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战盖亚皮肤:学林漫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3:34:44
 登录 注册
  • 豆瓣社区
  • 豆瓣读书
  • 豆瓣电影
  • 豆瓣音乐
  • 九点
  • 豆瓣电台
首页
  • 首页
  • 同城
  • 浏览发现

学林漫录

2010-06-29 13:44:03 来自: 123.120.228.*(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抗战时期,蒙文通在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他是四川人,又是廖季平的学生。有一次,他和学校产生了纠纷,学年结束,学校不再聘他。但到了下学期,他还照样去上课。他说:“你不聘我是你四川大学的事情,我是四川人,我不能不教四川子弟。”学生照样去上课,学校拿他没有办法。

标签:蒙文通 廖季平 四川大学

※康白情在北大文科读书时,上课经常迟到。有一次,马叙伦正在课堂上大讲“白马非马”,康白情又推门而入,全班学生都望向他。这次马叙伦忍不住了,责问他何故来迟。康白情回答说:“住处太远,来不及赶到。”马叙伦说:“你不是住在翠花胡同吗?只隔了一条马路,三五分钟就可走到,怎能说远!”康白情辩解道:“先生不是在讲庄子吗?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先生不以为远,而我以为远。”

标签:康白情 马叙伦 庄子 北京大学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参谋总长白崇禧聘请著名教授、翻译家乔大壮当参议,并讲明不过问政务,只做些不相干的应酬文字。有一次,白崇禧将乔大壮的文稿改动了几个字。乔大壮立即面见白崇禧,厉声指责:“阁下是总参谋长,我是中央大学文学教授,各人自有一行。如果你能改我的文章,我也改你的作战计划,行不行?”白崇禧无言以对,只得把改过的字又改了回来。

标签:乔大壮 白崇禧 教授 翻译家 中央大学 国民党

※有一次,王闿运游泰山,夜宿东岳庙,正好庙里死了个和尚。僧人们听说他是著名诗人,央请他写一幅挽联。王闿运提笔一挥,写了上联:“东岳庙死个和尚”。僧人们一看,这算什么对联,觉得不快。这时,只见王闿运又挥笔写出了下联:“西竺国添一如来”。僧人们看了,无不称妙。

标签:王闿运 诗人 和尚 对联

※王闿运在任成都尊经书院主讲时,与家眷同住。他的女儿长的十分漂亮,学生们见了,很是倾慕,但也不敢造次。有一位学生实在耐不住相思之苦,就在王小姐卧室窗外的墙壁上写了十四个大字:“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梦遗?”王闿运看到后,立即提笔在后面写道:“大可不必!”学生们见了,无不偷偷而笑。

标签:王闿运 尊经书院

※抗战前,安徽名士程善之在江苏镇江办了一家小报。由于地小人少,订阅者寥寥,报社濒于倒闭。程善之十分着急,向老师柳诒徵求救。柳诒徵早年办过报纸,建议他多多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小报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以招揽读者。为此,他还在小报的文化专栏上设了个“京口书家”栏目,介绍历代镇江籍和在镇江执教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家,史料翔实,文笔流畅。一下子就把小报救活了。

标签:程善之 柳诒徵 书法家

※北洋元老曹汝霖在回忆录中曾说:“历代之国宝,无知军人不知保藏,卖于外国,惟利是图,可为浩叹。然又想历来国宝,及历史名迹,中国不加保存,毁于兵祸及水火之灾者,不计其数,反不如售于外国,陈列博物馆,使中国之国宝,藉以保存,而使外国人得知中国文化悠久之为得也。”

标签:曹汝霖 军人 中国文化

※民国时期,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任校长,深受师生的爱戴。一天,在联欢会的节目单上,有“校长训话”。竺可桢一看,感到在联欢会上来个“训话”,实在不妙。于是,他在讲话时说:“同学们,‘训’字从言从川,是信口开河也。”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标签:竺可桢 浙江大学 科学家

※章太炎是最早刊登征婚启事的名人之一,有人问他择偶的条件,他说:“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后经过蔡元培介绍,与汤国梨女士结为夫妇,婚礼当天,皮鞋左右颠倒,一时大窘。

标签:章太炎 汤国梨 蔡元培 国学大师

※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编辑赵景琛翻译过一些外国作品。由于他对外文不是十分精通,所以他的译作中时有“笔误”出现。一次,他将“银河”误译为“牛奶路”;还有一次,又将“半人半马怪”译作“半人半牛怪”。鲁迅先生据此写了一首打油诗,诗曰:“可怜织女星,化作马郎妇。乌鸦疑不来,迢迢牛奶路。”


学林漫录 Ⅱ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331415/

  • 2010-06-29 13:45:11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老舍在山东大学教书时,有一次演讲,说文艺作品中的坏人形象大都是脑满肠肥、一脸横肉的大胖子。过了一周,一位西装革履、白白胖胖的洋绅士上台做学术报告,说着说着,话锋一转:“就我个人所知,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坏人都是些瘦子,脖子细得像猴子一样……”这位胖子就是当时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梁实秋,而老舍正是个脖子很细的瘦子。老舍视之为同事之间的调侃,一笑了之。

    标签:老舍 梁实秋 山东大学 青岛大学 演讲

    ※陈汉章是老举人,以博学闻名于世。京师大学堂就恭请他做大学堂的讲习。陈汉章平生有一大憾事,就是没有点翰林。他得知大学堂的章程规定学生毕业可以授进士、奖励翰林头衔,便想取一翰林以慰平生,于是甘愿做学生不做教习。陈汉章在京师大学堂藏书楼里苦苦用功了六年,眼看就要毕业,辛亥革命却爆发了。清政府被推翻,翰林自然泡了汤。不过这六年没有白费,他学问大进,成为朴学名家。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以后,陈就被聘为北大历史系教授。

    标签:陈汉章 翰林 京师大学堂 辛亥革命 北京大学

    ※陈寅恪刚到清华学校任教时,因无家室,学校安排他住在工字厅中的单身宿舍。但是他嫌冷清,不愿意住,就住在赵元任家中,吃饭用人都由赵元任夫妇管。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愿意有个家,但不愿成家!”

    标签:陈寅恪 赵元任 国学大师 清华大学

    ※吴宓一生偏嗜 《红楼梦》,是中国红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在西南联大时组织了“石社”,专门研究《红楼梦》。该社的入社规定非常有趣,社员入社时每人要交一篇读“红”心得;如能用自传体裁,把自己比作《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就会格外得到吴宓的赏识,吴宓自己就以“怡红公子”自诩。

    标签:吴宓 西南联大 红楼梦

    ※钱玄同语多偏激。最激烈之时,他曾认为中年以上的人趋于固执和专制,因此愤言:“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胡适听了,开玩笑说:“好!等你到了四十岁,我将送你一首诗,叫做手枪。”1927年9月12日,钱玄同正值四十周岁生日。好友胡适、刘半农等人仍然记得他当年的激愤之言,果真写就讣告、挽联和挽诗以及悼念文章,计划在《语丝》上出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并在其他同仁刊物上发了专号预告和要目。钱玄同恼羞成怒,横加干涉,专号最终没有编成。但是,外地有人得知消息之后,信以为真,还打电报到北平来慰问钱氏家属。

    标签:钱玄同 胡适 刘半农 国学大师

    ※1918年北大中国哲学门(系)毕业时,师生在一起照相。老师坐在前排,学生们站在后排。陈独秀作为文科学长,恰好与该系讲师梁漱溟坐在一起。梁漱溟很谨慎,把脚收起来放在椅子下面。陈独秀很随便,把脚一直伸到梁漱溟的前面。照片洗出来后,班长把合影照片给陈独秀送去。陈独秀一看,说:“照得很好,就是梁先生的脚伸得太远了一点儿。”班长说:“这是您的脚。”陈再仔细一看,果真如此,不由得笑了起来。

    标签:陈独秀 梁漱溟 北京大学

    ※按干支历法,马寅初生于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加上姓马,乡间盛传其集五马于一身。后来,马寅初成了著名经济学家,提出了《新人口论》,一些人诬蔑他是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的追随者,称他是“中国的马尔萨斯”。这样一来,马老又多了一个“马”,成了“集六马于一身”者。马老却说“:我这匹‘马’啊,是马克思的‘马’!”

    标签:马寅初 马尔萨斯 马克思 经济学家 人口学家

    ※熊十力在北大任教期间,同事吴雅晖、李石曾等人组织了一个“八不会”,即入会者必须遵守八条戒规: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不吸毒、不做官、不贪财、不阿谀。吴、李认为熊十力安贫乐道,一心求学,是“八不会”的当然人选,要熊十力参加。熊十力说:“你们‘八不’还要搞个组织,这是结党营私,我加个‘不要组织’,我要来个‘九不’。”因此没有参加这个“八不会”。

    标签:熊十力 吴雅晖 李石曾 北京大学 国学大师

    ※1932年,陆侃如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学习。三年后,他如期毕业。在陆侃如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官向他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何不飞西北?”陆侃如应声回答:“西北有高楼!”

    标签:陆侃如 巴黎大学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4岁时,被学校选送到日本留学,填写出国护照表格时,他在“姓名”一栏中,错填了年龄“十四”两字。这表格是要花钱买的,他没钱再买,只好把“十”字改为“李”字,一想“李四”不好听,又提笔在“四”字后面添上一个“光”字,意思是到四面八方去追求光明。从此,他以“李四光”闻名于世。

    > 删除
  • 2010-06-29 13:45:52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1920年,许地山刚进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学习,因行为古怪曾被同学们视为怪人。有人总结说,许地山有三“怪”:天天练习写钟鼎文(其实是写梵文),此一怪也;每日总是穿着下缘毛边的灰布大褂,不理发,头发留得很长,此二怪也;吃窝头不吃菜而蘸糖,此三怪也。

    标签:许地山 燕京大学

    ※章太炎于人情世故毫不知悉,出门即不能自归。他在东吴大学的同事黄人也是一个痴人。这两个痴人一次在茶馆小坐,结账时才发现都没带钱,遂决定将章留下作人质,黄回去取钱。不料黄人回家后,正巧收到朋友寄来的书,于是一看成痴,将章抛诸脑后。

    标签:章太炎 国学大师 黄人 东吴大学

    ※李鸿章晚年易怒,动不动就扇别人耳光。但被他扇了耳光的人,或升迁,或赏赐,二三日内必得佳音。所以在他门下,寡有气节之士。

    标签:李鸿章

    ※马衡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名誉教授,开设“金石学”课程。有一天,他带着学生到故宫去看青铜器。他一边看,一边向学生讲解:这是“商器”,那是“周器”等等,很有耐心。讲解当中,有个同学突然问道:“怎么知道是真的呢?”马衡停下来,沉思片刻,答道:“你要知道什么是真的,先要知道什么是假的。”另一个同学马上接着问:“那么,怎么知道是假的呢?”马衡又陷入沉思,好一会儿才答:“你要知道什么是假的嘛,先要知道什么是真的。”同学们都笑了,以为老师不肯把秘诀示人。多少年之后,学生中间的张中行才意识到这段话看似可笑,其实是马衡的金玉良言。

    标签:马衡 张中行 北京大学 故宫

    ※沈尹默原名沈君默,有一次,一个朋友同他开玩笑道:“你平时默不作声,何必多带一口?”意思是说,他的名字中已有“默”字,而“尹”字下面又有一“口”,未免多余。沈尹默对此甚表赞同。自己平时既不爱戏嘴,又不善辞令,当时的袁世凯政府又不许百姓谈论国事,何必多此一“口”?再说北大还有一位叫张君默的教师,不熟悉的人常常将他俩混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便于区别,沈尹默干脆去掉“君”字之“口”,改名“尹默”,以后一直沿用。

    标签:沈尹默 袁世凯 张君默 北京大学

    ※1940年夏天,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想进成都无线电制造厂,需要资格证书。但他没有正规学历,就背着父亲向一个副校长索取了一张晓庄师范的毕业文凭。陶行知得知后,立即电告陶晓光将文凭寄回,并给儿子捎去一封信。在信中,陶行知送给儿子一副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教育他要弃虚务实,不要向虚伪的社会学习或妥协。陶晓光很受感动。

    标签:陶行知 陶晓光 晓庄师范

    ※吴宓一意捍卫国学和文言文,对倡导白话文的胡适意见甚大。有一次,他与胡适在一个聚会上相遇,胡适戏问:“你们《学衡》派,有何新阴谋?”吴宓立即用文言文回敬:“欲杀胡适耳!”

    标签:吴宓 胡适 国学大师

    ※胡适曾和友人任叔永戏言:我的白话诗你的古文天下无敌。

    标签:胡适 任叔永 国学大师

    ※《新青年》原由陈独秀一人主编。为扩大编辑力量,从第六卷起,《新青年》改由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陶孟和六人轮流编辑。轮到陶孟和负责编辑的那一期,周作人送去一篇译稿,是日本作家江马修的小说,题目是《小的一个人》。周作人也觉得题目不符合中文的读写规范,但无论怎么总是译不好。陶孟和见后,给他添了一个字,改作《小小的一个人》。意思不变,也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周作人对此记忆犹新,认为陶孟和是自己的“一字之师”,还在《知堂回想录》中专门记录此事。

    标签:新青年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刘半农 钱玄同 陶孟和 周作人 江马修 一字之师 日本作家 编辑

    ※林徽因死后,梁思成常对后来的妻子林洙谈起林徽因,他曾诙谐地说:“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语:‘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在我来说是‘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 删除
  • 2010-06-29 13:46:28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张伯苓身为南开系列学校总校长,只领一份薪水,加上车马费,收入远远低于一般教授。他经常步行到学校上班,甚至外出开会也很少乘车。有一次,张伯苓外出开一个重要会议。散会后,会场大门口的差役以为他是开车来的,问他:“你的车号是多少?”他答道:“十一号。”说着就走开了。

    标签:张伯苓 南开

    ※刘半农与钱玄同私交甚好。有一次,钱玄同和他开玩笑说:“你为什么叫半农呢?”刘半农的回答也十分有趣,他说:“我从事笔耕,难道不是半农?我父辈、祖辈都是耕地的,我号‘半农’,一可以表明身份,二可以不忘历史。”

    标签:刘半农 钱玄同

    ※北京大学在蔡元培当校长以前,开校务会议时,多半讲英语;特别是预科教务会议,全部讲英语。不懂英语的中国教授只好像聋子一样坐在那里,真是痛苦万分。蔡元培到北大后,特别提议,开校务会议发言一律改用国语。外国教授起来反对,他们用英语表示“:我们不懂中国话。”蔡元培针锋相对,回答说“:假如我在贵国大学教书,是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开会时你们就说中国话!”外国教授哑口无言。从那时起,北大开会发言,一律讲国语,不再讲英语。

    标签:蔡元培 北京大学

    ※胡适在台湾,曾创作了一首“新三从四德诗”诗: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标签:胡适 国学大师

    ※黄侃在暨南大学任教时,暨大师生人人都须佩戴一枚徽章,独黄侃不肯佩戴。他第一次去上课,被门卫拦住,因为他没有徽章。他说:“我是黄侃!”门卫只管说:“你应该有徽章!”黄侃说:“我就是不爱佩戴那个东西,你不给我进去,我就不进去!”说完掉头就走。最终他成了惟一一个不佩戴徽章而进出校门的人。

    标签:黄侃 国学大师 暨南大学

    ※1925年,正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赵元任接受清华邀请,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做导师。但要辞职需找个相当资格的人代替,赵元任与系主任都觉得,只有陈寅恪有资格接替他,便给远在柏林大学求学的陈寅恪写信征求意见,陈回信说:“我不想再到哈佛,我对美国留恋的只是波士顿中国饭馆醉香楼的龙虾。”

    标签:赵元任 陈寅恪 国学大师 清华大学 哈佛大学 柏林大学

    ※梁启超在北大作《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演讲,第二天,胡适也来到会场听讲。演讲最后,梁启超总结性地说:“这部书讲墨子、荀子最好,讲孔子、庄子最不好,总说一句,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发现石破天惊的伟论,凡关于宇宙观人生观方面,什有九很浅薄或谬误。”讲到这里,梁启超转过头来对胡适说:“适之,你说是不是这样,我没有造谣吧?”会场里哄堂大笑。

    标签:梁启超 北京大学 胡适 国学大师 墨子 荀子 孔子 庄子 演讲

    ※1922年3月4日,梁启超应北京大学哲学社邀请,到北大第三院大礼堂作演讲,题为《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了扩大影响,梁启超事前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启事,大意说,凡是想前往听演讲的当备该书一册,消息一出,商务印书馆所存该书销售一空,向各分馆求援仍然供不应求。

    标签:梁启超 北京大学 胡适 商务印书馆 演讲 国学大师

    ※吴晗在明史方面有很深的研究。1941年,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时,重庆的“国立编译馆”约他《明史》。书稿写就送去不久,却被退了回来,原稿上附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红军之起,拟改作民军之起,以下一律照改。”这种篡改历史的无理要求使吴晗十分气愤,他表示拒绝修改:“我宁可不出书,这个字万不能改!”

    标签:吴晗 西南联大 红军

    ※潘光旦是家谱学的权威,孔祥熙曾经托人到他那里说情,请他证明自己是孔子的后代。潘光旦一口拒绝说:“山西没有一家是孔仲尼后人。”弄得来人十分尴尬。

    > 删除
  • 2010-06-29 13:47:00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一脸严肃的著名评论家雷达,其实在他眼镜背后藏着一张活泼、顽皮不谙世事的脸。当有文学青年称他为“雷老”时,正向古稀之年迈进的雷达连忙警觉起来:“我有这么老吗?”又有人称其为“雷公”,他听了后连忙摆手,这种称呼毕竟太难听了。更多的年轻作家叫他为“雷老师”,他摇头:“我什么时候教过你呀?”从甘肃来的一位年轻小说家,干脆呼他为“雷大师”,这时雷达显出了“雷公”本色:“季羡林刚抛到窗外的帽子,你怎么可以捡起来给我戴!”

    标签:雷达 季羡林 作家

    ※1983年夏天,当朴宰雨第一次去香港时,见中环的三联书店有大量在韩国不准阅读的中国大陆书,便一掷万金,买了几箱书回汉城。在fan共体制下的军部政权,凡看到“人民出版社”出的书,不管内容如何均扣留,因而朴宰雨把“人民”二字加二划为“天民”,企图蒙混过关。即使这样,有不少书在海关仍无法通过,如没有当代意识形态内容《诗经》和《左传》照扣不误,朴宰雨便到有关部门申诉,官员竟回答说:“《诗经》里有《毛诗》,那不是毛泽东诗词吗?《左传》也是左翼共产党人的传记呀。”

    标签:朴宰雨 毛泽东 共产党 左传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中学毕业的梁漱溟想到北大当个旁听生,于是怀揣着他刚写的论文《穷元决疑论》拜访蔡元培,不料蔡大为赞赏,当场邀请梁漱溟当教授,讲授“印度哲学”。

    标签:蔡元培 北京大学 梁漱溟

    ※梁实秋曾说:“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他必须没有学问。如果有学问,他就去做研究、考证的工作了;第二,他必须没有天才。如果有天才,他就去做研究、写小说、诗和戏剧等创作性工作了;第三,他必须能活得相当久,否则就无法译完。很侥倖,这三个条件我都具备,所以我才完成了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

    标签:梁实秋 莎士比亚全集

    ※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多次向学生介绍自己锻炼身体的经验,并将其写成文字,送到北大学报编辑部。当时学报主编翦伯赞婉拒了这篇稿子,说北大学报是要同外国著名大学交换的,这稿学术性不太够,发表后影响不大好。马老也不以为忤,只嘟囔两句:毛主席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这些都是自己实践得来的,怎么不是学术?

    标签:北京大学 马寅初 翦伯赞 毛泽东 编辑

    ※1983年,年逾八十的美学家朱光潜发表《关于沈从文同志的文学成就历史将会重新评价》的文章。文中认为,当时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只有沈从文和老舍。朱光潜这个意见随即掀起不小的风波,被批评是“无视这些作家(按:指沈从文、徐志摩)思想上的明显弱点或错误”、“夸大他们艺术成就”、“不同意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挑剔”。这种意见后来又被归纳为“精神污染”,是“不良的倾向”。最后,朱光潜不得不连续作了两次“检讨”,才算了事。

    标签:朱光潜 沈从文 老舍 徐志摩 作家

    ※汪曾祺晚年受王好为之托,曾将孙犁的《荷花淀》改编成电影剧本,可剧本写出了,却筹办不到资金。最后还是没有拍出来。汪曾祺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文学作品,终于只能以纸质方式供人阅读。

    标签:汪曾祺 王好为 孙犁

    ※郁达夫在《杂评曼殊的作品》里说:“其实曼殊的名氏,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早已是不朽的了。……拢统讲起来,他的译诗比他自作的诗好,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而他的浪漫气质,由这一种浪漫气质而来的行动风度,比他的一切都要好。”

    标签:郁达夫 苏曼殊

    ※上世纪20年代末,杨振声任青岛大学校长,曾经邀请途经青岛的胡适前来讲演。不料轮船抵达后,因风浪太大无法靠岸,胡只好发一电报,电文曰:“宛在水中央。”杨接到电报后,回电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标签:杨振声 青岛大学 胡适 国学大师

    ※50年代时,钱钟书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他对某些“新生事物”感到不能适应:新社会为什么总是开会,学生们为什么除了闹革命就是对文学没有兴趣。他开始在清华养起了猫。他半夜起床帮着小猫打架,另一只猫是邻居林徽因女士家的,是她一家人“爱的焦点”。杨绛担心丈夫为猫而得罪人,便引用他自己的话劝他:“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猫要看主妇面了!”钱钟书笑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


    > 删除
  • 2010-06-29 14:23:48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1933年春某日,因叛徒告密,陈赓于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于科学仪器馆(现南昌图书馆)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 陈赓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 陈赓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 陈赓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氏哑然。

    标签:陈赓 蒋介石

    ※蒋梦麟先生(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于1959年因在台湾提出节育人口的主张,遭立法委员及舆论的围剿,甚至有“杀蒋梦麟以谢国人”之口号。蒋先生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我现在要积极地提倡节育运动,我已要求政府不要干涉我。如果一旦因我提倡节育而闯下乱子,我宁愿政府来杀我的头,那样在太多的人口中,至少可以减少我这一个人!”

    标签:蒋梦麟

    ※张恨水在其创作的鼎盛时期,同时创作六七部小说。张恨水的儿媳妇曾问过他:“您同时写好几部,不乱吗?”张恨水回答说:“你自己的孩子,会乱吗?”这些小说都是他精心构思、孕育的“孩子”。

    标签:张恨水

    ※辜鸿铭曾对罗家伦说:“现在中国只有二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之后,到现在还是保皇。”

    标签:辜鸿铭 罗家伦 蔡元培 张之洞

    ※黄苗子著《世说新篇》,其中有《梁启超写序》,文曰:“蒋百里先生为著名军事家,但在文化上亦极有贡献。他留德归国后,曾写了洋洋五万言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阅后大为赞赏,蒋便请梁为此书作序。不料梁文思泉涌,序成也是五万字,觉得不好意思,便加写一短序,而把长序改为著作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作序。”此书即为巨著《清代学术概论》。

    标签:黄苗子 梁启超 蒋百里 国学大师

    ※殷海光穷困之际,向学生和老友求助,他在致许冠三的信中说:“我自己只有一个念头,五四以来,真正的自由知识分子已经凋零得差不多了,特别像我这样的人。难道这个时代让我活活挨饿?”

    标签:殷海光 许冠三

    ※黄侃一身傲骨,满腹牢骚,他睥睨学术界二三十年,目空一切!甚至对章太炎先生的经学,有时也会批评一声,“粗!”一次马寅初去看他,谈到《说文》,他一概置之不理,再问,他便不客气地说:“你还是去弄经济吧,小学谈何容易,说了你也不懂!”

    标签:黄侃 章太炎 国学大师 马寅初

    ※朱家骅托傅斯年请李方桂任中央研究院的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李坚拒,他说:“研究人员是一等人才,教学人员是二等人才,当所长做官的是三等人才。”傅斯年很惭愧,长揖到地,连说:“我是三等人才。”傅当时是史语所所长。

    标签:朱家骅 傅斯年 李方桂

    ※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先生(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先后在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人民政府任职)在一片批判声浪中发表《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呼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此文有一篇“附带声明”,其言铿锵:“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

    标签:北京大学 马寅初

    ※沈从文最可爱的一点是锲而不舍,表现在他追求张兆和的勇往直前上面,对于二人的婚姻,张兆和表示“此事不可能”!但先生决不放弃,坚持写情书不止,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二人结为夫妇。后来发生磨擦,张兆和拿着一摞子沈从文写的情书去找胡适校长诉苦,并要撕毁这些情书,胡适说:他已经是中国名人了,这些情书都是无价之宝,千万不要撕毁了!

    > 删除
  • 2010-06-29 14:24:14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有一次,黄侃预定上好的酒席一桌,点香燃烛,将刘师培延之上席,叩头如仪行拜师大礼,从此对刘称老师。当时许多人很奇怪,因为黄比刘只小一年零三个月,两人在学界齐名,有人还认为在学问上黄胜于刘。黄侃对此解释说:“《三礼》为刘氏家学,今刘肺病将死,不这样做不能继承绝学。”

    标签:黄侃 国学大师 刘师培

    ※孙大雨以韵译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而闻名,他对自己的新诗十分自负,对别的诗人嗤之以鼻,经常在课堂抄一节闻一多或者徐志摩的诗,然后连呼“狗屁”,接下来又抄一节自己的诗,顾盼自得,击节叹赏。如此一番宣泄后,方能将情绪导入正轨,重新开始上课。

    标签:孙大雨 莎士比亚 闻一多 徐志摩 诗人

    ※1985年12月,冯友兰九十寿辰,冯电邀梁漱溟出席家宴,梁当即拒之,并去信说明拒赴原因“实以足下曾谄媚江青”。同时表示,“如承枉驾来我家,自当以礼接待交谈。”冯复信说,梁“嫉恶如仇之心有余,与人为善之心不足”,感叹“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标签:冯友兰 梁漱溟 江青

    ※王敬义每次离开梁实秋家的时候,总要偷偷在其门口留下一泡小便才去。梁实秋对此一直装做不知。有一天,王自己憋不住了,自我曝短,但又不乏得意之情地问梁实秋:“每次我都撒泡尿才走,梁先生知道吗?”梁微笑着说:“我早知道,因为你不撒尿,下次就找不到我家啦!”

    标签:王敬义 梁实秋

    ※清末民初,蔡元培为北大校长,事务冗繁。有一次,北大学生因为不肯交讲义费,几百人聚集要求免费。蔡先生坚持校纪,不肯通融以至秩序大乱。于是这位身材矮小,瘦巴巴的文人,站在红楼门口,挥拳作势,怒目大声喊道:“我跟你们决斗!”包围他的学生只好纷纷后退。

    标签:蔡元培 北京大学

    ※1929年,刘文典在安徽大学当校长,支持进步学生闹学潮。蒋介石到安庆召见他,责令刘交出共产党员名单。刘文典说:“我只知道教书,不知道谁是共产党。”蒋说:“你这校长是怎么当的?不把你这学阀撤掉,就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刘毫不相让:“提起总理,我跟他在东京闹革命时,还不晓得你的名字哩!”

    标签:刘文典 安徽大学 蒋介石 共产党 孙中山

    ※鲁迅曾经含蓄地向许广平透露说:“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后来,鲁迅在一封致友人的信中,更明确地承认自己面对爱人时的自卑胆怯心理:“其实呢,异性,我是爱的,但我一向不敢,因为我自己明白各种缺点,深恐辱没了对手。”

    标签:鲁迅 许广平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康有为在日本,他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惴惴恐栗”,他说,“积四千年君主之俗,欲一旦废之,甚非策也。”他认为可以用“旧朝旧君”,或者孔子嫡裔来做“虚君”,实行“虚君共和”。

    标签:辛亥革命 康有为 武昌起义 孔子

    ※1938年4月,范长江回到《大公报》汉口馆,张季鸾认为一个合格的报人要写社评、编稿件、做标题、拼版、看样,样样都拿得起来,不仅要能跑,还要能坐、能熬。张赏识范长江的才华,也有意培养他、让他磨练一下,所以当他提出做“要闻版编辑”时,就答应了。没想到他只值了两天夜班就大发牢骚,对王芸生说:“我不能这样出卖我的健康!”向来温厚待人的张季鸾先生十分生气:“出卖健康?我们出卖了一辈子健康,从来没有怨言,他只做了两天就受不了,叫他走!”

    标签:范长江 大公报 张季鸾 王芸生 编辑

    ※某日,金岳霖打电话给杨步伟,以异常沉重而急切的语气说是有要紧的事,请杨进城来帮忙。杨问什么事,金不肯说,只是说非请你来一趟不可,越快越好,事办好了请吃烤鸭。杨步伟是医生,以为是其女友秦丽莲怀孕了,说犯法的事情我可不能做。金回答说,大约不犯法吧。杨步伟和赵元任将信将疑地进了城。到金家时,秦来开门,杨步伟还一个劲儿地盯着她的肚子看。进门以后,杨才知道不是人出了事而是鸡出了事。金养了一只鸡,三天了,一个蛋都生不下来。杨步伟听了,又好气,又好笑。把鸡抓来一看,原来金经常给它喂鱼肝油,以至鸡体重达十八磅,并且因此“难产”。鸡下蛋时,下到一半就出不来了,急得金博士团团转。杨步伟不说二话,一掏就出来了。金一见,赞叹不已。事后,为表庆贺,母鸡的主人特地请他们到烤鸭店吃了烤鸭。


    > 删除
  • 2010-06-29 14:25:15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朱自清治学上认真严肃,从不滥竽充数。1934年应郑振铎邀请,一个晚上赶写了一篇《论逼真与如画》,其材料依据《佩文韵府》,因来不及检查原书,就在文章后面写明是“抄《佩文韵府》”。

    标签:朱自清 郑振铎

    ※上世纪30年代,林宰平先生一次对熊十力说:“你老熊以师道自居。”熊十力说:“我有所得嘛,为什么不居?”

    标签:林宰平 熊十力 国学大师

    ※林语堂很珍视郁达夫的文才,当他以英文写出《京华烟云》后,曾认为唯有郁达夫是将这本书译为中文的“最理想的人”。但郁达夫没有翻译,后来是由黄嘉音、黄嘉德合译。

    标签:林语堂 郁达夫 黄嘉音 黄嘉德

    ※胡适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意见时,引得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标签:胡适 孔子 孟子 孙中山 演讲

    ※章太炎曾怀疑孙中山被日本人收买,便将《民报》社悬挂的孙中山照片撕了下来,写道:“卖《民报》之孙文应即撕去。”并将撕坏的照片和评语寄给已到香港的孙中山。但是,当有人附和他说“骂得好”的时候,他却马上给那人一记耳光,说:“总理是中国第一等伟人,除我之外,谁敢骂他?”

    标签:章太炎 孙中山

    ※1942年,当时的教育部授予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以最高学术奖,汤很不高兴,对同事说:“多少年来都是我给学生打分数,我的书要谁来评奖。”

    标签:汤用彤

    ※梁启超生于广东,官话说不好,为此曾吃过不少亏。“戊戌变法”初期,梁启超已名噪京城,光绪帝久闻其名。但在召见他时,因梁启超不谙官话,彼此难以交流,光绪帝大为扫兴,结果只赏了他个小小的六品衔。这也促使梁启超痛下决心学好官话。李惠仙自幼长在京城,官话说得自是流利。自她来日本后,梁启超便请夫人教他学习官话。夫妻二人,妇唱夫随,不消多时,梁启超的口语水准大有长进,在社交场合就得心应手了。

    标签:梁启超 国学大师 戊戌变法 光绪 李惠仙

    ※胡适素来推崇王安石,认为“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用‘有为’来替代‘无为’”。“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的这句诗,是胡适最爱题赠给别人的诗句。

    标签:胡适 王安石

    ※冯友兰在1950年10月5日致函毛泽东:“决心改造自己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于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毛在回函中说:“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

    标签:冯友兰 毛泽东 马克思

    ※谢楚桢写了一本《白话诗研究集》,找到老同学胡适,希望他能过过目,给几句好话。胡适读完,认为这本书差劲,根本没有出版的必要,于是直言不讳地指了出来。后来,《白话诗研究集》还是出版了。谢又来找胡适,请他在报纸上介绍一下这本书,胡适再次拒绝了。没办法,谢楚桢自己在报纸上登了个广告,并拉来沈兼士等名人,写了一大堆动听的话。胡适对此很不屑,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我生平对于社会滥用名字的行为,最为痛恨。社会既肯信任我们的话,我们应该因此更尊重社会的信任,决不该滥用我们的名字替滑头医生上匾,替烂污书籍作序题笺,替无赖少年作辩护。”

    > 删除
  • 2010-06-29 14:25:44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对学生热情鼓励,但并不轻易称许,往往为一个问题会与学生争得不可开交。他曾风趣地对学生说:“你们不易说服我,我也不易说服你们,甚至我连我的太太也说不服,虽然民主的精神在于说服。”

    标签:朱自清 西南联大

    ※1949年后,诸如梁漱溟、冯友兰、陈垣这样的知名学者都开始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时马一浮给熊十力来信,说自己“确乎其不可拔”。熊十力马上回信,说自己也“确乎其不可拔”

    标签:梁漱溟 冯友兰 陈垣 马克思 马一浮 熊十力 国学大师

    ※张恨水的小说雅俗共赏,无论大学教授,还是家庭妇女,读之而后快。在西南联大时期,陈寅恪先生患目疾,他喜欢读张恨水的小说,他的太太读给他听,耳读《水浒新传》。鲁迅先生的母亲不知道鲁迅是小说家,别人告诉她后,她并不喜欢看鲁迅的小说,她喜欢读张恨水的作品,鲁迅买来寄给母亲看。

    标签:张恨水 陈寅恪 鲁迅 西南联大 国学大师

    ※钱玄同谓:甲骨文研究,当看“四堂”的书。“四堂”者,罗雪堂(振玉)、王观堂(国维)、郭鼎堂(沫若)、董彦堂(作宾)也。后起之秀如孙海波先生,也曾入北师大研究院“历史科学门”研究甲骨之学,撰成《古文声系》一书。黎锦熙先生给孙海波拟一个号“澜堂”,报告给钱玄同先生,请其加入为“五堂”,钱先生笑而许之。

    标签:钱玄同 罗振玉 王国维 郭沫若 董作宾 孙海波 黎锦熙 北京师范大学

    ※蔡元培早年在商务印书馆著译图书时,曾因说“四书五经不合教育体裁”而受到张之洞的指责。出书时为免清廷干涉,蔡借夫人黄世振之“振”字,署名为:“绍兴蔡振”。

    标签:蔡元培 张之洞 黄世振 商务印书馆

    ※胡适和汤用彤闲谈,汤说,我有一个私见,就是不愿意说什么好东西都是从外国来的;胡适也笑对他说,我也有一个私见,就是说什么坏东西都是从印度来的。说完,两人相视大笑。

    标签:胡适 汤用彤

    ※当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知道徐真正所爱是林徽因时,对友人说:“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标签:徐志摩 张幼仪 林徽因

    ※刘文典鄙视新文学作家,当他得知西南联大要提升沈从文为教授时,勃然大怒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朱自清该拿四块钱,沈从文连四毛钱都不该给。他要是教授,我岂不是太上教授!”

    标签:刘文典 西南联大 沈从文 陈寅恪 朱自清 国学大师 作家

    ※胡絜青第一次见老舍后,她母亲问对他有什么印象,胡絜青说:“又黑又瘦,看样子身体不健康。”

    标签:胡絜青 老舍

    ※“文革”中,1967年底,中山大学红卫兵要抬暮年“膑足”的陈寅恪至大礼堂批斗。前历史系主任刘节见之不忍,自愿代师挨斗。批斗会上,有人问刘感受何如,刘答:“我能代师挨斗,感到 光荣!”

    > 删除
  • 2010-06-29 16:45:50 123.120.228.*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林纾任教北大时,某日,看到底下的学生昏昏欲睡,便把课本一合,说:“现在为大家讲个故事。”学生一听,精神略振,只听他说:“有个风流和尚,某日走经一座桥,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学生此时已精神大振,但林纾却突然不讲了。学生们请他继续讲那和尚和美女后来如何。他说:“没什么,一个向西、一个向东,走了。”

    标签:林纾 北京大学 和尚

    ※西南联大时,汤用彤讲授“印度哲学史”、“魏晋玄学”、“欧洲大陆理性主义”,一人开设世界三大哲学传统的课程。

    标签:西南联大 汤用彤

    ※李敖在台大念书,教经济学的老师王作荣有一次被他劈头大声问道:“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缺点啊?”王应声脱口而出:“当然有啊!”李敖追问:“缺点在哪里啊?”他厉声回答:“我不敢讲啊!”全班为之哄堂大笑。

    标签:李敖 王作荣

    ※张爱玲对美食有种天然敏感,小时经常为了背不出书而烦恼,私塾先生教她读“太王事獯于”这个佶屈聱牙的句子,她死活记不住,改为“太王嗜熏鱼”方才记住了。

    标签:张爱玲

    ※钱钟书去世后,法国总统希拉克发来唁函,对钱先生的过世深表哀悼,并说:“在钱钟书先生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品质:聪明、善良、开放和谦虚。法国深知这位20世纪的文豪对法国所作的贡献。”

    标签:钱钟书 希拉克

    ※1926年,已有家室的郁达夫在上海遇见被誉为“江南第一美人”的王映霞,被她的美貌和气质吸引,声明“情愿把家庭、名誉、地位、甚而至于生命,也可以丢弃”追求她,情书一封又一封,真情打动了王映霞,王撕毁已订的婚约爱他,两人次年在杭州结婚。

    标签:郁达夫 王映霞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官和他们的夫人需要接受严格的外事活动培训和外交礼节训练,其中有一项是外交官夫人学习穿旗袍。袁仲贤大使夫人出身山东农民,身材略胖,她受不了穿旗袍的“折磨”,叫喊着要回山东老家种地去。黄镇的老伴朱霖说:“洋宴会有这么多的洋规矩,真是受洋罪,我不干了。”实习式的“宴会”刚完,黄镇便叫嚷着吃不饱,朱霖在旁拍拍他的肚子,说:“没吃饱,回家包饺子吃。”

    标签:袁仲贤 黄镇 朱霖

    ※曹聚仁订的报纸杂志种类很多,一次,一位文学青年来访,到了曹氏书房,点名向曹聚仁借阅台湾刊物,曹不允,那位青年问:“你怎么这么小器?”曹氏要他看书房侧贴的小标语:“书与老婆不借”。

    标签:曹聚仁

    ※1931年4月24日,掌握高级机密的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陈赓从钱壮飞、李克农中得知消息,马上找到周恩来,听说顾顺章叛变投敌,平时从不抽烟的周恩来,破例要了一支烟,当着陈赓的面,猛吸了一口。

    标签:顾顺章 陈赓 钱壮飞 李克农 周恩来

    ※清华国学院筹建时,清华校长曹云祥最先想到了胡适,胡自认为不够格,推荐了王国维先生。曹亲自延请,王没答应。胡出面找了溥仪劝说王,还是不好使。没办法,溥仪只好下了圣旨,王才不得不去。

    > 删除
  • 2010-06-30 14:50:13 挠墙小队长 (272加油~)

    大师们都很有意思~

    > 删除

> 我来回应

这个小组的幕後煮屎者也喜欢去 · · · · · ·

『茶馆儿』 (2000)
野屎 (2000)
仅朋友可见@孩子猜孩子的... (3322)
我就爱看网易评论2.0 (1689)
就怕流氓有文化――勿谈国... (4210)
不爆内幕我会死!!! (4998)

> 回野史小组


[SPARK] 亲爱的朋友,感谢有你 · · · · · ·

来自 橘子酱.juse

最新话题:

郭嘉主人曹廷传   (风夜|步行者)

笔记方是真野史   (玻璃蔷薇)

是谁在误读仓央嘉措?(zz)   (NovemberRain)

请教关于苏联的“共产共妻"是否属实?   (我害怕)

佛教是宗教吗   (少荃)

上海老中医眼里的杜月笙   (少荃)

太监秘史——中国古代宫廷最神秘、最奇异的人群   (亚细亚人)

伪名儒不如真名妓——袁枚与杨潮观的一场“诽谤”官司...   (不醒)

© 2005-2011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API · 手机豆瓣 · 品牌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