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滨海大厦施工组织:关于加强本市名中医传承和培养的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8:58:51

关于加强本市名中医传承和培养的建议

民进上海市委会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具有简、便、验、廉特色,为中华民族卫生保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前有部分国家已立法承认和支持中医学的合法存在,显示了中医药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国内中医药发展与人才配置结构出现了矛盾。虽然上海在探索中医药人才的资源配置及中医学术的传承中已进行了部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时代发展,上海名老中医、名中医的数量、地域配置已无法适应人民对医疗卫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对上海名中医现状调查基础上,提出本市中医药人才资源配置以及传承措施的建议。

一、名中医传承和培养的重要意义

中医学具有鲜明的特点,与现代西方医学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①整体观念。中医学将人置于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之中,以天地人的系统整体观来系统分析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结合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一系列医学实践活动,从而克服了西方医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②辩证论治。运用四诊法来判断发病的病因,再结合地理环境、时令、气候、患者的体质、性别、职业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找到疾病的本质,得出辨证的结论,以确定治疗法则,选方用药进行治疗。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在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具有西医学难以比拟的运用前景和优势。正是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这两个特点,还使得中医药在人类的亚健康和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当前国际医学界形成中医热潮,利用中医作为现代医学的补充、替代,取得较好效果,如英国政府1995年底,接受了英国草药医和广大民众对传统医学的要求,并且愿意与中国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推进中医药在英国的健康发展。近年来英国政府正积极筹备中医立法。在美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1972年7月成立了 “针刺疗法特别委员会”,并于1997年11 月初召开了关于针灸的听证会,结论认定针灸在美国已广泛应用并有应用价值。上述情况表明:作为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英国、美国,之所以如此重视中医药并且积极推广中医药,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英国、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中医药能很好的弥补现代医疗的不足,既可以改善和治疗许多现代医学疗效不好的痛症、皮肤病等疾病,又因中医药的费用相对较低,而可以降低医疗保险费用,对降低政府每年庞大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是大有益处的。英国、美国政府的这些行为很值得上海市相关政府的重视和借鉴。

上海的现代医学在其医疗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上海市同时拥有非常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上海名老中医人才辈出,如石氏伤科、朱氏妇科等等,而其中针灸学人才更是不胜枚举,如一代针灸学家陆瘦燕,震惊世界的针刺麻醉手术开创者党波平,针灸治愈了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黄羡明教授等等。目前就医问题成了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让老百姓看得了病,看得好病已经成了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方面。如何利用好这一块资源,对构建上海的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在解决和改善老百姓就医问题,中医药的简、便、验、廉特色将大有作为:

1、中医药治疗疾病费用相对低廉,有望显著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也会减轻政府在医疗方面的财政支出;

2、中医药在社区的合理配置,将会使当地患者的就医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3、中医药在社区的良性发展,也将会极大地改善上海市庞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就医环境;

4、良好的中医药资源将对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上海市民的健康起到很好地保障作用;

5、对于中医药而言,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和发展。这也符合我国“中西医并进”的方针及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要求。

6、此外,从经济增长角度考虑,中医药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将可能为上海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近几年,中医药的国际需求日益增加;中药及中医相关产品的出口每年都在增长;来上海学习中医药的外国留学生也很多,但目前中医药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整合上海的中医药资源,如何提升上海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对上海经济可继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本市中医药人才资源配置现状调查方案的提出

当今,中医药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中医药、针灸、推拿赢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上海市政府重视中医药人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近年来进行了名中医、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的评审工作,推出了一批名中医和名中医工作室专家。在2004年的上海市名中医名单(共19名)中上海中医药大学9名,复旦大学4名,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各1名,而上海郊区无专家入选,在评选出的19位上海市名中医中亦无针灸、推拿专家入选。

目前,上海出现了名老中医学术后继乏人现象,尤其是上海郊区更为严重,如不能及时扭转这种局面,上海珍贵的中医药学术宝典就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不能薪火相传,对上海人民的医疗卫生保障,以及中医药事业来说也是个损失。究其原因,与在制定中医药保护、传承和推广的政策时,缺乏相关全面详实的调查研究资料作为参考依据有关。

因此,调查掌握上海市尤其是郊区中医药人才资源配置现状,是目前首要的问题,掌握上海市尤其是郊区中医药人才资源配置现状为优化中医药人才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可有效发挥中医药资源作用,为上海市的医疗保障工作做出最大的贡献。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设想对上海市及其郊区名老中医状况进行全面详实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卫生保障政策、中医政策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提供详实中医药资源资料。

三、合理配置资源的建议

基于以上认识,在对上海市及其郊区名老中医状况进行全面详实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合理地配置和优化上海中医药资源及上海市中医药的传承有以下几点设想:

(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名中医”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议以“重临床、重疗效”等为评价重点,要消除门户之见,让“名中医”这一称号切实成为中医临床疗效好的代名词。

(二)挖掘和保护“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目前上海部分名中医年岁已高,身体也日益衰弱,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中医诊疗技术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对其中医药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技术进行抢救性的继承与发扬尤为迫切,对于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学术的传承,以及青年中医的培养与成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合理中医人才梯队:目前国内如浙江、广西等省对名中医宣传力度与评审力度较大,因为可以充分发挥名中医在当地的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而上海市名中医总数较少,同时年青中医培养力度明显不足,“中医看病亦难”的问题凸出。建议:

1、增选“上海市名老中医”,年龄界限定为65-80岁,如裘老 (裘沛然教授),颜老(颜德馨教授)、张老(张镜人教授),三老年龄均在80岁以上,裘老超过90岁,仍活跃在中医药舞台上;

2、增选“上海市名中医”300至500名,年龄界限定为50-65岁。上海市名中医1995年评选出57名,2004年20名,目前已过世11名,与上海中医的现状极不相符,且名中医多集中于市区大医院,而各区县名医,只有上海市天山中医院、黄浦区中医医院、青浦县中医院、南县光明中医医院、金山县中医医院等少数几人,与郊区、农村病人对中医的需求极不相符,建议增加上海市名中医总数300至500名左右,合理分配于各区县医院,充分地发挥“上海市名中医”作用,这对中医药的发展与上海市卫生保健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

构建“上海市名老中医”、“上海市名中医”体系,并大力培养青年中医人才,使之有利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发扬、推广,更有利于构建中医人才培养的合理梯队,对于卫生保障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四)大力加强郊区中医药工作:目前名老中医、名中医在上海市区内相对集中,郊区较少,而郊区、农村病人对中医的需求率又相对较高,相对表现为中医资源配置不合理、患者看病难,建议合理的把“上海市名老中医”、“上海市名中医”进行优化配置,除增选区级医院、郊区医院中具有专病专长能力的专家为名老中医、名中医外,市区名中医要规定“下乡”诊病的次数、时间,使中医药资源能为大上海的卫生事业发挥最大作用。

(五)建议名中医的传承及培养(包括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明确列入上海市卫生“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并制定实施细则。

关于加强本市名中医传承和培养的建议 对本市民主党派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和体制的思考 关于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建议 张子林书法 收藏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议 关于重申和补充本市住宅入住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 提案——关于加强储值卡发行监管的建议 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通知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本市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暂行规定》的通知 百名院士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看法和建议 完善和加强减免税管理的对策及建议11 完善和加强减免税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湖州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 - 关于加强对农村建房管理的建议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1年调整本市城镇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本市职工转移至外省市工作有关手续办理的通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关于失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选择和培养中层干部的讨论 关于本市建筑用砂专项检查的通报 关于规范本市中药饮片流通监管的通知上海 关于本市实施企业年金制度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 司法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乡镇纪委建设的调查和思考1 关于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