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爆绵羊:打吊瓶近似小手术 慎用“静脉输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1:31:40
打吊瓶近似小手术慎用“静脉输液”   

 


  
2009年,我国人均输液约8瓶远高于国际水平,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图为海军总医院输液室已坐满了输液者。 摄影 马晓娟



2010年12月16日,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在北京市儿童医院排队输液。2009年,我国人均输液约8瓶远高于国际水平,这种过度用药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新华社发)


  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平均到13亿人口,相当于每个中国人1年里挂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人均8瓶”的消息一出,立即成为民众的热议话题。

  按世卫组织推荐的用药原则,应该“能口服的药尽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在许多发达国家,输液一直是医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

  记者在连线采访中发现,在美国,如果病人看的不是急诊,医生一般不会安排静脉输液,对于含抗生素的“吊瓶”更是慎之又慎;在澳大利亚,当地人鲜有“输液好得快”的观念,很少有打吊瓶甚至打针的经历,甚至有人25岁了从未输过液,甚至都不知道“打吊瓶”的英语怎么讲。

  美国:看急诊才考虑输液

  本报讯 得了病到底是服药还是打针?世卫组织的推荐是“能口服的药尽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美国医生对用药十分谨慎,在美国人眼里,打吊瓶堪比一次小手术。

  静脉点滴退热慎重

  在美国,一般医生不随便给病人输液,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况。得知中国人感冒发烧动辄就要输液后,很多美国人相当惊讶。因为当他们得病时,医生只是说多休息多喝水。

  轩洋是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一家医院的医生,他介绍说,除非遇到特殊病情或病人,美国医生一般都遵从“可口服不注射,可注射不输液”的原则。如果病人看的不是急诊,医生一般不会安排静脉输液。

  在美国医院的急诊部,如果有病人正发烧、体温较高,医生也会安排病人输液,但这种输液的目的在于打开静脉通道,而不会立即在吊瓶加入抗生素等药物。轩洋特别提到,像感冒这种病,“病毒感染是不用抗生素的”。在病人开始输液后,护士都会在病床前待一会儿,如果病人出现明显不适就会立即停止输液,转而采取别的治疗方法。

  防病人产生抗药性

  对于中国有些感冒发烧的病人为了“好得快”而要求医生输液现象,轩洋表示,在美国,医生很受人尊敬,病人一般都是“绝对遵从医嘱”的,因此不会出现病人要求医生如何如何的情况。

  即使需要输液,美国医院也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设备必须彻底消毒,使用一次性针具等。还有美国医生介绍说,医生不随便给病人输液主要基于四方面考虑:一是输液比较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二是交叉感染;三是为了减少病人在用药时的疼痛;四是避免病人产生抗药性。其中的第四点是考虑最多的。

  在美国,静脉输液由专职护士负责的。普通护士需通过具有相关资质才能成为输液专职护士,需具备不少于2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至少1年的临床输液治疗经验;并通过9个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由静脉输液护士认证学会颁发的静脉输液专职护士资格证。

  美实施“医药分家”

  据介绍,美国采取“医药分家”的制度。医院附设一个小药房,但小药房只负责给住院部提供药品。门诊病人一般都是拿着医生开的处方,自己到药店买药。医生开药时“对症下药”,如果涉及要用抗生素,一般只开低端的抗生素,不会一下子就给病人开出高端抗生素。

  由于医药分家,医院里的医生对于每种药的价格不甚明了。对于老百姓来说,由于美国大部分人都购买了医疗保险,因此大部分医药费通常是由保险公司支付,因此病人对于自己看一次病、买一次药花了多少钱也不太清楚。

  记者连线

  澳大利亚 华人在澳生活13年 连“屁股针”都未打过


生活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美籍华人胡宇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澳大利亚生活了13年,免疫接种打过针,还有一次在照胃镜前打过麻醉针,此外,不要说“吊瓶”了,就连“屁股针”都没有打过。

  嗓子哑只建议吃水果

  胡宇给记者描述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看病经历。当时因为嗓子哑了无法说话而前往医院,医生看诊后什么药都没给她开,只嘱咐她去超市买些橙子吃、多补充维生素C。当了解到她的日常工作不需过多说话时,医生甚至认为不需开病假条,建议她继续上班。

  胡宇表示,在澳大利亚的医院和诊所里,看不到所谓的“吊瓶森林”,连肌肉注射的病人都很少。澳大利亚人生病注重休息。如果患上了咳嗽、感冒等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病症,医生会给你开病假条让你回家睡觉,公司也会建议你休息以免传染给其他同事。

  胡宇表示,自己有一位同事前阵子咳嗽了整整一周,感觉很难受,但到医院以后医生只给他打了一针,并且交待他“一个月之后若还觉得不舒服再打”。

  中澳对待发烧差异大

  今年25岁的华人Ben是一名土木工程师,在墨尔本出生长大,由于父母是第一代移民,因此他能听得懂大部分中文,但他至今仍然不知道“打吊瓶”的英语应该怎么说,也从未打过吊瓶。另一位亚裔澳大利亚人Johnny也表示,自己30多年来从未因病打过针。他表示,医生即便是开口服的抗生素时也不会开多,一般最多开7颗,即一周的药量。

  胡宇表示,澳大利亚没有所谓的“退烧针”,医院也不会为退烧而给病人输液。对于两国对待感冒发烧的做法,她深有感触。

  胡宇说:“记得在广州的时候,我一发烧,家里人就会催我吃药以后去盖上厚被子睡觉,最好是能出一身汗。但澳大利亚人对待发烧的"土办法"却是冲冷水澡。即便是一个不满1岁的小宝贝发烧,父母也会把他泡到冷水里。”

  相关资料

  静脉输液技术

  日趋“方便化”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1831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拉塔第一次尝试着用静脉输血的工具给一位病人输入煮沸过的盐水溶液,该实验性的治疗方式是为挽救一位濒死的霍乱病人。虽然拉塔医生最后没能挽救大部分霍乱患者的生命,但他却因此成为静脉输液技术的先行者。直到今天,静脉输液技术不断发展,甚至出现了一两个星期不用取下针头的套管针。

  静脉输液

  出错率高

  静脉注射在感冒发烧等“战场”上,常常被称为“大炮打蚊子”,不仅浪费,而且还有隐藏的风险,可能造成额外的“伤亡”。

  有医生评论静脉输液称“这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性的给药方式。它也可能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

  可能致不适甚至感染

  由于静脉输液必须借助医疗器械,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不适甚至感染。专家介绍称,即使注射器和针头等器具完全消毒,输液依然存在着其他风险:如果打点滴时使用的药液浓度过稀或过浓,就可能在进入人体后,破坏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输液速度如果过快,或输入过多药液,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衰竭和肺水肿。甚至,如果针管药液中混入气泡或者血凝块,还会堵塞血管,让心脏停止跳动。

  一半案例都会“出错”

  英国有研究发现,在静脉输液的配药和执行过程中,大约有一半案例都会“出错”,其中1%的错误是严重的,58%的错误则相对温和。

  2004年,英国国家病人安全专责机构首次发布关于静脉输液安全性的报告称,每年英国约有1500万人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其中的大部分治疗都是顺利的,但每年出错案例都超过700个。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静脉输液过程当中的出错率为18%。研究于2003年对639次静脉输液进行了687次观察,为时4周。结果显示,124次出错当中,18%是施药错误,79%是执行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