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穿端子胶壳:王振义 教癌细胞改邪归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5:12:08
王振义
教癌细胞改邪归正
本报记者 蒋建科
《 人民日报 》( 2011年01月15日   02 版)

人物小传:
王振义,1924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获医学博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癌症,一个令人胆寒的字眼。因为人类目前尚无法征服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教授独辟蹊径,采取药物诱导分化的方法,教癌细胞改邪归正,为人类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癌症治疗途径。
创新思路,新疗法治白血病,并在国内外推广
时光退回到1985年。一个年仅5岁的小女孩小静不幸患上了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住进瑞金医院时出血严重,家人已经绝望了。关键时刻,医生给孩子用上了王振义研制成功的一种全新疗法:全反式维甲酸治疗。7天后,奇迹出现了:小静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20多年过去了,小静依然健康地生活着。
“小静是我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第一个病人。在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这是我最感欣慰的。”王振义回忆道。
治疗白血病一般有两条研究途径:一是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另一途径是诱导分化,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选择了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途径。他的研究组证明全反式维甲酸在体内可使新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1980年,全反式维甲酸批准在临床上使用,用于治疗有些皮肤病。在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后,他试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晚期或化疗无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取得惊人的效果。
1988年,王振义的学生黄萌珥带领课题组总结了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结果,证明其中23例完全缓解。该疗法很快向国内外推广,并提供那时只有国内可提供的全反式维甲酸。
1992年,在孙关林主持下,总结了我国5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结果,其中84%获完全缓解。此后,世界各国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法国1993年54例,完全缓解率91%;美国1995年79例,完全缓解率86%;日本1995年109例,完全缓解率89%。
实践证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这种方法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目前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及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当代科学思想为一体,引领血液学研究不断冲向巅峰
1942年,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的王振义,毅然选择了学医。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留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前身)担任住院医师。
早在1959年,领导安排王振义负责白血病的病房工作,希望在短期内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病房工作,可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数十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仍然离开人间。这一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他单有热情而没有过硬的本领是挽救不了病人生命的,这也是激励他一定要深入研究白血病的治疗、造福病人的动力。
王振义从1982年开始就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1997年应邀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被邀在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他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1988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及2004年第三版,已成为我国在这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
王振义对学生从来不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地和学生一起探讨学术问题。对同行的研究更是抱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2002年,王振义指导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有一个抗白血病药物的水溶性差,实验效果很不理想,课题组陷入了停滞。听说郑州大学的教授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当时已78岁高龄的王振义执意亲自上门请教。他认为,即便是院士,在自己不懂的问题上就是一个学生。郑州大学接待的同志听了随行人员的介绍,怎么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素和蔼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院士,这么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怎么可能这么虚心地上门求教呢。人们看到了一名科学家虚怀若谷、诚实谦逊的风范和品格。
在60多年行医生涯中,王振义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将祖国医学和现代西医理论合二为一,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当代科学思想融为一体,引领着我国血液学研究冲向一个又一个巅峰。
甘为人梯,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内顶级血液学研究人才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家。60多年来,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家。
1978年,陈竺以专业考分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王振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陈竺、陈赛娟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振义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耐心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后来又一起撰写论文。王振义每一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了最后!这为当时年仅31岁的陈竺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84年,王振义力荐陈竺夫妇赴法留学。1989年,陈竺、陈赛娟夫妇俩学成回国,继续在导师指导下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块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 “我一直以学生为荣,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当老师最大的欣慰”。
的确,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是一位爱才惜才的大师。“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陈国强是王振义的另一位得意门生。
“博士研究生我还是要考王振义教授的!”陈国强回忆当年报考王教授博士研究生的情形,“那瞬间的选择,源自于王教授修改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的过程。”在写论文还不用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学生就要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陈国强的硕士论文王教授先后改了10遍,陈国强将近2万字的论文共抄了10遍。王振义时任二医大校长,白天工作繁忙,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学生的论文。王振义多次把陈国强叫到家里一起吃晚饭,一放下碗筷,师生两人就一头“扎进”了论文。王教授甘为人梯的品格激励着陈国强向更高的医学高峰迈进。陈国强现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王振义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培养了博士21人,硕士34人。
如今,已86岁的王振义又自创了“开卷有益”式的查房,每周四上午由学生对他进行提问,王振义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和答疑,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诊断思路,更是给病人带去了福音。
王振义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清贫的牡丹》。他说:“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