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公司排名:面粉增白剂之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2:31:01
看实情听实话才能办实事
——随卫生部长陈竺走访调研“面粉增白剂”使用情况小记
人民政协网 www.rmzxb.com.cn        日期:2010-12-27 09:14           字体显示:大中小【查看评论】
■讲述人:全国政协委员冯平
采访整理:本报记者毛立军
12月15日,卫生部网站“通告公告”栏中悄然刊出一则公告。内容为卫生部监督局对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又一次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公告稿显示,自2011年12月1日起,将禁止在面粉生产中使用被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
这条公告发布的当天,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恰好,长期呼吁禁用面粉增白剂的全国政协委员冯平在浏览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了。他马上给关注这一话题的媒体记者发了短信。
9月20日,本版曾刊登专访冯平委员的报道《面粉增白剂存废之争再掀波澜——委员给卫生部长写信呼吁尽快“禁白”》。在接到冯平委员的短信后,记者又一次对他进行了采访。冯平委员告诉记者,卫生部长陈竺在收到他的信后专门派人与他进行沟通,并邀请他一起赴河北调研,了解面粉加工企业使用增白剂的真实情况。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面粉增白剂问题,曾多次提交提案呼吁禁用。然而,在今年7月26日卫生部公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被俗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仍然名列其中,被允许使用。对此,我感到很不理解。于是,我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给卫生部长陈竺相继写了两封信,表明我本人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希望尽快禁用面粉增白剂的意见。很快,卫生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给我打来电话,说陈竺部长非常重视我的意见,将择机亲自与我沟通。
10月初的一天,我又接到卫生部的电话,告知陈部长决定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专题调研,邀请我一同参加。
10月11日一早,我随陈竺部长、卫生部办公厅主任侯岩、监督局局长苏志等共8人乘坐一辆面包车出发了。在驱车前往河北保定的途中,陈竺部长和我并肩坐在一起,一路上,我们谈了不少关于面粉增白剂的问题。陈竺部长说,关于这个问题,他也亲自检索查阅了不少相关文献。他坦言,是否要取消面粉增白剂应从必要性、安全性两方面考虑,面粉生产使用的目的主要是增白,粮食主管部门和很多专家提出这是不必要的,公众已有共识。但从安全性考虑,尚无有力证据表明其对人体健康有害,况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均允许在小麦粉加工过程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因此,我们先暂不对它的安全性做出否定判断。好不好?”陈竺部长诚恳地说。
走访大面粉厂:“面粉增白剂很难保证添加均匀”
我们乘车到达的第一站,是一家大型面粉生产企业——今麦郎面粉(徐水)有限公司。下车后,我们直接来到了面粉加工车间。陈竺部长向正在工作的清粉工李光详细了解面粉加工的工艺流程,询问面粉增白剂的使用情况。
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添加有着严格的限量,使用普通的螺旋喂料器必须非常注意,由于在实际生产中面粉的流量有波动,为了保证同步,就要对过氧化苯甲酰定时取样并用天平准确称量。正规企业每小时要作一次加料现场和出粉终端的取样测定。
“你们是否有添加记录。”陈竺部长问。
“有。班班都有记录。”陈竺部长翻看了当天的记录后,又随机调阅9月3日的记录。过了一会,记录拿来了,很齐全也很规范。
陈竺部长又问李光:“添加增白剂能保证稳定均匀吗?”
李光回答说:“比较困难。国家允许每公斤添加60毫克,我们控制的添加量比这个低。”
随行的企业负责人也表示,面粉增白剂很难保证添加均匀,他们厂没出过问题,公司里别的厂被查处过,就是因为添加不均匀而超标。
在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座谈时,这家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赞成取消面粉增白剂,他认为加过增白剂的面粉会失去面香味,且长期食用对人身体无益。
小面粉厂老板:“含增白剂的面粉我们自己不吃”
我们到的第二站是徐水县金汇面粉厂,这家年产3000吨的小型面粉厂是一个家庭式工厂,只有7个工人,环境比较差,设备也很简陋。我们到来时,厂子正在停产。厂长刘汇涛说“工人们都去收玉米了。”
陈竺部长问:“你们添加面粉增白剂有没有记录?”回答说“有”。但拿来的只是进货出货单,不齐全也不严格。
陈竺部长于是根据该厂近年来每年的面粉产量和每年的面粉增白剂进出货单据,认真计算面粉增白剂的添加比例是否在国家允许的标准范围之内。
刘汇涛介绍说,他们厂80%的面粉添加了增白剂,20%没添加。含增白剂的面粉主要卖到当地的粮油店、馒头铺或面条加工点,还有人办红白喜事,也用含增白剂的面粉,因为好看。
“没添加的卖给谁了?”陈竺部长问。
“有一些人专门来订没添加剂的面粉。还有就是卖给自家的亲戚、邻居。”
“你自己家吃不吃含增白剂的面粉?”陈竺部长又问。
“不吃。”刘汇涛回答很干脆。
这个回答引来一片笑声。随行的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笑着对刘汇涛说:“小伙子,你这个厂设备差了些,但你能说实话、诚信,我看你这个厂子会有发展的。”
随后,陈竺部长又与刘汇涛及其父亲讨论了撤销面粉增白剂会给企业带来什么问题。两人均表示,如果国家出台规定不让使用,他们一定会认真执行。
刘汇涛的父亲说:“陈部长,我们觉得国家应多宣传吃全麦面粉的好处,吃全麦粉的人多了,面粉厂也就不用增白剂了,也不用担心产品销路了。”
陈竺部长当即表示一定接受他们的建议,还高兴地说:“你们生产全麦粉后,我愿意做你们的义务推销员!”
座谈:全面了解情况
很快,就到了下午。由孙士彬副省长亲自主持,召开了由省卫生厅、工信厅、质监局、粮食局、信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和保定市人民政府、徐水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座谈会。河北省卫生厅代表省政府和相关部门专题汇报了系列调研结果和对于撤销面粉增白剂的意见。省卫生厅称,他们为此开过30人的专家论证会,29人赞成撤销。保定市人民政府和徐水县人民政府也作了专题汇报。总的来讲,河北省各方均表示倾向于撤销面粉增白剂。
在座谈会上还谈到这样一个细节。前段时间,有来自全国的22家中小面粉企业到卫生部登记上访,坚决反对禁用面粉增白剂,其中有9家来自河北。后经河北有关部门调查,9家上访企业中有两家登记的名称不存在,剩下的只有两家的法人代表认为撤销面粉增白剂会影响他们的产品,但也表示国家统一禁用,他们也拥护。另外省卫生厅谈到:“经调查,这些企业集中上访是某省一家企业以开研讨会的名义把他们请到北京去的。”
陈部长接着请我来发言,我本来准备了很多,但看时间不够了,就介绍了《英国医学杂志》1927年3月19日发表的关于“面粉漂白”的文章,简单地谈了一些感想。
陈竺部长最后说:“三鹿奶粉事件后,食品添加剂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开展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专项工作的决定。卫生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好面粉增白剂撤销相关工作。本次调研考察的两家生产企业以及河北省对这项工作的意见对卫生部依法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随陈竺部长走访调研,让我感受颇多。我的总体印象是“求真务实”。陈竺部长调研不走过场、不作秀,而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科学的精神调查了解面粉增白剂的实际使用情况。看实情,听实话,才能办实事。
对于撤销面粉增白剂一直存在争论,各方有不同看法,我本人也曾对卫生部有一些偏见,但通过这次随陈竺部长调研,我认为卫生部是能认真、客观地对待撤销面粉增白剂的,我对陈竺部长和卫生部的工作表示满意。
方舟子驳面粉增白剂有害论
时间:2010-12-30 10:41:06  来源:TOM网  作者:hasdhawaih
[提要]  国内有关面粉增白剂的争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个决定也受到了众多质疑,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赞成禁用面粉增白剂。半致死量越高,毒性就越低,口服过氧化苯甲酰的毒性极低,对大鼠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5克,比食盐还低
国内有关面粉增白剂的争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说是争议,其实在媒体上听到的几乎是一面倒地认为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应该被禁用的专家意见。据报道,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都同意取消面粉增白剂,只有卫生部反对。直到最近,卫生部终于让步,对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公开征求意见,公告称将设1年的过渡期限,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这个决定也受到了众多质疑,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赞成禁用面粉增白剂。
食品添加剂长久以来已被妖魔化,人们对之本就疑虑重重,巴不得什么食品都是“纯天然”,如果换一种食品添加剂做调查,结果估计也差不多。但是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如果有科学证据表明面粉增白剂真的是有害无益,当然应该禁用,不用等到一年后。但是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刚磨出的面粉颜色发黄、黏性大、弹性差,用它做面点不好看也不好吃。因此传统上在供食用之前都要先把面粉储存几周到几个月让它自然“后熟”。面粉发黄是由于其中含有微量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在储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将类胡萝卜素氧化,面粉就逐渐变白了。同时氧气也促进了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但是长期储存不仅占地方,而且容易发霉和滋生害虫,并不卫生。使用增白剂和后熟剂能让面粉的后熟过程缩短为2―3天。
面粉增白剂用得最多、成为众矢之的的是过氧化苯甲酰。国内为其辩护的人声称它还具有促进面粉后熟、改善口感的作用,但是英文的专业资料并不支持这种观点。过氧化苯甲酰的作用只是给面粉增白,需要同时用别的后熟剂才能促进面粉后熟。增白只是让面粉显得好看,使用它的意义似乎不大。问题是面粉的白净已成为面粉高质量的标志,影响到人们对面粉的选择,而让面粉自然变白又不现实,那么使用增白剂也不能说毫无用处,前提是这种增白剂必须是对健康无害的。
过氧化苯甲酰是否对人体有害呢?我们首先要看它是否有急性毒性。毒理学衡量物质的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标是半致死量,也就是能导致一半的实验动物死亡的用量。半致死量越高,毒性就越低,口服过氧化苯甲酰的毒性极低,对大鼠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5克,比食盐还低
打假方舟子第三十六案:面粉增白剂无害之撒谎成性
编剧赵华按语:
《中国青年报》成了造假惯犯方舟子篇篇撒谎的“御用伪科普阵地”,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内幕?方舟子刚替孟山都的人造“转基因果葡糖浆”假蜂蜜造完势,又来鼓吹面粉增白剂无害,应该属于面粉增白剂制造和销售利益集团的“假科普”、真广告吧?
面粉增白剂:美国FDA严格限制
中青报又拿方舟子做撒谎枪手
直言了
2010-12-29
(作者原注:本文同时发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和新闻管理部门。)
就卫生部拟明年12月 1日起撤销使用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一事,人民网发表评论说:“相关部门因应民意、关切民生的积极作为值得肯定”。突然停止使用多年的添加剂必然引起质疑。该媒体评论建议有关部门同时给予科学说明,“在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的同时更应做好解释工作,以坦诚的态度,给出科学依据;同时强化执法能力,真正为百姓的食品安全构筑起刚性防线”。人民网评论表达的是正确意见,我支持他们的立场观点。
然而,网友转来新闻资料:多年多次协助无业人员方舟子为商业利益而散布谣言的中青报,本月29日、又借撤销使用面粉增白剂之事、再次编造虚假新闻评论,鼓吹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无害”、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它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不做限量”云云——那纯粹是撒谎。
首先,早年前,美国政府防疫部门和卫生部就有明文指明,长期观察实验说明,过氧化苯甲酰是有风险的添加剂,使用当在最大风险耐量以下,对生产也必须有安保措施,详见:
Occupational Expousre to Benzoyl Peroxide
By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NIH,June 1977.
[www.cdc.gov]
关于Benzoyl Peroxide(过氧化苯甲酰)卫生部阐明的技术理由,跟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阐明内容观点基本一样。就是说,所谓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无害”之说,纯属谣言。
而所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它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不做限量”之说,更是方舟子和中青报编辑撒谎。
看看事实:正因为所谓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属于高风险添加剂,所以,美国政府FDA-部门多年前关于核准该添加剂的相关文献明文说明了使用限量,相关联邦法规条款原文如下:
FDA,21 CFR PART 184 :BENZOYL PEROXIDE。
PROPOSED AFFIRMATION OF GRAS STATUS 43 FQ
……The major use of benzoyl peroxide in the food industry is as a bleaching agent for flour. The maximum amount used for this purpose is about 50 parts per million.
[www.regulations.gov]
即:把过氧化苯甲酰用于食品工业做面粉增白剂使用,其最大限量是“50 parts per million”(直译:百万分之五十;超过即为非法)。
今年四月和五月,该部门公布了具体条款更新,如下:
按照FDA-法规规范规定,把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而用于面粉增白,属于联邦法规条款编码“CFR.21/Part-137”管辖,即:
• BL:Bleaching agent or flour-maturing agent。
• Benzoyl Peroxide - BL, FS, Part 137, Cereal Flours; Part 133 for milk to be used in certain cheeses。
[www.fda.gov]
在“CFR.21/Part-137”条款之下,针对不同使用条件有不同比例限量的规范要求,而且,对产品标签也有必须注明的规范要求。详见:
PART 137 -- CEREAL FLOURS AND RELATED PRODUCTS,
[www.accessdata.fda.gov]
那只是针对面粉的;若是别的食品或别的用途,则另有限量规范。有关文字颇多,因此,有兴趣有时间,请您自己参阅附后的相关条款原文全文。
事实证明,中青报再次拿方舟子当前台枪手、又搞了一次虚假信息的编造散布,再次违反了国家新闻管理法规。面对中青报如此高频率的违犯国家新闻管理法规的行为,为什么就没人来治理一下呢?中青报所属上级单位就没有纪检机构来管治一下自己的所属部门的高频率违犯国家新闻管理法规的行为吗?整天高喊“打假”和“诚信”,为什么不针对自己的枪手伙伴方舟子的高频造假行为、哪怕就搞一次打假和讲一次诚信呢?
附件:美国FDA-颁布的与面粉及添加剂直接相关的限量条款之原文全文:
标题:PART 137 -- CEREAL FLOURS AND RELATED PRODUCTS。
[www.accessdata.fda.gov]
分标题:Sec. 137.200 Whole wheat flour.
(a)
Whole wheat flour, graham flour, entire wheat flour is the food prepared by so grinding cleaned wheat, other than durum wheat and red durum wheat, that when tested by the method prescribed in paragraph (c)(2) of this section, not less than 90 percent passes through a 2.36 mm (No. 8) sieve and not less than 50 percent passes through a 850 [micro]m (No. 20) sieve. The proportions of the natural constituents of such wheat, other than moisture, remain unaltered. To compensate for any natural deficiency of enzymes, malted wheat, malted wheat flour, malted barley flour, or any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of these, may be used; but the quantity of malted barley flour so used is not more than 0.75 percent. It may contain harmless preparations of [alpha]-amylase obtained fromAspergillus oryzae, alone or in a safe and suitable carrier.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whole wheat flour is not more than 15 percent. It may contain ascorbic acid in a quantity not to exceed 200 parts per million as a dough conditioner. Unless such addition conceals damage or inferiority or makes the whole wheat flour appear to be better or of greater value than it is, the optional bleaching ingredient azodicarbonamide (comply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172.806 of this chapter, including the quantitative limit of not more than 45 parts per million) or chlorine dioxide, or chlorine, or a mixture of nitrosyl chloride and chlorine, may be added in a quantity not more than sufficient for bleaching and artificial aging effects.
(b)
(1)Label declaration. Each of the ingredients used in the food shall be declared on the label as required by the applicable sections of parts 101 and 130 of this chapter.
(2) When ascorbic acid is added, the label shall bear the statement "Ascorbic acid added as a dough conditioner". When the optional ingredient "[alpha]"-amylase obtained fromAspergillus oryzae " is used, it may alternatively be declared in the list of ingredients as "Fungalalpha -amylase," "Fungal [alpha]-amylase", "Enzyme", or "Enzyme added for improved baking". When any optional bleaching ingredient is used, the label shall bear the word "Bleached". Wherever the name of the food appears on the label so conspicuously as to be easily seen under customary conditions of purchase, the word "Bleached" shall immediately and conspicuously precede or follow such name, without intervening written, printed, or graphic matter; except that where such name is a part of a trademark or brand, other written, printed or graphic matter, which is also a part of such trademark or brand, may so intervene if the word "Bleached" is in such juxtaposition with such trademark or brand as to be conspicuously related to such name.
(c)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section:
(1) Moist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prescribed in "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 (AOAC), 13th Ed. (1980), section 14.002. "Vacuum Oven Method--Official Final Action," and section 14.003, "Determination," which is incorporated by reference. Copies may be obtained from the AOAC INTERNATIONAL, 481 North Frederick Ave., suite 500, Gaithersburg, MD 20877, or may be examined at the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NARA). For information on the availability of this material at NARA, call 202-741-6030, or go to:[www.archives.gov].
(2) The method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a) of this section is as follows: Use No. 8 and No. 20 sieves, having standard 8-inch full-height frames, complying with the specifications set forth in the AOAC, Table 1, "Nominal Dimensions of Standard Test Sieves (U.S.A. Standard Series)," under the heading "Definitions of Terms and Explanatory Notes," which is incorporated by reference. The availability of this incorporation by reference is given in paragraph (c)(1) of this section. Fit a No. 8 sieve into a No. 20 sieve. Attach bottom pan to the No. 20 sieve. Pour 100 gm. of the sample into the No. 8 sieve. Attach cover and hold the assembly in a slightly inclined position with one hand. Shake the sieves by striking the sides against the other hand with an upward stroke, at the rate of about 150 times per minute. Turn the sieves about one-sixth of a revolution each time in the same direction, after each 25 strokes. Continue shaking for 2 minutes. Weigh the material which fails to pass through the No. 8 sieve and the material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No. 20 sieve.
[42 FR 14402, Mar. 15, 1977, as amended at 47 FR 11827, Mar. 19, 1982; 47 FR 24693, June 8, 1982; 47 FR 43364, Oct. 1, 1982; 49 FR 10097, Mar. 19, 1984; 54 FR 24894, June 12, 1989; 58 FR 2877, Jan. 6, 1993]http://www.2250s.com/read.php?2,2434,2434“面粉增白剂”争议
本文见《财经》杂志2011年第02期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17日   共有1条点评
RSS
分享  Linkedin
  Facebook
  Mixx
  Yahoo Buzz
  Twitter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网易微博
  腾讯微博
  校内网
  豆瓣网
  开心网
单页阅读
字号:
迄今没有证据证明面粉中合理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有危害,相反,面粉增白剂有提高小麦出粉率、减少面粉霉变等好处
《财经》记者 杨猛实习生 李湘宁
“卫生部终于出文件了。我确切看见红头文件,松了一口气。”2010年12月23日,在由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主办的“食品添加剂危机与对策”研讨会上,最早主张引进、后来又呼吁禁止面粉增白剂的前粮食部官员王瑞元如此表述。此前,他曾宣称“此生最大的遗憾是在任职期间引进并同意面粉增白剂的使用”、“在有生之年如果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
同样表示欣慰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会上,曾经两次提案建议取消面粉添加剂中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的冯平表示,卫生部的决定“得民心,顺民意”。
他们所言的文件,是指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5日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的、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一份简短公告。该公告称“经研究,决定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并确定了禁用的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
公告等于判了争议20多年的“面粉增白剂”缓刑。但这是一个民意决策,而非科学决策。
不仅为了“增白”
“面粉增白剂”是中国小麦粉行业对过氧化苯甲酰(加上争议相对小的过氧化钙)的俗称。
依据表面字意,似乎过氧化苯甲酰在小麦粉中的作用就是增白,但这种理解并不正确。过氧化苯甲酰在小麦粉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增白,而且还有加速小麦粉后熟、抑制小麦粉霉变、提高小麦出粉率等作用。
华北最大的食品添加剂公司“北方霞光”原总工程师张利胜介绍说,新磨的小麦粉粘性大,缺乏弹性和韧性,不易用来做面点,特别是用来生产馒头和面包类食品,会出现皮色暗、不发面、易塌陷收缩,而且组织不均匀等问题,但是小麦粉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主要是被氧化)后,上述缺点就会得以改善,这种现象称为小麦粉的“后熟”,又称为熟化、成熟和陈化。
小麦粉自然后熟一般需要3周-4周或更长时间。而添加增白剂,则可大大缩短熟化周期。这样,小麦粉的白度不仅会增加,而且也符合生产面制品(馒头、面包等)的工艺要求,同时降低因小麦粉长期贮存而带来的霉变风险(尤其是在湿度较大的南方)。
使用增白剂还有一个作用是提高小麦出粉率。粉色是小麦粉的主要指标之一,除了加工工艺及设备,小麦的出粉率对粉色的影响很大,出粉率越高,小麦粉的粉色越差。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后,可以使小麦粉增白,小麦粉加工设备水平不再成为影响小麦粉色泽的主要因素,过氧化苯甲酰可以使小麦在同一等级小麦粉方面相应提高出粉率。
检测表明,过氧化苯甲酰一般可以使小麦粉的白度提高4%-6%,并提高2个-3个百分点的出粉率。小麦出粉率的提高,对于中国粮食生产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在中国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过氧化苯甲酰被允许作为面粉处理剂在小麦粉加工中使用,最大使用限量为60毫克/千克。
王瑞元当年主持引进面粉增白剂,现在却建议禁用,自陈“心情很复杂”。王瑞元是中国粮油工业领域的元老级人物,曾任原粮食部粮油工业局副局长、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1986年,在王的推动下,卫生部将过氧化苯甲酰列入了修订中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王瑞元回忆,当时“大概讨论了三年多的时间,同意者的理由很简单,认为国外都用,我们也可以用,没有什么安全问题”。
直至1994年,王瑞元在出访挪威时,发现他们已经禁用,后来听说整个欧盟都已禁用。自此王瑞元对过氧化苯甲酰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变,从2001年开始,已经担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的王瑞元,开始联合国内大型面粉企业多次呼吁禁用“面粉增白剂”。
2001年10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联合65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联名递交“关于修改《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的建议,称“面粉增白剂是人工合成的非营养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只有害处”。
2007年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年会上,70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再次联合呼吁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同年10月,卫生部监督局首次就取消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处理剂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对象为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面粉加工企业以及消费者,但最终无果。
直至2010年12月15日,卫生部始有动作,就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再次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12月30日。
安全问题辨析
按中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必要性与安全性是食品添加剂的两大要件。
“禁白派”的理由更多集中于安全性,一些食品加工专业人士称,“过氧化苯甲酰致癌、损坏肝功能”,甚至“过氧化苯甲酰含有苯,长期食用会造成苯中毒”,国家粮食局、国家质检总局在对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做违规查处时,亦宣称这种添加剂“有害”。
前述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与65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联名递交的建议也表示,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强氧化剂,“不仅会破坏面粉中的VA、VB等营养成分,而且,据专家研究,长期食用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对肝脏会造成损害。”
而在国际上,建立在严密毒理评价基础上的一系列规定都给出一个结论:合理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添加剂是安全的。
过氧化苯甲酰被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和药品安全方面全球公认的权威机构)列为安全类食品添加剂。
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最终会形成苯甲酸,这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食品防腐剂,不会影响面粉的安全。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过氧化苯甲酰做过详细的毒理试验,其报告认为,过氧化苯甲酰对人体没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
世界公认的《食品添加剂法典通用标准》,在2007年将过氧化苯甲酰正式列入面粉添加剂,其在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为75毫克/千克。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均允许使用过氧化苯甲酰。
“禁白派”所指的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禁用”过氧化苯甲酰这一论据,并不确凿。欧盟目前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是307个品种,中国准许的食品添加剂有2000多种,许多没有被欧盟列入,也包括过氧化苯甲酰。中国有关部门曾咨询欧盟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问题,欧盟答复称,过氧化苯甲酰目前没有列入到欧盟的食品添加剂目录中去,欢迎中国企业和单位向欧盟申报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面粉中的使用标准——“未列入”与“禁用”不是一个概念。
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把过氧化苯甲酰列入食品加工助剂,可以用于所有的食品,事实上比中国使用范围更宽。
按照规定,即便是其他国家已经广泛使用的添加剂,引进中国时仍需经过专家评审程序,进行毒理学试验。中国于1985年12月1日颁布实施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试行)》,其中对于食品添加剂有详细的规定:对于毒理学资料比较完整,且世界卫生组织已规定日许量或不需要日许量的,要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一项致突变试验;凡属有一个国际组织或国家批准使用,但世界卫生组织未公布日许量或数据不完整的,在进行第一、二阶段试验后,再由有关专家评议是否需要进行第一、二、三阶段试验。
过氧化苯甲酰属于前一种情况,按照引进国内时需要的正常程序,应该重新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但王瑞元称,“因为很麻烦”,1986年引入过氧化甲苯酰时并没有进行实验。
不过,中国卫生部的两次征求意见稿,均明确表示“过氧化苯甲酰按规定使用未发现安全性问题”。撤销,是源于必要性要件的缺失:“随着我国小麦粉加工工艺的改进,面粉加工不再需要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
即使认为过氧化苯甲酰的毒性会累积、长期食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面包工艺专家李里特也承认,他并没有看过相关的试验结论和论文。
需要指出的是,一种添加剂即使被评估为安全,一般也需要控制人体日摄入量。过氧化苯甲酰用作面粉处理剂,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对其设定的安全值为:每日每千克体重允许摄入40毫克,特殊情况为75毫克。
将这个安全值换算过来,一个60千克体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过氧化苯甲酰的安全上限值是2400毫克,依据中国目前允许添加的标准(每千克面粉添加60毫克)计算,这相当于每天吃下去40千克的面粉。
这意味着:即使面粉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增白剂略有超标甚至超标数倍,对人体依然是安全的。
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过氧化苯甲酰添加标准只有60毫克/千克,而实际上,根据中国的小麦品种,80毫克/千克-100毫克/千克的添加量为最佳。一些小型面粉厂在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时就加到了80毫克/千克-100毫克/千克,这样出来的面粉质量更好、出粉率更高。但是大型面粉厂不敢超量添加,因为一些执法部门对大型面粉厂的检查和经济处罚较为严厉。
面粉加工厂的两种态度
据新华社报道,“征求意见稿”上网后,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通过传真、邮件等共收到意见970余条。从提交的意见看,消费者在面粉生产过程中禁用过氧化苯甲酰的意见比较统一,而多数反映意见的面粉企业建议不禁用,过氧化苯甲酰的生产企业则反对禁用。
有网民猜测,征求意见稿设置一年缓冲期,乃是卫生部与诸面粉增白剂生产企业达成妥协的结果。
引人注目的是,2010年12月31日,即征求意见截止后一日,中国粮食协会向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发出请求更正不实信息的建议,强调将“提出意见的企业都持禁止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的意见”更改为“凡大中型面粉企业和管理比较规范的中小型面粉企业都持禁止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的意见”。
结合前述“65家”“70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联合建议,公众可以看到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为什么不同规模面粉加工企业对增白剂的禁令持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
郑州海韦力食品工业公司马姓主任为《财经》记者解读这一现象:面粉添加剂存废对大小型面粉企业影响不同。
中国目前有面粉加工厂4万家左右,其中90%是中小型面粉厂,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中国农民种植的小麦品种参差不齐,不少小型面粉厂收购的小麦原料可称百家粮,品种很杂。如果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面粉的白度不仅不好,而且还需要很长后熟期。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弥补了设备加工精度的不足——也就是说,过氧化苯甲酰拉近了大小型面粉加工厂的竞争力。
而与之相对应,大型面粉企业设备相对先进,同时可以收购品质相对齐整的小麦,包括进口国外质优小麦,对面粉增白剂的依赖相对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告诉《财经》记者,每一项食品标准的本质都是利益妥协。
事实上,由于在中国的食品添加剂监管体系方面,形成了主要由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进行监管,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与,同时涉及环保、农业、粮食等多个部门共同干涉的格局。不同部门之间标准、规定打架并不少见,这也是面粉增白剂长久争执不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