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浮肿怎么办:没有法治上的推进,经济改革走不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9:11:45

           没有法治上的推进,经济改革走不远!

                   军事政治 2011-01-12 00:26:34 

    中国太大,问题太多,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腐败机制!问题的症结是政府权力太大,管得太多,而非管得不够。没有政治体制尤其是法治上的推进,市场经济改革走不远!政府成市场主体,就不叫市场经济!如果强势政府强化到一定程度,那就不叫市场经济,就叫权贵资本主义了。过于强势的政府加市场经济,本来只应该是一种过渡状态。不能一直强化,以致成为常态。当下有的地方政府其实已经成了市场主体,资源配置土地、信贷等主要是由政府来完成的。其重商主义不能叫市场经济,你要强化重商主义,贫富悬殊就不能避免。现在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增长方式,主要靠投资拉动的增长,一定会造成收入的比重下降,这是马克思已经讲清楚了的问题;再一个是体 制上的原因,就是重商主义、普遍寻租这么一个体制基础。当然,贫富悬殊也跟市场经济有关,但悬殊到如此程度,则不是市场经济的结果。除了两极分化,重商主义还有一个后果是中国现在普遍的再杠杆化或资产的泡沫化。这给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可能不比美国的金融危机小。不独中国,这在东亚国家和地区是普遍现象。泡沫一但破灭就会陷入长期的停滞。如果改革决心很大,客观条件又容许,也不是不能走出停滞。比如典型的例子是1997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韩国是怎么走出来的呢?它在经济上完全改弦更张。从跟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完全一样的出口导向,转到以提高效率作为中心任务。除了讲要提高效率, 建设一个新的经济基础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叫“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应该说它的威权主义政府加市场经济模式一度搞得不错,渡过危机受到全世界赞誉,并搞了八大财团,那都是世界级的财团,而且跟政府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很密切。这里就有了一个路径依赖的问题,以后的关键是要从这种过度强势的政府主导中走出来。像这样的转型并不容易,挺痛苦的。但是这个关总要过啊。如果政府有很大的配置资源的权力、干预企业的权力,就会相应产生一个寻租空间。所以,你要政府退出它应该退出的领域,就触及到它的利益了, 做起来就很难。就国企改革来说,吴敬琏认为最大的成就是世纪之交的“放小”;乡镇企业改制了。广大的中小企业从此有了活力,所以整个经济就有了活力。吴敬琏认为新世纪以来,我们社会有两个愈演愈烈的趋势值得特别警惕。一个是腐败的前仆后继趋势。另一个是贫富悬殊的愈演愈烈趋势。新世纪以来的城市化过程和造富运动,出现了一个新的寻租空间即政府垄断的土地或金融等资源和一个暴富的既得利益阶层。在两个愈演愈烈出现之后,人们并没有看到问题的症结是政府权力太大,反而认为是政府管得不够,希望用扩大政府权力的办法去解决问题。问题越多 越强化政府权力,政府权力越强化问题越多。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愈演愈烈,直到最后出现国进民退这套东西,路径依赖就到了一个死胡同里面。但我们现在还来得 及,要上下同心来解决问题。现在强调的转型,首先就是从这种锁定状态中退出来。经济上的拐点就是蔡讲的“刘易斯拐点”,人的价值因此得到空前提升,经济的增长主要不是靠资本和资源的投入,而主要靠人力资本的投入推动。我们现在是处不进则退的状态。如果总是不进,演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是整个往后退。中国的生产力压抑得太久了,体制问题的解决和思想精神的焕发,才有希望将带来中国的世界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