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达儿童b2床垫怎么样:葛剑雄谈朱学勤涉嫌"抄袭门"事件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4:37:19
来源: 文汇报    关键字:朱学勤;葛剑雄;抄袭;学术规范;调查取证    作者:樊丽萍    2011-01-14 09:50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昨天代表校学术规范委员会,披露了针对朱学勤“抄袭门”事件调查的具体情况。葛剑雄表示,该委员会的调查结论一方面认定朱学勤没有剽窃抄袭,但同时也指出,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在学术规范方面还要进一步提高。
怎么理解“学术不规范但没有抄袭”?
葛剑雄:这次我们调查的范围主要是被举报部分。我们没有对朱学勤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从头到尾的调查。因为我们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格对他做全面的学术评价。
现在调查下来,朱学勤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学术规范上是有一些问题,但不属于剽窃、抄袭。两者的性质不同。学术规范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种情况,有些地方应该注释,但没有加注。例如,前面注了,后面没有再注,或者减了几个注。第二种情况,可以明显看出间接引用变成了直接引用。例如,陈崇武教授的《罗伯斯庇尔传》中引了不少法文、英文的原始资料,在朱学勤的论文里也有这些资料,内容或者文字跟陈著一样,但是没有注明是转引自陈的《罗伯斯庇尔传》。严格地讲,这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第三种情况,我们发现在一些外文材料的翻译方面,如外文书名、短句,有的地方翻错了,有的地方有误解。但这三个方面涉及到的都是一般性叙述的内容或一般性的证据,不体现作者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总体上看,论文涉及的主要注释,还是都注明了。
时代局限能成为学术失范的借口吗?
葛剑雄:我们要看到,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当时有一些外文的原始资料还看不到,通过网络也查找不到。但从严格学术规范的意义上看,我们不能因为当时有局限就轻易原谅。最主要的,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缺点就是缺点,不能够随便扣上抄袭、剽窃这样的帽子。否则的话,也会助长某些人采取不正当手段或是轻率论定某事的不良风气。我们应该珍惜国家的整个学术环境,倡导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规范委员会为何不“处理”朱学勤?
葛剑雄:十几、二十年前,我们对论文的学术规范可能没有像今天那么严格。但我们认为,今天的调查结论是一样的。至于如何处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例如说,失注,其实这个规范早就有了,结论是一样的;我们否定朱学勤剽窃抄袭,不管十几年前还是今天,标准也是一样的。
如果要处理,这就涉及到处理的程度问题。根据有关规章,我们最多只能向学校提出处理建议。至于具体怎么处理,这是学校的事情,我们不能干预行政。如果涉及研究生,我们会找研究生院和学位委员会,如果涉及院长、系主任,我们就找学校。这次的调查,对我们来说实际上只有给出结论,没有处理建议。
为何此次调查要历时半年之久?
葛剑雄:这次调查,从朱学勤去年七月份开始提出,到现在公布差不多半年时间,这个周期不算很长。我们几个委员都是业余的,收到的举报材料也不少。大家开一次会不容易,七个委员至少得到五个,且委员之间有分工,发现问题就要返工。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调查取证需要时间,等证人把证词提供出来后,我们要委托专家对那些被揭发为抄袭文字内容进行比对。我们尽量找在学术上有权威、比较公正的人来做这个事。有一次,我们提出一个结论,但举报人不服,又提出新的理由。于是我们又在国内找了两位教授,请他们单独作出结论。然后我们根据专家的意见,修订原来的结论,形成最终的调查结论。
还有一个原因是,有的时候我们取不到证。比如,有人揭发某学者抄袭,但他不能够举证,也找不到证据。这种调查一般比较慢。
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举报的不是真正的学术问题,而是利益之争。像这种事情,我们一般到此为止,让他们自己解决。学术活动中的人事纠纷,我们是不能管的,这条界限要严格执行。本报记者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