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空心玉米棒的热量:在澳洲买房后对比国内楼市 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8:39:07
2008年赴澳发展,在墨尔本奋斗了两年,终于修成正果,申请到了PR(俗称绿卡),同时也开始了在澳洲买房的经历,其中不乏到处看房的艰辛,但同时也更为深切的体会到了澳洲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与法制的健全,由于出国前也是在国内从事房地产事业,原本以为最为正常不过的行规制度,在到了澳洲后才发现大错特错,其中最为深切的体会即是澳洲法律是真正站在买房者(弱势群体)的角度去制定的。下面就谈谈澳洲房地产和中国发地产的不同所在。

由于国家制度不同,所有权上的差异(澳洲永久产权,中国70年使用权)暂不作评论,仅从买房过程中的一些环节来分析对比。

首先,如果你是在澳洲买期房的话,首付一般是20%-30%,签约时你只要付总价的10%,但这笔款项并不是给开发商的,而是直接打到政府和双方律师共同监管的信托账户,然后你就可以不用去管了,等1年后交房前再办理贷款,而待房屋验收通过后,买家再支付剩余的首付部分及通知银行支付贷款部分,也就是说开发商只有在交房验收通过后方可获得钱款。

这样的好处我想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第一如果开发商中途倒闭或破产,政府会连同10%的利息返还给客户,安全性极高;第二房屋在建过程中对买家不存在利息成本,而不像国内买房那样,签约后房子尚在建时即开始还贷,大大增加了广大普通买家的成本和压力。

其次,澳洲政府对于经济实力有限的初次购房者,也就是国内所说的首次置业者的优惠是非常实际的,凡是首次置业者,均能一次性获得政府约2万澳币的现金补贴,这可是真金白银啊,按平均价格50万澳币看,20%的首付及10万,而2万补贴已经等于首付的20%,使得“穷人”们能真正享受到实惠。而不像我国,媒体上始终倡导扶植首次置业者,但一会这个税,一会又增加贷款首付比例和利息,“穷人”实际是一点没享受到,成本倒是直线上升,所谓羊肉没吃到惹了一身骚。

最后,在税收上,澳洲也是非常人性化。先看买房时,买方的税收仅有印花税一项,但如果你买的是新房或未交房的期房,则你只需交土地的印花税不用交建筑的印花税,因为此时房子尚未建好,仅这一项就可以接受超过一半的成本。其次来看卖房时,澳洲政府严厉打击投机炒房,如果在买房后12个月内抛售,你就必须缴纳昂贵的资本利得税(一半达到房屋利润的50%)。而如果你在12个月后抛售,则缴税基数减半(利润的一半),并且可以将如利息成本、水电成本、物业管理费、维修成本等所有与此套房屋相关的成本抵扣缴税基数,因此照此计算如果买房后超过3年抛售,扣去所有成本后缴税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以上部分是我自己买房后感觉最深的体会,还有其他如房屋7年保修等就不多说了,自己原先在国内也是从事房地产相关职业,同时也在国内买过房,看看这几年我国所出台的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政策,几乎没有一个是站在最为普通的购房者角度来考虑制定的,可谓既没有降低房价,同时也得罪了民众。我想制定好的政策其实很简单,学会换位思考,从安全上更多的考虑弱势群体,从税收上更多的灵活设定而不是一刀切,相信民众的怨言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