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宋钧窑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3:58:58
宋钧窑
分类:精藏 |共31人转藏 [2009-08-04 19:01:55]
',1)">
',2)">

晚明文集记载的「钧州窑」,以釉色多变见长。尤其是烧制于十六世纪晚期的钧窑,多半以宜兴的沙土做胎,烧出来的质量参差不齐。此件作品之釉色近似于明清所仿之「宜钧」,器形仿自像生的桃实,亦能与晚明陶瓷鉴赏相呼应。蟠桃水注,果实饱满,器内中空,桃实尖端开孔为流口,攀附其上的枝蒂,上端开孔为注口。通体施天蓝色釉,于转折积釉处,釉色较蓝,器表满布黄色、白色斑点及局部因沾染灰尘而产生的渍点,仔细观察尚能发现果实器身刻写有「万寿齐天」,底有三枚支钉痕

钧窑 天蓝弦纹三足炉 圆口,口沿一道窄边,直筒深壁,平底,外挖一圆形浅槽,三短足。通体罩施天蓝色釉,外壁釉下装饰弦纹两道,胎厚釉浓,口沿一道米黄边,边棱呈褐黄色,三足底无釉,加涂酱色护胎汁,其中一足伤缺,露出灰色胎。 高8.6公分 口径11公分 底径8公分

北宋 钧窑碗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宋 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 清宫旧藏 此件出戟尊为宋代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造型仿古铜器式样,口沿外撇,颈部束收,鼓腹,下接喇叭形圈足。体饰方棱三层,每层饰以四道相同的扉棱,俗称“出戟”,口、颈部位胎骨较薄,腹以下厚重。通体胣月白釉,釉色较匀,釉表面有棕眼,边棱釉薄隐露胎色,使棱角更显分明,突出了尊的古朴,庄重感。

钧窑菱花口盘 宋 高3厘米 口径19厘米 足径6.5厘米 六菱花口形,浅腹,圈足。釉厚,里外施月白釉,口沿,边釉薄处为酱黄色。

宋钧窑莲花型洗 尺寸:直径19.3厘米 碗型为十二瓣绽放莲花,通体施满釉,釉质肥润,光洁剔透,玻璃质感强,内外壁均有冰裂纹,典雅美观。有诗句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以莲花纹作为瓷器装饰,自唐以来就广为盛行;其特殊含义被佛门视为超凡脱俗之西方圣花。为古代经典器型,甚为珍贵

钧窑天蓝釉仰钟花盆 宋 高17厘米、口径23厘米、口径12厘米 口微撇,深腹,圈足。外表为天蓝和玫瑰紫色的窑变釉,里为天蓝色釉,口沿,足边釉薄处呈酱色。底刷酱色釉,有五孔,作渗水之用,并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字“六”。 花盆的外型如同一座倒置的古钟,深沉而古朴。此件花盆为河南禹县官产品。钧窑生产的花盆品种很多,有葵瓣式、菱花式、莲瓣式、长方形等等,均为宫廷陈设用器,做工非常考究,造型独特且极尽变化。此件花盆整体造型沉稳、朴实,器表天蓝和玫瑰紫和釉交相辉映,典雅绚丽。

贴雕狩面双耳三足炉 晋佩章藏品 隋唐以来我国瓷器发展的格局是“南青北白”,而宋朝瓷器则是名窑辉映各操绝技,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而钧瓷以其独特的风格,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最高的艺术水平进入了宋代五大名窑行列。

窑是宋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此件宋官钧窑镶玉大花觚(见图),体形硕大,造型优美,撇口,直腹,圈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通高38厘米、口径23.5厘米的觚体四面,镶嵌着12块古玉,觚底圈足内凹,施酱色护胎釉,并在底面以金粉刻画了一只金虁凤图案

钧窑莲花式注碗 宋 高13.5厘米 口径18.9厘米 底径9.1厘米 一九七三年辽宁省建平县三家子乡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口呈八曲莲花式,花瓣尖外撇,深腹,圈足外撇。灰瓷胎。里外满施天青釉,釉面有棕眼,足露胎。器内底有一圈刮釉露胎[俗称澀圈],此器釉色纯正润泽,实属珍品

钧窑紫釉盘 宋 高3.6厘米 口径17.6厘米 足径6.4厘米 清宫旧藏 盘口外撇,折腰,圈足。里外满釉,里为月白色釉,口沿及器外为玫瑰紫色釉,足边无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



点此 官窑钧瓷三足托盆 尺寸:口径18.7cm;足径12cm;高7.12cm 该器高 7.12厘米、口径 18.7厘米、底径 12厘米。葵口板沿,浅腹平底,下有三如意状足。足、底刷酱色护胎釉,余皆施满釉,内呈天青,外壁窑变成玫瑰紫花釉,流淌自生,窑变美妙。内壁出现有大的开片,整器百葵口,盆腹呈瓜棱状,底部刻有“二”字。乃宋代钧窑之精品,维传世已久,不慎摔成两半,但可复原,由于传世稀有,也不失为宋钧官窑之罕见精品,有赵青云鉴赏证书。 加描述

宋钧窑鼓钉三足洗 高9.2厘米,口径24.3厘米,足距16厘米

元代钧窑盘 高3.9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6.3厘米(中华鉴宝网)

宋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托 高5.9厘米,口径19厘米,足距10.5厘米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花盆 宋 高18.2厘米、口径26.7厘米、足径13.3厘米 清宫旧藏 盆呈葵花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深腹,足为葵花式圈足,与口沿和器身花瓣一一相对。外壁通体为窑变玫瑰紫釉,口沿下流釉明显,边、足和凸棱釉薄呈酱色,使花盆自然分出花瓣型,器表布满橘皮纹。器里口沿处呈玫瑰紫釉,口沿以下渐呈天蓝色釉,这是因花盆较深,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的略微差异,使釉中所含氧化金属的还原程度有别,致使釉的呈色不同。整件花盆利用釉色和器型的变化,使原本单一的造型显得多姿多彩,体现了皇家御用陈设器豪华、高贵的气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瓷器的制作,不仅讲求器物的实用价值,更注重器物的造型和釉色美,为后世瓷器釉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器底有五孔,并刻有标识器物大小的数字“三”

钧窑天蓝釉鼓钉三足洗 宋 高11.5厘米、口径25.2厘米、足距16.5厘米 洗外浅式,口、底均内敛,底承以三云头足,近口沿处凸起弦纹一周,洗外口下及底边各环列鼓钉纹一周,上为二十三枚,下为十九枚,足外各凸起鼓钉两个,绕底一圈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及“养心殿”、“长春书屋用”八字铭文,为清代造办处玉作匠人所刻。整件器物釉呈天蓝色,器里有细小开片。此洗古朴、大方,为宋代宫廷的陈设用瓷。

窑月白釉尊 宋 高21.5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13.5厘米 清宫旧藏 尊仿古铜器式样,广口,口以下渐敛,圆腹,圈足,颈与腹部高度相当。通体月白釉,釉面开有细纹片。此尊造型端庄、古朴,釉色纯净典雅,底刻有“二”字标记,并有五孔,为宋代宫廷使用的陈设用瓷

宋 钧窑小碗 规格:口径8.9cm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禹县,古代属均州,钧(均)窑因此而得名。钧窑创烧于北宋,宋末是它的鼎盛期。钧窑历代都为宫廷烧制过瓷器。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列,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新的突破。 它在釉中加入微量的铜,在还原的高温气氛下,使釉烧成青中带红的紫红色釉,如云霞般变幻不定、美妙灿烂,这种釉色就是著名的钧红。但它不是纯正的红色,里面有着程度不同的紫色。钧红的品种有海棠红、玫瑰紫,还有一种因为烧得不理想而成为红中带黑或带灰的叫“骡肝马肺”,这一技法在陶瓷史上还是第一次,意义重大。钧窑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从而成为宋代著名的窑场。 使钧窑瓷有着与众不同风格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在釉中掺有锡,使得钧釉成为乳浊釉。这是一种蓝色的乳光釉,按照颜色的深浅,还有月白、天青、天蓝等的区别。 这件钧窑小碗口沿内收,有紫色斑点,这就是所谓的钧紫,系红釉和蓝釉相融合而产生,这是因为制作时在蓝色的釉上涂了一层铜红的缘故。钧釉中存有大量的气泡,这使钧窑釉中红、白、蓝、紫多种色彩互相混合,产生出许多绚丽多彩的流纹,这就是窑变现象。在蓝、紫、白的背景色上有蓝白相错、紫红交织、红蓝相融,使得钧窑的釉色显得特别神秘莫测和高雅多姿。(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

雍正 炉钧釉铺首耳壶 高23.5cm,口径9.5cm,足径10cm。 壶仿青铜器造型。撇口,束颈,丰肩,腹下渐收敛,高圈足外撇。肩部置对称象耳衔环,俗称“铺首”。口、肩、腹、胫部凸起弦纹。通体施炉钧釉,釉质凝厚,釉色以深蓝与浅蓝为主色融熔于一体,流动自然,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色彩斑驳。外底阴刻篆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此壶造型古朴,釉色素雅,其肩部以象耳装饰,寓意太平吉祥。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种瓷器颜色釉,盛行于乾隆时期。因史籍中有“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的记载,故称“炉钧釉”。其工艺是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于低温彩炉中二次焙烧成器,釉面呈现紫红、月白、葱绿等色,因釉面流动,多种釉色融熔于一体,有的蓝中带红色斑点,有的青蓝色中闪现点点蓝斑,颇显华美

北宋 钧窑天兰釉瓷炉 1963年河南省禹县出土 高13、口径14.3厘米 炉之内外均施天兰色釉,炉内有对称的三块未施釉,乃其内套烧小件器物所致。釉质晶莹,釉色纯正。

钧窑天蓝釉长方花盆 宋 高5.5厘米、口18.8*15.2厘米、底宽15厘米 口微外侈,折沿,边呈长方形,委角,腹壁较浅,腹下为四云头足台座。花盆内,外均为天蓝色釉,边、棱釉薄处呈酱色,底为酱色,并刻有数字“九”,底部对称两角原有两个渗水孔,已被填平。由于花盆胎体厚重,为防底心塌陷,采用一圈支钉支烧。此件花盆造型颇似青铜器。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奁 宋 高5厘米、口13.8*17.4厘米、足距8厘米 整体作四瓣海棠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浅腹,四云头足。器表为玫瑰紫釉,器里釉呈月白色,口沿和足釉均为酱色。器物的釉层比其他官钧窑产品稍薄,底有圈支钉烧痕,刻有数字“八”,表明这件器物为同套器物中的较小者。此件海棠奁与海棠花盆配套使用,即上承花盆作盆托用

元代(1271~1368年)景德镇及龙泉窑以外的地方窑瓷器。比较著名的有河南钧窑、河北磁州窑及山西霍窑等,元代烧制钧釉瓷的窑址分布很广,河南以外,河北、山西等省也有烧造,窑址数量及分布面积大大超过宋代,形成一个庞大的钧窑体系。在北京元大都遗址的发掘中,钧窑瓷片的数量在各窑口瓷器中占第二位;出土钧窑瓷器的元代墓葬及遗址遍布北方各省及自治区。元代钧窑系瓷器的造型有碗、盘、瓶、炉、罐、执壶、花盆、杯、钵、高足碗、梅瓶、枕等。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有的饰以紫红色彩斑。元代磁州窑继续生产传统品种、烧制磁州窑风格瓷器的瓷窑遍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甘肃、陕西等省。产品以白瓷及白地黑花瓷为主,其黑花色彩偏褐,不如宋器黑亮,器形以大罐、盆、瓶类居多,各种形式的碗、盘、杯、碟、壶、枕等也十分普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婴戏、龙凤、飞禽、鱼藻、花卉等,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形体硕大、胎体厚重是元代磁州窑瓷器的时代风格。山西霍窑以烧制仿定窑白瓷为主,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叠烧,盘、碗内底及底足一般留有5个小 支钉痕,与定窑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风格和时代特征。

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我国古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镇,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1101-1125)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城北“古钧台”附近设置窑,烧制宫廷用瓷,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 我国瓷器源远流长,从商、周的原始青瓷起,经秦、汉、南北朝的摇篮期,到唐代得到飞速发展。当时,在河南更是窑业昌盛,种类繁多,釉色艳丽,禹州市神后镇的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烧制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为宋代钧瓷开启了先声。北宋工匠在唐代花瓷工艺的基础上,创烧成功了窑变铜红釉——钧瓷,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驰名于当世,进入宋代名窑的行列。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尤以神后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 靖康之变(1126年),宋室南迁,钧官窑停烧,钧瓷一时间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后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唯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钧瓷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5年,钧瓷又在它的故乡——禹州市神后镇得到恢复。 古有民谚:“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现在民间又有新的谚语:“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收藏几件钧瓷,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
共27张,显示2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