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自受:大国博弈靠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36:04
歼20能执行六大战略任务 可发射反卫星武器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上流传的J-20图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网上流传的J-20图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中国歼20战机
东方网1月11日消息:澳大利亚防务专家卡罗·库珀9日在空中力量杂志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J-20战机的性能及其所可能带来的战略性影响。文章称,J-20战机的设计特点使其可以安装不同的电子设备和武器组件,执行一系列战略性任务:远程/持续拦截任务、远程空战和护航任务、战区攻击任务、远程战区监视任务、电子攻击任务以及作为反卫星武器发射平台。
中国J-20战机能够执行六大战略任务
文章称,无论歼-XX(歼-20)战机是概念验证机,还是量产战机原型机,它都证明了中国工程师掌握了先进隐形设计技术。该机设计采用了美国此前应用在F-22“猛禽”战机上的外形设计,而且还具有一些F-35联合攻击机的外形特点。不熟悉歼-20战机背景的观察员,或许会误以为这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作品。
文章指出,成都飞机公司工程师之所以能够精确复制美国战机外形特点,可能是因为其对美国战机高精度图片进行了逆向分析。然而,这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问题,例如在这种逆向研究方面,中国是否得到了直接或间接非公开帮助。
在隐形设计方面,机身外形设计非常关键,是战机雷达截面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机身外形设计不佳——F-35战机的机尾和机身下部设计就是实例——无论使用多少雷达吸收材料或涂层,都无法弥补由战机设计所需重量和体积产生的性能问题。相反,如果机身外形设计优秀——例如B-2A“幽灵”战机——那么在使用寿命中,雷达吸收材料或涂层的书逐步改进,就会改良战机的隐身性能。
通过巧妙借鉴同时代美制隐形战机的外形设计,成都飞机公司的工程师就能够以最低的风险和代价,开发出优秀的基本机身外形设计,而且,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雷达吸收材料或涂层、选频雷达天线罩、低信号天线和发动机喷嘴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的隐形设计还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这就意味着,在2025年生产的歼-20战机派生机型,与2015年同款机型的机身相比,隐身性能更强。
对于中国国产战机而言,具备强大隐身性能的外形设计的引入,是一个空前进步。而且,该战机还开创了中国国产战机的另外一个新例:该机机身设计明显意在使之可有效在高空进行超音速巡航。另外,歼-20战机采用的三角翼鸭式部局并不同于俄罗斯在其“胎死腹中”的米格MFI设计。超音速巡航意味着该机速度较遗产战机和地对空导弹快,还相当于增加了空空导弹和智能导弹的射程,而且在近战时还可提供能源优势。
就体积而言,歼-20战机与美国的FB-22A型战区轰炸机建议规格相似,后者为专用轰炸机,机构具备情报/监视/侦察能力,设计用于在超过1千海里的作战半径内,以超音速打击目标。把歼-20战机设计称为中国版F-22A战机是毫无意义的,很明显,歼-20战机设计用于空战,三角翼鸭式布局设计可提供足够的超音速飞行和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如果配备足够推力的发动机,还可提供近音速机动性能。
在技术战略方面,隐身性能和超巡航能力的结合,提供了高致命性和高生存能力,超巡航能力可提高出动架次,而其战机作战半径则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扮演冷战时代F/FB-111战机和未来美制FB-22家族战机的角色的战机。如果可充分利用三角翼鸭式布局,该战机就能够有效扮演F-15C和F-22A战机的角色。
因此,J-20战机可执行执行一系列六大战略性任务:
远程/持续拦截任务:就这个任务而言,歼-20战机会负责封锁进入第二岛链的空中路径,攻击来袭攻击机及其护航战机;
远程空战和护航任务:就这个任务而言,歼-20战机会通过破坏防御战机、巡逻机、预警机等资产,在敌军空中防御中打开缺口,并为空中加油作业提供支持。
战区攻击任务:就这个任务而言,歼-20战机会像F/FB-111、F-15E和未来FB-22一样,利用制导常规弹药或自由落体核弹,攻击攻击水面目标;战机体积使之足可携带重达3000磅的弹药;
远程战区监视任务:就这个任务而言,歼-20战机会像RF-111C/D、RA-5C和F-14/TARPS战机一样,收集雷达、图像和电子情报,但歼-20战机具备遗产战区侦察机所不具备的隐身性能;
电子攻击任务:就这个任务而言,歼-20战机会用来反制敌军雷达和通讯,利用机上武器仓携带干扰设备,像EF-111ARaven(乌鸦)一样;
反卫星武器发射平台:就这个任务而言,歼-20战机会被用于运载并发射反卫星导弹,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空军利用F-15战机发射由路特公司研制的ASM-135A相同。
很明显,歼-20战机可在以上各种情况下使用,尽管其中部分任务目前由专用或亚型机执行。该机多用途变型机可毫不困难的执行前三种任务。战机的体积使之多样化发展的不二机型。
文章称,解放军空军和解放军海军航空军会把该战机或其衍生机型的潜能发挥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战略分析家不可轻信“不耗费相当多的国家财富,解放军空军和解放军海军航空兵不可能会完全发挥战机潜能”的说法。
歼-20隐形战机具备跨过第二岛链攻击美军基地能力
目前亚洲尚无可成功阻止成熟远程超巡航隐形战机——如F-22A猛禽或出口型T-50或歼-20战机——的防空系统,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目前,西方国家研制的陆基和舰载综合防空系统主要依靠S波段雷达,还有一小部分依靠L波段和UHF波段雷达。机载预警能力同样受限,E-3/E-767/APY-2机载警报和控制系统(美国空军、日本)为S波段,E-737“楔尾”/MESA(美国海军、日本、新加坡)和E-2D/APY-9(美国海军)为UHF波段。
然而,与APY-2或SPY-1“宙斯盾”等S波段雷达相比,L波段MESA和EL/M-2075以及UHF-波段APY-9雷达,在探测歼-20方面,表现会更加出色,但与捕捉歼-20战机相比,捕捉非隐形常规空中目标的难度要低的多。
中国引入强大的隐形能力后,美国及其西太平洋盟国的综合防空系统的覆盖范围将会大幅度削减,与1985年F-117A“夜鹰”战机出现时华沙条约综合防空系统的遭遇一般无二。
地空导弹防御系统所用交战雷达,例如“爱国者”MPQ-53/65和“宙斯盾”SPG-62,以及多数多用途雷达,都属于C/X波段雷达,一些属于Ku波段雷达。半主动和TVM制导导弹寻的器主要采用C/X波段,而主动雷达寻的器主要属Ku或以上波段。在面对成都的歼-20战机时,这些系统的效力就会被严重削弱。对于F-22A“猛禽”战机而言,从搜索雷达、导弹制导飞机或导弹动能截杀等方面而言,拦截歼-20战机都非常具有挑战性。
在西方国家,自1991年以来,防空雷达和导弹研发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特别是提供上端战区弹道导弹防御(TMD)能力和终端反火箭炮、火炮和迫击炮(C-RAM)能力,而拦截并摧毁高性能低观测度飞机和制导弹药方面却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注意。
相反,自1991年以来,在防空雷达与导弹的发展中,俄罗斯就在两个不同的领域,投入了大量财力和智力资产。在上端,利用VHF波段技术开发并出口反隐形雷达,而在终端则集中发展打击西方智能弹药的C-PGM能力。中国跟随俄罗斯的脚步,不断利用国内和进口俄罗斯技术发展综合防空系统能力。
从战略角度来看,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成熟的歼-20有效淘汰了美国及其环太平洋地区盟友所部署并运行的近乎所有综合防空基础设施和体系、防空战斗机编队和武器库存,而这种方式与F-117A、B-2A和F-22A直接废弃全球范围内部署的苏联时期的综合防空系统、战斗机以及其他武器系统的方式如出一辙。
在任何涉及中国的冲突中,一个大小适中的先进歼-20编队,能够在攻击并破坏第二岛链地理范围内的任何空中及水面目标的过程拥有很大的自由。在先前的冲突中,美国空军的B-2A和F-117A隐身战机曾先发制人发动攻击,旨在削弱并瘫痪对方的综合防御系统和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C3I)系统,像这样先发制人的攻击会在任何对峙或逐渐升级的意外事件中,引发真正且严重的危险。
此外,拥有卫星/惯性制导炸弹这样强力的负载后,多用途或攻击派生型的歼-20将具备跨过第二岛链,瘫痪美国及其盟国机场的强大能力,其效果无异于美国空军所设想的安装在F-22A猛禽战机以及计划安装在FB-22战机上的GUB-39/53小直径炸弹所充当的主要角色。同样地,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也面临着极大风险,并使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对其所构成的危险变得更大。
与终端阶段会对精确性构成挑战且弹头质量存在限制的弹道导弹不同,由战机发射的制导炸弹非常精确并且能够携带大型弹头,它具备穿透钢筋混泥土或战舰舰体的强大能力,能够携带多达数百公斤的高爆炸装药载荷。
由于解放军空军和海军已经拥有超过200个机场——多数属于半硬化型,一些属于完全硬化型,还有少数则属于超硬化和深埋地下型——因此歼-20战机编队的分散和持续再安置是切实可行的部署战略,而且这为应对先发制人空中或巡航导弹攻击造成了真正困难。
歼-20战机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燃料容量大的特性,将使该机其能够使用中国更深内陆地区的基地,所以同旧式的战机相比,瘫痪或破坏歼-20可能使用的机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要大幅渗透中国日益密集且精密的综合防空系统,必须要攻击这样的地方。由于歼-20的产量将近翻了一番,而且在出动架次上与常规非超音速巡航战机不相上下,因此让歼-20战机驻扎综合空防系统深处的基地不会削弱亚音速巡航战机的生产力。
在中国生产和部署大量歼-20的能力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充足资金的保证下,中国国防工业已经超过美国的国防工业。中美国防预算的经常性比较,使人们对投资的相对规模产生了误解,特别是在设备资本重整方面。中国国防总预算正如所引用的那样,主要反映了资本设备购置和维持费用,尽管许多基础设施和人员成本都是由地方政府支付的。而美国国防预算大部分涉及的都是行动成本:在与伊斯兰极端分子叛乱运动有关的持续全球冲突的影响,过去十年间美国的国防预算高得异常。
目前,美国表现不佳的单引擎F-35战机是证明美国国防工业很多领域的效率都低得可怜,并且存在采购官僚主义问题的最佳实例:从单位采购成本来看,F-35战机现在比其更大且性能更强的双引擎F-22“猛禽”战机还要贵。此外,美国许多其他项目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症状,以及价格过高、产品性能不佳的产品。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制造业要健康得多,而且在人员成本受到严格控制的人才市场上,中国拥有更多高技能人员。过去十年间,中国迅速研发复杂的歼-20与空警-2000机载预警系统的能力,体现出了有效的研发环境以及支持生产的基地。
因此,歼-20代表着中国提出的一个科技难题,一旦该机在拥有成熟配备后实现大量部署,便会成为美国及其环太平洋地区盟友的真正的战略难题。歼-20的研制是在针对美国隐身战斗机发展进行非对称科技战略反应的杰出实例,就像美国在冷战末期以及冷战结束后所做的那样,在装备发展方面做出非对称反应以便进行有效地应对。
美国方面能够在运动性能、隐身特性、传感器能力方面与歼-20对抗,并且拥有可行战斗杀伤力和存活力的武器只有美国的F-22A“猛禽”战机。更确切的说,是在F-22A现有配置基础上进化并增强的变型版。
美国海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但F/A-18E/F与成熟的歼-20相比则相形见绌,正如F/A-18E/F和F-22A相比较一样。
不过,假如失败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能够发展到实际生产阶段,那么该款战机的所有变型版同样也会变得很出色。
以同样的方式来看,所有美国空军、海军及其盟友的遗产战机都很多出色,但在遭遇这一级别的危险武器系统时,它们的机动性和传感器能力仍然很无力。
此外,以美国陆军、海军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盟国陆军及空军部队为基础的现存综合防空系统,也将出现大体上无效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美国需要用甚高频(VHF)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替换绝大多数的搜索雷达,以便击败S/X/Ku段的隐身能力。
无论是从技术战略还军事战略上看,歼-20的出现都宣告了盖茨为美国及其盟友的战术战机编队制定的资本重整计划的彻底失败。不过,盖茨战机重整计划的辩护者无疑会编造大量为什么应该忽视歼-20的理由,就像一年前俄罗斯公布其T-50PAK-FA隐形战机时所作的那样。
然而,如果美国不改变战术空中编队以及防空重整计划所走的路线,那么它便会将环太平洋地区让给中国,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所有实际及战略后果。(编译:春风)
日媒:歼-20无法达到美俄隐形战斗机
歼-20试飞成功后,外国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和评论,嫉妒、疑惑、担忧、恐慌——各种表情和心态跃然纸上,而我国专家则很冷静地表示,在军事现代化方面,我们跟美国比还有差距。
嫉妒
歼-20时代还很远
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称,F-22用了15年才正式服役于美国空军,而中国对高技术装备的质量控制,将导致歼-20要在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可以影响到太平洋地区。
俄罗斯塔斯社认为,中国国产的WS-10发动机比不上俄罗斯的同类型号。而且隐形战斗机要求能够躲避雷达的追踪,必须使用现代复合材料,而目前的中国还不能进行批量生产。
俄罗斯塔斯社甚至预言,歼-20的时代还有很远。俄新社称,“尽管中国飞机设计师在最近2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仅是‘稍微缩短了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罢了。”
疑惑
发动机是“中国制造”的?
美国《简氏防务周刊》怀疑中国的歼-20是由俄罗斯提供的发动机。报道称,“俄罗斯为中国隐形战斗机提供的发动机,和俄制第五代战斗机T-50使用的发动机一样,是一种足以为8万磅级飞机提供动力的117S发动机。”
日本《朝日新闻》则猜测,中国空军的歼-20采用的是“具有高机动性”的国产发动机WS-10或WS-15。和美国媒体如出一辙,日本媒体认为歼-20无论从隐形性能上还是巡航速度上都无法达到美俄隐形战斗机的水平。
担忧
美国霸主地位被撼动
英国《每日邮报》不无嘲讽地说,美国一直声称中国不可能具有发展隐形战斗机的能力,但是歼-20的测试成功,让美国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确定这个东方大国已经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
《华盛顿邮报》也表示,从美国人的视角来看,美国能否继续在太平洋保持霸主地位,将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而中国人正在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纽约时报》引用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亚太问题专家格莱斯的话说:“美国的地位被撼动,对中国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美国人看来,这实在难以接受。”
有评论人士直指要害,称“中国歼-20的出现,打破了美国以隐形战斗机独霸天空的美梦,是对美国制空权的一种挑战。”
恐慌
新战机堪称“航母杀手”
美国《时代》周刊用“航母杀手”来形容歼-20,称航空母舰将是赢得战争的关键,而歼-20这一“航母杀手”足以让舰长担忧。
《欧洲时报》也认为,歼-20的强大载荷能力可以让它携带大型导弹;远程飞行能力更能让它‘畅游’太平洋,对于舰队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杀手”。
巴基斯坦“爱国者”网站表示认同,报道称,一旦歼-20投入使用,中国将改变太平洋上力量的平衡。在远程武器的支援下,歼-20将逐步把空中战线拉到敌方上空。报道形容,“美军航母官兵看到中国歼-20的照片,像是做着一场噩梦。”
冷静
中国军力仍落后于美国
“我国军事现代化起步其实比美国晚二三十年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在军事现代化方面,我们应该承认跟美国比还有差距。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也在接受采访时说,五年前、十年前美国只关心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意图,而不太关心中国的能力,因为中国的能力跟它相差太远。
“但美国最近发生了一个变化,随着国际上对中国的航母下海等的炒作,以及潜艇,包括防卫卫星实验等等的成功,美国现在真真切切地关心中国的能力。”袁鹏说。
美国否认检讨对台军售 将在冲绳部署15架F22
转播到腾讯微博

歼-20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外媒体称,歼-20(上图)很可能会对美国F-22(下图)形成挑战。
美国否认将检讨对台军售, 4架F-22急飞冲绳
中国歼-20隐形战机试飞的消息曝光后,世界正作出各种反应。
对于歼-20试飞成功会导致台海两岸军力进一步失衡,从而进一步刺激到台美军事采购的问题,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昨天表示,关于两岸军事部署问题,双方可以在今后有关两岸军事安全议题的协商里面来进一步探讨。“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对台湾出售武器的立场和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她说。
同时,针对有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日前在北京表示,如果两岸紧张舒缓,美国可能重新检讨对台军售的消息,美国国务院11日回应称,“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因为两岸关系的改善,而检讨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美国国防部则表示“这是不值得评论的问题”,并强调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绝对没有改变。
不过,4架美国空军最先进的F-22“猛禽”隐形战斗机昨天已经飞抵美军冲绳嘉手纳基地。美军此前宣布将从本周起在4个月内暂时部署15架F-22,剩下的11架也将陆续抵达。这是自2007年以来第5次在嘉手纳基地临时部署F-22。4架战机12日下午4点45分左右组队飞来,相继在该基地着陆。美国《华尔街日报》引述西方航空专家的话称,“中国隐形战机的设计初衷似乎是对抗美国F-22,并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空中优势。”
歼-20的试飞很可能会加剧日本购买新一代隐形战斗机的紧迫性。在访问中国后,盖茨还将访问东京,届时他将促请日本自卫队购买美国的F-35隐形战机。盖茨说,“日本政府正考虑购买新一代F-X战机。如果他们选择了正确的机型,日本可能会有机会形成第五代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对此,我可能可以给他们些建议。”
美国急忙“安抚”台湾
在中国歼-20成功试飞消息的“催化”下,有关盖茨在京表示美国可能重新检讨对台军售政策的报道立即引起台湾方面的强烈关注,台湾“驻美代表处”立即紧急向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核实消息。美方给出的答复是,美国不会改变对台军售政策,盖茨的讲话被断章取义了。
美国国防部一位发言人11日称:“如果看懂国防部长盖茨在北京回答提问的全文,就会知道美国的政策没有改变。”
此前有报道称,盖茨在北京向中国官员表示,美国无法承诺不再对台军售,但可能重新考虑未来对台湾的军事支持。盖茨同时说,这将取决于两岸紧张关系的舒缓,而且“会是渐进且长期的进程”。
中国对于美对台军售的态度一向明确坚决。防长梁光烈在与盖茨会谈时当面提出,不希望因为美对台军售再一次损害中美两国两军关系。
官方媒体想降温
美国《华尔街日报》昨天引述多位航空专家的话称,歼-20本周二的试飞意味着中国可能正在测试其飞行软件、发动机和空气动力设置。他们还从隐形战机的外形和相对较大的尺寸上推断,该战机设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达到足够的飞行速度,并携带足够多的燃料和武器,以挑战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投入使用的美国隐形战机F-22。
中国社科院军备控制和防扩散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洪源对媒体表示,歼-20将把中国战机的作战半径扩大到1500公里。他说,歼-20的大型体积表明它所能携带的武器数量将比F-22多,甚至可能搭载反卫星导弹。
报道称,如果中国最终获得成功并部署数百架隐形战机,这对美国来说将产生重大的战略影响。美国2009年削减了对F-22隐形战机的资金投入,计划主要依靠体积稍小、速度较慢的F-35来维持自己在亚太区的空中优势。对于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来说,也是一场“地震”。
不过,盖茨仍然表示,歼-20的试飞并没有改变他对美军实力的评估,他认为在未来15年美军在隐形战机方面仍将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让我们明确一点:我说的是到2020年或2025年,美军所拥有的隐形战机的数量将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盖茨说。
而中国官方则在努力为歼-20冲击波降温。中国国防智库一名未说明姓名的少将在《人民日报》的评论中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能力,更重要的是,也无意挑战美国的领土与全球军事优势,且无意寻求该地区的军事霸主地位。”他还表示,世界足够大,太平洋足够大,西太平洋足够大,能够容得下中美两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和行动。
日前,歼-20试飞成功,瞬间引爆了许多中国人的情感,雀跃者有之,欢呼者有之,泪下者亦有之……激动之余,各处论坛、军网充斥着大国崛起的祈愿,仿佛四代机一出便突破了某些情感和战略的局限,中国龙便可在太平洋上自由地翱翔。然而,现实永远比激情澎湃的大脑冷静,大国间的博弈也绝非一两件武器所能左右,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也不会因民众盲目的欢呼而平坦几分,相反,被自己“虚火”上升的人民过早地推上棋盘与超级大国对弈,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20世纪的德国、日本、前苏联殷鉴不远,不由得任何一个理智的中国人不深思。
附件:
(1)世界第一款战略轰炸机:未能挽救一战中俄国的颓势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及航空制造创始人之一于1889年5月25日生于俄国基辅。1919年,西科尔斯基移居美国,1923年组建了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1928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做了一名光荣的美利坚子民。1972年10月26日西科斯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伊顿市逝世,终年84岁。他传奇般的一生正如他所说过的一句话:“人类征服天空发明飞行器是最令人引为自豪的伟大成就,而这成就起源于人类的一个梦想。这个梦想让人想象,最后通过人得以实现。”
他一生为世界航空作出了相当多的功绩,而其中最著名的则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四发大型轰炸机和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在十九世纪初,由于技术所限,发动机的单台功率较小,并且过重的单台发动机也给当时薄弱的结构设计带来困难,当时的飞机也难以做得很大。鉴于此,西科斯基决定研制多发飞机,尽管在此之前一些航空砖家曾经断言:多发动机大型飞机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
1912年11月,位于俄国圣波得堡的波罗的海车辆工厂制造成功了一架巨型飞机。巨型设计者是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该机重4545公斤,翼展28米,装有4台74千瓦四汽缸水冷却“百眼巨人”式发动机。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伟大号”。1913年5月13日,西科尔斯基亲自驾驶这架飞机进行试飞,并获得了圆满成功。飞行高度122米,时速104公里,这架飞机也是第一架拥有封闭驾驶舱和客舱的飞机。该机后被官方正式命名为“俄罗斯勇士号”。该机不但有宽敞的封闭式座舱,还设有一个装有暖气设备的“客厅”,里面放着一个桌子和几把藤椅。其奢华程度是在欧洲那些天作被地当床的土鸡飞行员所不可想象的。
在“俄罗斯勇士”的基础上,1913年底,西科斯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俄国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名字――“伊里亚-穆罗梅茨”。这是俄罗斯勇士歌中的主人公、俄罗斯大地卫士的名字。不过据有关砖家详细考证,它的名称其实源自原大清帝国境内最大的瀑布-伊里亚-穆罗梅茨瀑布(也是后来俄国境内最大),瀑高为141米。在远东地区的萨哈林州,也就是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看的出来,该机是以我伟大的大清帝国地名命名的世界上第一架重型轰炸机!,这是毛子一心希望归顺我大清帝国的又一铁证!。
“伊里亚-穆罗梅茨”是一种双翼机,每台发动机的功率162千瓦,飞机长15.5~22米,翼展为24.9~35.5米,飞行重量6.1~7.5吨,飞行速度每小时137公里,最大升限达4000米,最大航程为540公里,机组成员4~8人。飞机上安装的机枪最多的达到8挺,并曾做过在飞机上安装76毫米机关炮的试验。机身内可挂航空炸弹,并且首次采用了电动投弹器。飞机载弹量400公斤,超载时可达700~800公斤。飞机上装有驾驶和领航仪表以及轰炸瞄准具。史学界公认,“伊里亚-穆罗梅茨”堪称当时大型飞机之最。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论是敌国还是盟国都不曾制造出可与之媲美的重型轰炸机。
“伊里亚-穆罗梅茨”主要有三大改型:A型1914年制成,机身侧面有一些机窗,有两个浮筒,用于教练,4座,无武装。装备有100马力的“百眼巨人”发动机2台,140马力的“萨姆尔松”星形空冷发动机2台。
V型1915年制成,机头较钝平,装150马力“日光”型发动机4台,尺寸比A型略小。拥有3~7挺机枪,可载弹522千克。飞行员风挡为地铁机车头双方窗形式,很易识别。
E型是1917年制成的最好的改型,有多块玻璃镶成的大型蛋形机头驾驶室。装备4台270(一说220)马力的“雷诺”发动机,尺寸为诸改型中最大者,时速可达137千米,总重7000千克,升限4000米,续航时间5小时,带7挺机枪和800千克炸弹,乘员7人,航程540千米。
1914年2月,西科尔斯基驾驶该机创造了一项记录一一载运15名乘客进行了成功的飞行。1916年6月,“伊里亚-穆罗梅茨”再创辉煌:从基辅起飞,中途仅着陆一次,以14小时38分安全飞到了1000公里外的彼得堡。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俄陆军部十分欣赏“伊里亚-穆罗梅茨”,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仅有的4架“伊里亚-穆罗梅茨”全部投入作战使用。1914年12月10日,俄最高当局决定组建“飞船大队”(即飞机大队),同时任命波罗的海车辆工厂厂长M.B.希德洛夫斯基为现役少将,主管““飞船大队”的各项工作。“飞船大队”也是世界上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
1915年2月15日,1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首次轰炸了德国本上,投掷炸弹272公斤,从此拉开了重型轰炸机参战的序幕。其庞大的载弹量和航程给德军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和冲击。而当时德军对比利时、波兰华沙、法国巴黎和英国实施轰炸所使用的“齐柏林”飞艇和“伊里亚-穆罗梅茨”一比,简直就是拿热气球挑战零战阿。威廉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皇帝陛下一怒一下把那些看长相就欠揍的“齐柏林”飞猪一脚踢入多瑙河,“帝国要有帝国自己的重型轰炸机!”。于是德国人也开始研究自己的重型轰炸机。
由于“伊里亚-穆罗梅茨”自卫能力强,加之“飞船大队”成功地运用了空中编队防御战术,因此在整个战争期间,只有П.马克舍耶夫驾驶的一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被德歼击机击落。从1914年到1918年,俄国共制造了73架“伊里亚-穆罗梅茨”,其中有一部分双发动机。还有一部分飞机安装了浮筒,成为水上重型轰炸机。至1917年10月革命,俄国退出大战为止,使用这种飞机共执行过422次作战任务投弹2000余枚。
(2)陆战之王“坦克”的出现并未改变一战进程
坦克:英军一战兵败之后的选择
(2006年)9月15日是世界装甲部队难忘的日子。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近日披露,90年前的此日,在英国诞生的世界第一种坦克首次投入一战战场。此前对坦克闻所未闻的德军士兵落荒而逃,溃不成军。然而,作为新生事物,坦克首次作战充满坎坷。
面对惨重伤亡,英军方反思不该拒绝“怪物”出生
世界第一种配备发动机和武器的装甲战车是由澳大利亚工程师莫尔于1912年发明和设计的。1911年,31岁的莫尔设计了一种履带式装甲战车。1912年,信心十足的莫尔带着自己的发明来到英国。莫尔热情地向英国陆军推荐“能够行走的履带机器”——它可以很容易地运载重型载荷在崎岖道路上行驶并能够越过战壕。可是,英国陆军官员对他发明的“怪物”不感兴趣。1913年6月,英军正式通知他,他的发明被拒绝。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军队在西线作战中伤亡惨重。英国一些有识之士惊叹地面战血流成河,开始思考突破地面战的新式武器装备。1915年,仍不死心的莫尔希望战争能够改变英军对他的发明的看法,再次递交了发明。然而,英军官员称,他需要首先制造一个模型,英军才会考虑他的发明。
他还没来得及建造新的模型,一种新型装甲战车开始在英军中诞生。英国陆军工程师斯温顿中校不知莫尔早已设计了类似的新型装甲战车,自行设计了一种拖拉机式的作战装备——几乎与莫尔设计的一样,获得了陆军的首肯。
“陆地战舰”诞生,英军下令叫它“运水的箱子”
斯温顿是在看到美国拖拉机方面的文章后有所启发,决定在拖拉机上安装装甲和武器的。英国陆军看到斯温顿的“装甲拖拉机”后,留下了深刻印象,认为它很有作战潜力,要求温斯顿继续研究,尽早投入作战。
这样,就在莫尔设计的新型装甲战车的图纸静静躺在柜子里的时候,由不知情的斯温顿设计的世界第一辆配备发动机和武器的装甲战车在英国制造出来了。它的编号为“马克”1。1915年9月6日,“马克”1进行了测试。尔后,斯温顿对其继续进行性能改进。1916年1月,“马克”1再次进行了技术性能测试,基本达到了作战要求。
“马克”1整个形状类似大箱子,共有8名士兵操作,总重约26吨,由一台77.2千瓦的发动机驱动,最大速度超过6公里/小时,配备了2门可以转动的火炮和6挺机枪,可以爬越长条型的战壕等地面障碍。
起初,英军把“马克”1叫作“陆地战舰”。然而,英军高层为了保密,下令把它叫作“运水的箱子”,即“水箱”(tank)或“水柜”。后来,人们把“水箱”直接音译为坦克。英军在工厂建造坦克时,总要告诉工人们说,这是为沙漠作战制造移动式“水箱”,以防止德军间谍获取坦克方面的情报。
“怪兽”突然喷火,德军惊恐万状逃离战壕
1916年夏,英军在法国索姆河的进攻成为历史上最血腥的战斗,每次推进都要让成千上万士兵付出血的代价。8月30日,首批50辆“马克”1坦克由英国秘密运往法国。9月初,无可奈何的英国将军黑格认为西线战壕战僵局必须打破,下令作为新式武器装备的“马克”1坦克9月13日投入作战。
这是世界第一次使用坦克作战。英军向前线总共投入了49辆“马克”1坦克。然而,参战的坦克编队9月13日出发后,还没抵达前线战场,就有17辆因各种原因半途抛锚。这样,接近1/3的装甲编队尚未发射一枚炮弹就失去了战斗力。剩下的32辆坦克驶到离德军阵地不远的目的地后,在8公里长的战线上散开,开始使用57毫米火炮向德军阵地猛烈轰击。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企图,黑格将军下令所有坦克9月15日凌晨向德军阵地突破。
9月15日凌晨,战场烟雾蒙蒙。英军“马克1”坦克开始嘎吱嘎吱地向德军阵地驶去,很快就从英军指挥官的视线里消失了。然而,32辆坦克还没驶到德军阵地,又有14辆趴了窝:要么出现了技术故障,要么陷入了泥潭,要么掉到了弹坑里。这样,世界第一次坦克作战只剩下18辆参加。那些坦克像老黄牛那样慢腾腾地向德军阵地驶去。
正在战壕里待战的德军士兵忽然听到英军阵地方向传来了极为奇怪的金属噪音,不知其奥妙何在,纷纷从战壕里伸出脑袋窥探。德军士兵忽然发现,外形怪异的机械装置从迷雾中的无人地带钻了出来,直向德军阵地爬来。德军士兵还没来得及搞清这是怎么一回事,“怪兽”突然喷火。一些德军士兵立即倒在血泊之中。其余德军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离战壕,争先恐后地向后方跑去。于是,英军迅速占领了战壕。英军坦克开始追击德军逃兵。3辆坦克推进到一个村庄,驶进街道,摧毁了几个德军要塞。附近德军纷纷逃跑而去。正当英军坦克试图继续前进的时候,燃油耗尽,不得不停止行动。这样,英军坦克越过德军战壕后,只推进大约13公里,就不得不终止了军事行动。因此,英军坦克虽然突破了德军一段防线,但未能迫使德军放弃整个防线。
受到坦克第一次作战成功的鼓舞,英军开始大力投入坦克作战,逐步改变了地面战的僵局。由于坦克的出现,一战盛行的专门对付步兵的战壕战逐渐走向衰落。与此同时,深受坦克打击之苦的德军不得不开始琢磨新的反坦克武器。
一战结束后,澳大利亚政府曾询问英国不采用莫尔发明的缘由。英国方面很巧妙地回答说,莫尔的发明当时太先进了,英军难以发现它的价值。1919年,英国发明者裁定委员会承认莫尔在设计方面的才华,但声称职权范围有限,只能提供900多英镑作为对莫尔的奖励。(聂云)
(3)二战中最强坦克T34:战争初期挡不住德军攻势
曾经有一位军迷这样评说“二战”时期的苏德两军坦克:“如果你是一位坦克车长,要和敌人单挑,那么你需要一辆虎王坦克;假如你是一位坦克营长,要率部突破敌方阵地,那么豹式坦克也够了;但如果你是一位元帅,率领数个集团军攻略敌方领土,那么,T-34坦克是你最好的选择”。
这里所说的T-34坦克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著名设计师科什金的杰作。塔西诺夫同志为T-34设计了车身,采用了革命性的斜面装甲,大大提高了防护能力。
T-34坦克不仅继承了БТ坦克优秀的机动性能,而且火力和防护能力有极大的飞跃。优异表现也压倒了KB-1坦克。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样车之前,苏联领导层就决定同意用T-34装备苏联红军。1940年1月底,首批装备着76毫米加农炮的坦克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被命名为T-34/76Model1940型(T-34/76A)。2月初,2辆T-34在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辅-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中,给在莫斯科红场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虽然科什金由于患肺炎于当年9月26日病逝,最终没有看到天鹅绝唱的T-34的精彩表现,但他的助手莫罗佐夫接替了他,T-34坦克于1940年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投入大批量生产。T-34坦克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
那么,为什么苏联要将这种中型坦克命名为“T-34”呢?这是设计师科什金同志的意见。理由有二:一是纪念1934年苏联政府发布对装甲部队进行大规模扩建的命令;二是科什金本人关于新坦克的初步设想也是在1934年形成的。
T-34/76A坦克于1940年完成115辆,并将一部分派往芬兰实战试验,但未能来得及参加战斗。至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共完成T-34坦克1225辆,大大超过了同期Ⅳ号坦克的数量。至莫斯科会战前夕,已有1853辆T-34交付部队使用。
T-34/76于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伟大卫国战争爆发的当天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尽管苏军在战争初期曾经暂时失利,但同时在战斗中,惊慌的德军竟发现找不到可以与之抗衡的坦克!德军各种坦克和反坦克炮对T-34/76均无济于事,只有88毫米高炮平射才勉强将它击毁,这就是“T-34危机”。作为应对措施,德国Pzkpfw3号改装长身管50毫米火炮,Pzkpfw4号坦克则改装长身管75毫米火炮,同时都大大加强装甲,勉强可以对抗T-34/76。同时又开始研制Ⅴ号“黑豹”式(豹式坦克)和Ⅵ号“虎”式,其中“黑豹”坦克明显效仿T-34的设计思想。
不过,T-34/76型坦克的缺点也不少。在卫国战争初期,T-34/76中型坦克的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Pzkpfw3、4)基本都配备无线电相比,协同作战能力相差不少,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Ⅲ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后期随着T-34/85坦克无线通讯设备的改善(同时增加一名无线电通讯员),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
从1943年秋天开始,针对德国已经出现豹式和虎式坦克,苏联方面吸取了库尔斯克战役的教训,在T-34中型坦克换装了85mm火炮,加强了装甲,定名T-34/85型坦克。并且针对苏联坦克协同作战能力差的弱点,增加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并因此增加了一名机电员。1943年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量生产,当年生产283辆,1944年就猛增至11000辆,取代T-34/76成为战争后期苏军机械化部队的主要装备。
尽管存在着上述缺点,但T-34中型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T-34的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国的Pzkpfw3、4型坦克相当,但是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以后容易弹开(即“跳弹”),威力大减;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这样的正面装甲,直接导致1941年德国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穿透。
先看火力方面:当欧洲各国的坦克炮还停留在40-50毫米口径的水平时,T-34从一开始就装备了一门76毫米L/30.5加农炮,到1941年又换装了76毫米F-34型L/42加农炮。F-34型加农炮使用普通穿甲弹时,5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69毫米均质钢板,1,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61毫米钢板,当时的德国坦克没有一样能够抵挡这样猛烈的火力。F-34加农炮还可以发射高爆和破片弹攻击软目标,因此具备支援步兵进攻的能力。一辆T-34坦克通常备弹77发,包括19发穿甲弹、53发高爆弹和5发破片弹。1943年的改进型T-34/85容弹量增加到100发。
在动力方面,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34研制了著名的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使T-34的公路最高时速达到55公里。V2柴油发动机的另外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60升容量,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39升的后备油箱,航程可达540公里。相比之下,德国Pzkpfw4型坦克的航程只有160公里,而虎式坦克跑100公里就得加油。当然,T-34所装柴油发动机缺点就是废气排放浓烟滚滚,坦克无法隐蔽。T-34坦克和先前的БТ-7型一样,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底盘,这种底盘的负重轮轴上面装有巨型减震弹簧,可以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T-34的履带将近50公分宽,而德国坦克的履带通常只有30公分宽。以上优点使T-34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在冰天雪地的东线战场,T-34坦克可以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称为“雪地之王”。
对于T-34中型坦克能在冰天雪地里自由飞驰这一点,我的网友含馨中尉认为:“T-34坦克是一种看似很简单,其实大有玄机的坦克。它的履带片可以分段的翻开,这样的话在冰上行驶的时候履带内侧就会刺入冰面,提供很大的抓地力,省去了设计专门的雪地履带的麻烦。而且这种坦克的前导向轮和负重轮都是蜗杆传动的,非常方便使用。此外,坦克的操作机构和变速箱结构也十分简单不失精巧。我从不认为T-34是一种“粗糙而简陋”的家伙,我觉得这里面凝聚了俄国人独特的战争智慧。”
到1942年,在虎式坦克出现后,苏军发现现役的坦克中没有一种可以在正常作战距离上正面对虎式坦克构成威胁,因此作为主力坦克的T-34的改装计划立即提上日程。新的型号采用了由M1939式85mm高射炮改装来的D-5T85mmL/53坦克炮(被称为T-34/85M1943),后来进一步改进为ZIS-S-53型主炮(T-34/85M1944,同样是M1939高炮的衍生型号),大大加强了火力,从而得以对虎式坦克构成一定威胁(但仍然处于劣势)。T-34/85对装甲也有一定的改进。T-34/85的另一项重要改进是采用了重新设计的新型炮塔(来自流产的IS-1重型坦克),大大加大了炮塔空间,并根据战斗中得到的经验增加了装填手从而将车长从指挥、装填的双重任务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作战效率。由于加大的炮塔,德军常把T-34/85称为“大脑袋T-34”。T-34/85于1943年下半年投产,是T-34系列中产量最大者,战后仍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役。
T-34坦克作为苏联在二战中的主战坦克,在数据上的性能与在实战中的性能优越起了一定作用。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坦克操作简单,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从没有学习过坦克驾驶的农民可以在几天内学习怎样驾驶T-34。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城市内的工厂里的工人正在努力的制造T-34坦克,每当纳粹的军队开来时,坦克修理厂的工人就驾驶T-34坦克与纳粹军队作战。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中最大的坦克的决战,双方出动超过5000辆的坦克,苏联的损失就占5000辆的一半以上,非专业驾驶员比重之大。如此简单的坦克,快速的生产与可以快速的培训出坦克手,使这种坦克受各国的喜爱。特别是那些生产力低下的小国。
苏联的各型T-34坦克在战时生产超过50000辆,是苏德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坦克类型。远远超过所有德国坦克的总和,成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坚强保证。
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后,T-34中型坦克继续在苏军中服役,直到50年代中期才被T-55所取代。此外,T-34也装备了包括我国人民解放军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军队,曾经在朝鲜、越南、中东等战场参战,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波黑内战之中,仍出现了T-34的身影。
今天,现存的T-34中型坦克都已保存的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金昌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门口就停放着一辆退役多年的T-34,它在向后人默默地诉说着昔日的光辉与荣耀。T-34中型坦克当之无愧为“苏维埃利剑”!
(T34根本不如德国虎式坦克 反对某些专家的武器决定不了战争胜负的言论;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首次使用了雷达,而日本没有雷达,在夜战中具备了绝对优势,又怎么解释呢;美日决战时期美军的武器装备先进程度远远超过日军,例如轰炸机,航母,潜舰,还有雷达,原子弹更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区首次使用,甚至连步枪与冲锋枪都超过日军,零式战机后期连零部件都生产不合格哪来的先进性呢? 再如库尔斯克大会战;这场战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战,苏德参战装甲部队坦克超过5000辆,会战初期苏军在坦克上占1.9比1的优势仍然出于不利地位,最后以首次使用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重创了德军装甲部队,加上优势火炮及其它才改变了被动局面。所以说往往战争时期的先进武器能改变战局,当然战略战术运用也很重要。 不要轻意就说武器的先进程度决定不了战争胜负,先进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一环,怎么能说武器决定不了战争的胜负呢?这无异于说强大的综合国力决定不了战争的胜负一样,可没有强大的国力哪来的先进武器呢,所以不要听哪些当今赵括纸上谈兵说先进武器不能决定战争胜负;)
(4)二战末恐怖的V-2飞弹:并未延缓纳粹德国的败亡
二战中伦敦被V-2飞弹的恐怖阴云所笼罩
核心提示:在短短几周中,伦敦的每个街区都受到飞弹的袭击。以克罗伊登区为例,一天之内,就曾有8颗飞弹落入该区。V-2飞弹在英国造成极大的破坏,共炸死2724人,重伤6476人。有人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一个人晚间回家,心里总是惴惴不安,不知道家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他的妻子整日在家独守,或同子女们在一起,也无法肯定丈夫能否安然返家。”
6万名苦役的死亡工厂
1942年10月,德国士兵在东欧战场和北非战场首次受挫之后,希特勒把发展“特种武器”当作优先的大事。当时德国制造的V-1飞弹已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但对于希特勒来说,它并非是夺取最后胜利的理想武器。于是,以科学家布劳恩为首的研制小组开始了V-2飞弹的研制,并于1942年年底进行了试验。这种飞弹长14米,射程为300公里,可携带950公斤炸药,飞行高度为9.6万米,飞行速度5800公里/小时,发射后一分钟便可燃烧掉4吨乙烷和5吨液态氧。它是最早用电磁制导系统控制的武器,不易被侦探,可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
1943年10月,为完成希特勒下达制造1.2万枚V-2飞弹的任务,德国军械部长施佩尔从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挑选了6万名被关押的苦役(其中大多数是犹太人),来到德国中部的哈茨高原上建造这个地下工厂。经过两个月夜以继日的挖掘,他们在60米岩石深处建造了两个2公里长、200米宽的地下长廊。地道表面则是犯人居住的木板棚。
次年1月,V-2飞弹正式开始生产。这些苦役不仅要把1.2万组零件装配起来,还要把这些庞然大物的V-2飞弹运送到法国西北部海滨的发射基地。因饥饿、疾病、鞭笞,两万人死于非命。仅从这个地下工厂移出的尸体就有3000多具。1944年,美国士兵发现这个秘密工厂后报告说:“一走进地道入口处,我们便看到一排排因劳苦和饥饿毙命的皮包着的骨架。”
飞向伦敦的血腥飞弹
在短短几周中,伦敦的每个街区都受到飞弹的袭击。以克罗伊登区为例,一天之内,就曾有8颗飞弹落入该区。V-2飞弹在英国造成极大的破坏,共炸死2724人,重伤6476人。有人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一个人晚间回家,心里总是惴惴不安,不知道家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他的妻子整日在家独守,或同子女们在一起,也无法肯定丈夫能否安然返家。”
尽管这些血腥飞弹给盟国造成极大的破坏和心理恐惧,然而希特勒气数已尽。1945年3月,飞弹的生产不得不停止,哈茨秘密工厂的设备也部分运走。4月11日,美国军队缴获了百余个装配好的V-2飞弹。5月2日,飞弹总设计师布劳恩向美国投降,并将制造V-2飞弹的全部资料提供给了美国。美国非但没有对布劳恩治罪,反而利用他的智慧发展自己的空间技术,同苏联展开了对太空的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