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动态图片:有锐角的平行四边形法违反“立身中正”_魏坤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0:42:06

有锐角的平行四边形法违反“立身中正”

 

作者 魏坤梁

【提示】

    本文最近略有修改,未修改文刊于《武魂》2009年第9期。

   

    《武魂》某期有篇将一位太极拳前辈的口述整理而成的文章,此文介绍郝少如先生曾指出过人体背部保持“平行四边形”就是符合了太极拳的“立身中正”,而此文又将所叙述的“平行四边形”说明是有相对的两角成锐角的平行四边形,并把这种平行四边形又与“四方形”视为同一。

    几何学中,平行四边形是指对边相等并且平行的四边形,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都是相等的。几何学中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主要是指两对对角分别为锐角和钝角的平行四边形,而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也就是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菱形则都被称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们都各具有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所没有的性质;而四个角是直角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则又称为正方形,正方形具有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由此可见包括长方形的矩形可称为平行四边形,但平行四边形是不一定能够称为长方形的,有一对对角为锐角的平行四边形与矩形显然是不同的。此文所说的有一对对角为锐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是几何学中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平行四边形显然是不能与“四方形”视为同一的。

    此文所说的郝少如先生所要求的“背部要不偏不倚,甚至要保持一个无形的平行四边形”与郝少如先生之侄韩劲奋先生所比划的“四方形”正是指四个角都是直角的长方形。这可以从现存郝少如先生的一段太极拳演练录象中得到形象的证明,郝少如先生在11分钟多点时间长度的有郝氏特色的太极拳演练始终,不论是单手前推还是双手前推、不论是身躯直竖还是前俯等等,两肩、两胯与两肩胯的相互连线始终就象是平板的长方形。顾留馨先生是中国现代初开始至他逝世时止中国太极拳事业的主要行政领导者,当时社会绝大多数民众的社会意识中保守是旧社会落后思想的表现,也没有知识产权的意识,更没有可以用武术技能给个人产生经济利益的意识,六、七十年代个人教拳收费勿庸置疑是属于“资本主义尾巴”不能堂而正之的违法事情,所以这时民间太极拳家除了不愿披露,凡能够介绍的太极拳知识都是比较由衷的和实事求是的。顾留馨先生有条件经常接触到当时一些造诣很高的民间太极拳家,包括郝少如先生,从而有机会知悉这些民间太极拳家对于太极拳的心得,因而近代太极拳著作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太极拳要领的更具体的真传论述有很多被保留在顾留馨先生的著作中了,其中当时太极拳家所要求的身躯中正要领的具体说法,顾留馨先生就有很多的叙述。如他所著的《太极拳研究》和《太极拳术》两书中就多次强调“练拳时不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四肢动作不论如何变换,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要形成一条垂直线”、“在动作过程中,两肩与两胯,两乳与两肚角上下对齐,齐进齐退,不先不后,始终保持‘上下一条线’”、“身体适当前倾的,但并不弯腰”、“腰肢并不竖直,身法上显得往后斜形地垂直”、“每势定式时,肩与胯要成一垂直线”等等。

    “垂直”这一词有两个概念,一是指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又称为“相互垂直”;另一是指向下呈直线,称为“垂直”。顾留馨先生著作中论述中的“垂直线”显然主要是指呈上下直竖的垂直,而“往后斜形地垂直”显然是指“直线”。总结顾留馨先生著作中关于立身中正的论述可以归纳为:①典型的为身躯外形始终是垂直的;②两肩、两胯与两肩胯的相互连线始终就象是平板的长方形,对边都是平行的,四角都是直角;也就是说两肩连线是呈水平的,而两肩胯连线是垂直线;③身躯始终是不弯曲的;④脊柱始终是不扭曲的,也就是没有腰转胯不转的,或者说两肩连线和两胯连线是始终呈相互平行的;⑤特殊的为身躯呈直线的上端明显前倾。郝少如先生在录象中的演练正是这五点的典型反映,这五点其实是对所有太极拳流派立身中正身法的总结,当然太极拳典型的立身中正应该是属于模糊概念的,是应该包括身躯微有前倾的,就是说两肩胯连线不是绝对垂直的;杨澄甫先生的拳照就是身躯既有垂直的也有微前倾的,微前倾的大致上仍给人身躯直竖的感觉;而有的太极拳家的练拳身躯确实呈现为始终垂直的,除郝少如先生的录象外,李雅轩先生的拳照和郑曼青先生的录象等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在查拳一类的拳术中可以看到一手向前攻击时出现那一手的肩部朝向前方这样的姿势,即使是拗弓步也是如此,而且整个身躯仍然是近乎平板,这种姿势被称为“顺肩”;“顺肩”的姿势甚至有肩头前探前突的,这种拳姿就可以用有锐角的平行四边形来描述。这种窜蹦进退距离变化大、放长击远的拳术中的这种姿势,正向对准敌人身躯正中线的是自己一侧肩外侧头,在对方来不及反攻击时击中对方固然好,如果没有击中,或对方已有准备,一靠近对方往往容易给对方制造了反袭的条件,因为这种姿势虽然正胸部不易被正面攻击,但向前的侧胸背部都容易受到对方的攻击,这在央视武林大会上有充分的反映。然而,纯正的太极拳是没有这种姿势的,因为太极拳不论是正向还是侧向面对敌人,胸肩手臂始终是呈现为向前拥抱着大小不同的球,有要将对方裹吞的态势,主要的攻击、防守之手、或者两手连线的中点与敌人和自己的身躯正中线是成一条直线的,这种姿势也称为“手不离中”,太极拳古典拳谱则称为是“开合按势怀中抱”,这种姿势要出现一肩斜向前的呈锐角的顺肩显然是不可能的。“开合按势怀中抱”的姿势凭借沾粘连随,敌人不仅极难突破被攻击者前方的手臂接触到攻击者的胸部,而且极难控制被攻击者的大臂两外侧。当然这种姿势也不是太极拳所独有,有的拳种也有这样的姿势,此文万籁声先生拳照中的形象也正是这种姿势,拳照中万老的架势似乎要将前方的敌人吞噬,其身躯是偏向于后手而侧身的,目光所视与两拳连线的中点和自己的胸正中线正好是一条直线,其身躯正中与两侧,敌人是极难攻击到的,其前手的肩部根本不存在前顺,虽然身躯前倾较大,但身躯是距形的,显然不是有锐角的平行四边形。

    古拳谱《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反映了太极拳发劲的主要要领,也反映了太极拳“立身中正”的一个特征是“支撑八面”。太极拳之劲是传递性的力量,是必须凭借支撑八面来专主一方的,反映在身躯上部就是脊柱后撑的拔背,手臂与身躯的运动趋向往往是相反的,即使身躯向前移也是如此的。对于这种情况,杨班侯拳诀的《全力法》表述为“打人如亲嘴,手到身要拥”。所谓“身要拥”也就是“拥身”,就是象海潮进退涌动那样一字排开的移动,或者与人拥抱,又或者被人簇拥而行是不转动的。对此,叶大密先生在《柔克斋太极传心录》中表述为“发劲之专主一方犹有范围,要不出对方中心与两肩三竖线,发时自身之三竖线必须保持齐头并进,方能完整一气”。这段话是叶大密先生对杨澄甫先生真传之一的具体总结,说的就是太极拳凡向前的发劲瞬间身躯是不转动的,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此瞬间需要尤其加强的动态命门后突、拔背等脊柱后撑,所以是不可能出现一肩突出前顺姿势的。郝少如先生的录象也清楚地反映了郝少如先生的拳架始终连身躯如平板的顺肩也是没有发生过的,更不要说发生一肩呈锐角突出前探这种情况了。

    民国时期有许多太极拳学练者往往是兼练多种武术或学了非太极拳武术后再学练太极拳的,其太极拳往往就带上了其他拳种的色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的一位武术老师原是浙江国术馆的学生,主修是查拳,他所教的太极拳、剑都是他从国术馆学得的,虽然他的太极拳老师都是杨澄甫先生一门的弟子,也接触到过杨澄甫先生,然而他的太极拳、剑都带上了查拳顺肩的特点,连左搂膝拗步身躯向左侧身也几乎超过了45度。八、九十年代后我才渐渐明白这样的拳姿对于太极拳是不纯粹的、失真了的,明白这样拳姿中的右手就只有攻击的作用而没有肘臂牵制对方手臂的防范、变化作用了,而身躯的运动趋向与手臂完全同向,则是失去“支撑八面”了,这样的姿势和动态,不仅难以使用太极拳的内劲,也失去了“立身中正”。

    当然,顺肩在现代太极拳界确实存在,有的人不仅向前发劲攻击时骤然身躯大幅度旋转,出现一侧肩头朝向对方的姿势,而且练拳时在两肩连线保持着水平、两胯基本未动的情况下两肩忽地向左或右侧方一移,于是整个身躯就正面呈现为有锐角的平行四边形姿势了,这种动态的姿势含胸与拔背就都被破坏了,而含胸拔背被破坏的动态姿势要想“遍体气流行”是不可能的;并且这种动态姿势与脊柱扭转一样,立身中正也是被破坏了。由此可见:顺肩的拳姿是违反太极拳之“立身中正”法则的,而如果顺肩的肩部再呈现为有锐角突出的平行四边形,那就更加违反太极拳“立身中正”法则了,因此身躯呈现为有锐角的平行四边形对于太极拳而言是不允许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