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然微博:神州民俗_苗族丧葬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3:01:32

浅谈苗族的宗教式丧葬文化

作者:卜锦瑾


摘要:苗族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风俗习惯别具一格,饶有风味,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的一页。其中苗族的丧葬习俗是苗族社会保持得比较完整的古代风俗习惯之一。文章浅谈了苗族的宗教式丧葬文化。
  关键词:苗族;宗教;丧葬文化

  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距今四五千年前,其祖先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的广大地区,主要从事桑农生产和捕鱼狩猎活动,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部落生活。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他们不断开拓发展,形成了原始部落联盟——“九黎”。当时的“九黎”是雄居东方的强大部落。后来,黄帝部落逐渐的强大,他们打败了“九黎”,蚩尤被杀,苗族开始南迁。苗族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风俗习惯别具一格,饶有风味,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的一页。其中苗族的丧葬习俗是苗族社会保持得比较完整的古代风俗习惯之一。时至今天,虽然经历历史长河的淘刷,新文化的冲击,有些地方可能已非原来面目,但基本保持了它那原始古朴、充满神秘色彩的形式。

  一、古代苗族葬俗

  苗族的丧葬习俗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苗族的丧葬习俗实际是属于原始崇拜的范畴,是原始宗教中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混合形势,而且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形式。可以说,苗族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宗教的活化石。
  古代的苗族丧葬,主要有悬棺葬、岩棺葬、土葬3种。悬棺葬,就是想法把灵柩悬架到崖壁上;岩棺葬,是想法把灵柩放入溶洞中。放置灵柩的悬崖岩洞,通常都是一个家族、氏族的公共葬所;土葬,即入士埋葬,其中,又有用木棺、石棺之别,也有不用棺木埋葬的。在唐代,苗族盛行悬棺葬,至清代土葬逐渐增多。那时的土葬不用棺木,也不垒坟。
  葬式有横葬、顺葬之分。将尸体头东脚西埋葬叫横葬;将尸体头北脚南埋葬则叫顺葬。横葬是苗族一种极古老的葬式,采用这种葬法以示意苗族祖先是从东方迁徒而来,让亡灵也归到东方故土与祖先亡灵相聚。直至清光绪年间,横葬才逐渐改为顺葬。但一直到解放前夕,也还有部分苗族实行横葬。尤其独特的是,在死者尸体停放期间,孝子贤孙要举行巡逻守夜仪式。
  一切仪式办毕,按择定的吉日发引、埋葬。埋葬三天后要做“回煞”。“回煞”时亲戚朋友都参加,要吹芦笙、吹唢呐、敲牛皮鼓。芦笙和牛皮鼓是苗族举行丧葬的主要乐器,祭奠用的芦笙调,都有歌词,其大意是讲祖先原来生活的地方及后来迁徒的路线等等。在超度亡灵时,芦笙声、鼓声不断,凄凄惨惨。超度完毕,将“亡灵”送出门外,仪式方告结束。

  二、各个地区苗族不同的葬俗

  苗族历史悠久,是我国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如在贵州凯里的舟溪一带,不论男女老幼,死后都实行土葬,只有患麻风病或产妇难产的既非正常死亡的人才用火葬,但是这种火葬还是要把骨灰埋入地下。
  例如在四川南部的葬俗保留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观念,主要是祖先崇拜观念。这种观念表现为活者对死者的哀思寄托于整个葬俗活动中,因而葬俗很繁杂,前后可分为三次大的祭奠:1安灵,或称葬前祭奠。其内容有三部分,其一“坛内歌”,即人一断气,先鸣三声炮响,将尸体横放在堂屋正中,头朝东,然后请掌坛师主持“安灵”仪式。其二是“指路言喉”,即为亡灵唱“指路歌”。其三是“吊鼓”,这个活动与“指路言喉”连贯进行,即一人在中间敲着鼓点周围有七人围绕着随鼓点、芦笙旋转跳芦笙舞,同时,“掌坛师”不断诵词——指路歌。2除灵,或称除灵祭奠,它分为还灵,祭灵,送灵三个过程。3翻尸,或称抄建祭奠。所谓的“翻尸”,就是另建新坟,又称为“换房换屋”,实则是二次葬的遗风。这一般五到七年举行一次,事先择期,也有迎,祭,送三个过程。

  三、贵州纳雍苗族的葬俗

  贵州苗族共360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贵州纳雍境内,苗族操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分为四种土语。各个土语区的丧葬习俗在个别环节上略有差异,但基本形式是相同的:
  (一)老人寿终时的沐浴、修面、穿戴、入殓
  老年人在弥留之际,亲生儿女都应在身边服侍,以体现敬孝之道。死者气尽时,亲属或祭师要把一只小鸡捏窒息(称为“落气鸡”)后,置于堂屋后壁的右上角,发丧时才能丢掉。随后为死者洗浴、剃头、修面、剪指甲,再给死者换上衣裤、鞋袜等。然后由子女将死者扶成半立状态,祭师交代完随即王前后左右洒牛角酒三次,同时门外地炮三响告知寨邻。
  入殓时将棺木置于堂屋中间,头朝东方,经祭师献过粮盐后,就盖上棺盖。之后,将弩挂于壁上,按男八女六砍长约三尺得主棍放在大门后,还要砍一根约四尺左右的木棒,顶端套上一把刀子,置于棺木后面。
  (二)组建管事,筹办丧事,通知亲戚
  入殓结速后,死者家属、家族、寨老等要共同商量如何办丧事。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通晓丧事习俗、组织能力较强的几个人组成一个管理丧事事务的临时机构。孝家要将丧讯通知死者的所有亲戚,如果死者是男性,则姑妈家是主客,如果是女性,则娘舅家是主客,通知主客有一套特别的礼规。
  去娘舅家报丧的人要带上一壶酒。快到娘舅家时要用表示死者亡灵的树枝等插在路旁。到娘舅家门前,先要净身。进屋后请娘舅端坐,邢跪拜礼,敬上酒,然后才告之某某人已辞世。娘舅家则要杀一只鸡招待报丧的人。返回孝家时,要将所插标记拔走,表示死者灵魂随返。
  (三)祭祀出孝、舅家盘问、诉姑妈话
  祭祀活动自始至终都由祭师主持。一般来说,在纳雍苗族中,一个宗族有一位祭师,该宗族的丧事活动都由他来唱主角,祭师市一代一代地通过身教言传继承下来的,不仅要熟悉本宗的丧葬规矩,还要熟悉本宗族的人际范围,因为在祭奠刚去世的人时还要连原来死去的本宗族的上几辈人一道供奉。
  祭祀开始后首先要供食。供用的食品有部分要专门准备。祭师供过食后,一些主要客人也要给死者供饭。各家供完饭后,一般都已半夜。这时,祭师打火把在前,背弩的长男和拿竹棍、长刀的孝男随后,从棺木旁依次跪拜后出门。鼓、笙、地炮、牛角齐鸣,一行人绕房屋后又才苦入灵堂,一般一晚三次,这称之为出孝。相传是由于一位首领的尸体别野兽叼走所形成的风俗。
  苗族特别是,在舅家供完饭后,在孝家安排的住处,管事的这时要拿一壶酒来给舅家人喝了后,舅家代言人和管事各执木棍,进行对歌。从形式上看对歌中,舅家是占主动,用质询口气盘问孝家,如死者如何死,丧事是否准备齐全等。馆是代表的孝家则一味解释、谦让。这可能是古代孝家和舅家的一种对立谈判的遗迹,其中包含着苗族舅权制的内容。
   (四)打牛、指路
  纳雍苗族的牛祭分为家祭和外祭两种。家祭即在家中堂屋进行的祭奠活动;外祭要在外面平坦的地方搭一个棚子作为祭房,把灵柩抬到里面祭奠。在老人过世后,孝家一定要打牛祭奠,婿家也可同时打牛祭奠,打牛这种习俗的历史在苗族中可能已非常久远。任昉《述异记》卷上载,苗族先民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被古代民间描述成牛的模样。这证明牛和苗族先民的密切关系。《路史·后纪四·蚩尤传》又说,蚩尤死后,“祭蚩尤不用牛头”,证明当时还是实行牛祭的。
  指路是通过唱路词的形式进行的。从内容上看祭师的指路词有几个特点:一是叫死者灵魂带回去做种的东西,都是些生产生活的必须品;二是死者灵魂都是走路返回祖先居住的“阿略城”,并不是像其它宗教有“升天”“轮回”的内容:三是返回祖先处的路标有真实的,也有抽象的。它有具体的地名也有抽象的地名,如山冲、蚂蚁山、龙潭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苗族的丧葬习俗虽然具有原始的宗教性质,但它也是苗族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历史上,苗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显然,路词反映的内容可能是苗族对迁徙的追忆。
  (五)埋葬、解簸箕
  在祭奠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埋葬。挖墓要先在墓穴处的四角及中间奠酒,然后挖中间奠过酒处的土,挖墓穴时把第一锄土要单独放好,入葬后祭师对死者进行交待,然后把卦放在坟前的石缝中。在藏好后的第三天要复山,孝家及亲友要上山供奉并将竹卦插在坟上,用挖墓时的第一锄土盖住。
  在死者去世满一个月的时候,按习俗要接死者的灵魂回家和亲人团聚,也就是解簸箕,经过一系列仪式后死者的灵魂从此与阳世人家分手,踏上返回祖先住地的途程。至此,整个丧葬习俗全部结束。
  苗族的丧葬祭词缺乏文字的记载,七千年来仅凭口头传承。苗族应为战争而失去了先民的田园沃土四处漂泊,但他们认为在死后,灵魂也要回到祖先的居住地,有的去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唱词:“天使那样的阴沉,地是那么的黑暗,老天不帮我们,我们要走了,美丽的田园沃土沼泽湖泊,我们舍不得啊!......”苗族丧葬祭词不仅是生者对逝者的告慰,同时也为逝者指明回归祖先故土指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对后人的启迪。它对研究苗族先民的迁徙史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也是研究苗族社会形态的重要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指路歌》,是苗族先民为后人留下的不可多得关于苗族先民们迁徙路线的历史资料,使后人了解了苗族先民所经历的这段苦难史和为了生存而进行的顽强的抗争精神。
  苗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灿烂的一页。

  作者简介:卜锦瑾(1985- ),女,贵州大学法学院2005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