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快递电话是多少:纪念辛亥武昌起义元勋居正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3:26:05
发生在上世纪影响和改变中国命运的三大历史事件之一的辛亥革命,今年就是100周年纪念了,全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次民主革命在中国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贡献,也永远不会忘记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领袖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这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认为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产生了重要启示。它提出的振兴中华,建设民主富强新中国的目标,我们仍然作为最伟大的事业在努力奋斗。

  辛亥革命领袖之一的居正,是辛亥武昌起义元勋,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左膀右臂,而且在黄兴、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领袖人物英年早逝的时候,在领导中枢中担负了更为重要的担子,辅佐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开展护法运动,反袁倒袁,为维护共和进行了顽强地斗争。他1876年出生于湖北省武穴市,幼时名之骏,后号觉生。1902年报考武昌学堂,结识了进步青年石瑛、田桐、陈肇一。1905年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时值孙中山先生由欧洲到日本组建革命政党——同盟会,即入盟。与黄、宋、谭、陈左右于孙中山先生身边,成为得力助手和领导人。1907年到1908年,受孙中山先生嘱托,在新加坡和仰光办《中兴日报》和《光华日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同康、梁保皇党斗争,发展革命组织。1910年前后,居正重视长江流域革命,担任中部同盟会湖北负责人,运动湖北起义。

  1911年初,他首先在家乡武穴市发展了同盟会会员60余人。他来到武汉后,快速集合了在武汉的革命党人杨时杰、刘公、孙武、刘复基、蒋翊武、邓玉麟、杨玉如等,将自己所在的“共进会”与另一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合并组成了“中部同盟会湖北分会”,统一了同盟会对湖北革命的领导。他根据刘绍襄转达黄兴的“请速发动湖北起义,响应即将发起的广州起义”的希望和要求,部署了湖北起义的发动工作。为此,居正亲手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一、巧用经费办大事,设立据点供联络

  他利用谭人凤来汉转交黄兴募集的600元钱,在武昌胭脂巷租了房子,作为在武昌开会和活动的地点;在汉口法租界长清里租房,设立了湖北革命党总机关;在武昌黄土坡开办了“同兴酒店”,效法“梁山朱贵酒家”。不少人在酒酣耳热之时,议论时政。革命党人趁机宣传反清思想,利用同兴酒店吸收了不少同志。居正在评价黄土坡同兴酒店的作用时说:“有识之士皆知清运将终,多有怀革命之志。”

  二、串连新军建队伍,《大江报》送进军营

  湖北新军是一支近代军队,招收士兵必须识字。由于士兵有文化,较易接受革命思想,所以居正非常重视詹大悲任主笔的《大江报》对新军的宣传。他亲自撰稿,出版后由专人秘密送到军营,供士兵阅读。由于新军士兵接受新思想较快,居正利用“文学社”在新军中发展会员。采取了“招营主义”方针,在新军中“除满人官长外”,全体运动加入。著名学者熊十力在记述此举对武昌起义贡献时说:“今之谈辛亥事者,只视为兵变与瑞徵无能所致,则非独昧于事实,而适见其心倏忽而无诚矣。及觉生回鄂,与武昌各团体联络……遂使全军皆为革命党……。夫鄂军全体皆成革命党,人人置生死于度外,此段雄壮之气,如何可当。”“昔者章太炎先生每遇鄂中旧人,无论其有无名位,必咨嗟太息而慰安之曰:辛亥之事,不忍忘也。呜呼,此真仁人之用心哉。”

  三、一触即发巧安排,运筹帷幄布迷阵

  革命党人运动湖北新军成功,湖北新军整标整协已都为革命党所掌握。为了在发难之前不被清廷识破,居正组织革命党做了大量蒙蔽清廷的工作:是年6月中旬,四川保路运动崛起,各地纷纷响应,全国民情激越。特别是湖南动作对湖北影响很大,“许多革命同志摩拳擦掌,按捺不住欲响应。”居正奔走三镇“说服革命同志”不暴露力量。清廷被武汉局势所迷惑,以为武汉地区无事,抽调湖北军队对付四川风潮,使敌人没有嗅出湖北革命党人的计划和力量。还有迷惑清廷一事是,抽调湖北军队到四川恰恰是革命党人最多的新军三十二标。当时他们拒绝到四川,准备在进军荆州和宜昌之间杀掉大臣端方起事,“居正闻之,乃力加劝阻”(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居正在《辛亥扎记》也对此事这样记载道;“继有告余者,余乃力加阻止,告以革命策略。”(《居正文集》第35页)。确保了革命力量的隐蔽。

  居正在选择起义最佳时机,同时,抓紧了确保起事成功的各项准备,除组织力量外,还急需经费安排三件事情:1.开“旅社”作为集合点;2.购买制造武器原料3.购置手枪。恰巧当时有一革命党人刘仲文,带有5000元钱受父之命上京应试,居正通过彭楚藩,用计在雄楚楼使该同志将钱全部捐出。居正随即办成了上面三件事。在武昌城内准备了七个集合点;在汉口租了六处房子制造爆炸物品和制造旗帜文告;派人赴上海购置枪支弹药。武汉已经成为了一支一触可发的上弦之箭。在武汉山雨欲来的前夕,传来了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这使居正考虑更深的问题:湖北的起事必须全国一盘棋,作为全国革命的开局,必须置于孙中山先生整个革命谋划之中,希望革命领袖来主持;必须得到全国革命党人的响应和支持,否则清廷各地的爪牙会毫无牵制地向九省通衢的武汉赴来。孙中山先生当时还在海外筹款,国内只有黄兴、宋教仁等人。黄兴收到居正湖北情况报告后,回电表示“不日到汉”。于是,9月17日居正就带了杨玉如赴沪,通过陈其美找到了宋教仁,并在陈其美家召开了上海革命党会议,决定在武汉起事后,上海、南京一起发动,还决定购枪械交居正、谭人凤带回武汉。    孰料,武汉方面还未等到居正一行回来,因为两件意外的事起义提前爆发了。一是南湖炮营革命党人为退伍士兵饯行,群英集会,笑声达外,队官进入干涉,与队官冲突,队官派马队来镇压,革命党人欲动手,后刘复基等人做工作才未动。但已引起对方怀疑;二是孙武在汉口装置炸弹,因吸烟发生爆炸,俄国巡警发觉,搜走了革命党人名册、印信和炸弹,总督瑞徵得报,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就义。三烈士的牺牲,武汉革命党人悲愤至极。湖北革命已处于了一种要么爆发、要么坐以待毙的两种选择之中。二十九标蔡济民、吴醒汉等革命党人决定10月10日夜第一次集合点名时,比原计划提前在营房发难。工程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方兴等坚决拥护。是夜,按计划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并由哨官吴兆麟率领,占领了楚望台。当时由于瑞徵下令收藏弹药,熊秉坤等还仅只有子弹二十颗。就是这二十颗子弹,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壮丽的篇章。随后,武昌陆军测绘学堂和南湖炮营闻声响应,并置炮于蛇山轰击督署,瑞徵逃之夭夭。四十二标接着光复汉口,凌晨又攻下汉阳。并在武昌成立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在汉口设军政分府,詹大悲为负责人。闻名全国的武昌起义取得了初步胜利。居正在返鄂船中听到消息后,激动不已,以急迫的心情抵达了汉口。武汉革命党人闻讯,齐集码头迎接。当天晚上,又在农务学堂召开欢迎居正大会,听居正作革命形势报告,革命党人倍受鼓舞,斗志旺盛。居正于当天深夜又在军政府,就起义后敦促各省响应,抵抗清廷反扑等内外大势和长短计划,认真筹谋,研究了一夜。

  10月15日接到报告说,清廷已派大臣荫昌镇压武昌起义,率军已到武胜关,龟缩在汉口刘家庙的清军残部张彪,也开始进攻大智门一带的革命军阵地。这时,隐藏在革命阵营内的张景良也要挟黎元洪。黎元洪本身就是一个被革命士兵被迫推出来的领导者,立场摇摆未定,但表面上还要称与革命共存亡。处在襁褓之中的武昌革命政权,形势严峻,军官中“时有弃械而逃者”。居正召集革命党人开会,倡议要黎元洪公开搞誓师活动,并获一致通过。其目的在于:1.断黎动摇后路,稳定持观望人的思想;2.鼓舞士气,同力抗清;3.加强统一指挥权威。10月16日早晨,阅马场中央祭台高筑,四周剑戟林立,黎元洪着军常服在黄帝神主位前宣读祭文,并宣誓:“务必歼除满酋,恢复神州为目的。”居正带领各军高呼:“中华民国万岁!”“四万万同胞万岁!”“黎都督万岁!”,黎元洪大受感动。并遣兵渡江向汉口大智门张彪反击,革命军大胜。

  然而,清兵力量继续加强,敌我力量悬殊,汉口保卫战打得十分激烈。革命紧急关头,黄兴从广东来到武汉,立即在汉口满春花园设立司令部组织反攻,亲自督率革命军凭借工事阻击清军。清军冯国璋部放火焚烧繁华的汉口街道,革命军在烈火中浴血奋战,直到11月2日下午,敌众我寡汉口失守。革命检讨汉口失利原因有两条:一是增援武汉的革命军未赶到,力量悬殊;第二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军政府未完全授予黄兴的统领指挥权,名不正言不顺,一部分军官不服从命令。如一次黄兴命令一名标统率部增援,该统领迟迟不动,黄兴无权处理,最后还是由黎元洪下令惩罚。黄兴能够指挥多天巷战,完全靠他个人声望。作为革命党领袖的居正,果断地向黎元洪提出,授予黄兴完全指挥权。要在公开场合下授黄兴委任状、印信和令箭。11月3日黎元洪接受革命党人的意见,在阅马场公开拜将。拜将台设在广场中央,台上放一白布复盖的桌子都督府部长将官位列两旁,营以上军官等候检阅。黎元洪与黄兴并辔骑马而来黎庄重授黄委任状、印信和令箭,并宣布“各军将领绝对服从。”革命军军令统一,士气大振,革命党人稳稳掌握了军事领导权。居正论述此事说:“余感到历史上所谓韩信拜将,一军皆惊,今复见之,亦革命军中大快事也。”此后在汉阳守卫战中,黄兴指挥的革命军,愈战愈勇,屡战屡胜。但最后还因清兵愈来愈多,力量对比太为悬殊,为避免更大的牺牲,放弃了汉阳的防守。

  然居正在汉口、汉阳保卫战中,亲临前线督军负重伤之事,在民国记事中一直被传为美谈。1981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老人回忆录《绩熙自述》,记述当时的情景说:“余以居君文弱书生,亦勇于赴敌若此,我辈军人更当力进。”描述了革命领袖的风范作用。

  当革命堡垒只剩下武昌城的时候,极需全国的响应和支持。在这个关键时刻,居正作为孙中山先生身边的同盟会中坚,回鄂主持湖北的起义的领导者,对外省革命运动的感召力和联络各省革命的作用,是想象而知的。居正通过派员和电报联络,全国各地革命党纷纷呼应,揭竿而起,反清共和,声援和派兵支持武昌。他的东京同盟会盟友焦达峰10月22日晨在湖南发动起义,分两路进攻长沙,成立湖南军政府;九江革命党人23日起义,马毓宝成立了九江军政府。随后,全国各地普遍起义,成立军政府。陈其美任上海沪军都督;汤寿潜任浙江都督;林述庆任镇江都督;张骞任苏州都督;接着又光复南京。其他各地的革命党人,如重庆张烈武、夏之时,陕西的张凤翔,山西的温寿泉、孔庚、王用宾,广东的朱执信、胡汉民,福建的许崇智,云南的黄子和等,也均起义成功。“振臂一呼,群众响应,清之将吏,不战而奔。”各地起义的胜利,给了武昌革命党人极大的鼓舞,坚定了固守武昌的决心。同时,居正还联络了革命党人沈秉坤率广西军、李烈均率江西军、王隆中率湖南军,云集武昌,武昌划江固守成攻。取得胜利的各地革命党人,纷赴南京,选举和参加了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大典,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建立了全国共和。居正作为首义地区的代表,起了非常的作用。

  但是,已窃取了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职务的袁世凯,这个历史上遗臭万年的阴谋家,跳了出来。他一方面出兵疯狂镇压革命,另一方面他又要挟清廷退位,派唐绍仪与南京议和,要孙中山先生让出临时大总统职务,立他为中华民国总统,赞成共和。孙中山先生为不使共和解体,和没有识穿这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的面目,同意议和,袁世凯阴谋得逞,革命果实被袁世凯夺取。不久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废除共和,倒行逆施,孙中山先生决定武力反袁,发动二次革命。居正唯孙中山先生之命是从,担任吴淞要塞司令,痛击北洋舰队;协助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革命党和中华革命军,并任东北军总司令,攻占潍县,威胁北京、天津,始终是孙中山先生的左膀右臂。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伐声中暴然死去,张勋的命运也是如此,一切开历史倒车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的。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虽然辛亥革命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而且后来又被蒋介石的独裁所代替,但它播下的民主革命的种子,为民主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的伟大革命理想,永远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变成了1921年嘉兴南湖船上的星火,变成了1949年中华大地上的灿烂阳光,变成了1978年的春风吹大地,变成了新中国的小康。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民主革命家,为中国打开进步大门的历史功绩,是彪炳千秋的。居正先生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的业绩是辛亥业绩的重要组成部份,他领导的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推动了全国革命,我们应该缅怀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