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达格莱希和马里兰:生活在南国(一)——风情娘惹糕—《食品与生活》—2011年第1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2:58:25
来到新加坡之前,就收看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来熟悉东南亚文化。剧中那五颜六色的娘惹糕更是征服男主角和家中长辈的利器,看着那些裹上椰子丝的,或包着鱼松的,或用紫糯米做成的娘惹糕,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口。娘惹糕可是待嫁的闺女讨好婆家体现自己厨艺的甜点,无怪乎剧中角色更是反复强调“一个娘惹要是连娘惹糕都做不好,是会被婆家嫌弃的!”

  来到新加坡,看到种类繁多花花绿绿的娘惹糕,十分兴奋,马上买了不同颜色的来试一试。一种外面包裹着雪白椰丝的红色娘惹糕是用木薯粉制成,弹性十足,混合着椰丝一起吃,十分香甜。还有一种如千层糕般层次丰富、颜色斑斓的娘惹糕更是夺人眼球,这些颜色都是天然色素哦,如褐色的是用椰子熬成的椰糖,蓝色的则是用蝶豆花,绿色的自然是班兰叶。这种千层糕制作起来也异常麻烦,一层一层蒸制,火候还要拿捏到位,等一层蒸好以后就要马上将第二层倒上去,整个过程约需2个小时。吃一口,香滑柔糯,而且能够感觉得到不同香料的味道。

  娘惹糕的种类真的是异常丰富呢,有用马六甲紫糯米蒸熟后裹上炒椰丝的;有加入芒果汁的蒸木薯糕;有包着鱼松的糯米团,然后包在蕉叶中蒸熟的,香气满溢。一次我买了一份上层为黄色糕状下层为白色糯米的娘惹糕,本以为会是芒果或香蕉口味,一尝才发现是榴莲口味,质地也如同吃熟透的榴莲一般软滑,配合下面的咸味糯米饭的弹性口感,真是绝了!

  迷失小贩中心

  还记得刚飞机,面对新加坡樟宜机场里种类繁多的食肆惊叹不已,而新加坡国立大学来接机的同学对我说,这里不算什么,机场外面任何一个小贩中心的美食都能让我们连吃一个星期都尝不完呢。

  小贩中心是一种类似中国夜市的美食中心。当年新加坡政府整顿市容市貌时,决定把售卖各式各样小吃的小贩摊点都集中到一个屋檐下,这样一来能够让街道整齐美观,二来也能让人们在一个地方就能把当地美食尝个遍,而不用奔波于骄阳之下,游走于大街小巷中。平均每个小贩中心都有几十个铺位提供来自马来西亚、印度、中国、日本、泰国等国各种口味的食物,让人目不暇接。据我观察,以下这些食肆这些可是小贩中心的常驻将军,也是最受欢迎的美食啦:

  肉骨茶档位:新加坡的当家招牌补品美食;

  客家酿豆腐档位:酿豆腐可以吃清汤的,咖喱口味的,也可以尝试加入叻沙(LAKSA),真是“浓妆淡抹总相宜”;

  港式风味档位:烧鸭饭,叉烧面,云吞面,香菇鸡丝河粉,水饺汤,卤味拼盘,看着菜单就让人胃口大开;

  福建炒苔条档位:现场炒制苔条的档位总是排着长长地队伍,人气十足;

  豆花水仙草水档位:由于当地气候炎热,吃饭的时候需要一些冰饮料佐餐,这时清凉又解渴的仙草水就是首选啦,同时还可以吃上一碗细腻的豆花和我们叫做豆浆的豆花水哦!

  甜点档位:在这里你可以吃到港式的芝麻糊,杏仁糊,花生糊,还有新加坡本地的豆萱(绿豆大麦粥)和各式各样的刨冰。

  印度食档:无论你想吃咖喱鸡肉,咖喱羊肉还是蔬菜咖喱,找到印度食档就一定能够如愿,印度烙饼也非常值得一试。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食档售卖日式盒饭,韩式档位可以买到炒年糕、石锅饭和紫菜饭卷,还有粥档售卖皮蛋瘦肉粥、猪肝粥和鱿鱼粥,更有咖啡店可以让人随处品一杯浓厚的南洋古早味咖啡。这么精彩的小贩中心,是不是已经让你眼花缭乱了?起码我每次进入小贩中心都迷失,纠结于那么多好吃的,到底吃什么呢?全岛所有的小贩中心的价格都是差不多的,每人大约只要花上5新币(约人民币25元)就一定可以吃得心满意足了,还等什么,赶紧选一个档位排队吧!

生活在南国(一)——风情娘惹糕—《食品与生活》—2011年第1期— 这款汤你喝过吗?——鸡骨草煲猪横利—《食品与生活》—2011年第1期—龙源期刊网 大蒜烧鳝段—《食品与健康》—2011年第1期— 肉松蛋糕—《食品与健康》—2011年第1期— 鲫鱼萝卜煲—《食品与健康》—2011年第1期— 《让子弹飞》与让J-20飞—《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3期— 舞台上的爱情与面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香煎蘑菇牛肉串—《食品与健康》—2011年第2期— 白酒,2011年的液体黄金—《凤凰生活》—2011年第2期— 史铁生后记—《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3期— 说吧,爱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邂 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口述:我们时代的邂逅—《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灵 犀—《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旅 途—《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渴 望—《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重 逢—《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归 宿—《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耽 美—《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7期— 淡处的真味—《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5期— 别闹了,春晚—《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春晚:事先张扬的自娱自乐—《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那些春晚的熟脸们—《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8期— 马铃薯皮——清洁大使—《食品与健康》—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