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奶奶夜夜撸牛牛视频:从山乡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师何作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1:17:06



特约记者 何显飞 文/图
他从小饱吮民间艺术的甘美乳汁,艺海泛舟60载,笔耕不辍一甲子,穷幽极微,呕心沥血孕育出异彩纷呈的艺苑奇葩,成为多项美术领域的集大成者,从而跻身中华民间艺术的高峰。他,就是当代著名书画大师、国家一级书法家何作霖。
在抗战爆发的1937年,何作霖出生在仪陇县日兴镇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闻名遐迩的裁缝师傅,远在成都、顺庆城里的达官显贵和绅士名流,都争相上门请他量体制衣。他能用巴掌大的边角布料,三五几刀裁剪出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人物等图案。而日兴镇上更是充满了民间文艺的瑰宝:邻近乡村的大小寺庙内,有泥塑木雕的各类活灵活现的佛道人物及妖魔鬼怪,乡场的地摊和走乡串户的货郎担上,有精美奇巧的民间工艺品,乡村妇女飞针走线绣在围裙、鞋垫、帐幔、荷包、窗帘上的吉祥图案,以及民间艺人精致的雕刻和剪纸作品。这些散发着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奇珍异宝,让何作霖这个对艺术充满了神奇向往的少年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着文艺的养分,为他后来攀登艺术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次,父亲刚拿起剪刀,准备将一块剩余面料剪裁成一幅装饰图案,不想恰遇客人造访,父亲丢下手中的活计便迎接客人去了。少年何作霖不假思索,操起剪刀,便咔嚓咔嚓剪了起来,不到一袋烟功夫,一条像模像样、憨态可掬的小狗便跃然布上。不料一不小心,他一刀剪掉了左手食指上的一小块皮肉,顿时血流如注。当父亲和客人看见何作霖用鲜血染红的处女作时,不禁啧啧称奇。从此,在其父的悉心点拨下,何作霖开始练习民间剪纸技巧。几年后,他那双灵巧的手,也能像父亲那样用布料和纸张随意剪出各种图案。在此基础上,他又自学书法和绘画,建国初期,年仅十三四岁的何作霖,已在书画艺术上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其素描和西画作品受到了当地丹青妙手的交口称赞。他报考杭州艺专(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被顺利录取,但因为家庭经济拮据,他不得不放弃了到正规美术院校学习的机会,过早地挑起了养家活命的重担。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不到20岁的何作霖,辞别故土,到原南充地区川剧团当上了一名美工,专门负责道具制作和舞台布景。由于勤劳肯干,几年后,他又被推荐到仪陇县文化馆,从事专职群众文化工作。
虽然未能进入美术学院深造,但何作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扎根于社会这所大学校里,潜心自学各种绘画艺术,并深入民间,汲取创作的源泉,探寻艺术的真谛。在那物资匮乏的年月里,年轻的何作霖经常背着简单的行囊,跋涉在大巴山区的高山峡谷间,与身怀绝技却无声无臭的剪纸高手交流心得。秀美的山水风光和多姿多彩的生活图景触发了他创作的灵感,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原汁原味的作品又给他注入了丰富的艺术营养,使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
不懈的追求换来了丰厚的回报。1956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全国解放以后的第一部《民间刻纸艺术》一书,其中收录了何作霖最具代表性的“收获图”,这幅作品是他根据仪陇民间剪纸技巧和风格创作的,受到了艺术界的广泛好评。1959年文化部举办建国10周年全国民间美术作品展,何作霖创作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红苕”、“丰收乐”、“松鹰图”等四幅剪纸作品入选,继而又赴东欧诸国进行了展出。何作霖的作品吸收了传统剪纸艺术的精华,又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改革,轰动了当时的全国美术界。弱冠之年声名鹊起的何作霖,被誉为艺坛新星。
艺术容不得固步自封。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已步入中年功成名就的何作霖,不满足于象牙塔内的挥毫泼墨,他从毛泽东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一词中受到启发,决定沿着当年红四方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完成采风写生的壮举。他从仪陇县城出发,历时3个多月,翻越深谷险滩,跋涉雪山草地,一路上搜集长征素材,采访民族风情,即兴创作了多幅作品。八十年代末期,何作霖的足迹更是远涉新疆、西藏、内蒙、甘肃、青海等祖国边陲,创作出了一批反映边疆人民生活战斗的丹青佳作,深受美术界好评。
此后,何作霖还多次赴河北蔚县、陕西户县等全国著名的农民艺术之乡考察取经,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山乡文化建设,在中小学校推行仪陇民间剪纸艺术教育。辛勤的汗水孕育出了丰硕的成果,几年后,仪陇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年逾古稀的何作霖先生,从艺60年来,硕果累累,名扬四海,堪称德艺双馨的一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