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门武馆:多少国企沦为领导“家族企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0:54:17

                                               多少国企沦为领导“家族企业”?

 2011-01-14 09:18

  新华社1月6日披露了广东汕尾市烟草专卖局长陈文铸倒卖高利润名烟,“天价招待费”涉嫌豪华消费等腐败问题。近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名局长利用权力将20多名亲友调入本系统工作,把持了财务、营销、仓库和监察等核心岗位。为了招录亲友,他解聘了一些贫病职工。当地群众因此将汕尾烟草系统称作陈文铸的“亲友就业基地”。
  这事儿听起来颇为新鲜,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新鲜。之所以听起来新鲜,是因为媒体公开报道的不多,然而,关于“任人唯亲”、“国企家族化”诸如此类的话题,群众在茶余饭后却没少讨论。
  烟草专卖局,是个特殊的单位,大概也算得上政企不分的典型之一。此机构既有管理职能,又有经营权利,与烟草公司是一个单位挂两块牌子,因此也算得上垄断性质最强的国企之一。但凡垄断机构,往往有两个突出特征:权力缺乏制约;利润大得惊人。这样一种单位,想不让人安插亲友进来,都困难。安插亲友,基本上也有两个考虑:肥水不流外人田;腐败起来更方便。报道称,陈文铸是汕尾市烟草专卖局第三任局长,而首任局长是他的亲舅舅。这充分表明,首任局长就已经有培养“家族企业”、“亲友就业基地”的考虑了。
  在行政事业单位,关于违规招录“官二代”的事情,曝光得比较多,以至于舆论出现了“权力代际转移”或“权力世袭”的说法。鉴于行政事业单位被舆论盯得紧,因此尽管违规招录“官二代”的现象未能就此刹车,但相关单位成为“家族单位”的几率不大。而国企则不然,在任人唯亲、安插亲属方面,行政监管与舆论监督,似乎很难渗透,所以计划经济时代的“顶职”之风,仍在国企内部飘荡。这一点,我们从国企甚少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现象中可见一斑——跨国公司、私营企业等机构在媒体大量刊登招聘广告已成市场经济的一大景观,但招聘企业中,国企的身影却不常见。
  记得前年,针对民航企业每年从内部招收子女当员工的现象,时任南航董事长的刘绍勇在集团工作会议上发表了措辞强烈的讲话,称南航的盈利能力脆弱,人工成本很高,再这样下去,公司迟早要垮。他警告说,绝不能使企业成为家族企业。做为一名国企掌门人,刘绍勇的警告,显然是对国企内部用人制度的声讨。
  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任人唯亲,往往意味着效率低下,和腐败空间巨大,当然,也意味着改革停滞不前。汕尾烟草局的事例,显然不是国企“家族化”的孤例,它不过是局长腐败事迹被曝光的“副产品”。而关于国企用人制度的改革,亟须提上日程。鉴于国企的公共属性与行政事业单位相同,因此,其用人制度也应通过公开招考来解决。当然,推行这一改革的阻力是显而易见的,原因我们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