中收入的汉语词汇的不拘一格,折射出了时代的色彩斑斓,更有其内在的文化动因。它们不仅是英语发展情况的一面镜子,显示出英语世界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和敏感性,也显现出世界对中国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更反映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强。

变化三:首选网络语言地位岌岌可危

据美国科技网站Next Web报道,当前最新统计的汉语网络用户人口约为4.4亿,英语用户为5.36亿,两种语言的使用人口各占世界整体上网人数的33%和42%。调查同时指出,由于中国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汉语极有可能在未来5年内取代英语,成为网络第一语言。当然,即使有一天汉语的网络语言用户超过了英语,也绝不意味着英语失去现有的通用语言地位。因为仅仅是在网络世界,就有大约70%至80%的网站是以英语构建。汉语在短时间内只是网络用户人数方面的超越,至于未来能否取代英语在数百年里积累起的地位,现在谈论还为时尚早。

尽管如此,英语已经在各个方面受到来自汉语的挑战。英国语言学家尼尔·奥斯特认为,由于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口在世界人口总数中所占比重并不大,随着英语国家经济实力的日渐衰落,英语可能会慢慢失势。与此同时,汉语有可能会和英语形成分庭抗礼之势。另一位英国语言学家大卫·格兰多尔在其著作《英语走向何方》中指出:“中国和印度这两大亚洲国家,是英语能否永久维持全球现有语言地位的关键。”从这一论断来看,他已经将传统英语国家排除在外,将振兴英语的任务交到了与中国一样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印度手中。

其实,从“世界英语”的出现与兴起,到英语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再到网络语言中英语的老大地位即将被汉语取代,这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与西方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变化。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作者弗里德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新一轮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并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而如果把这些影响折射到一门语言的发展演进上,想必各位读者也已经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汉语中感觉到了些许变化吧。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李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