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吻戏视频超长吻戏:为何多数人觉得“被底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3:54:45
“向上流动”是蹦一蹦可以摘得到的桃子,而不是翻个筋斗云也够不到的蓬莱仙境的蟠桃

  为何底层社会的越轨行为层出不穷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欲求不满的情况下会出现被侵犯的感知,而这种被剥夺的感觉会加剧人们的攻击性行为,因而越轨行为来源于其内心的失衡。

  社会学家在这一点上又及时补充了社会性原因。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认为,每一个社会都给人们规定了从文化上来讲是正确且合法的目标。在理想状态下,社会结构也要为人们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公平、公正的合法化和制度化的手段。社会的合法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与人们去实现目标应该是协调统一的,当失调时越轨行为会较多。例如,他分析美国社会为何底层越轨行为层出不穷,是由于大众传播和人们所接受的外在知识从个体小的时候就在传递一种“美国梦”,这种美国梦里有比弗利山庄的洋房别墅和耀眼的劳斯莱斯,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达不到梦想的天堂梯。如果人们的梦想越强烈,现实达成可能性越小,那么越轨行为就会越多。

  对于中国的底层群体而言,在从平均主义向去平均主义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分层的分化与重组,社会财富的流动是必然的。在当今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促使人们内心中显现强烈的不平衡感。底层社会个体的内心中充满了向上流动的渴望,但是社会生活中达成梦想的途径越来越少,或者说存在大量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这使得底层社会感到迷惘、渺茫,甚至绝望。当社会生活过于强化人们的财富梦想,而相应的社会的合法手段又显现失调,那么底层社会的越轨行为就会增多。

  底层人群目前的越轨行为增多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越来越难于找到向上流动的途径,而且这很可能不是一代的问题,贫困在代际的传递中还会出现世袭的现象。近几年,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成本越来越高,贫困家庭中培养的大学生越多其贫困速度可能越快,大量的上学费用需要筹集和借贷,然而毕业后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贫困子女对通过教育而改变命运产生无望的心态。

  谁违反了游戏规则

  传说在一个偏远的小村落里,村子里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桃树,村里的居民从古至今都是依靠桃树上结的桃子维持生存。大家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站在桃树底下蹦起来摘桃子,蹦得高的人可以比较容易摘到桃子,而且又红又大,蹦不高的人只能摘些小的桃子维持生计。但是,大家其乐融融,相对和睦。突然有一天,当人们依旧去桃树下摘桃子,发现村落里一些人违反了古老的游戏规则,很多人踩着梯子去摘桃子,而且这种人越来越多,桃树上的桃子被他们摘得寥寥无几。这种不符合规则的人尽情享受果实,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措施。眼看树上的桃子所剩零星,蹦着摘桃子的人改变了,有些人也去找梯子或者巴结有梯子的人;有些人抱怨,抱怨爬梯子的人不守规矩;还有一些人愤怒,一气之下要掀翻其他人的梯子。

  这显然是一个无厘头的小故事,然而它反映的情境和我们却密切相关。在生活中,人们生存的目标就是树上的桃子,每个人都通过个人努力去追求目标。然而,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不遵守游戏规则,但是他们却获得了更大、更好、更多的桃子时,其余的人则会感觉被剥夺。风靡一时的电视剧《蜗居》中,姐姐就是一个兢兢业业在树底下蹦着摘桃子的人,妹妹就是那个凭借梯子迅速获得桃子的人。

  事实上,从绝对生活条件看,改革开放三十多来,人们的绝对生活有了质的提升。但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结合自己与他人作出的努力,将自己的利益得失和其他人做比较,如果感觉不公平的时候,仍然会出现不公平感,也就是相对剥夺感。默顿曾用“参照群体”的理论来解释相对剥夺感,即关键是人们将哪一个群体视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同哪一个群体比较。当今社会,人人觉得自己生活在底层,多数人觉得自己被剥夺,那是因为站在地上蹦着摘桃子的人不满意那些站在梯子上投机取巧、走捷径的人,而站在矮梯子上的人更不会朝地面看,他们眼巴巴地看着那些踩着更高梯子的人在摘取果实。这样,通过社会比较,每个人都存在心理失衡,就都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从社会层面上来讲,改革本身是社会利益调整的过程,在调整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利益获得群体和利益受挫群体,全面的利益获得是很难实现的。但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应该是让每个公民都能看到希望,应该具有满足那些通过合法的努力而获得向上流动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向上流动”是蹦一蹦可以摘得到的桃子,而不是翻个筋斗云也够不到的蓬莱仙境的蟠桃。在“蹦”的过程中,游戏规则应尽量公平,所有人都遵守游戏规则,人人心甘情愿的付出努力去获得向上流动,这才是一个公平、公正、合理而开放的现代社会流动机制。(作者为南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