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考试试题:新疆日报网· 怀念父母怀念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0:57:45
怀念父母怀念家     时间: 2009-2-15 9:00:35   新疆日报网       (新疆日报网)对父亲母亲的理解,对家的理解,是在他们相继去世、我随之没有了家以后。理解越深,对他们的怀念也就越深。真正体会到了父亲母亲就是家,父亲母亲在,家就在,父亲母亲不在,家也就成了一座普通的房屋,成了记忆中永远的回忆。
  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为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个革命的父亲和一个贤惠的母亲而自豪。这种自豪,荡漾在心中,体现在生活中……伴随着我茁壮成长。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家里最让我引以为豪的是我的父亲。
  父亲出生于1919年12月。那一年,正是为了反对“巴黎和约”、维护国家利益,由青年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所以,父亲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那一代人是要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在所不辞的一代人。
  1936年12月,17岁的父亲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抗日救国的地下活动。1937年1月,父亲又坚决要求参加了当地的红军游击队,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937年9月,父亲所在的红军游击队整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教导团,成为当地抗日的主力部队。在这支部队里,父亲先后担任过班长、排长、团侦察参谋,参加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斗。
  父亲记得最清的是唐县的张各庄战斗和闻名世界的“百团大战”。
  唐县张各庄战斗发生在1937年10月,父亲当时是班长。在行军途中,父亲所在的部队与日本鬼子迎头遭遇,由于枪支特别是弹药太少,遂展开白刃战,战斗异常惨烈,父亲所在的连队只活下来两个人,爸爸就是其中之一,而他的许多同年入伍的同乡战友都牺牲了。
  闻名世界的“百团大战”更为艰苦,用父亲的话说,就是天天有战斗,天天有牺牲,天天有胜利,十分残酷而悲壮。许多新入伍的战士还没有穿上军装,甚至没有摸过枪就牺牲了。
  在这期间,父亲最为荣耀的经历是三次见过白求恩大夫,并奉命率一个连护送白求恩大夫过铁路赴冀中前线。“文革”中全国都在学习“老三篇”,父亲结合学习写了自己三次与白求恩见面的回忆文章,引起了很大反响。那一段时间,父亲备受尊敬。
  1943年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战斗相对减少,父亲和一大批在抗日最前线同日本鬼子浴血奋战了几年的战友们一起,被组织送进了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速成中学学习,父亲还担任了区队长。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既是父亲的同乡,又是他所在区队的学员。
  在抗日军政大学,父亲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初级中学的政治、语文、数学以及各项军事方面的课程。一年半的学习结束之后,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反攻阶段,父亲没有再回到过去的部队,而是根据组织的安排到当时党中央所在地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工作,担任驻守在陕北清涧县的八路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二旅九团的作战参谋。
  父亲离休以后曾经给我说过,在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段时间,他所在的部队主要转战在晋西北地区,在离石、繁峙、神池一带和日本鬼子打过仗,然后向西过黄河到陕北清涧县驻防,主要任务就是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挑起内战,蒋介石声言用三个月时间,最多半年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当时在西北战场,蒋介石下令胡宗南的34个旅25万大军向延安发起重点进攻,扬言三天时间占领延安,企图把党中央围堵消灭在陕北的黄土高原。
  当时,守卫延安的西北野战兵团只有两万五千多人,父亲所在的教导二旅就是其中一支。旅长是1929年就参加红军的罗元发将军。为了保卫党中央,父亲和所在的部队一起,转战陕北黄土高原,参加了著名的羊马河、青化砭、沙家店、袁大滩等战斗;参加了保卫延安抗击战(就是发生在金盆湾著名的“七天七夜”之战,后拍有电影),瓦子街、洛川、西府、榆林、沙家店等战役;参加了长十五里铺、冉店桥、张家坡、屯子镇等守城战斗。
  这前后,父亲所在的部队改编为教导旅、六纵、六军等,在完成了保卫延安的任务后,一路西进,边行军边作战,解放了兰州,顺着河西走廊一直走到了汉武帝犒劳将士的古城酒泉。在这里短暂休整后,又一路高歌进军新疆。
  新疆和平解放后,父亲长期在驻疆部队工作,足迹踏遍了天山南北的边防哨所,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后根据工作需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又转业到地方工作,直到1983年离职休养。这就是父亲一生走过的简要历程。
  父亲说过,他最怀念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然艰苦,还会流血牺牲,但非常有意义,心情格外痛快。
  我的家最让我热爱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原籍陕西省汉中市,1932年阴历十一月初三生于甘肃省酒泉市。1949年10月,父亲所在的部队解放了酒泉并在此休整,就在这时,年仅17岁的母亲报名参加了解放军,被分配到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宣传队任宣传队员,而父亲当时在该师的四十七团任教导队队长。
  由于父亲是老同志,没有结婚,年龄也不小了,母亲的出现为父亲提供了机会。经组织介绍,父亲和母亲很快相识了,并于当年的11月正式结为夫妻。然后就同乘军用运输飞机飞进新疆,驻防乌鲁木齐(原名为迪化)市。
  从此,父亲母亲开始了在新疆的生活和工作。由于新疆是和平解放,原国民党驻疆的十万大军起义后,被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下辖第五军、第九军。为了整编好、改造好、领导好这支起义部队,进疆部队中的一大批老同志被派往起义部队担任政治工作干部,做起义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父亲也在其中,他被派往九军二十六师缁重营任教导员,不久又升任师司令部直工科科长,而母亲也随之调任二十六师宣传队工作。
  1952年2月,父亲又被调往新疆军区政治部任干部科科长,母亲则又随调军区政治部幼儿园工作,直到1958年转业。这之后,母亲主动放弃组织上给她在地方安排工作的机会,埋头操持家务,同时又长期担任了母亲所在的骑兵一团、骑兵五团、步兵一团家属队队长、军区后勤部家属队副队长等职务。

  父亲母亲给我的家

  家是什么呢?千万个人有千万种说法。我的家留给我的感受和理解是,家是一个人感情的港湾,是寄托精神的乐园,是无法忘却的永久纪念。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全家的核心人物。但父亲工作太忙,很少在家,也很少操持处理家务。在我的印象当中,家里的一切事务,不管大小巨细,都由母亲里外操持。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家就是母亲,母亲就是家。
  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三年困难时期,当时部队的家属虽然要比地方好一些,但也是比较困难。那时,母亲已经有了我们五个孩子,爷爷也刚从河北老家来到新疆,母亲上要敬老下要养小,面对的是每天的油盐酱醋、吃喝拉撒睡的生活琐事,面对的是一个很难当的家。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任劳任怨,发挥了能够发挥的全部能力,为我们这个家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第一个起床的总是母亲,等我们都起来了,香喷喷的奶茶烧好了,馒头、馕、酥油、咸菜已摆上了桌。而吃饭时,母亲又开始检查我们的书包,看铅笔削了没有,看课本装没装上。
  晚上最后一个休息的也是母亲。那个年代商品奇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像衣服、鞋子、手套、袜子等,都要靠自己一针一线去做。为了我们的穿戴,母亲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灯光下缝补衣裳、烤鞋烤袜、纳鞋底做新鞋,把父亲的旧衣服改一改、补一补给我们穿……
  在家的温暖怀抱里,我们渐渐长大了。而母亲也把关注的精力、注意力放到了我们思想、道德的成长上来,希望几个孩子成为对党、对人民有用的人。
  那个年代经常停电,每当晚上停电时,我们总是习惯依偎在母亲身边,听她讲战争年代的故事,讲父亲打仗的故事,听她讲她小时候因为家里困难上不起学只能偷偷在课堂外听老师讲课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对我们影响深远,受益一生。
  母亲的舞蹈跳得很好,歌也唱得不错。
  那时候她爱唱的一些歌曲,我们也慢慢学会了,且深印脑海终身难忘,如《在太行山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南泥湾》《王二小》等。而这些也使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什么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使我们从小就培养起了对党和人民的感情,对部队的感情,立志长大参军报国,做一个像父亲母亲那样的人。
  母亲这一生最爱看的小说、电影、电视剧都是反映部队生活题材的,像《延安保卫战》《兵临城下》《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等。
  离开部队这么多年了,可母亲对部队的关心和感情一点没有减淡。自从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军事节目以后,母亲就成了最忠实的观众;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一两个月里,母亲已经卧床不起,但依然坚持让我们把她扶起来坐到沙发上看军事节目。
  在她去世前的一个多月,为了分散母亲的注意力,减少病痛带来的痛苦,我用MP4录了一些老电影老革命歌曲给妈妈看,给妈妈听;去世前一个星期,她还从头到尾看完了电影《渡江侦察记》,说很好看。
  平时,不管哪个电视台播放反映战争年代和部队建设的影视剧,母亲都是每集要看。看完《激情燃烧的岁月后》,她说当时找对象就是那样;看完《亮剑》后,她说从中看到了父亲的影子。我很理解母亲的这种习惯,她是通过这些熟悉的画面、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生活,去回忆过去、振奋精神、寄托感情。
  而母亲的这一切,深深地影响、引导了我们,我们几个子女在高中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都与母亲的教育引导有很大关系。
  在我们成长进步的过程中,父亲的影响更是及时和重要的。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由于违反了学校纪律,被校长在全校学生大会上点名批评。当时,我年纪还小,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觉得自己没什么前途了。父亲当时正在“五七”干校学习劳动,日子也不好过。他知道后,给我写来一封很短的信,连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只是教导我,今后的路还很长,摔一个小跤没什么,在哪摔在哪爬起来,前途光明着呢!父亲的教导及时、亲切,使我很快就轻装前进了。
  我参军以后,对部队一些从农村入伍的连队干部的工作、生活作风看不惯,有些藐视他们的意思。父亲从我写给家里的信中知道我的这些想法后,很快写来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教育和引导我。父亲在信中说,我们部队的干部战士大多数来自农村,没有什么文化,形象也不怎么样,有的连普通话也说不好,但是,就是这些同志,作战时却非常勇敢,冲锋陷阵的总是他们,在你有困难的时候,最关心你的也是他们。看人要看长处,学人要学优点,不要以貌取人。
  就我当时的思想问题而言,父亲的话真是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父亲离休后,依然保持了自己读书写笔记的好习惯。我每次回家,都能看到父亲认真读书、写笔记的身影。有时趁父亲不在,我总是好奇地偷看他的笔记本,想知道上面写了些什么。每次我都很感动,父亲的笔记本记满了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大事和自己的感想,对很多数据他还进行计算、比较,字迹工整,逻辑清晰。
  父亲这种爱学习、善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对我影响很大。
  在家里,父亲的话不多,但说出的每句话都很有分量,很有针对性。他要表达的意思,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从他的表情,从他的语气就能明白,就能自觉地按父亲的意思和要求去做。
  我想,这可能就是家的原因,家使我们有了一种特殊的认识、理解问题的氛围和默契,而父亲母亲身上这些使我们心领神会的东西,就是我们心中的家,是无论身居何处都能感觉到的。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我们为一些生活、工作当中的烦恼事痛苦不已的时候,父亲母亲就是我们诉说的对象。而当我们的学习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父亲母亲又是我们成功的分享者。
  在父亲母亲的培养教育下,我们这些子女们,不但有了生命,更重要的是有了生活,有了理想,有了自己的事业。

  家成了永远的记忆

  就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时候,就在我们意识到父亲母亲已经老了,要为他们的幸福晚年多做点事的时候,父亲母亲却因病相继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们无比热爱的生活,永远地去了……
  父亲是在1999年11月13日中午12时20分因病去世的。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早晨8时多,正在医院照顾父亲的哥哥打来电话,说父亲不行了,让我们快去。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和母亲在干休所要了一辆公务车就往医院赶。十分钟后我和母亲到了医院病房,看到医护人员忙忙碌碌地抢救。病榻上的父亲不省人事,监护仪器上反映心律的曲线已经逐渐地拉直,血压、氧气的指数也越来越低,只有呼吸还在艰难地维持着……
  看到这种情景,我马上意识到,父亲危在旦夕了。我握紧父亲的手,大声呼唤着“父亲、父亲”,希望他能像过去那样清醒过来。但是,父亲没有睁开眼,只是眼球在眼帘下面转动了一下,知道我和母亲来了。我发现,父亲的手已经开始发凉,我急忙再摸脚,脚比手还凉。
  这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父亲呀,难道你真的就要离我们而去了?就在昨天晚上8时多我和母亲一起离开病房时,好多天都没有轻松、清楚说过话的父亲,那个时候却清楚地对照顾他的护士说:“谢谢你了,”还轻松地笑了笑。当时,我还真有些高兴,觉得父亲的病有好转了。我还对父亲说,好好休息,我明天再来照顾你,父亲还笑着朝我挥了挥手。
  事后我仔细回忆,觉得父亲的这个状态,可能就是老百姓说的“回光返照”现象。
  12时20分,父亲停止了细若游丝的呼吸,静悄悄地走了。我和哥哥给父亲穿上了他穿了一辈子、也是他最爱穿的新军装。由于父亲已经转业,我们从新军装上取下了领章和帽徽。
  父亲走的时候非常安详,端详着父亲的遗容,我在想,父亲是个身经百战的人,是从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冲杀出来的人,是把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的人。1937年10月与日本鬼子在唐县张各庄遭遇的时候,父亲就没有想着还能活下来,不然他怎么会英勇无畏地与日本鬼子拼刺刀、并且刺死四个日本鬼子而自己毫发无损呢?
  爸爸能活到今天,他已经很满足了。他看到了共和国的成立,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成就,看到了我们这些儿女们都在健康地成长……
  我真的为父亲的一生自豪,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父亲去世后,家就垮了一半,好在母亲是坚强的;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我们这个家仍然是幸福的。母亲与父亲共同生活了整整五十年,真正是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母亲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而这一切在父亲去世后,母亲都继续保持着,发扬着,就如父亲在我们身边一样继续影响着我们。
  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年来,母亲非常担心我们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年来,党内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出现腐败问题,许多大有可为的年轻干部在金钱美色面前忘乎所以,败下阵来,留下终身的遗憾。
  母亲作为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同志,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做子女的每次回家,母亲都要给我们唠叨这个话题,给我们敲警钟,希望我们要像父亲那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不要给父亲丢脸,不要给共产党抹黑,永远走正道。
  母亲的教诲,对于我们廉洁自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父亲走了以后,母亲在生活上更加关心我们几个子女,在我的记忆里,每个星期五下班前,母亲都要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一周来的工作,问我的身体状况,嘱咐我利用双休日好好休息。虽然我也都是快50岁的人了,但每每接到母亲的电话,依然感到十分亲切和温暖。
  对于母亲会过早地离开我们,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这些日子以来,每每想起母亲已经不在人世这个现实,我的心在痛,在滴血,我的泪水经常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打湿了枕巾、被头。我只要一闭上眼睛,母亲的身影就会出现在眼前,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就会在耳边和眼前出现。在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就是家,家就是母亲,我怎能没有母亲没有家呢?
  但是,2007年的秋天的确是一个寒冷的令人揪心的秋天。
  母亲是2007年的9月7日发现得病的。当时,她只是有些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被当作急性肠胃炎等普通消化系统的疾病送进医院。但万万没有想到,导致母亲这种状态的直接原因是胆管急性化脓性堵塞,根本原因却是一个已经到了晚期的长在胰腺上的恶性肿瘤。
  听到这个检查结论,我们几个子女都惊愕了,根本不相信这个结果,母亲的身体那么好,每天能走几公里路,日常生活全都能自理,怎么会……
  但现实往往是无情的,是残酷的,又是无可奈何的。为了减轻母亲的痛苦,多延长一些母亲的生命,在医生的建议下,征得母亲同意后,9月10日下午17时作了胆囊摘除手术,解决了胆管急性化脓性堵塞给母亲带来的生命危险。应该说,手术本身是非常成功的,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母亲的痛苦,母亲自己也是很高兴的。但是,毕竟肿瘤已经到了晚期,这之后,母亲先后两次出院又住院,身体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真正是每况愈下了。
  在母亲发病住院后,我们五个孩子都放下手中的工作,从江苏、山东等地回到母亲的身边,陪伴母亲走完她人生的最后旅途。在我们的精心照料和陪伴下,母亲在与疾病和死神顽强抗争了三个月后,终于耗尽了全身的力气,不幸于2007年12月9日下午17时09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十分热爱、眷恋的生活,离开了她为之贡献了一辈子的心血才经营起来的家。
  母亲是在父亲去世八年后离开我们的。
  在母亲病危的日子里,我不知多少次地想到过母亲一旦去世后我们可能会面临的一切,应该说是有思想准备的。但当母亲真正离去,那种失去最亲爱的人,那种失去最温暖的家的痛苦的心情和感觉是语言难以表达的。
  就要离开家去上班了,临走前,我又恋恋不舍地在家里的每一间房子里转转、看看。在父亲母亲大卧室的写字台上,摆放着大幅遗像。照片里的父亲穿着军装微笑着,是那么精神,那么神气;照片里的母亲穿着呢子秋装,头发卷着,是那么年轻,那么漂亮,那么迷人。
  我给父亲母亲的遗像三鞠躬,对他们说,我走了,你们就好好休息吧,有机会再回来看你们。这时,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流下来……
  对我来说,没有了父亲母亲的家,已经成了我记忆里的一本书,一座珍藏着我们喜怒哀乐的博物馆,成了我心中永远难以摧毁的永久记忆!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